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为害有什么特征如何防治?

主要是成虫和若虫在地下为害,咬食播下的种子及幼芽,或将幼苗咬断致死,被咬的根系呈乱麻状。在播种或田间定植后,在苗床及田间拉出许多隧道,严重影响幼苗出土和秧苗成活,造成缺苗断垄。

蝼蛄是农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食性很杂,各种作物和蔬菜均受其危害,对草莓的根系、根茎以及贴于地面上的浆果均有危害,造成植株死亡。

为害草莓的种类主要是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图62),以成虫或若虫在冻土层下越冬,第二年4月上旬,随地温上升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是其活动的高峰。蝼蛄在有机质多,土壤潮湿和偏碱性的环境条件下发生比较严重。

图62华北蝼蛄

防治方法①结合深翻土壤,每667米2用5千克秕谷,用农药混合拌均,撒入地面,翻入土壤中;②在生长季节,每667米2用90%的敌百虫200克[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加水750千克,在垄沟内灌溉;③利用蝼蛄的趋光性强的特性,可以采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蝼蛄是农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食性很杂,各种作物和蔬菜均受其危害,对草莓的根系、根茎以及贴于地面上的浆果均有危害,造成植株死亡。

为害草莓的种类主要是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图62),以成虫或若虫在冻土层下越冬,第二年4月上旬,随地温上升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是其活动的高峰。蝼蛄在有机质多,土壤潮湿和偏碱性的环境条件下发生比较严重。

图62华北蝼蛄

防治方法

①结合深翻土壤,每666。7平方米用5千克秕谷,用50%对硫磷(即1605)混合拌均,撒入地面,翻入土壤中;②在生长季节,每666。7平方米用90%的敌百虫200克,加水750千克,在垄沟内灌溉;③利用蝼蛄的趋光性强的特性,可以采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如何饲养蝼蛄?

蝼蛄的养殖技术

(一)饲养设备及种虫采集

蝼蛄饲养以长300厘米,宽200厘米,深200厘米以上的大饲养池为好,池的四周用砖块砌成,以水泥抹平,下部填100厘米厚的壤土,稍作压实,为其创造深入越冬或挖掘产卵、育儿的环境,再填人20厘米厚的湿润疏松含农家肥或腐殖质的土,这样的土质适应蝼蛄“跑湿不跑干”、“跑松不跑硬”的习性。表面撒上一层发酵后的马粪、碎麦秆、谷糠等作为活动和保护层,以供成虫、若虫潜入,挖掘隧道,觅食,寻偶交配或躲避天敌的侵袭,再在上面松散地放上一层长麦秸、玉米芯、稻草等,作为遮荫、保湿用。池口罩上铁窗纱盖子,防止成虫晚间逃逸。

饲养设备建好后,便可到野外采收种虫。其采收方法有:

①利用蝼蛄成虫期的趋光性诱捕。可用电灯、黑光灯或气灯、马灯,于天黑后到村舍附近的场院,靠近渠边、地头的荒坡、乱岗等半砂壤土质的地方,点灯诱捕;

②用蝼蛄的趋味性诱捕,可用直径20—25厘米,高30厘米的圆塑料桶,相同或略小些的大罐头瓶,于桶底放一层马粪并掺合一些炒香的豆饼或煮熟的谷子,作为诱饵。将桶或瓶埋在蝼蛄活动的地下,桶口与地面平齐,在上面搭上些松散的树枝、作物秸秆等遮盖物。天黑时放好,天亮后取出检查,如已诱到,即可取出。

诱捕成虫时间以每年的4、5月份及9、10月份,日平均气温在15。4—27℃,蝼蛄成虫活动盛期为佳。

凡诱捕到的成虫,均要进行选优检查,身体上有寄生螨(在身体腹面的头、胸节间,胸足的基节处),肢体残缺,体瘦腹小,体色灰暗无光泽,身上金黄色纤毛受到严重磨损,毛梢不尖者为劣品,均应淘汰。诱来的成虫应分池饲养,每池的放养数量以每平方米10对为好。

(二)蝼蛄的喂养及管理

饲养池中的腐殖土及农家肥远远不能满足所养虫口所需,必须及时补充。人工饲养蝼蛄的天然青饲料有麦苗、谷苗、玉米、高梁嫩叶、瓜果皮等,但一次投入量要少。

投食时间以傍晚蝼蛄开始潜出地表活动为好,次日检查取食情况,以吃完为好,如有余也应捡出,防止积压变质发霉,引发不利于蝼蛄的病菌侵入。精料以煮熟晾干的谷粒,炒熟的豆饼渣、麦麸、花生碎壳等为好,应隔2—3日投放1次,投放量的多少,也要通过观察后掌握。为投食方便和减少食物霉烂,可加工成人工饲料块。

