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是否适合淡水养殖?

青蟹不适合淡水养殖。

青蟹的学名为锯缘青蟹,俗称虫寻、蝤蛑。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派,梭子蟹科,青蟹属,是我国珍贵的水产品之一。其肉味鲜美独特,营养极为丰富,素称酒席上之佳肴,食用药用价值高,尤其是交配后性腺成熟的雌性蟹(红虫寻、高蟹)有海中人参之美誉,是产妇、老幼和身体虚弱者的高级滋补品,蟹壳可制成甲壳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青蟹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等省沿海,尤以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多。国外主要分布在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新西兰、美国、印度洋、红海和南非等沿海水域。

青蟹喜栖息、生活在江河溪海汇集口,海淡水缓冲交换的内湾--潮间带泥滩与泥砂质的涂地上。青蟹是游泳、爬行、掘洞型蟹类,一般白天多潜穴而居,夜间出穴(洞)进行四处觅食。青蟹以肉食性为主,喜欢寻食小杂贝、小杂螺、小杂鱼、小杂虾及小杂蟹等。青蟹又是广盐性的海产蟹,其养殖的适宜盐度为7‰~33‰,最适是10‰~20‰,适温范围6℃~35℃,最适生长水温18℃~25℃[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此时青蟹的活动力强,食欲旺盛,而它的耐干露能力也极强,一只健康青蟹离开水后,鳃腔内只要留有极少量的水份,能保持鳃丝湿润,便可以存活数天。青蟹的一生要经过13次蜕壳(其中,幼体变态蜕壳6次,生长蜕壳6次,生殖蜕壳1次),总之,青蟹的变态发育和整个生长生活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蜕壳而进行。一般春季(4月份~5月份)放养的6期~8期幼蟹到夏季(7月份~8月份),养殖三个半月至四个月,每只蟹的体重就能达到200克~250克,若是秋季(9月~10份)放养的幼蟹需经越冬,养殖到次年的5月份~6月份,也可达到商品规格。

根据全国沿海各地多年来的生产实践,采取的养殖生产方式日趋多样化,有建蟹池(塘)单养的,也有围塘混养、滩涂低坝高网养,设椿设竿吊笼养、水泥池子养殖等等,均取得不同程度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如何区别养殖的青蟹与野生的青蟹?

如何区别养殖的青蟹与野生的青蟹?

基於螃蟹在脱壳前后影响蟹肉结实的考量,可在选蟹肉的时候,用大拇指按一按蟹脐顶端腹壳的软硬,或者是捏一捏蟹脚趾节的软硬。另外,体积大小一样的螃蟹,重量较重的表示肉质较为结实肥美,如果重量不及体积,多半是空壳子的螃蟹了。

分辨野生螃蟹和养殖螃蟹的方法以红蟳来说,养殖蟳由於放养在泥塘里,甲壳肢脚缝间不免会有附泥的现象,这点跟外壳清洁溜溜的野生蟳最易分辨。虽然养殖蟳肉质不比野生,但对喜欢品尝蟹黄的人倒是一大福音。北海岸一带渔港贩卖的红蟳并非全为土产,若以捆绑蟹脚的材料来判别,用椰子纤维绑的多来自南洋,用草绳或蔺草绑的则来自大陆,用塑胶绳或浸水粗布条材料绑的则来自台湾本地。

活力十足生猛最好奄奄一息,或是蟹脚碰一下才动一下的货,当然比不上整只蟹还会移动,活蹦乱跳的蟹来得好罗。一只浑身没劲的红蟳,反而比不上一只生猛的菜蟳。

若想吃到又肥又甜的好蟹,一定得观察蟹只的活动力。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8 热度: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