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的功效与作用

莱菔子用于降气化痰,消食导滞,治食积气滞,下痢后重,咳嗽多痰,脘腹胀满,腹泻,气逆喘满,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莱菔子粥,青浊茶,大黄莱菔子茶,止嗽化痰定喘丸。

稻芽.jpg

莱菔子的简介

【名称】:莱菔子

【别名】:萝卜子、芦菔子

【药材类别】:果实/种子类

【性味】:味辛;甘;性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

②《纲目》:辛甘,平,无毒。

③《玉楸药解》:辛,热。

④《医学衷中参西录》:生用味微辛,性子;炒用性温。

【归经】:入肺、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药品化义》:入脾、胃二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入药部分】: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

【产地和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主产于河北、河南、浙江、黑龙江等地。

【形态特征】:莱菔,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cm。直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茎分枝,无毛,稍具粉霜。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半裂,长8-30cm,宽3-5cm,顶裂片卵形,侧裂片4-6对,长圆形,有钝齿,疏生粗毛;上部叶长圆形,有锯齿或近全缘。总状花骗子顶生或腋生;萼片长圆形;花瓣4,白色、紫色或粉红色,直径1.5-2cm,倒卵形,长1-1.5mm,具紫纹,下部有长5mm的爪;雄蕊6,4长2短;雌蕊1,子房钻状,柱头柱状。长角果圆柱形,长3-6cm,在种子间处缢缩,形成海绵质横膈,先端有喙长1-1.5mm;种子1-6颗,卵形,微扁,长约3mm,红棕色,并有细网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

莱菔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宜炒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

消食导滞;降气化痰。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腹泻;下痢后重;咳嗽多痰;气逆喘满。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①《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②《日用本草》:治黄疸及皮肤目黄如金色,小水热赤。

③《滇南本草》:下气宽中,消膨胀,降痰,定吼喘,攻肠胃积滞,治痞块、单腹疼。

④《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⑤《医林纂要》:生用,吐风痰,宽胸膈,托疮疹;热用[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下气消痰,攻坚积,疗后重。

⑥《本草再新》:化痰除风,散邪发汗。

⑦《随息居饮食谱》:治痰嗽,齁喘,气鼓,头风,溺闭,及误服补剂。

莱菔子的附方

①治积年上气咳嗽,多痰喘促,唾脓血:莱菔子一合,研,煎汤,食上服之。(《食医心镜》)

②治百日咳:白萝卜种子,焙燥,研细粉。白砂糖水送服少许,一日数回。(《江西中医药》(12):1963)

③治齁喘痰促,遇厚味即发者:萝卜子淘净,蒸熟,晒研,姜汁浸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以口津咽下,日三服。(傅滋《医学集成》清金丸)

④治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大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⑤治一切食积:山查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一两。上为末,炊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丹溪心法》保和丸)

⑥治气胀气臌:莱菔子,研,以水滤汁,浸缩砂一两,一夜,炒干,又浸又炒,凡七次,为末。每米饮服一钱。(《朱氏集验医方》)

⑦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水煎服。(《方脉正宗》)

⑧治风秘气秘:萝卜子(炒)一合,擂水,和皂荚末二钱服。(《寿域神方》)

⑨治中风口噤:萝卜子、牙皂荚各二钱。以水煎服,取吐。(朱震亨)

⑩治风头痛及偏头痛:莱菔子半两,生姜汁半合。上相和研极细,绞取汁,入麝香少许,滴鼻中搐入,偏头痛随左右用之。(《普济方》)

⑾治小儿盘肠气痛:萝卜子炒黄,研末。乳香汤服半钱。(《仁斋直指访》)

⑿治牙疼:萝卜子二七粒,去赤皮,细研。以人乳和,左边牙痛,即于右鼻中点少许,如右边牙疼,即于左鼻中点之。(《圣惠方》)

⒀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方脉正宗》)

(14)治小儿盘肠气痛:萝卜子,炒黄,研末,每服1.5g,乳香汤送下。方中莱菔子消食去胀,祛痰降气,为君药。(《仁斋直指方》)

扩展阅读:注意事项

气虚者慎服。该品辛散耗气,故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稻芽的功效与作用稻芽有哪些食疗方法?

稻芽含有大量蛋白质酶,维生素A,B族维生素,淀粉及蛋白质等多类营养物质。稻芽有利于蛋白质消化,能消食开胃,促进食欲的作用。另外,稻芽还有行气,和中,消胀功效。用于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稻芽的应用:

1、消化不良:稻芽10g,热水冲泡后饮用。

2、伤食呕吐:稻芽,山楂,槟榔,枳壳各同量,研成末冲服,每回1至2g,每天3回。

3、厌食:鸡屎藤15g,鸡内金9g,怀山药12g,稻芽6g,北山楂6g,陈皮3g,西党参6g,云苓6g,人字草10g。用水煎服。每剂煎煮两回,每回煎40分钟。

4、肚胀:稻芽研成末,加姜汁,盐少量和匀,再加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末做成丸。白开水服用,每回10g,每日3回。

5、补脾胃消食:莲肉,生稻芽,麦芽各15g,山楂10g。用水煎服。

查看详细

稻芽麦芽加红枣合适吗?

稻芽、红枣、麦芽在一起饮用的功效与作用

,擅自用药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有的药物药性不是很稳定,为做到安全用药,建议在当地临床医生质询

查看详细

稻芽的作用是什么?

