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荑的功效与作用

芜荑为鳞片状结晶,形似雪花。银白色;半透明或微透明。具银样光泽。体轻,质脆,用手捻之,易碎成细粉。气无,味淡。外用杀虫,攻毒,敛疮;内服祛痰消积,逐水通便。外治用于疥疮,顽癣,臁疮,梅毒,疮疡,湿疹;内服用于痰涎积滞,水肿膨胀,二便不利。

芜荑.jpg

芜荑的简介

【名称】芜荑

【别名】:汞粉、峭粉、水银粉、腻粉、银粉、扫盆

【药材类别】矿物类

【性味】辛,寒,有毒。

①《嘉祐本草》:辛,冷,无毒。

②《医学入门》:有毒。

③《本草从新》:辛冷而燥,有毒。

【归经】入肝、肾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入药部分】为粗制氯化亚汞结晶。

【产地和分布】主产于湖北武汉、湖南湘潭、四川重庆、天津、河北安国、云南昆明等。

【形态特征】本品为鳞片状结晶,形似雪花。银白色;半透明或微透明。具银样光泽。体轻,质脆,用手捻之,易碎成细粉。气无,味淡。遇光颜色缓缓变暗。以片大、色洁白、体轻、具银样光泽者为佳。

芜荑的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调敷或干撒。内服:研末,2-5厘;或入丸、散。

芜荑的的功效与作用

杀虫;攻毒;祛腐;止痒;祛痰;逐水;通便。主疮疡溃烂;疥癣痒疹;瘰疬;梅毒;疳疮;酒皶鼻;痤疮;急慢惊风;痰壅喘逆;水肿胀满;二便不利。外用杀虫,攻毒,敛疮;内服祛痰消积,逐水通便。外治用于疥疮,顽癣,臁疮,梅毒,疮疡,湿疹;内服用于痰涎积滞,水肿膨胀,二便不利。

①《本草拾遗》:通大肠,转小儿疳并瘰疬,杀疮疥癣虫及鼻上酒齄,风疮瘙痒。

②《本草衍义》:下涎药并小儿涎潮、瘈疭多用。

③张元素:洁净府,去膀胱中垢腻。

④《医学入门》:消水肿,止血痢,吐风涎。

⑤《纲目》:治痰涎积滞,水肿臌胀,毒疮。

⑥《本草正》:治瘰疬诸毒疮,去腐肉,生新肉。

芜荑的附方

①治诸疥疮:轻粉五钱匕,吴茱萸一两,赤小豆四十九粒[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白蒺藜一两,白芜荑仁半两,石硫黄少许。上六味,捣研为散,令匀。每用生油调药半钱匕,于手心内摩热后,遍揩周身有疥处,便睡。(《圣济总录》神捷散)

②治人面上湿癣:轻粉、斑猫(去翅、足)。上研细,用温水以鸡翎扫之周围。(《普济方》轻粉散)

③治小儿生癣:猪脂和轻粉抹之。(《仁斋直指方》)

④治小儿头疮:葱汁调腻粉涂之。(《濒湖集简方》)

⑤治风虫牙疳,脓血有虫:轻粉一钱,黄连一两。为末掺之。(《普济方》)

⑥治杨梅疮癣:汞粉、大风子肉。等分为末,涂之。(《岭南卫生方》)

⑦治杨梅疮毒:轻粉、胡桃仁、槐花(炒,研)、红枣内各二钱(轻粉宜减量)。捣丸。分作三服,初日鸡汤下,二日酒下,三日茶下。三日服尽。(《杨诚经验方》)

⑧治杨梅:血丹、轻粉各等分。猪胆汁调搓。(《疡医大全》)

⑨治下疳阴疮:轻粉末干掺之。(《积善堂经验方》)

⑩治臁疮不合:轻粉五分,黄蜡一两。以粉掺纸上,以蜡铺之。敷在疮上,黄水出。(《永类钤方》)

⑾治小儿涎喘:无雄鸡子一个。用鸡子清入轻粉一分(宜减量),拌匀,银器盛置汤瓶上蒸熟,三岁儿食尽,当吐痰或泄。壮实者乃可用。(《串雅内编》轻粉顶)

⑿治水气肿满:汞粉一钱(乌鸡子去黄盛粉,蒸饼包,蒸熟取出),苦葶苈(炒)一钱。同蒸饼杵丸绿豆大。每车前汤下三、五丸,日三服。(《医垒元戎》)

⒀治血痢:腻粉五钱,定粉三钱。同研匀,用水浸蒸饼心少许,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或十丸,艾一枝,水一盏,煎汤下。艾汤多亦妙。(《秘宝方》)

⒁治大小便关格不通,腹胀喘急:腻粉一钱(宜减量),生麻油一合。相合,空腹服之。(《圣惠方》)

⒂治大便不通,十月秘者:枣一枚(去核),腻粉一钱(宜减量)。上以腻粉纳于枣中,和白面裹之,于火上炙令熟,碾罗为末。以煎汤调,顿服之。(《圣惠方》)

扩展阅读:注意事项

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本品有毒,不可过量;内服慎用;孕妇禁服。

①《本草拾遗》:畏磁石、石黄。忌一切血。

②《品汇精要》:虚人不宜服。

③《本草经疏》:凡闭结由于血虚不能润泽;小儿疳病,脾胃两虚;小儿慢惊,痰涎壅上;杨梅结毒,发于气虚久病之人,咸不宜服。

芜荑是一种什麽中药?

