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食用北芪?

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您说的北芪应该是北黄芪吧,黄芪在中药中是补气药,性温,入肺脾经[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服用可以泡水喝,或者洗好放在嘴中含化~我还是一名中医学生,学识尚浅,不足之处请多包涵~

北芪龙眼鹿尾汤的功效和制作方法是怎样的?

北芪龙眼鹿尾汤

肾阳虚日夜尿频密

功效:若有肾阳虚衰、夜尿频密、甚或遗尿、头晕耳鸣、精神疲惫、食欲减退、面色无华,可用本汤作食疗。

材料:鹿尾巴一条(约一两重),北芪、桂圆肉各二钱,覆盆子三钱,芡实一两,生姜两片,红枣两枚(去核),盐少许。

制作:①生姜洗干净,去皮,切两片。红枣洗净。北芪、覆盆子、芡实、桂圆肉洗干净。②鹿尾巴洗干净,切成片,与材料放入瓦煲,加清水,慢火煲四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饮用。

查看详细

北芪,有什么用适合什么人食用?

北芪,即黄芪,又名膜荚黄芪,因盛产于我国北方,故名北芪,主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山西省浑源县北岳恒山以及内蒙古等省区。北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深长呈棒形;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至披针形,茎叶均有白色柔毛;总状花序对生,开淡黄色蝶形小花;荚果膜质,花期7-8月,果期8-9月。北芪喜凉爽干燥气候,以排水良、土层深厚的砂质土壤为佳,多生于海拔米间的向阳山坡或灌丛边缘。北芪的根为补虚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谓其“为补药之长”,可见北芪做补益药历史悠久。【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脾、肺经。【别名】:棉芪,绵芪,黄蓍,黄耆,王孙,独根,二人抬,炮台芪······信息黄芪一般以产地作为分类:以西北及内蒙出产的质量是最好的,其质量好坏与微量元素「硒」有很大关系,越是质地好的黄芪,含硒量越高。在北方生长的别称「北芪」,功效和黄芪相同,疗效比较强烈。至于各类金翼黄芪、梭果黄芪、多花黄芪、多序岩黄芪、塘谷耳黄芪、扁茎黄芪等,虽然都有「黄芪」之名,但只属黄芪药材的代用品,性质和功效都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在选购时必须格外留意功效黄芪功效与作用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补气圣药北芪的五大功效北芪又称为黄芪、绵芪,南方人常称该药为“北芪”,这是因为黄芪产于北方的缘故。其药材以根粗长、质绵、折断面粉性及黄白色、味甜者为优。北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它的补气作用较强,是常用的补益气血之佳品。北芪除了具有补气作用外,还有其它功用,因其广泛的用途而被誉为“一药多能”。其应用范围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科,具有以下五大功效:补脾益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之症,以及脾虚泄泻,久泻脱肛等。北芪的补气力强,善补肺气,可以治疗肺虚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症。常配党参、白术、淮山、炙甘草同用。用蜜制后的北芪补益力更强。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北芪补气之中而有外达之性,故能补气固表以止汗。北芪的固表止汗作用较好。临床上通过不同配伍,能治疗各种汗出症;同助阳药配伍,治阳虚自汗;同补气药配伍,治疗气虚自汗;同滋补药配伍,治阴虚盗汗。若气血不足,外受风寒,又往往不能作汗,在解表药中配伍黄芪,能鼓舞阳气,补益汗源,使其发汗,所谓“黄芪有汗能止,无汗能发”就是这个道理。这时宜生用。益气升阳用于气虚下陷之症。中医认为脏器的下垂是由于中气下陷之故,北芪善于益气升阳,可治疗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以及气虚血脱的崩漏等症。中医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脏器下垂各症,补中益气汤中的北芪就是取其补气之中而有上升之性,能升脾胃之清阳。这时宜蜜制后用。利水消肿用于气虚水肿,常配白术、防己、炙甘草或桂枝、茯苓同用,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均有本品。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晚期等。托疮排脓用于气虚痈疽久不溃破,或溃后久不愈合,常与党参、肉桂同用。取本品补气健脾,能促进脓疱的早溃和肌肉的新生,有排脓生肌作用。北芪为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能补脾健胃、补肺益气、补气固气、补气消肿、补气生血、补气通络、补气升提、补气托毒、排脓生肌。古人把北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另外,中医认为补气有助生血,所以在治疗各种血虚症时加入补气的北芪、党参可以加强补血作用,如具有健脾养心、补血益气作用的归脾汤。北芪还有降血糖的作用

查看详细

北芪是什么?

北芪别名棉芪,黄芪等。属于中草药的一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吉林省长白山,山西省等地。北芪的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北芪具有利水消肿,固表止汗,排毒,补脾益气等功效。北芪可治疗体虚乏力,腹泻,脱肛,自汗,盗汗,身体虚弱,子宫脱垂,创口不愈合等症状。如果有阴虚阳亢,气滞湿阻,食积内停,痈肿初起的患者建议服用北芪。

查看详细

中药北芪如何食用,可以煮水喝吗如何食用方可达到?

1、每天用黄芪5~10克左右,开水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2、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3、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4、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5、民间治疗自汗,常用黄芪红枣汤:黄芪15~30g、红枣15枚,煎汤,每日服2次。也可以使用中成药黄芪口服液。《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张锡纯治疗沧州一女,年二十余,胸胁满闷,心悸,动则自汗,其家适有预购黄芪一包,遂煎服,服后果愈。

6、产后多汗,有报道用黄芪30g、益母草30g,煎汤,日服2次。本人经验,对于自汗而恶风者,可用桂枝汤加黄芪:黄芪2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3g、生姜10g、红枣10粒,水煎服。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8 热度: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