其成分及制作方法如下:干麦苗或禾本科青苗粉5000克,麦麸(炒香)500克、豆饼粉(炒香)1000克、干酵母50克、清水1。5升。将上述饲料搅拌成稠糊状,在案板上压成薄片,用刀切成1厘米见方的方块,晒干保存。喂时应用木棒压碎至米粒大小,成渣而不出粉为好。喂养合成饲料时,应配以青菜、青草等含水量高的鲜饲料,以补充水量之不足。

关于饲养池中的温湿度调控,一般来说要求不太严格,因为蝼蛄是土栖性昆虫,它们所在环境中的温湿度变化幅度比大气环境要小得多,而且通过土壤中的上下移动,随时可找到比较适宜于它们生活的温湿度条件。但最适宜的3种不同土层平均温度依次为:5厘米深的,15。4—23。1;10厘米深的,16。5—26。1;20厘米深的14。9—24。气温低只是略为影响生育,过高则影响其取食。

因此,气温高时,可在饲养池周围泼水降温。越冬阶段来临,气温隆至lot3左右时,可在池内及其周围堆放秸秆保温。

(三)、蝼蛄的采收加工

药用成虫的采收时间不固定,这是因蝼蛄的发生、产卵,孵化、个体的龄期长短及发育阶段极不整齐。一年四季均有成虫出现,但以春秋季数量较大,因此,在每次投放饲料时都应轻拨池中覆盖物,见有成虫即可捡出。迅速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备用。

蝼蛄养殖是一个新的养殖项目,目前并没有太多的养殖技术经验,还需要养殖户在养殖蝼蛄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才能获得成功。

查看详细

蝼蛄有哪些天敌,它们又是怎样躲避天敌的?

鸟类是蝼蛄的天敌。

躲避天敌的方式是,平时穴居或生活在地下。夜间飞行活动和觅食。

另外蝼蛄外表颜色灰色或者黑色,便于伪装,躲避天敌。

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东北称为拉拉蛄;亦称为剪柳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为地下昆虫,体小型至大型,其中以短腹蝼蛄&Zhang,2011体型最小(体长<2厘米),以单刺蝼蛄,1874体型最大(体长>4厘米);分类上隶属于蟋蟀总科,独立为蝼蛄科。此类昆虫身体梭形,前足为特殊的开掘足,雌性缺产卵器,雄性外生殖结构简单,雌雄可通过翅脉识别(雄性覆翅具发声结构)。全世界蝼蛄科现生种类含2亚科6属110种,另有1化石亚科,含5化石属5化石种,我国仅有蝼蛄亚科蝼蛄属种类的分布,包含11种(含台湾分布2种,和)

身体呈黑褐色,上面长着层又短又有丝光的毛,体长约1。5~2英寸(4~5cm)。它短短的前腿长着铲形的脚爪,适于快速挖掘。蝼蛄的翅膀短而坚硬,能长距离飞行。

查看详细

蝼蛄咬人吗?

蝼蛄都营地下生活,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

蝼蛄不咬人,无毒,可入药。

参考资料:

查看详细

蝼蛄怎么吃蝼蛄的吃法与做法?

蝼蛄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类维生素与多类矿物质。

蝼蛄性味咸寒。具有利水、通便的作用。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病患、痈肿恶疮。气虚体弱和孕妇均忌服。

炒蝼蛄:

一、原料:

1。主料:活蝼蛄150克。

2。调料:料酒、精盐、酱油、葱花、姜末、素油。

二、制法:

1。将活的蝼蛄下沸水锅烫死,捞出去头、肢、内脏、翅,洗净待用。

2。油锅烧热,下葱花、姜末煸香,投入蝼蛄偏煸,烹入料酒,加入情盐、酱油,煸炒至蝼蛄熟而入味,就可以出锅。tips:蝼蛄富含营养价值又高的蛋白质,具有利水、通便的作用。《天华子本草》载““治恶疮、水肿、头面肿。”《玉揪药解》载“清利湿热,”可以治疗水病肿满喘促、小便不通等病。

查看详细

蝼蛄怎么叫?

蝼蛄

是吱吱的叫的蟋蟀是唧唧的叫青蛙是呱呱的叫的

谢谢我的答案是觉对oK的记得给我一个赞哦

查看详细

蝼蛄是不是昼伏夜出?

蝼蛄类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东方蝼蛄性喜温湿环境,穴土而居,白天潜于地下,夜晚外出活动,有趋光性,趋光性较华北蝼蛄强,行动也较华北蝼蛄灵敏,对香甜物质如半煮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麦麸以及马粪等有机肥都有强烈的趋性,并喜在马粪或有机肥料堆集处群集,有同类相互残杀的特性,11月份入土越冬。蝼蛄生活于土壤中,在土壤中挖掘洞穴,在挖掘洞穴过程中寻找食物,到了产卵期,就产卵于洞穴中。蝼蛄的活动受土壤温度、湿度的影响很大,气温在12。5~19。8°C,20cm土温在12。5~19。9°C是蝼蛄活动适宜温度,也是蝼蛄危害期。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7 热度: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