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如何烹制?

鳜鱼可以用来清蒸。

做法

主料:桂鱼

辅料:香葱生姜生抽蒸鱼豉油鸡精料酒

1、桂鱼在去鳞去除内脏后洗净,抹干水分

2、用两汤匙料酒和少许盐抹于鱼表面,腌制十分钟

3、姜去皮切粗丝,葱切粗丝放入鱼肚子中,入蒸锅大火蒸十分钟(水开后放入开始计时哈!)

4、蒸鱼的时候把一根葱切丝,切好的葱丝放入冰水中浸泡片刻口感会更好,样子也会卷起来,也好看些。干红椒去籽切丝备用

5、鱼蒸好后掉去一部分汤汁。汤汁可以做汤用哈,不要倒掉哦。将葱丝、红椒丝放在鱼身上,浇上蒸鱼豉油

6、将少许植物油倒入锅中烧热,淋在鱼身上即可

脆皮桂鱼(图)

【菜名】脆皮桂鱼

【所属菜系】川菜

【特点】色黄中带红,四季皆宜。(川菜)

【原料】

桂鱼(1条,约1000条)、味精、干菱粉(75克)、黄酒、精盐、湿菱粉(20克)、葱花、姜、番茄沙司(60克)、白糖、香醋、胡椒粉

【制作过程】

一、将桂鱼去鳞去内脏,洗清,脊背两面开月牙形花刀,在鱼身抹上胡椒、盐、酒、次抹湿菱粉,再抹干菱粉,入旺猪油锅炸,约十多分钟可透,起锅。二、另将葱、

姜、番茄沙司、糖、醋、味精、油、盐入滚油锅炒好,装在小碗内,跟鱼同上桌

葱油淋桂鱼做法

菜名:葱油淋桂鱼

主料:桂鱼1条,盐1/2茶匙,姜6片,葱3条,芫荽1棵。

配料:芡汁料:水1/4杯,生抽2茶匙,老抽、糖各1茶匙,麻油及胡椒粉少许。

做法:1、桂鱼削好洗净及抹干水,涂上盐腌10分钟,姜切幼丝,葱切丝。

2、桂鱼抹净,放碟内隔水蒸约8-9分钟至熟,倒出汁液。

3、烧热2汤匙油,爆香姜、葱,倒入芡汁煮滚,淋上桂鱼面,放上芫荽菜添香味

菜名】腌鲜桂鱼

【原料】

腌鲜桂鱼1条(750克)、猪五花肉50克、熟笋50克、姜末25克、青蒜25克、酱油50克、绍酒15克、白糖10克、鸡清汤350克、熟猪油750克(约耗75克)、水淀粉10克。

【制作过程】

1、将鲜桂鱼放入木桶中,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500克水放盐5克),鱼摆满后,将桶盖好,每天将鱼翻一次身,保持25摄氏度,放七天左右去鳞、鳃,剖腹去内脏,用清水洗净,在鱼身两面各剖几条斜刀花纹,放在风口处晾干。

2、猪肉,笋切成片。青蒜切成2厘米长的段。

3、炒锅置在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至七成热时,将鱼下锅炸一分钟,然后翻身,待两面呈淡黄色时,倒入漏勺沥去油。原锅留油少许,下肉片、笋片煸后,将鱼放入加酱油、绍酒、白糖、姜末和鸡清汤,旺火烧开,转微火烧三十分钟左右,待汤汁快干时,撒上青蒜,用水淀粉调稀匀薄芡,淋上熟猪油少许起锅即成。

【特点】

鱼肉先腌后烧,嫩白鲜美,具有特殊香味

营养价值:桂鱼-学名鳜鱼,又名桂鱼、鲈桂。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其中以翘嘴镢生长最快。桂花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所有桂鱼菜谱】

【菜名】醋椒桂鱼

【所属菜系】鲁菜

【特点】汤鲜肉嫩,咸香酸辣,清淡开胃。

【原料】

桂鱼1000克。香菜段25克、葱段25克。葱丝10克、花椒5克、白胡椒5克、清汤100克、绍酒20克、精盐4克、醋40克、姜10克、熟猪油100克。

【制作过程】

桂鱼刮洗净鳞,挖去鳃,从鳃部取出内脏,冲洗干净,用开水略烫一下,再放入凉水中,刮净黑皮,用刀在鱼的两面每隔2厘米剖斜十字花刀,放入沸水中一末。炒锅内放入熟猪油、中火烧至五成热(约110℃)时,放入葱段、姜片、花椒、白胡椒,炸出香味后,放入清汤、绍酒、精盐,沸后放入桂鱼,旺火煮15分钟,力口入醋,捞出葱、姜、花椒、胡椒不要。盛入大汤碗内,撒上香菜段、葱丝、胡椒粉即成。

