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是湿姜晒干的吗?功效是什么?

您好朋友,干姜是生姜晒干的,可以驱寒,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有问题随时都可以联系我。

如何区分生姜干姜和炮姜?

生姜属姜科植物。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
【性味】辛、温、无毒。
【归经】入肺、脾、胃。
【功效】发表散寒,去湿去水,止呕祛痰,健胃进食。
【主治】中寒呕吐,咳逆痰饮,腹中冷气,胃纳不佳;能解南星、半夏毒及杀鱼腥肉类毒。姜皮主治浮肿胀满。
【禁忌】阴虚火盛、汗症、血症、心气耗散及火热腹痛忌食。

干 姜

(英)

来源 为姜科植物姜 (Willd.)Rosc。 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叶2列,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约2cm,光滑无毛。花茎自根茎生出,高约20cm;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苞片淡绿色,卵圆形;花冠黄绿色,裂片披针形;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较花冠裂片短,有淡紫色条纹及淡黄色斑点;雄蕊微紫色。本品栽培时很少开花。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四川、贵州。

采制 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根茎扁平块状,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 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和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室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姜醇()、姜烯()、没药烯()、α-姜黄烯(α)、芳樟醇()、桉油素()及α-龙脑;另含辛辣成分姜辣素()及分解产物姜酮();尚含多种氨基酸等。

性味 性热,味辛。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温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泻泄、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来源】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

【制法】取净干姜,照烫法(附录Ⅱ D)用沙烫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

【鉴别】本品粉末棕褐色。淀粉粒众多,卵圆形、椭圆形、三角状卵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5~40μm,脐点点状,位于较小端,也有呈裂缝状者,层纹有的明显。偶见糊化淀粉粒团块。油细胞及树脂细胞散于薄壁组织中,内含淡黄色油滴或暗红棕色物质。纤维成束或散离,先端钝尖,少数分叉,有的一边呈波状或锯齿状,直径15~40μm,壁稍厚,非木化,具斜细纹孔,常可见菲薄的横隔。梯纹、螺纹及网纹导管多见,少数为环纹导管,直径15~70μm。 导管或纤维旁有时可见内含暗红棕色物的管状细胞,直径12~20μm。

【性味归经】性味苦,涩,温。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用法用量】 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查看详细

干姜如何保存?

袋口系紧,放入冰箱冷冻室速冻,用的时候拿出来,立即切片或切丝,单独用个小碗装,避免出水有菜窖的人家,在菜窖一角用砖堆围上一堆黄沙,最好是干燥黄沙,将鲜姜埋在里面,可以久藏不坏不干,随取随吃。没有菜窖的居民,可以把少量的黄沙放进坛子里,后把鲜姜埋进去,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或者找个有盖子的大口瓶子,在瓶底上铺垫一块着水的药棉(湿了即可,否则水多烂姜),然后把生姜放在药棉上,盖上瓶盖即可,随用随取,非常方便。查看详细

干姜也能做菜吗?

干姜营养分析:根茎的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没药烯()等。姜的辛辣气味主要为姜辣素()和姜烯酮()所形成。有温中散寒、祛燥湿、止呕的作用。干姜适合人群: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干姜食疗作用: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芳辣窜散,降中有升,走而能守;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渐肺化饮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泻痢,胸痹心痛,亡阳厥逆,寒湿痹痛,寒饮喘咳。干姜食物相克:干姜恶黄连、黄芩、天鼠矢。干姜做法指导:1。脘腹冷痛者,多与高良姜配伍。2。汗吐下太过,亡阳欲脱,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可与附子相须为用,即可增强附子回阳救逆之功,又可减低附子之毒性。3。寒饮伏肺,症见咳嗽气喘,形寒背查看详细

干姜,姜黄,区别是为什么?

姜粉是干姜磨得粉,超市和副食店一般有卖,沙姜粉是中药,也偶尔做煮肉的调料,也叫散奈。姜黄是一种多年生有香味的草本植物,既有药用价值,又可以作食品调料。辛香轻淡,略带胡椒、麝香味及甜橙与姜之混合味道,略有辣味、苦味。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6 热度: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