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怎么用上桐油?

上熟桐油之前可以用纱布过滤一下,这样过滤后桐油出来的效果比较好.

桐油当然也适用其它木材,特别是室外的木头,擦上桐油就不容易腐烂,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不透气,因而产生防水,防腐的效果。

另外,上桐油一般可以使用绘画用高密度软毛刷,不是使用棕毛刷,也不是用棉布刷的,棉布在擦的过程中会因为与木材摩擦后发生起球或者残留碎粒,效果会大打折扣,且上油量极难控制,容易发生混合反应(如产生厚度密层)。

A:熟桐油:擦上后自然风干[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打磨后再擦,重复数次;清漆:刷一层清漆后自然风干,打磨后再刷清漆,重复数次。

桐油建造

B:熟桐油:擦上后木料会完全把油吃进,使木料含油量更高,即使外表有损坏,但不会影响木料,也不会影响使用,从而更经久耐用;清漆:只刷在表面,表面光亮,手感好。

C:熟桐油:纯天然,绿色环保!绝未添加任何化学制剂。

木桶要耍纯桐油!

刷之前木桶要干燥,然后用布沾油在木头上来回插~!

关于裂缝的问题您去找淘宝专卖店卖桐油的地方那个去问问~我上次买的是苏仙石桐油

一般防水最好是纯桐油桐油千万不能有掺杂不然防水就不好了您自己去淘宝找苏仙石桐油搜一下即可希望有用加分哦

什么是生桐油、熟桐油、一级桐油怎么区分?

1、颜色和用途不同:生桐油颜色是非常黄的,但不会那么浓稠,所含的水份会比较多,熟桐油的颜色与咖啡的颜色类似,浓度要比生桐油高很多,所含有的水分非常少,一般都是凝固的状态,

2、气味不同:熟桐油成分含有松香、清漆等化学物质,而生桐油与植物油相近,没化学刺激气味;熟桐油分又有两种,一种为熟纯桐油,另外一种属混合熟桐油,纯熟桐油的榨取方法是桐子炒熟榨油,不人为的去添加任何化学成分,适合环保无污染装修,尤其适合室内。

3、用途不同:生桐油通常用于木头改造以及医药用品上。熟桐油只适合用在木材上,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用于机器保养,室内木地板,木制天花板,桑拿板,木制阳台扶手等。 

注意事项:

1、将木头的表面清理干净,要保持木头表面的平整,如果有坑洼的地方需要填补,虫蛀的地方也要清理干净进行填补。

2、到市场上选择熟桐油,生桐油不仅干起来非常慢,也会让木头的颜色变得黑暗,熟桐油不仅干的快,而且透明度高。

3、将木材进行打磨,打磨时用不同型号的砂纸,先用粗砂纸,然后换细砂纸,直到将木材表面打磨光滑为止。

4、第一次刷桐油时,一定要刷的仔细均匀,让桐油将木材表面全部覆盖上,但是不要刷太厚,然后晾干。

查看详细

桐油变成固体是怎么回事?

