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种植时间什么时候最好?

用种子繁殖。春播的在“春分”至“清明”之间,夏播的在“夏至”到“立秋”之间。直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4cm,开1cm深的沟,将种子拦细沙,均匀地撒入沟内[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覆土0。5cm,搂平,稍加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保持畦面湿润,播后约10余天出苗。每亩用种量1。5-2kg。

黄芩怎样种植?

黄芪可春播或秋播。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块,每667米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深翻30~45厘米,耙细整平,作畦或垄。畦宽1。2~1。3米,畦面整成龟背形,沟深30厘米左右,以利排水。穴播或条播均可,穴播行距33厘米,穴距27厘米,穴深1厘米;条播行距20厘米,沟深1厘米,播后覆土约1厘米,镇压。播种量每667米1。5~2千克。黄芪种子坚硬、种皮透水性差,播前需进行催芽处理。一般先用石碾速碾数遍,使种子碾至外皮由棕黑色变为灰棕色,再以温水浸种;或将种子拌入2倍的细沙揉搓,种皮擦伤即可带沙播种。查看详细

黄芩要怎样种植?

科学种植黄芩:用种子育苗供移栽的黄芩于10月地上茎叶枯萎,翌年4月萌发返青。应于秋冬季土壤封冻前或第2年春季萌芽前移栽。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按行距25~27厘米开横沟,将挖取的种苗,按大小分成两级,分别按株距8~10厘米垂直栽入沟内,以根头在土面下3厘米为度。栽后填土压紧,及时浇水,再盖土与畦面齐平。以无性繁殖进行插穗育苗移栽的,插穗生长半个月后即可移栽。为了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可先在畦面刨穴、浇水,然后立即移栽。这样插穗的水分损失很小,并能及时吸收水分不萎蔫,而且根与土壤结合紧密无缝隙,成活率高。如果先移栽后浇水,插穗移栽在干燥的土壤中,很容易失水而萎蔫,并且浇水后插穗与土壤结合不紧密、成活率查看详细

黄芩和防风怎么种植?

黄芩栽培技术1、整地施肥:选择疏松,肥活,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地。每亩施土杂肥,捣细散于地内。深翻,耙细整平,做90cm宽的平畦,开好排水沟。地干时,先向畦内灌水,待水渗下后,表土稍干松时再下种。2、繁殖方法(1)用种子繁殖。春播的在“春分”至“清明”之间,夏播的在“夏至”到“立秋”之间。直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4cm,开1cm深的沟,将种子拦细沙,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0。5cm,搂平,稍加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保持畦面湿润,播后约10余天出苗。每亩用种量1。5-2kg。(2)育亩移栽。“清明”前后,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2cm,开0。5cm深的沟,将种子拌细沙撒放沟内查看详细

黄芪与黄芩是一种植物吗?

不是一种的。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var.(Bge。)Hsiao的根。【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片广椭圆形或椭圆形,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黄色,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雄蕊10,二体;子房有长柄。荚果膜质,半卵圆形,无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主产内蒙古、山西及黑龙江;现广为栽培。

【采制】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

【性状】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略扭曲,长30~90cm,直径0。7~3。5cm。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剥落而露出黄白色皮部,有的可见网状纤维束。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

【化学成分】含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还含黄芪皂甙Ⅰ、Ⅴ、Ⅲ(Ⅰ、Ⅴ、Ⅲ)。

【性味】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黄芩: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

【植物形态】黄芩,又名:空心草、黄金茶。

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大,略呈圆锥状,外皮褐色。茎方形,高25~60厘米,基部多分歧,光滑或被短毛。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3~12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全缘,具睫毛,上面光滑或被短毛,下面有腺点,光滑或仅在中肋有短毛;无柄或有短柄。总状花序脓生,花偏向一方;萼钟形,被白色长柔毛,先端5裂;花冠唇形,上唇比下唇长,筒状,上部膨大,基部甚细,紫色,长2~2。5厘米,表面被白色短柔毛;雄蕊4,2强;雌蕊1,子房4深裂,花柱基底着生。小坚果4,近圆形,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草原、高燥砾质的山坡。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黄芩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下列同属植物亦同供药用:

①粘毛黄芩,又名:黄花黄芩。形态与黄芩相似,唯植株较矮,高仅10~27厘米。花淡黄色,花萼密被腺毛及柔毛。小坚果被长柔毛。

生砂砾地、荒地或草坡。分布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

②滇黄芩,又名:西南黄芩。植株矮小,高10~25厘米。茎直立,每节间密被两纵列白色柔毛及腺毛。叶片长椭圆形或广披针形,长达3。5厘米,宽约1。2厘米,全缘或稍具疏齿,两面疏被微柔毛;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冠蓝紫色,外面密被柔毛及腺毛。小坚果椭圆形,棕褐色,被柔毛。

生于山区林边或疏林间。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③甘肃黄芩,形态与滇黄芩相近,但叶较宽,呈卵状三角形,叶缘有不等的锯齿,叶柄显著。

多生于石山地向阳草坡上。分布甘肃、陕西及山西。

④薄叶黄芩,植株较小,高约35厘米。叶较薄,上面无毛或散生短毛,下面叶脉及边缘具短毛,散生腺点。

分布东北至宁夏等地。

⑤丽江黄芩,茎高20~36厘米,被倒向小疏柔毛。叶近无柄,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花冠黄白色、黄色至绿黄色,常带紫斑。

生灌丛、草坡或松林下。分布云南西北部。

⑥川黄芩,茎高10~30厘米。叶片大多为卵形。花冠白色、绿白色至紫色、紫蓝色。小坚果卵球形,具瘤。

生于草坡、高山森林林缘。分布四川西部。

【采集】春季至夏初采收(秋季亦可)。选生长3~4年的植株。将根挖出后除去茎苗、须根及泥土,晒至半干时撞去栓皮,再晒至全干。

【药材】干燥根呈倒圆锥形,扭曲不直,长7~27厘米,径约1~2厦米。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上部皮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皮细,有顺纹或细皱纹,上下均有稀疏的疣状支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深黄色,中间有棕红色圆心。老根断面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朽片状,习称"枯黄芩"或"枯芩";或因中空而不坚硬,呈劈破状者,习称"黄芩瓣"。根遇潮湿或冷水则变为黄绿色。无臭,味苦。以条粗长、质坚实、色黄、除净外皮者为佳。条短、质松、色深黄、成瓣状者质次。

主产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此外,辽宁、黑龙江亦产。

四川、云南所产的黄芩,为植物滇黄芩的根。药材外形相似,但较细,直径一般约0。5~1厘米,常有分枝,断面为极明显的黄绿色,质量较差。

【化学成分】黄芩根含黄芩甙元、黄芩甙、汉黄芩素、汉黄芩甙和黄芩新素,还含苯甲酸、β-谷甾醇等。茎叶中含黄芩素甙。

【药理作用】①抗炎抗变态反应

黄芩甙、黄芩甙元对豚鼠寓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表现协同。甙元的磷酸钠盐较硫酸钠盐作用强,黄芩甙元能抑制离体气管及回肠之反应,对豚鼠被动性皮肤过敏反应、组织胺皮肤反应亦表现抑制,在抗变态反应方面,甙元较甙作用强。黄芩此种抗变态反应,是由于伤害了肥大细胞的酶激活系统(SH-酶),抑制了过敏性介体的释放,因而不产生过敏反应,此外它对平滑肌本身,也有直接的松弛作用。黄芩甙元及黄芩甙均能抑制过敏性之浮肿及炎症,二者并能降低小鼠: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后者尚能防止低气压引起的小白鼠肺出血。

②抗微生物作用

黄芩有较广的抗菌谱,在试管内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煎剂作喉头喷雾,对脑膜炎带菌者亦有效,即使对青霉素等抗菌素已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芩仍属敏感。试管内对人型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报告不一致,煎剂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有效,但对豚鼠则无效。试管内对流感病毒PR株有抑制作用,鼠痞染病毒后,能使之减轻肺部损伤和延长存活日期。对多种皮肤致病性真菌,体外亦有抑制效力,并能杀死钩端螺旋体。