功效作用

稻芽,在我国南部和中部地区广为栽培。主要有效成分为淀粉酶,尚含蛋白质、脂肪油、淀粉、麦芽糖、腺嘌呤、胆碱及18种氨基酸等。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功效。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等症。

1.健脾开胃

中医上认为稻芽是一种味甘,性温的中药誉拆材料,稻芽具有很好的和中消食作用,稻芽可以帮助健脾开胃。稻芽和麦芽两者合在一起使用便有很好的健胃作用。

2.消食和中

稻芽含有一定的淀粉酶,这些是可以帮助消化的,稻牙常和麦芽一些使用,如果治脾虚食少可以和砂仁、白术、炙甘草等一些同用。稻芽可以煮水喝,也可以炒着吃。稻芽和麦芽的消团弯食和中作用都很好。焦稻芽可以改善削消化和化积滞。

营养价值

稻芽主要有效成分为淀粉酶,含量较麦芽低。尚含蛋白质、脂肪油、淀粉、麦芽糖、腺嘌呤、胆碱及18种氨基酸等。

1、稻芽含有一定的淀粉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从而达到帮助消化的塌虚闷作用。稻牙常和麦芽一些使用,如果治脾虚食少可以和砂仁、白术、炙甘草等一些同用。

2、实验表明,谷芽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而具有抗过敏活性。

3、中医上认为稻芽是一种味甘,性温的中药材料,稻芽具有很好的和中消食作用,稻芽可以帮助健脾开胃。

查看详细

稻芽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它有着金黄色的皮肤,不大的脑袋上顶着更小的芽儿,你别看它个头不大,作用可不小,它是农民伯伯辛苦了一年的成果,也是我们日常饮食的来源;它是稻芽,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说起稻子的作用,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可是说起稻芽的功效,很多人并不了解,下面,一起来看稻芽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稻芽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稻芽是一种中草药,又叫谷芽,中医上认为稻芽是一种味甘,性温的中药材料,稻芽具有很好的和中消食作用,稻芽可以帮助健脾开胃。对于一些食积而不消化的人有好处,有些人,腹胀也有口臭的现像,这些都是脾胃虚弱,不会感觉到饥饿所以说吃得很少。

稻芽还有很好的回奶作用,一些妈妈断奶的时候可以用稻芽来煮水喝,可以起到回奶作用,从而顺利断奶。用于积滞不消。稻芽含有一定的淀粉酶,这些是可以帮助消化的,稻牙常和麦芽一些使用,如果治脾虚食少可以和砂仁、白术、炙甘草等一些同用。稻芽可以煮水喝,也可以炒着吃。稻芽和麦芽的消食和中作用都很好,两者合在一起使用便有很好的健胃作用。不过两者相比稻芽的功效比起麦芽来说稍微一些。

看到它的作用,我想你已经知道了它的一些禁忌,它有很好的回奶作用,哺乳期应禁用。另外,胃下垂者禁服。以上就是对于中药材稻芽的介绍。对于我们不懂的药材,更应该去了解它,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生活中充分地利用它,不至于手足无策。

查看详细

稻芽的妙方应用

(一)治病验方

第1步脾虚无食欲:稻芽124克,研为末,加入适量姜汁、盐,和制成饼,焙干;取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各31克。研为末,用白汤冲末,吃饼喝药汁即可。脾胃虚弱腹泻:茯苓、芡实、建曲、查肉、扁豆、泽泻、稻芽、甘草等份,水煎,喝汤。

第2步治病后脾胃功能差:稻芽蒸露,用以代茶。治小儿外感风带,有呕吐,发热者:稻芽15克,藿香6克,蝉蜕、防风各4.5克,云苓9克,苏梗15克,薄荷(后下)3克,川连2.1克。水煎服。

(二)妙方应用

第1步稻芽汤:稻芽2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次温服,有消食健胃之功效,主治食欲减退、食纳不消之症。

第2步稻芽山楂饮:稻芽、山楂各15克,将两味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即成。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主治消化不良、食积腹胀等症。

第3步稻芽粥:稻芽、麦芽各20克,白糖15克,将三味同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成粥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第4步稻芽蒸鲫鱼:稻芽粉10克,鲫鱼250克,料酒6毫升,食盐、味精各2克,葱丝、姜丝各6克,蒸至鱼肉熟透即可。佐餐食用。

第5步稻芽烧萝卜:稻芽粉15克,萝卜200克,猪肉100克,酱油、料酒各5毫升,食盐、味精各2克,葱段、姜片各6克,烧制。佐餐食用。

第6步二芽茶:稻芽、麦芽各15克,先将两味炒香,研磨成粉,再把混合后的粉末放入杯中,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即可饮用。

第7步健脾酒:炒稻芽、炒麦芽各15克,炒枳实20克,白术3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将上述药物研磨为粗末,用纱布包好,然后把布包置于玻璃瓶内,密封浸泡7日即可。每日早晚各饮用一小杯(约10毫升)。

(三)养生药膳

第1步稻芽麦芽煲鸭肫

原料:鸭肫一个,稻芽、麦芽各50克。

做法:先将鸭肫洗净,保留鸭肫衣。将鸭肫、麦芽、稻芽,一同放入瓦煲内,加4碗水,小火煲得一碗的量,放温后可服用。

药膳功效:本品调理消化、养胃护胃,适用于饮食积滞、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患者食用。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缓慢的老人和小孩食用。

第2步稻芽粥

原料:稻芽(炒)15克,粳米50克。

做法:炒好的稻芽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煮粳米粥,粥成即可食用。

药膳功效:本品健脾开胃、消食和中,适用于小儿食积滞化、胀满、食积泄泻、厌食症、消瘦。

第3步稻芽麦芽山楂瘦肉汤

主料:瘦肉、稻芽、麦芽、山楂稻芽麦芽山楂瘦肉汤

辅料:姜、盐

制作方法:

(1)瘦肉洗净切块,汆水捞起;

(2)稻芽、麦芽和山楂冲水洗净;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菜谱功效:开胃消滞,助消化去湿热,男女老少皆宜,尤其适合儿童饮用。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18 热度: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