熟桐油又称光油,是由生桐油加工而成。是一种典型的干性油,结膜后有较好的硬度和光泽。加工方法:在室外砌一只炉缸,炉上置一只大铁锅,用柴烧火;先将石子放在锅中炒,以驱除石子中的水分;石子炒热后,倒入生桐油。随着温度的升高,桐油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当温度升到180℃,油中的水分已基本蒸发。此时,能看到锅中的桐油起油花。当加热到260℃后,即加入土参(或用黄丹粉),使之与桐油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在桐油面上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并冒出很浓的黄烟。此刻一定要用木棒不停地搅拌,使土参的泡沫迅速地与桐油密合。当烟色由黄转黑时,锅中桐油的温度已降到240—250℃。若无温度表测得,可取出一点熟桐油,放在铁皮上冷却,用食指蘸一点桐油与拇指接触再张开,这时桐油就被拉成丝状,能拉至2厘米长,则说明生桐油已经烧好。应迅速将锅从炉上移开,经自然冷却后使得熟桐油。还有一种熬制方法><DIV>此类漆主要用于木器家具、工艺美术漆器、房屋及车船内部涂装等。</DIV><P>3.精制工艺</P><DIV>(1)配生精制<BR>已经过净化处理用于配制广漆的生漆半制品简称“配生”。配生的精制主要是进行严格仔细的过滤净化处理。传统的过滤方法同上面介绍的精制大漆底漆绞滤方法。现在一般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将配好的广漆原料先以100目铜丝布在特别专用离心机过滤后,再以多层(6<B>-</B>8层)加工疏松的丝棉袋在绞漆机上绞滤两次;其二是用100目铜丝布离心机过滤一次后,再用目铜丝布离心过滤两次(过滤过程中应停机数次以刮板将漆渣轻轻小心从滤布上铲刮下来,便于将漆液洗净)后即成为“配生”,保管好待用。其中后一种方法得到的配生一般没有前一种方法的净化效果好。</DIV><DIV>(2)坯油的熬炼</DIV><DIV>配制广漆的坯油主要以桐油为原料。桐油的主要组成是桐油酸,有三个共轭双键,易起氧化聚合作用。因此桐油具有结膜较快的特性,属于干燥速度最快的干性油,以其生产的聚合油与生漆配成广漆干燥快,尤其是干燥成膜时与漆酚侧链是以聚合反应为主,一般是按二烯系之1,4加成作用进行,生成的结构体组织致密性质安定。</DIV><DIV>桐油酸具有导构体,新鲜桐油中只含有α-桐油酸,当它在日光、碘、硫、硒等的催化作用下可转化为β-桐油酸。β-桐油酸不存在于天然植物油中。桐油在贮存过程若暴露于日光下,常可看到白色结晶粒子,长久贮存会逐渐变成白色固体,这就是由β-桐油酸转变为桐油酸的结果。不过目前由β-桐油酸转化为萨桐油酸尚未实现。β-酸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且聚合速度快于萨酸,贮存过久β-酸含量高的桐油在高温下更易胶凝,成胶试验测定其胶化时间有的将缩至4分钟以下,这将使熬炼时工艺控制更加困难,而干燥性能反而有所减退,因此,为避免变型,桐油应于密闭条件下贮存,并防止混进杂质,若发现油中有少量β-酸后,应尽快用掉不宜久存。</DIV><DIV>桐油油膜结构紧密、氧化分解时产生的羟基酸类较少,油膜耐水不易膨胀,耐碱、且能耐弱有机溶剂等具有许多优良性能。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油膜失去应有的弹性,不能适应受温度变化而发生的伸缩作用,在大气中易早期形成细微的裂纹等。为了弥补这些缺陷而常将桐油和其他干性油或半干性油适量配合应用。另外桐油还存在一个抗气问题,生桐油的涂层干燥后往往形成严重的皱纹膜面。那些熬炼不好的熟桐油其油膜仍然会出现霜花、网纹、丝纹等现象。若是在干燥过程中受到含有微量二氧化氮等气体的影响,油膜表面还会出现晶纹。桐油油膜这种容易产生花纹的性能,对于配制广漆来说是潜在的隐患必须设法予以避免。目前解决桐油抗气问题的简便方法是在熬炼桐油时,应以烈火迅速将桐油升温到260℃以上,之后又快速加以冷却,熟桐油熬炼的质量如何,温度的变化是个极关键的因素。如果熬炼时最高温度不能达到260℃以上,油膜仍有可能出现抗气性不好的弊病。另外升温和降温的速度对抗气性也有影响,升温慢,低温保持时间长,或降温过慢等都有可能导致抗气性不好。</DIV><DIV>桐油的聚合速度受温度的影响极为明显,如在150℃时约需保温60小时之久才能胶凝,于277℃时约需12分钟胶凝,而在280℃时仅10分钟内即可胶凝。温度每升高13.9℃胶凝速度可加快2倍。尤其是桐油的聚合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热能又不易导出。