糖醋鳜鱼卷的制作材料:

主料:1500克

辅料:50克,50克,鸡蛋100克

调料:花生油100克,大葱15克,姜15克,盐5克,料酒15克,酱油25克,醋50克,白砂糖50克,味精10克,淀粉(玉米)30克

糖醋鳜鱼卷的特色:

色泽红亮[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质地脆嫩,口味甜酸。

糖醋鳜鱼卷的做法:

1.鳜鱼由鳃后紧贴肉处剁下头,从鳍处切下尾留用;

2.再从脊骨处剖开,剔净刺成为两片净鱼肉;

3.片成长9厘米、宽6厘米、厚2毫米的片(12~14片);

4.剩下的鱼肉和冬菇、冬笋、荸荠、葱、姜、蒜均切成细丝;

5.把鱼片和冬菇、荸荠分别用盐、料酒、味精拌匀,腌上味;

6.鸡蛋去黄,用蛋清对干淀粉调成稀糊;

7.把鱼片平铺案上,用布搌去水分,抹上蛋糊,将配料分成份放在鱼片的一端,卷成直径25毫米的圆圈;

8.烧沸花生油,先把头尾滚上干淀粉炸熟,捞出摆在鱼盘的两端;

9.再将鱼卷逐个滚上干淀粉,下入油内炸到表面金黄色;

10.里面已熟时捞出放在盘中呈一尾鱼形;

11.锅内留下50克油,下入葱、姜、蒜稍煸,再加酱油、醋、白糖、高汤、料酒,开时勾水淀粉;

12.注入沸油50克,待汁翻大泡时烧在鱼卷上即可。

糖醋鳜鱼卷的制作要诀:

本品有油炸过程,需备花生油约1000克,高汤约250毫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这首《渔歌子》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景,诗中有山光水色,渔翁形象,是一幅诗写山水白描。桃花流水鳜鱼肥,在这时节鳜鱼长得最肥美。鳜鱼,徽州人称方腊鱼,吃法许多,清蒸,油炸,红烧,水煮等都可,最有名的估计是臭和火烤两种,臭鳜鱼和火烤鳜鱼是古徽菜中久负盛名传统佳肴。

鳜鱼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它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尼克酸核黄素也不少,且吃口鲜嫩,肉多刺少,很受食客青睐。鳜鱼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本草纲目》载:鳜鱼肉,味甘平、无毒,可补虚劳,健脾胃,益气力。《随息居饮食谱》说:鳜鱼益脾胃,养血,补虚劳,杀劳虫,消恶水,运饮食,肥健人。早年我对鳜鱼就有着一种特殊的“食”好,早年发表的《母亲的鳜鱼情结》和《宫门献鱼》《淮北鱼咬羊》三篇美食作品对鳜鱼有过介绍,鳜鱼那种天然河鲜味道有着叫人开胃的轻微亢奋,舌尖感觉它特有松软,配上酱醋红椒丝,葱白番茄酱等小碟吃,真是连鱼汤都不舍得放过。可对臭鳜鱼和火烤鳜鱼没有单立成篇,一直遗憾。直至昨天与友人在迎宾楼吃到火烤鳜鱼时便有了想小笔一番念头。

这火烤鳜鱼的做法似乎不是很复杂,外表色泽红润香气诱人,肉质醇香味美细嫩爽口,又显示了没有“精心”二字去调理是做不出这样味道的。我学厨时曾见过大师傅做过这菜,先把花椒放碗内,加精盐和适量开水,制成花椒盐水。将鳜鱼去鳞鳃,用筷子从口中插入腹内,绞出内脏,这与淮北鱼咬羊加工法一样,材料也同样鳜鱼,洗净沥干,灌入料酒姜末葱结花椒盐水,晃动几下,背朝下浸渍10分钟左右,再塞进荷叶卷,将鱼放在漏勺里,先用沸水淋浇两三次,然后再用八成热油淋浇两三次,使鱼皮紧缩。用铁叉从鱼尾部扎入,由鱼嘴穿出。火盆内放入燃烧的木炭,先用小火将鱼皮烤至微干时,翻身烤另一面。在烤过一面的鱼身上,刷一次花椒盐水,再刷上糖色和麻油,如此每翻动一次,顺序刷上一次调味料,直至烤熟。将烤好的鳜鱼,取下铁叉,平放在盘内,上桌时随带姜末香醋小碟佐食,鱼味甚美,有外脆里嫩,鲜香可口质感。

