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是中国的名片,渊源流传,没有中医的中华民族是很难想象的,在中医中,中药又是基础地位,《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是药书经典,里面对炒枣仁的功效与作用都有详细记载;炒枣仁别名为山枣、酸枣子、别大枣、刺枣;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河北、陕西、河南、辽宁;秋季采收成熟的红软果实,除去果肉,晒干,碾破枣核,取出种子,生用或炒用,用时打碎,性味归经性平,味甘、酸。归心、肝经。

炒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作用

安神之最,枣仁

枣仁《黄帝内经》记载:“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食疗药膳门诊副主任中医师王东旭介绍[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立冬之后养生要注意“闭藏”,尤其要睡好觉。临近年底,上班族往往工作压力较大,容易出现心烦失眠,影响身心健康,导致一冬容易生病。

酸枣仁,又名枣仁,其性平味甘,有宁心安神之效,是中医治失眠的经典要药。现代研究表明,酸枣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推荐食疗方:小米枣仁粥。将小米加水煮粥至将熟,加入酸枣仁,搅匀煮开即可。每日早晚各一次,加蜂蜜温服。小米本身具有和胃安眠、滋阴养血的功能,尤其适合冬季怕冷的虚寒体质者,其富含的B族维生素还具有防治消化不良及预防秋冬季节口角生疮的功效。

炒枣仁的用量多少合适

药物用量的多少对治疗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多了,也许会起到反作用,少了,也许会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炒枣仁作为一味药材,道理也是一样的,因此在食用炒枣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炒枣仁的用量,不能过多的用,也不能过少的用,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炒枣仁的药效,那么,最重要的问题就来了,炒枣仁的用量究竟要多少才会合适呢?

53914ebaN12b485af_副本.jpg

如果要治疗失眠,我们首要需要的材料是,枣仁的用量是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穷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枣仁的用量是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如果要治疗心脏亏虚,酸枣仁和人参的用量是各一两,还要辰砂半两,乳香一分,上四味研和停,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温酒化下,枣汤亦得,空心临卧服,如果是治疗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睡多,酸枣仁的一两,全梃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令微焦,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七分,煎六分,无时温服。

如果要做枣仁粥,则需要酸枣仁10g,生地黄15g,粳米100g,枣仁、地黄水煎取汁,入粳米煮粥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酸枣仁滋养安神,生地黄养阴清心,用于心阴不足,心烦发热,心悸失眠,酸枣仁与百合配伍食用功效增加两倍之上,百合枣仁茶有很好的比例搭配早晚饮用一杯一周多则两周即可改善睡眠症状,百合所含百合苷有镇静和催眠的作用,每晚睡眠前,服用百合汤或百合粥,有明显改善睡眠和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对中度失眠者有效,总之,枣仁的合适用量并没有固定的数值,而是要根据做法来搭配的。

查看详细

炒枣仁的药性有哪些呢

只要是药材就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药性,对人身体的健康有着益处,炒枣仁这一种药材也不例外,那么炒枣仁的药性有那一些呢?枣仁入药,始见《神农本草经》,汉代大医家张仲景,用酸枣仁汤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的经验,中医二千年来传承运用,功效显著,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现代中药学据其功用,将其归入养心安神类药物,那么炒枣仁的药性有那一些呢?

jpg

《中药大辞典》言:“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归心肝脾经;功能:养心、安神、敛汗。”《中药学》云:“药性:甘、酸、平;归心肝胆经;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主治:心悸失眠、自汗盗汗、津伤口渴、骨蒸劳热。”其他相关现代中药著作对性味、归经、功用的描述亦各有不同,但对其养心安神的功用,认识基本一致,枣仁实酸平,仁则兼甘,专补肝胆,亦复醒脾。熟则芳香,香气入脾,故能归脾。能补胆气,故可温胆。母子之气相通,故亦主虚烦、烦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及四肢酸疼湿痹者,皆脾虚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五脏之精气,皆禀于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脏。

治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常将酸枣仁与知母、茯苓、川芎等同用,治心肾不足,阴亏血少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梦遗者,可将酸枣仁与麦冬、生地、远志等同用,失眠不寐,可因外感,多因内伤;内伤不眠,无论情志所伤,心虚胆怯、思虑过度,饮食不节或禀赋不足,绝造成心神不宁而至不眠;缓解不眠,首当宁心安神,枣仁属天然食材,草本膏滋,传统工艺,古朴纯真,是难中得调理类食补药材。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0-16 热度: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