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有哪些特性?

【性味归经】甘、淡,平。入肝、胃经。

【功效主治】

1。解毒,利关节用于梅毒,可单用本品500克水煎去渣,加入白糖30克,煎成浓煎液服用,也可配伍银花、白鲜皮、威灵仙、甘草,方如土茯苓汤;若患梅毒因用轻粉,愈而复发,久则肢体拘挛,变为痈漏者,可以本品15~60克,配大皂荚3克、牵牛子3克同用。

2。除湿用于膀胱湿热,淋浊,小便频数涩痛,常配伍公英、萆薢、车前子等;皮肤湿疹,牛皮癣疮,风痒疥癣,常配伍生地、赤芍、地肤子、白鲜皮、防风等;下焦湿热带下阴痒,常配伍苦参、黄柏、龙胆草等。

近年以土茯苓配伍地榆、青蒿、白茅根,试用于防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效果。

【用量用法】15~60克,水煎服。

【禁忌】肝肾亏损,筋骨不利者忌用。服用本品时不宜饮茶[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以免降低药效。

【按语】土茯苓甘淡性平,利湿导热之中,更长于解毒,为治疗梅毒之要药。且能利关节,解轻粉、水银毒,故对梅毒或因服汞剂以致肢体拘挛者,功效尤佳。

【类药鉴别】土茯苓与白鲜皮均有解毒除湿之效,二者同中有异。土茯苓长于解毒利关节,善解轻粉、银汞中毒,故对梅毒筋骨拘挛者,尤为适用有效;白鲜皮则长于燥湿止痒,善治湿热疮毒,风疹疥癣,皮肤瘙痒等证,二者常配伍应用。

土茯苓与萆薢皆能清热利湿,祛风除痹,其中土茯苓甘淡性平,偏于解毒、利湿,其治重在肝、胃经;而萆薢苦甘性平,偏于清热利尿,分别清浊,其治重在肝、肾经。

土茯苓可以做什么?

您好:
土茯苓为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
主要成分:含多种甾体皂甙、生物碱、挥发油、鞣质、树脂、淀粉、甾醇等。
药物功能:清热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临床应用:
1。用于梅毒:本品清热除湿,能解汞毒,又有通利关节之效,故为治疗梅毒及因梅毒服用汞剂而致肢体拘挛的要药。治疗梅毒,不论病情轻重,均可以本品为主治之。
2。淋浊、带下、湿热疮毒:本品清热利湿解毒,用治膀胱湿热,热淋、膏淋等。
3。风湿痹痛:可与防风、秦艽、萆薢、苡仁等配用。
用法用量:生用,煎汤克。治钩端螺旋体病可用至250克。
注意事项:本品渗利作用较强,故肝肾阴虚者慎服。忌犯铁器,服时忌茶。查看详细

土茯苓的作用是什么?

土茯苓

(英)

[别名] 冷饭团、硬饭头、红土苓。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 Roxb。的根茎。

[植物形态] 常绿攀缘状灌木。茎无刺。叶互生,薄革质,长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1~5cm,先端渐尖,全缘,下面通常绿色,有时略有白粉,基出脉3条;有卷须。花单性异株,腋生伞形花序;花被片6,内轮细小,白色或黄绿色;雄花雄蕊6;雌花具退化雄蕊,子房上位。浆果球形,红色,外被白粉。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或林下。主产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四川。

[采制] 秋季采挖,晒干或切片后晒干。

[性状] 根茎略呈扁圆柱形或不规则条块,有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微有光泽,凹凸不平,有残留坚硬的须根,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断面类白色或淡黄棕色,粉性,有维管束小点;常切成厚1~5mm的薄片。味微甘、涩。

[化学成份] 含菝葜皂甙类( ),尚含提果皂甙元()、鞣质。

[性味] 性平,味甘、淡。

[功能主治] 除湿,解毒,清热,利关节。用于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用量15~60g。

【英文名】

【别名】冷饭团、红土苓、山猪粪、毛尾薯、山遗粮、山奇良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 Roxb。的干燥根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源形态】多年生攀援灌木,茎无刺。根状茎横生于土中,细长,生多数须根,每隔一段间距生一肥厚的块状结节,质坚实,外皮坚硬,褐色,凹凸不平,内面肉质粉性,黄白色,密布淡红色小点。单叶互生,革质,长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下面有白粉。7~8月间开小白花,花单性,雌雄异株,为腋生伞形花序。浆果球形,熟时紫红色,外被白粉。

【制法】除去杂质;未切片者,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1~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无臭,味微甘、涩。

【鉴别】本品粉末淡棕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8~48μm,脐点裂缝状、星状、三叉状或点状,大粒可见层纹;复粒由2 ~4 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或散在,针晶长40~144μm,直径约5μm。石细胞类椭圆形、类方形或三角形,直径25~128μm,孔沟细密;另有深棕色石细胞,长条形,直径约50μm,壁三面极厚,一面菲薄。纤维成束或散在,直径22~67μm。具缘纹孔导管及管胞多见,具缘纹孔大多延长成梯状。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15~60g 。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1)用本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苍朮等配伍同用。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查看详细

土茯苓泡水是什么味道,口感?

土茯苓是清热解毒药,茯苓是利水渗湿药,因为茯苓是甘淡的,所以土茯苓,习惯上也认为甘淡,其实这是它的真实滋味,它没有什么味道,那么味苦,主要是说明它的性能,其实口尝的时候,土茯苓是没有什么味道的,是真正一个甘淡的味。查看详细

土茯苓瘦肉汤怎么做?

土茯苓芡实瘦肉汤长夏之时,中年女性常见犯慢性盆腔炎,其多为急性时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成。土茯苓芡实瘦肉汤健脾补肾,解毒祛湿,能对此有效果,同时还可辅助治疗阴道炎、宫颈炎。芡实,《本草纲目》说能治“遗精白浊带下”,金樱子能固精补益,两者合之为古代治遗精白浊,妇人肾气不摄白带的水陆二仙丹,加上健脾解毒利湿的土茯苓、舒心气畅心神的石菖蒲,合而为汤,能利气化浊,祛邪疗带。亦为妇人夏日保健汤品。 材料:土茯苓50克、芡实30克、金樱子15克、石菖蒲12克(中药店均有售)、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烹制:各药材洗净,稍浸泡;猪瘦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查看详细

经期可以吃土茯苓吗?

土茯苓营养分析:解毒散结,祛风通络,利湿泄浊。主治梅毒、喉痹,痈疽恶疮,瘰疠、癌瘤,筋骨挛痛,水肿,淋浊,泄泻脚气,湿疹疥癣,汞中毒。土茯苓补充信息: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未切片者,大小分档,洗净,浸泡,润透,切薄片,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土茯苓适合人群:肝肾阴虚者慎服。土茯苓食疗作用:味甘、淡,性平。有毒。归肝、胃、肾脾经。开散降泄。用本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等配伍同用。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土茯苓食物相克:服时忌茶。因此女人在经期可以适量吃土茯零,适量吃不会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19-12-27 热度: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