当温度达到260℃以上既使将其离开热源后温度还将继续升高。因此在炼制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温度未受到很好控制的话,聚合体就可能发生胶凝,甚至引起自燃或炭化,,导致危险和损失。为此炼制纯桐油时可加入少量松香及松香钙皂等物质。用以延缓桐油聚合体的胶凝作用。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一般不用纯桐油进行熬炼,而是于桐油内加入部分亚麻仁油或豆油,这样还能够起到改善涂膜的耐久性和柔韧性能等。</DIV><DIV>①坯油或混合坯油的炼制将经过净化处理的桐油或桐油与亚麻仁油(或豆油)按8:2<B>-</B>7:3的质量比例配好,注入炼油锅内以烈火进行煎熬,炼至油面潮花(白色水汽泡)息后再翻油花(金黄色花泡),继之起裂纹泡冒浓烟时逐步降低火力。当油温升到260℃后立即将炼油锅撤离火源(或立即转入冷锅内)保温10<B>-</B>15分钟,用拉丝法试样后再强行快速冷却即转入冷却锅(桶)中,转入过程同时予以过滤(用120<B>-</B>160目铜丝布筛网),开冷却水快速冷却待用。</DIV><DIV>冬夏季节对坯油粘度的要求稍有不同。冬季粘度在1000s/(25±1℃)左右(涂-4号杯)即可;夏季需要粘度在1500s/(25±1℃)以上。一般坯油的粘度越高配成的广漆质量越佳。</DIV><DIV>②紫坯油的炼制所谓紫坯油即是将过滤大漆原料时所得到的漆渣放入经过净化处理的桐油中,经过长时间(两个月以上)的浸泡后捞起放入铁锅中熬炼,然后与桐油一起进行熬炼成坯油,转锅时趁热以铜丝布上垫丝棉或白细布进行过滤即成。此坯油呈现紫红透明的油色,由其配制的广漆颜色特佳,干燥性能也较好。</DIV><DIV>③坯油炼制经验介绍在60年代以前,用小锅小批量熬炼坯油时操作者完全凭经验进行生产。炼油时要同时以目视、耳听、手搅三者并用掌握火候。目视是观看油面翻起的泡沫状态及变化;耳听是注意油料沸腾时的声音和变化;手搅是手持大铜勺不断搅动锅中热油以试其阻力轻重等,不可疏忽一点。待潮花(白泡)息而油花现(黄色油泡)并起裂纹样泡开始冒浓烟,这是温度促使桐油聚合的表现,这时要不停地用油勺在锅内搅动和及时降低火力,将刀片部分浸入冷水中让其快速冷却便于试其坯力(坯力即粘度之意,用手指沾刀上油滴拉丝看其长短及有粘稠如胶感觉等进行判断。也有将干燥清洁的老竹片插入热油内,注意观察若入油竹片变焦黄否)。坯力达到后立即起锅。也就是用大铜勺子将热油快速转入冷却锅中,或直接将油锅撤离火源。之后,不断边搅拌边以油勺盛热油扬高lm高左右倾入锅内。如此反复进行让油中青烟飞扬出来,名曰“透气”或“吐烟”。透气越彻底(青烟跑出去越多越净)则调配成的广漆就越光亮清明,质量越好,同时透气操作也加快了冷却速度有利于提高坯油质量。</DIV><DIV>熬炼坯油时必须时刻注意油温变化,掌握火候,否则温度若过高,高温时间稍长则极易发生油料胶凝,甚至还会发生火灾的危险。或者是因温度未到且保温时间太短而火候不够,则坯油的粘度偏低未到技术指标就将导致调配成的广漆粘度及其漆膜的光亮度和丰满度太差等弊病。严重影响成品的质量。</DIV><DIV>为了能够大胆地将坯油熬炼到必需的粘度,而又保证不会因火候掌握失当使油料胶凝造成浪费,常常备一定量的冷坯油在旁待用。一旦发现热油在冷却过程中粘度上升过速油料有胶凝的趋势时,应立即将备用的冷坯油倒入热油内(或将热油倒入冷坯油内)搅拌加速冷却以进行抢救。如果混入冷坯油后油料未冷却前粘度仍然太高(油丝或飞丝状)时,也可以加入部分200号溶剂汽油(俗称松香水)进行稀释。</DIV><DIV>(3)配制成品</DIV><DIV>将上述精制过的生漆原料(配生)和冷却后的熟油料(坯油),按配方数量投入干净的拼料缸中,用电动机械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后,包装好即为成品。</DIV><DIV>配制成品时要掌握生漆原料性能、质量和使用时的气候条件灵活地选用配方。否则,成品将有快干、慢干,不干或光泽、丰满度差等毛病。</DIV><DIV>传统配制广漆成品的方法是:将配生和坯油同时倾入特制的一种拼料漆桶内,以人工用木耙轮流不断搅拌均匀后,即行急剧提打(这项工作必须年富力强的工人才能胜任,劳动强度很大,熟练工每人每次最多只能提打百余下,需数人轮流操作),提打的程度是要能够观察到漆液里呈现无油皱纹,坯油丝已脆,漆油已经充分互溶均匀了,颜色已变为茶褐色才可包装为成品。</DIV><DIV>另外,国内有的地区是将T09-2油基大漆的漆料(精制过的,俗名绵漆),或同一定比例的配生一起与坯油(或紫坯油)按漆比油为1:0.6<B>-</B>1.2的比例配成广漆。

