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黄柏知母哺乳期能吃吗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除了做好自己为人子女的本职事情之外,还要在生活中同时做好为人父母的角色,因为毕竟孕育生命把他们带到世界上并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父母的她们来说,她们十分愿意给自己的小宝宝自己力所能及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满足他们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享受,但是如果妈妈们在哺乳期得了一些病,可以吃药吗,具体地说,了解黄柏知母哺乳期能吃吗,接下来就和大家谈一谈哺乳期可不可以吃黄柏知母。

黄柏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知母药材性状:本品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15cm,直径0.8~1.5cm,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味微甜、略苦,嚼之带粘性。

1. 用于热病烦渴。本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2. 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本品功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3. 用于骨蒸潮热。本品又能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阴药中,以加强滋阴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4. 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本品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

黄柏知母哺乳期是可以吃的,易消化,通便。不过也不可多吃,知母性味苦寒而不燥,上能清肺,中能凉胃,下能泻肾火。配以黄芩,则泻肺火;配石膏,则清胃热;配黄柏,则泻肾火。知母既能清实热,又可退虚热,但它滋阴生津的功效较弱,用于阴虚内热、肺虚燥咳及消渴等症,须与滋阴药配伍,始能发挥它的作用。本品能润燥滑肠,故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知母的药用功效是什么?

【释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根茎。又叫肥知母和盐知母。【采集加工】春秋季均可采收,除去地上部分和须根,洗净晒干。去皮切片,生用或盐炒用。【性味】味苦、性寒,无毒。【功效主治】清热泻火,气分实热,肺热咳嗽。滋阴润燥,阴虚咳嗽,阴虚火旺,消渴。本品苦寒质润,能上清肺热而泻火,下润肾躁而滋阴,中泻胃火而除烦渴。既能清热泻火以治实热,又能滋阴润燥以治虚热。所以可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阴虚燥咳、骨蒸潮热及消渴等证。用它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又可用于阴虚二便不利之证。【附方】本品功善清热泻火除烦,用于外感热病壮热、烦渴、脉洪大之肺胃实热证,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本品能清泻肺热,滋阴润肺,查看详细

知母有什么药用功效呢?

知母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用于热病烦渴。本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本品功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查看详细

黄芪和知母的功效有什么

黄芪和知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应该都略有耳闻,这是俩种普遍的中药,在中医治疗中还经常把俩种药材相互搭配达到疗效,但是你真的清楚得知道黄芪和知母的功效是什么。黄芪又名棉芪多年生草本迄今的药用价值已有2000多年历史,知母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寒抗旱能力强在干旱少雨的荒地荒漠都可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漠的首选,性味苦寒,主旨清热泻火内热消渴等症状。

黄芪的养生保健功效主要有益气、固本,敛汗、生肌、利水、消水肿等。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黄芪能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

知母的功效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主要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 也含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知母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及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

查看详细

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作用有哪些

冬暖夏凉,吃药,生活中很多的食材都可以和药材同煮同吃,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副作用,拿桂枝芍药知母汤来说吧,这是一味很有名的药膳,如果身体出现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风毒肿痛,憎寒壮热,渴而脉数;痘疮将欲成脓而不能十分贯脓或过期不结痂的症状,那可以试试桂枝芍药知母汤,那就来说说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作用有哪些。

桂枝芍药知母汤处方:

处方一:桂枝12克 芍药9克 甘草6克 麻黄12克 生姜15克 白术15克 知母12克 防风12克 附子10克(炮) 处方二:桂枝25克 芍药18.5克 甘草12.5克 麻黄12.5克 生姜12.5克 白术30克 知母25克 防风25克 附子12.5克上九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10毫升,每次温服70毫升,日三服。

类风湿关节炎:应用本方加味:桂枝12g,生甘草9g,知母9g,白芍9g,生麻黄9g,白术9g,附块15-30g(先煎半小时),防风9g,生姜9g。水煎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男8例,女24例;年龄18-80岁,40岁以下27例,占84.4%。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6项化验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显著好转但未全消失,6项化验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体征仍存在,6项化验指标中有5项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前后自觉症状、阳性体症、化验检查均无变化。结果:治愈14例(1例如用强的松和四环素),显效6例,有效10例(3例加用强的松、四环素),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有效病例平均取药21.6剂。

又用本方加味:川桂枝12g,白术12g,生白芍12g,白知母12g,附片12g,麻黄6g,防风12g,炙甘草6g,生姜15g,丹参24g,汉防己12g,木瓜30g,炒麦芽18g。水煎,早晚分服,2个月为1疗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4例,病程1-24年,均经西医及其它疗法治疗无效而改用本方。结果:治愈(关节肿胀畸形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血沉正常半年)6例;显效(关节肿痛基本消失,功能明显恢复,但仍未达正常,血沉有时增快,有时正常)14例;有效(关节肿痛减轻,但功能仍未恢复,血沉稍降)2例;无效(经治后症状、体征无变化,血沉仍快)2例。服药时间45日至10个月,平均76日。

查看详细

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的功效与作用

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以几种常见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药食同源的纯天然中医配方,经现代先进工艺技术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别名】滋阴八味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卷二十七)、知柏八味丸(《笔花医镜》卷二)。

【处方】熟地黄240克 山茱萸(去核)山药各120克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90克 黄柏 知母各60克

【制法】上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肾水不足,督脉空虚,骨枯髓减,致成骨痿,腰脊不举,骨蒸潮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日服二次,白开水送下。

【摘录】《医方考》卷五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中药方剂,但在使用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之前还是要结合一下自身的体质,毕竟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13 热度: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