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适合种植什么经济作物?

盐碱地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之强烈蒸发,盐分不断积累于地表,水文、地质条件恶化。因此在低洼盐碱地造林,要慎重选择树种。

乔木树种

刺槐。刺槐的根可直接固定氮素,是沙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但不宜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植。

垂柳。喜生活在湿地和水边,中度耐盐碱,可作盐碱地重要防护林树种。

旱柳。是沙碱地速生树种之一,耐水湿,适宜在轻度硫酸盐土地上生长。在涝碱相随地区的河渠两侧及盐碱洼地可种植,宜作为先锋树种及薪炭林。亦是农田防护林的良好树种。

臭椿。生长迅速,为盐碱地初期造林的先锋树种,并可护岸防风。可在渠道两侧及地势较高处的道路两侧种植。

苦楝。耐盐力仅次于刺槐,能在干燥瘠薄的盐碱地上生长,虫害少、生长快、萌芽力强。

毛白杨。在肥沃湿润的地方生长良好,在轻盐碱地也能正常生长,并能耐短期水淹。适宜做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以及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杂交杨。如中林46杨、69杨等,在土壤含盐量0.5%、常年地下水位低于1米、雨季有积水的情况下生长正常,为用材林、防护林、四旁绿化的良好速生树种。

白榆。较耐盐碱,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4%时生长良好。可做材林、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桑树。耐盐、耐水性都很强,可在农田防护林两侧种植。

梨树。为耐寒、耐涝、中度耐盐性果木树种之一[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如用杜梨作为嫁接梨树的砧木,耐涝碱性更强。能在含盐量0.6%的土壤上生长。

杏树。为最耐盐碱性果树之一。

枣树。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除沼泽地和重碱性土地外,均可栽培。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对地下水位的高低也无严格要求,甚至在积水30厘米~70厘米,历时30天的情况下生长仍无明显影响。

泡桐。适宜沙碱地生长,主要作为农田防护林,但怕水淹,不耐湿。

灌木树种

紫穗槐。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可做盐碱沙地区防风林带中的低层林木,在土壤含盐量0.4%时生长良好。

白蜡条。能在含盐量为0.2%~0.5%的低湿土壤上生长。可做四旁绿化树种及培育白蜡干。水淹多天仍能成活生长。

怪柳。耐旱、耐瘠,高度耐盐碱,可防风、固沙、护岸,盐碱地区各级渠道两侧及草木不生的盐碱地皆可栽种。

杞柳。落叶灌木,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轻度盐碱,可固沙护岸。适宜在轻度盐碱湿地,河滩碱地、平原坡地、沙碱荒地种植。

地肤子种子种植需要什么技术?

栽培技术1。播种育苗可直播或育苗移栽。露地直播可于4月上旬进行,播种前要施足底肥,穴播、条播、撤播均可。保护地育苗可于3月上旬到中旬播种,覆土为种子直径的3~4倍,经6~7天出苗。2。田间管理定苗或移栽:若直播,苗高15~20cm以后,结合采收幼苗,按株行距70×100cm定苗。苗床培育的幼苗于苗高6~10cm时定植大田。3。肥水管理:除施足底肥外,于采收前追施1次腐熟有机肥或随水施入氮肥。地肤虽较耐干旱,但保持田间湿润不仅能提高产量,且能提高产品品质,因而生长期内每隔7~10天应浇1次水。4。虫害防治:地肤生长季节易受蚜虫危害,可喷洒1000~2000倍40%的乐果乳剂防治。地肤也易被菟丝子查看详细

怎样种植白芨种籽才能发芽?

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头年的冬季到次年的3月初种植,栽植深度3-5㎝。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后2个月开花。花后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块根生长充实。

沾草木灰后栽种。

白芨具有良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还对常见病有较好的疗效。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甘、涩,无毒;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能。主治肺痨略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疮肿毒,瘰疬,痔漏,烧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病症。

【配伍宣忌】与百合、麦冬、阿胶、枇杷叶等药配伍,治肺阴不足、干咳咯血症;与乌贼骨同用,治溃疡病出血;与煅石膏研末外敷,治外伤出血:与金银花、天花粉、皂角刺等配伍,治疮痈肿毒、手足皲烈。忌与乌头类药材配伍。畏李核、杏仁。

【养生禁忌】外感及内热壅盛者禁止服用。

查看详细

黄芪种植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①间苗、定苗:当幼苗长到5片小叶或苗高6~10厘米时,按株距6~8厘米进行间苗;苗高10~12厘米时,条播的按株距9~10厘米定苗,穴播的按每穴2~3株定苗。②中耕除草: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苗高8~1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以保持田间无杂草,地表层不板结。③水肥管理:黄芪既喜水又怕水,在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排灌,在苗期和返青期应及时灌水。黄芪生长需肥量大,每年可结合中耕除草施肥1~2次,每667米沟施厩肥500~1000千克;施用化肥应以磷钾肥为主,在苗期可追施氮肥和磷肥,每667米施硫酸铵15~17千克或尿素10~12千克、硫酸钾7~8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花荚期是黄芪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的旺盛期,这时追肥十分重要,一般每667米施过磷酸钙5~10千克、氮肥7~10千克,以促进结实和种子成熟。④病虫害防治:在黄芪种植过程中,会发生白粉病。此病主要为害黄芪叶片,初期叶两面生白色粉状斑,严重时整个叶片被白粉覆盖,被害植株往往早期落叶,产量受损,一般发病率在10%~30%,严重的可达到40%以上。发病时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白绢病和枯萎病也是黄芪种植中易发生的病害。被害黄芪根系腐烂,极易从土中拔起,地上部枝叶发黄,植株枯萎死亡。在种植中要注意合理轮作,间隔3~5年较好;播种前可施入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常用的杀菌剂为50%可湿性多菌灵400倍液,拌入2~5倍的细土,一般要求在播种前15天完成,可以减少和防止病菌为害。发病期可用50%混杀硫、3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浇灌防治,5~7天浇灌1次,连续2~3次。为害黄芪的主要害虫有食心虫、芫菁和蚜虫三类。食心虫可在盛花期和花末期各喷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1次,种子采收前每667米喷施5%甲萘威粉1。5千克防治。芫菁用2。5%敌百虫粉剂喷粉防治,每667米喷施1。5~2。0千克。黄芪的蚜虫为害严重,植株病害率可高达80%~90%,虫情指数可达25。8%~30。4%,致使植株生长不良,造成落花、空荚等,严重影响种子和商品根的产量。发生时用1。5%乐果粉剂或2。5%敌百虫粉剂喷杀。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27 热度: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