查看详细

桐油怎么用?

桐油适用木材,特别是室外的木头,擦上桐油就不容易腐烂,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不透气,因而产生防水,防腐的效果。上后木料会完全把油吃进,使木料含油量更高。

上桐油一般使用绘画用高密度软毛刷,不是使用棕毛刷,也不是用棉布刷的,棉布在擦的过程中会因为与木材摩擦后发生起球或者残留碎粒,效果会大打折扣,且上油量极难控制,容易发生混合反应。

组成

桐油为脂肪酸甘油三酯混合物。桐油和木油色泽红色,金黄或黄色,都是优良干性油。

产地

云南省是中国桐油的重要产区,年产量现居全国第六位。产区分布于昭通、文山、曲靖、保山、大理、玉溪、德宏等地、州的五十多个县,其中以昭通地区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为主产区。中国桐油几个重要产区是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河南大别山区,四川盆地,湖南湖北两省也是重要产区。

使用价值

桐油是将采摘的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工业用植物油,整个过程为物理方法。桐树是多年生木本林木,生长在远离城市的山区。

抗病虫能力特强,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须施肥和农药。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它具有迅速干燥、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桐油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广泛用于建筑,油漆、印刷(油墨)、农用机械、电子工业等方面。

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两种,生桐油用于医药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用于机器保养,室内木地板,木制天花板,桑拿板,木制阳台扶手等;室外木地板,花架,木屋,凉亭,围栏,木桥,船只,坐椅等。

从直观上判断,混合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因为成分含有松香、清漆等化学物质。纯油则不会过于粘稠。与植物油相近,没化学刺激气味。

熟桐油分两种一种为熟纯桐油,另外一种属混合熟桐油。纯熟桐油的榨取方法是桐子炒熟榨油,不人为的去添加任何化学成分,适合环保无污染装修,尤其适合室内。

混合熟桐油属于漆的一种,按照2:2:6的方法勾兑,20%的清漆+20%的松香+60%的桐油,加热熬制到260度的温度。此种方法熬制后桐油需要过滤之后方可使用与木器。混合的熟桐油味道大,有强烈的漆的气息。此种桐油的压榨方式是传统古老的方法。此方式逐渐被淘汰。

百度百科-熟桐油

查看详细

怎样去除蜜蜂箱的桐油气味?

一、植物消除法(吊兰、芦荟)

吊兰、芦荟、虎尾兰能大量吸收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消除并防止室内空气污染;

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花卉分泌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使室内空气清洁卫生。

大多数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而有些植物则相反,如仙人掌就是白天释放二氧化碳,夜间则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样晚上居室内放有仙人掌,就可补充氧气,利于睡眠。

二、吸附法(活性炭)

吸附是一种固体表面现象。它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处理气态污染物,使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在固体吸附剂表面,在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有焦炭和活性炭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活性炭。

活性炭对对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乙醚、煤油、汽油、苯乙烯、氯乙烯等物质都有吸附功能。

油漆味:新油漆的墙壁或家具有一股浓烈的油漆味,要去除漆味,您只需在室内放两盆冷盐水,一至两天漆味便除,也可将洋葱浸泡盆中,同样有效。

居室异味:居室空气污浊,可在灯泡上滴几滴香水或风油精,遇热后会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如何去除室内新装修的油漆味

注意:装修好的居室不可马上入住,要尽量通风散味,但又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因为这样可能会给刚施工完毕的墙顶漆带来不利,使墙顶急速风干,容易出现裂纹,破坏美观。

1、盛器打满凉水,然后加入适量食醋放在通风房间,并打开家具门。这样既可适量蒸发水份保护墙顶涂料面,又可吸收消除残留异味;

2、买些菠萝在每个房间放上几个,大的房间可多放一些。因为菠萝是粗纤维类水果,既可起到吸收油漆味又可达到散发菠萝的清香味道、加快清除异味的速度,起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3、要快速清除残留油漆味,可用柠檬酸浸湿棉球,挂在室内以及木器家具内;

4、刚装修过的房屋往往有天纳水等各种刺鼻的化工原料气味,把一只破开肚的菠萝蜜(一种形似榴莲的热带水果,但绝不是榴莲啊!!放榴莲可糟了!)放在屋内,由于菠萝蜜个体大(一般有西瓜那么大),香味极浓,几天就可以把异味吸光;

