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种植北方黄芪的基本方法?

速生枸杞移栽后当年结果,但亩产量只有50公斤/亩左右,2—3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量可达200—300公斤/亩,盛果期可连续15年以上,管理得当盛果期可延续到20年。现在我国速生枸杞种植还没有形成规模,产量不大,处于供不应求市态,今年出口韩国价在55—60元/公斤,常年有韩商求购。按市价55元/公斤,当年亩产量按50公斤/亩计算,当年亩效益在2750元/亩上下。进入盛果期后按每年亩产200公斤/亩计算,亩效益在元/亩上下。所以,我国北方发展规模化速生枸杞种植,是一个经济效益比较高的药材品种。北龙胆:原来主要野生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区,由于森林退缩,林地垦为农田,再加上多年无序超量采挖,野生资源近于枯竭,现辽宁抚顺、鞍山地区已引为家种。一、市场分析北龙胆具有清热燥润、泻肝胆火之功能。是生产龙胆泻肝丸的主要原料,年需量在3000—4000吨,由于野生资源近于枯竭,又由于前几年价低家种龙胆严重萎缩,今年家种总产量不足300—400吨,市场供应尚有缺口,现市场北龙胆已升为75—80元/公斤,走销畅快。二、经济效益分析家种北龙胆生长期为三年,第一年育苗,第二年移栽,第三年起挖,亩产约200—250公斤/亩,按市场价80元/公斤,计算亩效益在—元/亩三年,平均每年每亩效益在5300—6600元之间。北龙胆喜阳光充足、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是北方近年适宜发展的高效药材品种。北沙参:北沙参主产在内蒙古赤峰、河北安国及周边、山东的莱阳,这说明北沙参的生态幅很宽,北沙参具有益胃生津、养阴清肺之功能,2003年“非典”时期,曾做为防治“非典”的首选药物。一、市场分析北沙参药食兼用,除内需外,多年稳定出口韩国作菜,年需量在3000—4000吨,近年由于北沙参加工费时,另外,农民有其他效益的品种选择,这几年北沙参种植面积没有扩大[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市场价常期稳定在11—13元/公斤和15—16元/公斤(大条),出口韩国的带皮北沙参12元/公斤。二、经济效益分析北沙参用种子繁殖,冬初或初春播种,当年秋采挖,亩产量300—500公斤/亩,按市场平均14元/公斤计算,其亩效益4200一7000元/亩之间。出口韩国的带皮北沙参按12元/亩计算,其亩效益在3600—6000元/亩之间。另外,2008年北方适宜发展的药材品种有:黄芩、旱半夏、天南星、射干、丹参、防风、远志、穿山龙、天麻、猪苓等。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

【选地整地】:

黄芪适应性强,比较耐寒耐旱,一般土壤都能生长,不宜在低洼积水地种植,根部较深,种前应深耕土地,适时洇地,干旱地区在雨季种植不错。黄芪系深根作物,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向阳高燥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平地或向阳的山坡均可种植,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在播种之前将种子用水泡涨,浸泡时间约6-8个小时为宜,捞出后用沙子拌起来,发现有芽时即可播种。一般7-10天出苗。条播,按行距20-25厘米开1-1。5厘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用大锄稍用力推平,然后再将畦面搂出浮土。

【田间管理】:

高6-8厘米时间苗,以不拥挤即可,定苗后要浇水追肥,亩用尿素10-15公斤。苗期注意中耕除草。雨季湿度过大,要注意排水。

1、间苗、定苗、补苗:当苗高5-7cm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通过2-3次间苗后,每隔留壮苗1株。如遇缺棵,应小苗带土补植,也可重播催芽籽补苗。

2、追肥黄芪喜肥:在生长第1、2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一次肥,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人畜粪水或三元素复合肥(n、p、k各15%)7-8kg。第一年冬季枯苗后每667平方米施入厩肥加三元素复合肥(n、p、k各15%)10kg、饼肥150kg,混合拌匀后于行间开沟施入,施后培土防冻。

打顶为了控制植株高度生长,减少养分的消耗,于7月底前进行打顶。可以增产。

3、中耕除草:黄芪幼苗生长缓慢,不注意除草易造成草荒,因此,在苗高5cm左右时,要结合间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第2次于苗高8-9cm,第3次于定苗后各进行中耕除草1次。第二年以后于5、6、9月各除草一次。

种植黄芪怎么管理?

