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制香附的四制指什么?

参考答案82。规矩其实是温饱以后的消遣,温饱都不能了,还要规矩吗。

童便、盐水、酒、醋炮制香附,在《本草纲目>>892页。

四制指:香附不拘斤两(分作四份,一份用盐水浸煮,焙干,一份用童便浸煮[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焙干,一份与山栀120克同炒,去山栀,一份用醋浸煮,焙干)

1。童便炒。2盐水侵炒。3醋侵炒。4姜汁侵炒。

香附古今验方有哪些?

【古今验方】2113

1、治疗月经不调

炒香附100克,研细末,用醋和5261丸4102,每次服6~9克,早晚各1次,温水送服。

2、治疗痛经1653

香附、益母草各12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水煎服,行经前3~5天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1次。

3、治疗崩漏

白芍15克,香附12克,生、熟蒲黄各9克,水煎服。适用于气滞血淤型崩漏。

4、治疗闭经

香附15克,莪术、红衣、蒲黄、牛膝各10克,凤仙花、益母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适用于气滞血淤型闭经。

5、治疗扁平疣

香附12克,薏苡仁15克,木贼12克,板蓝根15克,连翘15克,蝉蜕9克,水煎服,每日1剂,14日为1个疗程。

查看详细

香附又名什么是什么?

香附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根茎,又名雀头香、香附子、香附米、雷公头,主产于我国的山东、浙江、湖南、河南等地区,其中山东产者称“东香附”,浙江产者称“南香附”,品质较佳。中医认为香附味辛、味甘苦,归肝、三焦经,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功效。因此历代许多医家均称香附为妇科良药,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治痛经:取香附12克、益母草12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水煎服,于行经前3~5天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治月经不调:取香附100克,炒至无黄心为度,研成细末,用醋将药和为丸药,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6~9克,温开水送服。治经前期紧张症:取香附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柴胡9克查看详细

“香附”是一种什么药?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性状: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4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纺,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及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策苦。炮制:香附除去毛须及杂质,碾碎或切薄片。醋香附取香附粒(片),照醋炙法炒干。性味与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功能与主治: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查看详细

香附是什么药?

香附是中药,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其性味辛微苦甘、平,有理气解郁,止痛调经的功效,主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证。

查看详细

香附子的形态是怎样的?

香附子:香附子又称莎草、旱三棱、三棱子、回头青、雷公头、草头香。是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长匍匐根状茎和椭圆形或纺锤形块根,坚硬,褐色,有香味;株高20~95厘米。直立,散生,锐三棱形。叶基生,短于秆;叶鞘基部棕色,常裂成纤维状。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具3~10条辐射枝,每枝有3~10个小穗,排列成伞状;小穗条形,斜展;小穗轴有白色透明的翅;鳞片卵形或宽卵形,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雄蕊3;柱头3。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状,具细点。种子和块茎繁殖。

香附子生于较湿润的农田、路旁或荒地,部分旱作物田、水稻田受害严重。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12-08-04 热度: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