5、可以去市场挑选一些高科技的祛味清洁剂,它能去除新装修房、新家具等散发出的有害气体。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些祛味清洁剂一般都是进口产品,利用氨化合物与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起到了祛味清洁的作用。在新装修的房间中,可把这种祛味清洁剂倒入盘中,将盘分别放在每个房间中,再结合擦洗祛味法,连续几天后就可有效去除难闻气味;

6、在房间里摆放桔皮、柠檬皮等物品,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去味方法,不过它们的见效不会很迅速;

7、可以在室内放两盆盐水,油漆味会很快消除。如果是木器家具散发出的油漆味,可以用茶水擦洗几遍,油漆味也会消除得快一些;

8、最经济实惠又美化家居的方法当然是在家里摆上合适的花草.可以吸收甲醛的植物有仙人掌、吊兰、扶郎花(又名非洲菊)、芦苇、常春藤、铁树、菊花等;而消除二甲苯的花草则有常春藤、铁树、菊花等;

龟背竹:又名龟背蕉、蓬来蕉、电线莲、透龙掌,常绿藤本植物。花谚说,“龟背竹本领强,二氧化碳一扫光”,它夜间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特点,比其它花卉高6倍以上。

美人蕉:又名红花蕉、苞米花、凤尾花、宽心姜。花谚说,“美人蕉抗性强,二氧化硫它能降”,它对二氧化硫有很强的吸收性能。

石榴:又名安石榴、海石榴、丹若。花谚说,“花石榴红似火,既观花又观果,空气含铅别想躲”,室内摆一两盆石榴,能降低空气中的含铅量。

石竹:又名洛阳花、草石竹,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竹种类很多,夏秋开花。花谚说,“草石竹铁肚量,能把毒气打扫光”,它有吸收二氧化硫和氯化物的本领,凡有类似气体的地方,均可以种植石竹。

海桐:海桐又名宝珠香、七里香,为常绿灌木,夏季开花,叶片嫩绿光亮,四季常青不凋。花谚说,“七里香降烟雾,又是隔音好植物”,它能吸收光化学烟雾,还能防尘隔音。

月季、蔷薇:花谚说,“月季蔷薇肚量大,吞进毒气能消化”,这两种花卉较多地吸收硫化氢、氟化氢、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减少这些气体的污染。

雏菊、万年青:雏菊又名延命菊、春菊、小雅菊、玻璃菊、马兰头花。花谚说,“雏菊万年青,除污染打先锋”,这两种植物可有效地除去三氟乙烯的污染。

菊花、铁树、生长藤:花谚说,“菊花铁树生长藤,能把苯气吸干净”,这三种花卉,都有吸苯的本领,可以减少苯的污染。

吊兰、芦荟:花谚说,“吊兰芦荟是强手,甲醛吓得躲着走”,这两种花卉可消除甲醛的污染,使空气净化。

9、甲醛捕捉剂.新居内的甲醛会引起刺眼、刺鼻、喉咙不适的感觉。甲醛(HCHO)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致癌和致畸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妇女月经不调、新生儿畸形、急性精神抑郁症,严重时可导致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癌症。

目前市面可见的甲醛捕捉剂能深入人造板材内部对甲醛游离分子产生主动吸附、捕捉并发生反应,一旦反应生成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就永不分解,从而达到迅速有效消除甲醛的目的。

特别提醒:该产品操作简单,喷涂于各种人造板材表面和家具的内壁及背面即可。

10、纳米材料环保工艺画:它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纳米复合材料,其降解机理是在光照条件下,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对人体无害的有机酸。将喜欢的画挂在房间里,即优雅别致,又可净化居室环境,倒是两全其美之策。一般居室、客厅挂一幅画即可,新装修房希望马上入住或污染源严重(多人经常吸烟),希望多一点空气负离子,也可同时多挂几幅画;

11.光触媒

12.可使用空气清新剂,印度香之类的,还可以叫别人送些香水百合,对气味可以立竿见影.

2006.8.1914:33作者:ahycl收藏|评论:0

去除装修气味的小窍门分类:默认栏目

巧除油漆味

●新油漆的墙壁或家具有浓烈的油漆味,只要在地板上放置几盆冷盐水,油漆味就可以消除。

●如果用抹布浸醋后擦洗家具,油漆味也能被除去。

●或者在室内放几桶冷水,将洋葱切成片,放在冷水中,过一两天油漆味即可消失。

●在房间内放一桶热水,里面放一些干草,一夜之后,油漆味即可消除。

●到水族馆买几包“活性碳”,放进有油漆味的柜内,关紧柜门,使其发挥吸味效能。

消除白灰气味粉刷室内墙壁产生的灰水味多日不散,可把一个洋葱切成碎片,浸在水桶里,并把水桶放置在粉刷后的屋子中央,短时间内,室内的灰水味便会消

查看详细

桐油可以食用吗?

