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有什么生长特性?

石虎与吴茱萸的主要区别为小叶片较窄,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叶面被疏生短柔毛,叶背被长柔毛,花、果实较小;而疏毛吴茱萸与吴茱萸的主要区别为小枝被黄绿色或丝光质的疏长毛。

吴茱萸不耐涝,怕阴湿,故一般选用温暖地带山地、坡地或田边、土坎、宅旁、溪边、疏林下或林绿旷地栽培。吴茱萸为雌雄异株植物,种子不耐干藏[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发芽适温12~16℃,但发芽率较低。根极为发达,分蘖力很强,母株周围常萌生许多幼苗,侧根受到机械损伤或露出土面,便可萌生新植株。一般定植后3年开始结实,5~10年为盛果期,植株寿命为20年左右,管理好的可达40年。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药用价值功用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①《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②《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③《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④《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匿。⑤《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⑥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⑦《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蹶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查看详细

中花吴茱萸有那些品种什么品种最好?

吴茱萸目前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三种品种。1、中花吴茱萸最好。其药性及香味都较其它两种要好,因而其市场销量也最大,且大多出口东南亚一带。2、小花吴茱萸性价比相对中花吴茱萸要小一点。3、大花吴茱萸因为其果实颗粒比较大,消费市场不太接受,药性比中、小花吴茱萸稍差,其商品价和苗价相对比较低,因而一般很少使用。茱萸产量最大的地方为河南南阳的内乡,西峡和南召一带。查看详细

吴茱萸敷脚心的功效有哪些?

吴茱萸贴在脚心有很多作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吴茱萸贴在脚心有很多作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脚心主要是指涌泉穴,它是肾经起始的地方,所以将吴茱萸贴在脚心上,有引血归元的作用,也可以说是引热下行。特别适合阴虚阳亢导致的失眠健忘,心烦气躁,手脚心热。还有一些像肝阳上亢导致的高血压,主要也是因为肝肾阴亏,用醋调吴茱萸敷在涌泉穴上还可以治疗高血压。还可以治疗妇女更年期的一些表现。查看详细

吴茱萸有哪些病害?

锈病:5月始发,6~7月为害严重,为害叶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色近圆形边缘不明显的小点,后期叶背出现橙黄色突起的疮斑,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粉锈宁1000倍液喷施。

烟煤病:在叶片等地上部分覆盖的一层黑褐色的物质。5~6月多发,此病与蚜虫、介壳虫为害有关,蚜虫、介壳虫排出的分泌物会诱发该病的发生。该病发生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抑制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防治方法:要采取治蚜防病的策略,于5月上旬至6月中旬,在蚜虫、介壳虫发生时,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施,每隔10天1次,连续2~3次;在烟煤病发病初期,用1∶0。5∶150~200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查看详细

吴茱萸什么时候采收?

(一)商品规格吴茱萸以身干,籽粒饱满,坚实有香气,无枝梗、杂质、霉变为合格;以饱满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二)采收吴茱萸定植后2~3年就可开花结果。于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果实由绿色变为黄绿色或稍带紫色时,就可采收,择晴天早上有露水时采摘,以减少果实脱落。采摘时将果实成串摘(剪)下,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每株能产鲜果7~15千克。

(三)产地加工果实采回后及时摊晒,切勿堆放发酵,约连续晒7~8天便可全干。雨天可用微火(温度不超过60℃)烘干。干后搓揉,使果实与果柄分离,筛除果柄即可。折干率30%左右。

(四)贮藏干品吴茱萸用木箱或竹筐内套塑料袋包装,置通风干燥处,并注意防潮、霉变、虫蛀,防挥发油散失。

查看详细

吴茱萸的病虫害怎样防治?

(1)煤烟病吴茱萸树受蚜虫、长绒棉蚧为害后,在被害处及其下部叶片、嫩梢和树干上,会诱发不规则的黑褐色煤状斑,受害处似覆盖一层煤状物。严重发病的植株,树势减弱,开花结果少。于5月上旬至6月中旬为害严重。防治方法:在蚜虫和蚧类害虫发生期可喷洒40%乐果1500~2000倍液或25%亚硫磷800~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煤烟病发生期可喷1∶0。5∶150~200波尔多液,每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

(2)锈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色,近圆形的不明显小点,然后病叶背面有橙黄色微突起的小疮斑(为病原菌的夏孢子),随着叶片上病斑的增多,导致叶片枯死。5月中旬发生,6~7月为害严重。防治方法:发病期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5%粉锈宁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褐天牛又名蛀杆虫。幼虫从树杆蛀入,蛀食木质部,形成不规则弯曲孔道,内部充满蛀屑及粪便,每隔一定距离开通气排泄孔,把蛀屑及粪便排出孔外,以7~10月为害严重。防治方法:5~7月成虫盛发期,可行人工捕杀,在产卵裂口处,用小刀刮取卵粒及初孵幼虫;幼虫蛀入木质部后,树干上有新蛀孔,可用药棉浸80%敌敌畏原液塞入孔内或800倍液灌注,并用泥封孔,幼虫窒息而死;可试用天牛肿腿蜂防治。

(4)桔凤蝶幼虫咬食幼芽、嫩叶成缺刻或孔洞,三龄后食量大增,能将幼枝上的叶片食光。一年繁殖3~4代。以蛹附在树枝及其它附着物上越冬,翌年3月开始发生,5~7月为害严重。成虫白天活动,交尾后卵产在嫩叶上,孵化后,幼虫食嫩叶为害。防治方法:低龄幼虫,可喷90%敌百虫8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次,或用Bt乳剂3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19-07-09 热度: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