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蜈蚣咬了应该怎么处理?

1.蜈蚣咬伤。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红肿。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不用碘酒。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

2.蜈蚣在有些地方又叫“百脚虫,蜈蚣越大毒性也越大,被咬后的症状也越厉害。

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起到中和的作用,所以被咬后立即用淡碱水或肥皂水、石灰水来冲洗伤口,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疼痛仍不减轻的服用止痛药和蛇药片。

3.临床表现: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应急处理:蜈蚣咬伤后立即用碱性肥皂水(别用香皂)、石灰水等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全身症状者直速到医院治。

蜈蚣是不是昆虫?

蜈蚣不是昆虫。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有着自己特殊的分类位置。它在动物界中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其主要特征如下(1)身体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三个体段;(2)头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嘴)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3)胸部是运动中心,具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和大部分内脏;(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因此,昆虫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6只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有了昆虫的概念,对前面查看详细

蜈蚣咬了怎么处理方法?

这种情况会导致这种过敏性的反应,出现红肿甚至有分泌物,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建议您现在的这种现象要到专业的,嗯皮肤科来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来选择这一种抗过敏的一种药物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使其恢复到一个正常状态中一度饮水。

查看详细

水草蜈蚣草怎么养?

蜈蚣草,拉丁名:folia(L.)Presl,别名:肾蕨、圆羊齿、篦子草、石黄皮,肾蕨科肾蕨属,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生长特性

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的石缝中和树干上。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境。生长适温3~9月为16~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6℃。冬季温度不低干8℃,但短时间能耐0℃低温。也能耐30℃以上高温。肾蕨喜湿润土壤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春、秋季需充足浇水,保持盆土不干,但浇水不宜太多,否则叶片易枯黄脱落。夏季除浇水外,每天还需喷水数次,特别悬挂栽培需空气湿度更大些,否则空气干燥,羽状小叶易发生卷边、焦枯现象。肾蕨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较低的光照,切忌阳光直射。规模性栽培应设遮阳网,以50%~60%遮光率为合适。

病虫害防治:室内栽培时,如通风不好,易遭受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可用肥皂水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在浇水过多或空气湿度过大时,肾蕨易发生生理性叶枯病,注意盆土不宜太湿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室内栽培时,如通风不好,易遭受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可用肥皂水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在浇水过多或空气湿度过大时,肾蕨易发生生理性叶枯病,注意盆土不宜太湿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0-04 热度: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