桐油不可食用。如果有食用中毒的症状,给小孩子喂奶肯定是有影响的,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

桐油内含的桐酸对黏膜有剌激性,吸收后可损害肝、肾。桐油的外观易与食用植物油相混淆,极易误食中毒。误食纯桐油,由于剧烈地呕吐,故吸收较少。若食用油中混有桐油,长期少量食用,可引起亚急性中毒,由于桐油全数被吸收,有时中毒症状反较严重,并可致死。

桐油中毒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急性中毒较短暂,亚急性中毒则时间较长。

(2)中毒表现:

①急性中毒:食后迅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头晕;严重者便血、呼吸困难、惊厥,尿中出现蛋白质、管型及红细胞;原有肝损害者,可使症状及肝功能损害加重;急性中毒者若能及时处理,多能迅速恢复;

②亚急性中毒:先出现恶心、上腹部不适、胃部烧灼感、腹泻等胃肠刺激症状,持续1~4周(多数2周)后出现下述毒物吸收后的症状:下肢浮肿,并可逐渐延及全身;周围神经炎样症状如肢体酸痛、四肢发麻、下肢触觉和痛觉减退,腱反射正常或亢进或减弱;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皮肤潮红、灼热,可出现紫红色斑纹;少数病例肺部有啰音,肝脏肿大,心脏听诊可能出现奔马律,多死于心力衰竭;患者无急性中毒时的肾脏功能改变。

食油中混有桐油的检验测定法:

①亚硝酸法:取待检油5~10滴置于试管中,加入石油2ml,使油溶解,必要时过滤,于滤液中加亚硝酸结晶少许,并加5mol/L硫酸1ml,振摇后放置;如系纯净的食用植物油,则仅产生红褐色一氧化氮气体,油液仍然澄明;若食用油中混有桐油时,油液层则呈浑浊,并出现黄色絮状物;如系纯桐油则全部凝结成絮状团块,初呈白色,放置后变为黄色。

②硫酸法:取油样数滴置白瓷板上,加纯硫酸1滴,食用植物油与硫酸接触部分呈橙黄色至褐红色;如有桐油混杂时,则呈现血红色凝块而表现绉缩,颜色逐渐加深,用玻棒搅拌则粘结成团,似软稠浸膏状态;本法可检测出食用植物油中混杂的3%~5%的桐油。

急救处理

1.急性中毒

(1)刺激咽部催吐。

(2)予温水洗胃。

(3)灌入稠米汤、藕粉或稀面糊以保护胃黏膜。

(4)静脉补液,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

(5)对症处理。

2.亚急性中毒

(1)停食混有桐油的油类。

(2)水肿:予氢氯噻嗪25~50mg/次口服,每12小时1次;或其他利尿剂。

(3)心力衰竭:常规予洋地黄毒苷治疗。

(4)周围神经炎:常规肌内注射维生素Bl和维生素B12。

(5)对症处理。

桐油-桐油和木蜡油的区别

由于木油维护时间短,耐候性较差。现在的户外木屋,别墅、园林景观等木结构建筑,已经很少用木油,取而代之的是用户外耐候木蜡油,效果要比木油好很多。但木蜡油单位价格要比木油贵。简单说一下木油与木蜡油的区别。

区别

1.木油:天然植物油,属干性油。不能食用

木蜡油:亚麻油、豆油等植物油,可食用;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等植物蜡

2.木油:有漆膜,颜色单一

木蜡油:开放式表面,能够清晰的显示木材自然纹理,色彩丰富,装饰性好

3.木油:可维持半年-1年时间,容易退色、起皮

木蜡油:保守可使用2-5年

4.木油:固含量较低,每升可以涂刷10平米左右

木蜡油:固含量高,涂布率大,易泽思木蜡油每升保守可涂刷16-24平米

5.木油:单纯植物油,功能有限,有效时间短

木蜡油:植物油和植物蜡,耐磨耐擦,植物蜡可增强表面硬度和强度。防水防性好,防紫外线耐候性好。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0-27 热度: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