火烤鳜鱼已有上百年历史,现在它已闻名徽菜系,成为徽菜中名菜肴之一。火烤鳜鱼一定要用鲜活鳜鱼烹制,才能做到肉嫩味鲜。鳜鱼的美名也多,桂鱼、桂花鱼、鳌花鱼、季花鱼、鳜豚、石桂鱼、锦鳞鱼等,都是它的别名。古往今来,它一直被视为鱼中上品,深受人们喜爱,由于它每到桃花流水的春天最为肥嫩鲜美,所以被人们称为春令河鲜珍品。

鳜鱼是什么鱼?

1、种类与形态特征

鳜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鱼旨科、鳜鱼属,该属共有7种,其中以鳜鱼(翘嘴鳜)、大眼鳜和斑鳜为常见。

在鳜鱼养殖过程中,翘嘴鳜与大眼鳜极易混淆,往往把大眼鳜当作翘嘴鳜来养殖,结果降低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大眼鳜与翘嘴鳜的主要区别是:大眼鳜眼较大,上颌后端不达眼的后缘,斜形褐色条纹不达吻端,体两侧没有一条较宽的褐色斑条与体轴相垂直。而翘嘴鳜眼较小,上颌末端至眼的后缘,斜形褐色条纹自吻端穿过眼部至背鳍基部前下方,体两侧有一条较宽的褐色斑条与体轴相垂直。

2、生态习性

(1)生活习性

鳜鱼为底层鱼类,生活在静水和有一定流水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尤以水草丰盛的浅水湖泊为多。白天一般潜伏于水底,夜间四处活动觅食,有打穴作窝习性,不喜群居,生活适宜水温为15-32℃,在水温7℃以下时不大活动和摄食。

在池塘养殖中,鳜鱼常卧于水底,隐藏于较浅的穴中。因此,主养鳜鱼的池塘用地拉网捕捞时,应注意拉第一网后再隔一段时间,待池水平静、鳜鱼出窝后再拉第二网,提高拉网起捕率。

(2)食性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终生以小鱼、小虾为食。刚孵化出的鳜鱼苗即能捕食其他鱼苗,体长0.7厘米的鳜鱼能捕食体长0.35厘米的其他鱼类,体长31厘米的鳜鱼可捕食体长15厘米的鲫鱼。鳜鱼食量较大,通常饱食时食量可达自重的10-15%。在养殖鳜鱼过程中,投喂饵料鱼有一定的选择性,即鱼苗阶段以鳊鱼为主,鱼种阶段以鲫鱼、鲮鱼为主,成鱼阶段以易得和适口的小鱼为主,我地基本上用小鲫鱼、小泥鳅、鲮鱼等作为鳜鱼的饵料鱼。

(3)生长

鳜鱼在江河中生长较慢,在长江流域,据测定1龄鱼平均体长17.5厘米,体重119克;2龄鱼23.6厘米,300克;3龄鱼32.8厘米,812克;4龄鱼42.5厘米,1526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大大加快,当年鳜鱼苗在池塘或网箱中养殖可达商品规格,相当于大水面天然生长2-3龄鳜鱼的体重。在相同的人工饲养条件下,以翘嘴鳜的生长速度最快,大眼鳜次之。

(4)繁殖习性

每年的5月中旬至8月为鳜鱼的生殖季节,6月为盛产期,适宜水温22-30℃。鳜鱼产出的卵为漂流性卵,能粘附在水草上。雄性一冬龄成熟,雌性二冬龄成熟,属多次产卵类型。

查看详细

鳜鱼刺多么?

鳜鱼刺不多,只有大刺没有小刺。鳜鱼肉质细嫩,无细刺,味道清甜鲜美,可烹制多种宴上名肴。

鳜鱼学名大眼鳜,体扁,背隆起,口大,下颌突出,体长60厘米,鳞细小,体色青黄,带有不规则黑斑,大者1.5—2公斤,一般重0.5公斤左右,以小鱼、虾为食,性凶猛,生长快。这种鱼喜欢在水流湍急、水质澄清的沙石底河泊中生息。

扩展资料

鳜鱼做法:

主要材料:鳜鱼一条,料酒15克,葱3段,姜三片,蒜3个,干辣椒6~8个,香叶3片,牛肉黄豆酱2勺,青豆20颗左右,黄椒4分之一个,红椒4分之一个。

1,鳜鱼洗干净,划几刀。备用。

2,辅料切好备用。

3,把臭鳜鱼薄薄抹一层面粉,热锅凉油。小火煎至金黄捞出备用。

4,另起锅放油,油热放入葱姜蒜干辣椒爆香。

5,放入两勺牛肉酱。

6,煸香。

7,放入鱼。倒入料酒。

8,倒入水,放香叶和葱段。

9,水开盖盖子中火35分钟,中途拿勺子往鱼上淋汤汁。以保证入味均匀。

10,改大火收汁时放入彩椒和青豆。

11,汤收干。装盘。

查看详细

鳜鱼死了会浮在水面吗?

