棉粕的蛋白质为什么这么不均匀?

采用碱提酸沉方法从双液相棉粕中制取棉籽蛋白,pH值对蛋白质和植酸的萃取率及沉淀率影响很大.当pH11~11.5时,棉籽蛋白的萃取率高达73.5%,此时植酸的萃取率较低(约22%);当pH5.0时棉籽蛋白的沉淀率(76.8%)和植酸的萃取率(88.7%)同时达到最大值.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pH值、温度、絮凝时间等因素对棉籽蛋白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低沉淀率越高[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絮凝时间延长有利于棉籽蛋白的沉淀.适宜的蛋白质沉淀条件为:pH4.8,温度5℃,絮凝时间10min,棉粕蛋白的沉淀率为77.5%.

脱酚棉籽蛋白和高蛋白棉粕的区别是什么?

脱酚棉籽蛋白是采用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液液固脱酚技术生产的新型饲用棉蛋白,蛋白含量在50%以上,游离棉酚小于,氨基酸占粗蛋白比例可以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脱酚棉籽蛋白在加工过程中,首先脱除了抗营养因子-游离棉酚,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氨基酸不受损失。目前采用该工艺生产的企业有近40家,产品可与豆粕媲美,并已经被新希望等大型饲料企业大量采购。今年,北京中唐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汇集原中棉紫光设备技术提供方济南中棉公司共同开发了蛋白含量更高,加工成本低的新型脱酚棉籽蛋白产品生产技术,生产的新型脱酚棉籽蛋白产品可更高比例的替代鱼粉应用于水产饲料中。高蛋白棉粕是指采用预榨浸出或膨化浸出工艺生产的棉粕经过过筛粉碎,晒出多余的棉壳,从而得到的棉蛋白。该产品虽然蛋白含量比较高,因为含有较高的游离棉酚(大于),同时部分赖氨酸已经和棉酚形成了结合棉酚,造成氨基酸损失,氨基酸占粗蛋白比例小于80%,粗蛋白含量不足50%,因此,从饲养效果上,在蛋鸡、鱼饲料中添加比例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鸡蛋麻点和鱼类中毒,同时营养价值较低。因此,这两种产品同时采用棉籽为原料,但采用加工工艺不同,营养价值亦有高低之分,价格上自然也有一定的差距。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满意。

查看详细

如何处理棉籽饼棉粕做饲料效果好?

棉籽饼、棉粕中含有游离的棉酚对动物有害,因此,采用棉籽饼或棉粕作饲料,要进行脱毒后方可使用。

棉籽饼脱毒的具体方法有:

1、取草木灰或生石灰适量加入100千克清水中搅拌均匀,沉淀后取上清夜浸泡棉籽饼,饼液比例为2:1,浸泡24小时后再用清水滤液3~4遍,即可饲用。

2、在每百公斤土榨棉籽饼中加硫酸亚铁1.2~1.5千克,机榨粕只需加0.15~0.2千克,再以适量清水浸泡4~6小时,就可饲喂。

用2%的碳酸氢铵或1%的尿素溶液均匀喷洒在棉籽饼粉上充分拌匀,当饼粉中含水量达15%时为宜,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闷24小时,即可饲用。

用15%的纯碱溶液24千克喷洒在100千克棉籽饼粕上,充分拌匀用塑料薄膜密封闷5小时,然后蒸50分钟晾干;也可用浓度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4小时后沥去溶液,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110℃的高温下蒸煮3~5分钟。

可导致生长迟缓、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导致死亡。幼小动物对棉酚的耐受能力更低。

3、参考资料:ke..com/doc/.html

查看详细

如何测准棉粕的粗蛋白质?

支持8楼的观点CP测定难的主要原因是1.高蛋白原料由于测定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导致的不同实验室间的差别较大,因为同一实验室的各种定量器具具有较为一致的测定误差2.原料本身的分级所决定的,容易分级的原料使用目前我们常用的这种粉碎设备是很难混匀的,除非日后有更先进的粉碎机出现。解决的方法:1.做好本实验室测定不确定度的评价,以对方法自身带来的不准确性有个底,科学合理的利用检测结果来验收原料2.解决好原料的分级。使用筛分,我个人认为应先不粉碎进行筛分,因为棉绒粉碎后,筛分也容易进入最细的那一级。棉绒和棉壳的蛋白都比较低,只有几个点的蛋白,如果把它们单独分离出来做,即便它们的误差大点,对最终结果的影响也是很小的。蛋白含量高的部分均匀有代表性就能保证总体结果的可靠性。我认为不粉碎,先进行筛分,然后把大点的棉粕块混入筛下物进行粉碎,(或者稍微粉,不含绒的棉粕颗粒更容易粉碎而棉绒没被粉碎过细)碎再把筛上物进行粉碎,分别测定粗蛋白,再按比例算出棉粕蛋白。

记得啊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25 热度: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