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粉的副作用有哪些?

松花粉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它可以按需购买。松花粉本身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只要是正规制造商生产的松花粉产品,您就可以放心食用。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会发生不同的反应[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特别是松花粉属于花粉物质。对于容易感染花粉的人来说,最好在吃之前吃少量。

松花粉片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松花粉片中含有微量元素硒,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各种恶性肿瘤;硒元素还可以增强男性精子活力,提高生育能力;松花粉具有很好吸水性,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可以美容养颜,抗衰老;另外松花粉中含有丰富的酶类,可促进胃肠蠕动,预防和缓解便秘,增强胃肠消化吸收能力。

查看详细

松花粉是什么、松花粉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松花粉(英文:)又名松花、松黄,泛指马尾松、油松、红松、华山松和樟子松等松属植物雄蕊所产生的干燥花粉。始载于唐《新修本草》,为鲜黄色或淡黄色细粉,味甘平无毒。松花粉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药食兼用花粉品种,作为中国传统药材,其药食兼用的历史已逾数千年,从24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到今天的《中华药典》等历代医药典籍中都有记载,在民间更是以其神奇的功效被奉为“仙药”。松花粉是天然微型营养库,大自然创造了松树长青、千年不老的奇迹,其生命之源就是松树的精细胞——花粉。松花粉含有最长寿生命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份,其中包括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酶与辅酶、核酸、单糖、多糖等,总含量达200余种。主要功能有:抗疲劳、延缓衰老、美容、养肝护肝等。

详细资讯您可以查看一下古之极的官网,对松花粉有更加详细的描述。

查看详细

松花粉都有什么保健作用?

松花粉(英文:)又名松花、松黄,泛指马尾松、油松、红松、华山松和樟子松等松属植物雄蕊所产生的干燥花粉。始载于唐《新修本草》,为鲜黄色或淡黄色细粉,味甘平无毒,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一些中国传统食物如松花糕、松花团子、松花酒等仍添加松花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主要针对皮肤相关病有一定疗效,被收入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松花粉作为松属植物的遗传物质,含有蛋白质、微量元素、黄酮及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更多追问

收藏

意见反馈

松花粉

正在加载查看图集

松花粉(英文:)又名松花、松黄,泛指马尾松、油松、红松、华山松和樟子松等松属植物雄蕊所产生的干燥花粉。始载于唐《新修本草》,为鲜黄色或淡黄色细粉,味甘平无毒,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一些中国传统食物如松花糕、松花团子、松花酒等仍添加松花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主要针对皮肤相关病有一定疗效,被收入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松花粉作为松属植物的遗传物质,含有蛋白质、微量元素、黄酮及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松花粉

中文别名:松花、松黄

界:植物界

纲:裸子纲

目:针叶目

科:松科

属:马尾松属

种:松花粉

分布区域:辽东半岛、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

采集时间:春季花刚开时

储藏:置干燥处、防潮

相关搜索

松花粉吃死人

国珍松花粉骗局

松花粉的价格

松花粉的副作用

概述

正在加载松花粉

松花粉从24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到今天的《中华药典》等历代医药典籍中都有记载,在民间更是以其神奇的功效被奉为“仙药”。《本草经解》: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之阴气也。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

性味:甘,温。

归经: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功能:祛风益气,收湿,止血。

主治: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湿疹、黄水疮、皮肤糜烂、脓水淋漓、外伤出血、尿布性皮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撒敷患处。

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花粉。

采收储藏:4~5月开花时,将雄球花摘下,晒干,搓下花粉,除去杂质。

炮制:筛去杂质,晒干或烘干。

常用验方

1、治风眩头旋肿痹,皮肤顽急:松树始抽花心(状如鼠尾者佳,蒸细,切)二升,用绢囊裹,入酒五升,浸五日,空腹饮三合,再服大妙。(《元和纪用经》松花酒)

2、治酒毒发作,头痛目眩,或咽喉闭闷,或下利清水,日数十行,形神萎顿:松花一两(焙),陈皮五钱,川黄连五钱,甘草二钱。俱微炒磨为末,与松花和匀。每早晚各服二钱,白汤调服。(《本草汇言》)

1、汉《神农本草经》:“(松花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

2、唐《新修本草》:“松花即松黄,拂取正似蒲黄,久服令轻身,疗病胜似皮、叶及脂也。”

3、宋《本草衍义》:“其花上黄粉名松黄,山上人及时拂取,作汤点之甚佳,但不堪停久,故鲜用寄远……松黄一如蒲黄,但其味差淡,治产后壮热、头痛、颊素、口干唇焦、多烦躁渴、昏闷不爽。”

4、明《本草纲目》:“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5、清《本草从新》:“善糁诸痘疮伤损并湿烂不痂。”

6、历代药膳中的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周礼》就记载有“食治学”,并对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作了富有哲理的阐述,奠定了中医学“治未病”的医学理论。后人又将可以食疗的药物编集成多种版本的《食疗本草》,在这些专著中,都有用松花粉做汤、制馅、蒸饼、酿酒的记载。

7、宋《山家清供》:该书提到“松黄饼”的制作:在松花出粉时,收粉加入米粉,由水调后密封几天,然后作如古龙诞饼状。该品“不唯香味清甘,亦能壮颜益志”。

8、明《群芳谱》:“二三月间抽穗生长,花三四寸,开时用布铺地,击取其蕊,名松黄,除风止血,治痢,和砂糖作并(饼)甚清香,宜速食不耐久留。”

9、唐代张沁的《妆楼记》及刘恂的《岭表录异》中写到:晋代白州双角山下,有一口美人井,凡汲饮此井水者,家中诞女多是非常俊美,其原因是井旁常年有松花开放,花粉落入井中,人们喝过有花粉的井水产生功效,故美女颇多。

10、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腹空先进松花酒,乐天知命了无忧。”以及宋代词人苏东坡的“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等都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松花粉的奇特妙用。

11、《纲目》: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12、《本草汇言》:疗久痢,解酒毒,清血热。

13、《本经逢原》:除风湿,治痘疮湿烂。

14、《随息居饮食谱》:酿酒主养血息风。

15、《江苏植药志》:预防汗疹。外用作创伤止血剂。

16、《四川中药志》:收敛止血。治皮肤湿疹,黄水疮湿烂不结痂。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11 热度: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