③解热作用

早年报告,对疫苗引起发热的家兔静脉注射6%黄芩浸剂4~6毫升,有解热作用,以后有人用大剂量黄芩水煎剂(比上述报告静脉注射黄芩浸剂之量大4~30倍)口服或肌肉住射均未能证实有解热作用,如静脉注射则有轻微解热作用,此情况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一样,黄芩5克/公斤亦不能使热穿刺法致热的家兔退热。但腹腔或静脉注射黄芩甙,口服黄芩煎剂,对疫苗或酵母致热的家兔均能解热。上述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由于植物来源多未作生药学检定,品种混乱,粗制剂静脉注射影响血压,亦能干扰解热作用。因此黄芩是否有解热性质,有待进一步研究。黄芩提取物对正常家兔无降温作用。

④降压、利尿作用

黄芩酊剂、浸剂、煎剂、醇或水提取物、黄芩甙对麻醉犬、猫、兔静脉、肌肉注射或灌胃,均可引起降压作用。浸剂口服能降低正常及慢性肾性高血压犬的血压,酊剂可使神经性高血压犬血压回至正常。浸剂口服的降压作用,以云南产者为最佳,河北次之,西北的较差。黄芩的降压原理,一般认为系直接扩张血管,也可能作用于血管感受器,反射地引起降压。黄芩同属植物则无降压作用。

在急性利尿实验中,黄芩甙元作用最强,汉黄芩素次之,黄芩甙更差。黄芩醇提取物及煎剂(正常人及家兔)亦有利尿作用。

⑤对血脂及血糖的作用

黄芩及三黄制剂(黄连:黄芩:大黄为1:1:1)对正常家兔血清中总胆甾醇/总磷脂之比值无影响,但能降低饲养胆甾醇7周后家兔的此种比值,对切除甲状腺家兔的此种比值,三黄制剂亦能降低之。黄芩能使血糖轻度上升。

⑥和胆,解痉作用

黄芩煎剂和乙醇提取液可增加犬、兔胆汁排泄量,黄芩甙元较黄芩甙作用明显,汉黄芩素无影响;黄芩甙使结扎总输胆管的家兔在1~6小时内胆红素(较对照组)增高,但24~48小时后则使之降低。黄芩酊剂、煎剂对在位肠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酊剂可拮抗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运动增强现象,切断迷走神经后并不影响其作用,用小白鼠小肠段进行解痉的效价测定,汉黄芩素只有弱的解痉作用,黄芩甙元则无解痉效力。

⑦镇静作用

黄芩甙能抑制小白鼠的自发活动,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黄芩煎剂可抑制小鼠阳性条件反射,此作用可能是由于它加强了皮层抑制过程所致,可用于神经兴奋性增高及失眠的高血压患者。

⑧其他作用

黄芩根茎的酊剂静脉注射,对士的宁中毒的蛙、猫、狗,可消除强直性痉挛的症状,并使动物免于死亡。黄芩甙、葡萄糖醛酸可降低小鼠士的宁中毒死亡率,前者10毫克就能提高其半数致死量约2。5倍。从测定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肝糖元含量,以葡萄糖醛酸组含量较高,黄芩甙次之,黄芩甙元最低。

【毒性】黄芩毒性极低,煎剂给兔灌胃,醇提取液静脉注射,仅呈活动减弱,黄芩浸剂4克/公斤给狗灌胃8周,亦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如将黄芩浸剂2克/公斤静脉注射于健康兔,先表现镇静,以后死亡,可见静脉注射比口服毒性大得多。黄芩提取物肌肉及静脉注射,可使正常家兔白细胞总数短时间内显著降低。

【炮制】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注意避免曝晒过度发红)。酒黄芩:取黄芩片喷淋黄酒,拌匀,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每黄芩100斤,用黄酒10~15斤)炒黄芩:取黄芩片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为度,取出,放凉。黄芩炭:取黄芩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边缘带黑色为度,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甘。"

【归经】入心、肺、胆、大肠经。

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阳明经。"

②《纲目》:"入手少阴、阳明,手足太阴、少阳六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膀胱、胆四经。"

【功用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追问

谢谢您的回答,听说黄芩与鱼可以一起熬汤喝,是个偏方,不知道是不是,您知道吗?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27 热度: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