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能吃西葫芦吗?

可以吃西葫芦。西葫芦是我们饭桌常见的蔬菜之一,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可以提高产妇的免疫力,也可以通过母乳给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除此之外,西葫芦具有一定的清热、消炎、利尿、消肿作用,帮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情。

产妇能吃西葫芦。西葫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膳食纤维[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又利于咀嚼,是比较好的瓜果类蔬菜。建议怀孕期间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叶酸片,有利于神经管的形成,可将西葫芦搅碎,与鸡蛋一块儿吃都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均衡营养。多饮温开水。尤其要注意爬山爬楼梯。规律生活。饮食注意清淡。

一个葫芦还是一棵葫芦?

一个葫芦。

棵属于植物的植株单位,口语葫芦常用“个”,“个”这个量词也比较通用化。

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如“一个人”中的“个”。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如“看三次”中的“次”、“看三天”中的“天”。

一、通用名量词

主要指多数名词都适用的量词。包括:种、类、些、点等四个。“个”这个量词有了通用化的倾向,能够和它组合的名词越来越多。但是仍然有很多名词只能用其专用的量词,而不能用“个”替代。例如“电影”可以不说“一个电影”,而说“一部电影”。但“纸”无论如何不能说“一个纸”。

“去一趟、看一遍、做一次、哭一场”中的“趟、遍、次、场”,表示动作的数量单位,叫做动量词。

二、专用动量词

包括:次、回、遍、趟、下(儿)、顿、番。这些动量词表达的意义各不相同,和动词组合的能力也不一样,比如“次”和“下(儿)”和动词组合的能力强(即多数动词可以和它们组合),而“趟”只能和“去”“走”“跑”等部分动词组合。

查看详细

葫芦有什么药效?

啊,小儿葫芦散是属于儿科用药,具有化痰消食,镇惊祛风的作用。用于痰喘咳嗽,脘腹胀满,胸膈不利,吐乳不食,小儿惊风。属于经典的治疗儿童常见疾病的药物,但是药物的口感不是很理想的,有些孩子不乐意服用的,需要注意的可以加些橘子粉调味。

查看详细

葫芦摘下来后要怎么处理?

葫芦摘下来后处理:1.刮皮 2.晾干

1.刮皮:用刻刀、竹片、小刀的背面、银行卡或钢制格尺之类的物品,轻轻地将葫芦表皮刮掉。打皮时要用力些,把那层蜡质保水粘膜和表皮一起刮掉,否则会留下黑印;要有规律地从上到下密密排下来,不要横竖乱刮,要一气呵成,否则将来会颜色不一。刮皮后,立即用搓澡巾在清水里仔细擦洗葫芦,把粘在其上的蜡质和表皮屑清洗干净,再用干净的干手巾或干抹布抹干。

2.晾干:将去过皮的葫芦拿到阴凉通风处挂起晾干,也可以适当晒晒太阳,但要经常变换方向,以免晒偏色了。每过3~5天,就拿起葫芦摇晃、轻轻拍打,慢慢地就能听到葫芦有“哗哗”的葫芦籽的响声了,说明里面的水分蒸发得差不多了。也有手盘的小葫芦不会有响籽的现象,也无大碍,继续晾晒一个月左右就大功告成了。

查看详细

笋瓜是西葫芦么?

笋瓜不是西葫芦。

区别为:生长习性不同、形态不同、分布不同。

一、生长习性不同

1、笋瓜:笋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沙壤土、壤土最为适宜。

2、西葫芦:西葫芦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层深厚的壤土易获高产。

二、形态不同

1、笋瓜:笋瓜茎粗壮,圆柱状,具白色的短刚毛。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5-20厘米,密被短刚毛;叶片肾形或圆肾形,长15-25厘米,近全缘或仅具细锯齿,顶端钝圆,基部心形,弯缺开张,深、宽均约2厘米,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两面有短刚毛叶脉在背面明显隆起。

2、西葫芦:西葫芦茎有棱沟,有短刚毛和半透明的糙毛。叶柄粗壮,被短刚毛,长6-9厘米;叶片质硬,挺立,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锐齿,基部心形,弯缺半圆形,深0.5-1厘米,宽3-4厘米,上面深绿色,下面颜色较浅,叶脉在背面稍凸起,两面均有糙毛。

三、分布不同

1、笋瓜:笋瓜原产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等地,已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笋瓜可能由印度传入。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有栽培。

2、西葫芦: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南部,中国于19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欧、美洲最为普遍。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百度百科——笋瓜

百度百科——西葫芦

查看详细

吃西葫芦能够预防心脏病吗?

西葫芦是可以预防心脏病的,它富含膳食纤维,热量相对较低,消化速度较慢,饱腹时间也较长,因而可以防止过量饮食。西葫芦中还含有胡萝卜素,有益抗击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西葫芦因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能够治疗嘴唇干裂的症状,所以西葫芦也要适当多吃。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8 热度: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