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是什么?

赤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川赤芍和草芍药的根。主要产于内蒙古,四川以及东北各地,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刮去粗皮晒干切片用。它的性味苦,微寒。入肝经,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临床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身发斑疹或血热妄行,吐血、衄血等。常与生地丹皮配伍使用。也可以用于血淋和热淋,可以淡竹叶、木通、生地等配伍使用。

【药名】:赤芍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

【功效】:行瘀,止痛,凉血,消肿。

【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

2。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性味归经】:酸、苦,凉。①《本经》:“味苦,平。”②《吴普本草》:“桐君:甘[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无毒。歧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③《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④《本草衍义》:“味涩苦。”入肝、脾经。①《珍珠囊》:“足太阴脾经。”②《汤液本草》:“入手足太阴经。”③《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④《药品化义》:“入肝、小肠二经。”⑤《本草经解》:“入心与小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血虚者慎服。①《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②《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③《本草经疏》:“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

【别名】:木芍药(崔豹《古今注》)、红芍药(《圣济总录》)、赤芍(《药品化义》)、臭牡丹根(《青海药材》)。原植物①草芍药(崔豹《古今注》)又名:山芍药、卵叶芍药、参幌子、野芍药。②川赤芍又名:毛果赤芍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aPall。或川赤芍ynch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主要治疗: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赤芍功能及作用?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2113:
1、清热凉血,散5261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4102肿痛,165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2、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该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3、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

4、用于经闭,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5、去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止痛,利小便,益气。查看详细

赤芍功效主治是什么怎样鉴别?

赤芍又名:赤芍药、红芍药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肝火走血分除郁热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淤止痛的功效,善走血分,清肝火,除血分郁热。《名医别录》记载,赤芍“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近年来,赤芍的多种药理作用已经明确,如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抗惊厥、抗肿瘤等。其中赤芍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及智力障碍的改善功效,尤其引人注意【赤芍小档案】赤芍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厘米,直径0.5~3厘米。表面棕褐色,皮糙,有纵沟及皱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野生赤芍主产于内蒙古,东北,四川等地。属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毛果赤芍查看详细

赤芍种植多久出苗?

赤芍种植出苗和气候管理有关,第一年九月份种植,第二年5月会出苗,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延长出苗时间。栽培要点: 一、选地整地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耕翻30厘米左右,清除田间石块、杂草和草根,然后打垅或作畦。如砂质较重透水好的地块,宜采用平畦,土质较粘透水不良的地块,宜采用高畦。畦高15厘米左右,畦宽厘米,整地地时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斤和腐植酸型复合肥或硫酸钾型复合肥20斤,没有农家肥的用腐植酸型复合肥或硫酸钾型复合肥40-50斤,同时施入土壤杀虫药和杀菌药。如土壤菌虫双杀。掘地龙。地虫丹等按说明使用。二、种植方法1。开沟,沟深5-7厘米,条播,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查看详细

赤芍与白芍有何区别四物汤中,中医怎么写的是赤?

赤芍:药性: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应用;温毒发斑,血热吐拗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徵瘕腹痛,跌打损伤白芍: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应用: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四物汤:当归(10g)川芎(8g)白芍(12g)熟干地黄(12g)功用:补血调血查看详细

只实和赤芍能治什么?

赤芍功效: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⑦《药品化义》:泻肝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5 热度: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