会的。

鳜鱼():又名鳜花鱼、桂花鱼。体高侧扁,口大,两颌,犁骨均具绒毛状齿,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成犬齿状;圆鳞甚细小;体侧有不规则暗棕色斑块。冬季在水深处越冬。春季游向浅水区,昼伏夜出,性凶猛,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肉质细嫩,味极鲜美。鳜鱼:又称桂鱼、桂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体侧扁,背隆起,头大、口裂略倾斜,上下颔前有小齿,体色棕黄,腹灰白,体侧有许多不规则斑块、斑点。属凶猛肉食性鱼类,常以其它鱼类为食,也食虾类,常栖息于静水或缓水域底层,春季天气转暖后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觅食多在夜间,雨后常在急流处产卵,喜群集,鳜鱼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外,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肉质优良,为名贵品种,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

鳜鱼生长快,品质优良。肉嫩无小刺,是分布很广的淡水鱼。鳜鱼是肉食性鱼类。食欲极强,主要以其他小鱼为食料,“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它,也表明桃花盛开时。是垂钓的好季节。

钓鳜鱼要以小活鱼为饵,如活泥鳅,小窜丁为最好,其他活鱼也可钓得。一般用单钩将小活鱼从分水刺钩上,使之在水中能自己活动,只要浮标下沉就应立即提竿,鳜鱼口大贪食,一般不会脱钩。但要注意它的背鳍,要是被刺伤是极难受的。

钓鳜鱼一般多在有树桩、木排或大乱石堆的区域。因这些地方有小鱼穿游其间。故亦是钓鳜鱼的天然鱼场。

鳜鱼还有成对活动的习性。在一条鳜鱼后面往往还有一条紧随其后。这时可把钓到的鱼有意在水中溜几个回合,观察其后的鱼跟随而来,这时可用长把操网先把跟随的鱼捞上来,甚是有趣。

普通称做"花鲫鱼",即鱼贩和厨人讹称的"桂鱼"。鳜鱼四时皆有,尤以三月最肥。张志和的词:"桃花流水鳜鱼肥",吴雯的诗:"万点桃花半尺鱼",可见古今文人对鳜鱼的赞许。在没刺的鱼类中,鳜鱼是最鲜嫩的。最妙的做法是清蒸。饭馆里平日所做的整鱼,常用鳜鱼,醋溜、红烧、酱汁、五柳都可。零做的如滑溜、瓦块、糟溜、锅塌鱼、葱椒鱼、高丽鱼条、抓炒鱼等,全和黄鱼做法相同,是北京最常用的鱼。

查看详细

鳜鱼吃什么?

鳜鱼主要吃水中的各种小杂鱼,如叼子鱼,小鲫鱼等等。

鳜鱼学名大眼鳜,体扁,背隆起,口大,下颌突出,体长60厘米,鳞细小,体色青黄,带有不规则黑斑,大者1.5—2公斤,重0.5公斤左右,性凶猛,生长快。

体高侧扁,头后背部隆起。口大,吻尖,口裂略倾斜,下颌突出于上颌外。上、下颌、锄骨及口盖上均有小齿。鳞片细小,侧线弯曲。背鳍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硬棘8条,后部为分枝鳍条13~15条

鳜鱼广泛分布于嘉陵江流域、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天然产量相当高。喜欢在水流湍急、水质澄清的沙石底河泊中生息。

生活习性

鳜鱼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数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动,常在深水处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摄食。春季天气转暖时,则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

此时的雌雄鱼白天都有侧卧在湖底下陷处的卧穴习性,夜间在水草丛中活动、觅食。主要以其它鱼类为食,1~2月摄食较差,6~7月最为旺盛,生殖期采食强度稍下降。

鳜鱼通常长至2冬龄,在东北须至3冬龄才达性成熟,亲鱼于5~7月集群于夜间在平缓的流水环境中产卵。6~7月为产卵盛期。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0-01 热度: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