黄芪可春播或秋播。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块,每667米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深翻30~45厘米,耙细整平,作畦或垄。畦宽1。2~1。3米,畦面整成龟背形,沟深30厘米左右,以利排水。穴播或条播均可,穴播行距33厘米,穴距27厘米,穴深1厘米;条播行距20厘米,沟深1厘米,播后覆土约1厘米,镇压。播种量每667米1。5~2千克。黄芪种子坚硬、种皮透水性差,播前需进行催芽处理。一般先用石碾速碾数遍,使种子碾至外皮由棕黑色变为灰棕色,再以温水浸种;或将种子拌入2倍的细沙揉搓,种皮擦伤即可带沙播种。查看详细

黄芪适合什么地方种植?

黄芪可春播或秋播。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块,每667米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深翻30~45厘米,耙细整平,作畦或垄。畦宽1。2~1。3米,畦面整成龟背形,沟深30厘米左右,以利排水。穴播或条播均可,穴播行距33厘米,穴距27厘米,穴深1厘米;条播行距20厘米,沟深1厘米,播后覆土约1厘米,镇压。播种量每667米1。5~2千克。

黄芪种子坚硬、种皮透水性差,播前需进行催芽处理。一般先用石碾速碾数遍,使种子碾至外皮由棕黑色变为灰棕色,再以温水浸种;或将种子拌入2倍的细沙揉搓,种皮擦伤即可带沙播种。

查看详细

怎样种植黄芪才能高产?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本人有20年的黄芪种植经验。

黄芪种植目前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直播种植,另外一种方法是移栽种植。

直播种植,就是把黄芪的种子直接撒到地里,过两年到三年再挖出来,这就叫做直播种植。这种直播中只能是小范围的种植,不是主流的种植方式,在甘肃的陇南等地方有这种种植方法。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移栽的种植方式。第一年先将黄芪的种子撒到地里,将种子培育黄芪种苗。

第二年农历三月份,再将黄芪种苗移栽到地里,经过生长管理后到霜降的季节采挖出来就可以了。

黄芪主要的种植区是甘肃岷县,岷县现在正在种植黄芪,过几天种植就结束了。

黄芪的种植细节是:

1。 土地轮流耕作,选择选择合适的土地进行种植,太阴湿的土地是不适合种植黄芪的。

2。 选择氮磷钾复合肥和农家肥或者生物肥料搭配,施足底肥并深耕。

3。打沟后将黄芪种苗水平放置,然后上面盖土。等黄芪种苗透明之后,用黑色的农膜进行覆盖抑草保墒。

关于黄金的后期管理,还有很多很多的操作要点。这里就不详细多说了,如果您需要了解,你可以继续提问。

查看详细

黄芪种植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①间苗、定苗:当幼苗长到5片小叶或苗高6~10厘米时,按株距6~8厘米进行间苗;苗高10~12厘米时,条播的按株距9~10厘米定苗,穴播的按每穴2~3株定苗。②中耕除草: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苗高8~1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以保持田间无杂草,地表层不板结。③水肥管理:黄芪既喜水又怕水,在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排灌,在苗期和返青期应及时灌水。黄芪生长需肥量大,每年可结合中耕除草施肥1~2次,每667米沟施厩肥500~1000千克;施用化肥应以磷钾肥为主,在苗期可追施氮肥和磷肥,每667米施硫酸铵15~17千克或尿素10~12千克、硫酸钾7~8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花荚期是黄芪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的旺盛期,这时追肥十分重要,一般每667米施过磷酸钙5~10千克、氮肥7~10千克,以促进结实和种子成熟。④病虫害防治:在黄芪种植过程中,会发生白粉病。此病主要为害黄芪叶片,初期叶两面生白色粉状斑,严重时整个叶片被白粉覆盖,被害植株往往早期落叶,产量受损,一般发病率在10%~30%,严重的可达到40%以上。发病时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白绢病和枯萎病也是黄芪种植中易发生的病害。被害黄芪根系腐烂,极易从土中拔起,地上部枝叶发黄,植株枯萎死亡。在种植中要注意合理轮作,间隔3~5年较好;播种前可施入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常用的杀菌剂为50%可湿性多菌灵400倍液,拌入2~5倍的细土,一般要求在播种前15天完成,可以减少和防止病菌为害。发病期可用50%混杀硫、3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浇灌防治,5~7天浇灌1次,连续2~3次。为害黄芪的主要害虫有食心虫、芫菁和蚜虫三类。食心虫可在盛花期和花末期各喷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1次,种子采收前每667米喷施5%甲萘威粉1。5千克防治。芫菁用2。5%敌百虫粉剂喷粉防治,每667米喷施1。5~2。0千克。黄芪的蚜虫为害严重,植株病害率可高达80%~90%,虫情指数可达25。8%~30。4%,致使植株生长不良,造成落花、空荚等,严重影响种子和商品根的产量。发生时用1。5%乐果粉剂或2。5%敌百虫粉剂喷杀。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3 热度: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