芜荑是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药材呈扁平方块状。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有多数孔洞和孔隙,杂有多数纤维及种子。质地松脆而粗糙,易起层剥离。具特异的恶骚臭气。释名:荑、无姑、木名。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脾胃有虫,食即痛。面黄无色。用芜荑仁二两,和面炒成黄色,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送下

2、杀体内寄生虫。用生芜荑、生槟榔各四两,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开水送下。

3、久泄,气多粪少。用鞠荑五两,捣为还想,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空心于饭前服三十丸,久服能安神保健。

4、婴孩惊风后失声。用芜荑、神曲、麦蘖、黄连各一钱,分别炒过,共研为还想,加猪胆汁调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十丸,木通汤送下。

5、虫牙作痛。作芜荑仁放蛀齿孔中,很有效。

6、腹中鳖瘕(平时好酒,血入于酒,则为酒鳖;平时多气,血凝于气,则为气鳖;虚劳痼冷,败血杂痰,则为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人咽,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或如钱)。用芜荑炒过煎汤服,同时服暖胃、益血、理中的药物乃可治。若服雷丸、锡灰之类,是不会见效的。

【别名】臭芜荑、黄榆、毛榆、山榆、殿塘无夷芜荑仁山榆子山榆仁白芜荑大果榆糊【制法】夏季果实成熟采下,晒干,搓去膜翅取出种子。取种子55斤浸入温水中,待发酵后,加入榆树皮面10斤,红土30斤,菊花末5斤,加适量温开水混合均匀,如糊状,摊平约4分厚,切约2寸方块,晒干,即为成品。另一用法是在5月间采果,阴干。

【性味归经】辛、苦,平。

【功能主治】消积杀虫。用于小儿疳积,蛔虫病,蛲虫病。

【用法用量】1~3钱。

查看详细

芜荑这两个字读什么?

芜荑[wúyí]

读音类似“无疑”。

是一种乔木的名字。姑榆。叶果皮可入药,仁可做酱,味辛。又名无姑。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郊语》:“芜荑生於燕,橘枳死於荆。”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芜荑》:“芜荑有大小两种:小者即榆荚也,揉取仁,酝为酱,味尤辛。人多以外物相和,不可不择去之。入药皆用大芜荑。”

查看详细

白芜荑散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白芜荑散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那知不知道白芜荑散的功效和作用呢?白芜荑散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为大家解惑。

【别名】芜荑散

【处方】白芜荑(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槟榔(煨,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1两,零陵香1两,安息香(研)半两,茴香子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气注刺痛。

【用法用量】芜荑散(《普济方》卷二三八)。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处方】白芜荑1两半,狼牙草1两,白蔹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寸白虫。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以苦酒2合,空腹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以上就是对于白芜荑散的一些介绍,由于每个人的体质等的不尽相同,同一种方剂起到的效果很可能也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大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不要盲目跟风。

查看详细

芜荑的归经是什么意思

芜荑,这是很美好的两个字,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一种植物,只是感觉特别适合女孩子做名字,文静之中带了一种清高的气质;除了名字好听之外,芜荑的药用价值更大,首先患有皮肤病的人很多,很多的癣类疾病都是由病菌引起的,芜荑的很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疗效就是杀虫除菌,这是后面会主要介绍到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用古书中的话来讲就是芜荑的归经是什么呢?

芜荑的归经

芜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15-30m。枝常有具木栓质翅,当年生枝绿褐色或褐色,有粗毛;老枝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2-6mm,有短柔毛;托叶早落;叶片宽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5-10cm,宽3-7cm,中上部最宽,先端突尖,基部狭或浅心形,两边不对称,两面粗糙,有粗毛,边缘具钝单锯齿或重锯齿。花先叶开放,数朵簇生于去年枝的叶腋或散生于当年枝的基部;花大,长达15mm,两性;花被4-5裂,绿色;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花药大,带黄玫瑰色;雌蕊1,子房1室,绿色,柱头2裂。翅果特大,长2.5-3.5cm,宽2.2-2.5cm,被毛,花被宿存,种子位于翅果的中部。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驱虫作用 芜荑醇浸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虫、蚯蚓、蚂蟥均有显著的杀虫效力。以乙醚提取的挥发油,给兔1g/kg口服未见毒性。用10%芜荑煎剂24ml/kg/d给感染[肺吸虫的猫口服,无治疗作用,有一只猫在疗程结束后五天死亡,可能是量大中毒所致。抗真菌作用 芜荑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考夫曼-沃尔表皮癣菌、星形奴卡癣菌等皮肤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芜荑,杀三虫,散五疳,治小儿百病之药也,前古诸书,主诸积冷气,肠胃虫癖,食症血痞,及皮肤骨节中风毒诸疾,缘其气臭,辛XIN难闻,性专走逐,故诸滞成疾,食积虫血,皆可荡化。凡诸疾赢瘦,结气发热,疳劳疳胀,疳痢疳积,嗜食与不能食,咸宜服之。中病即止,如久服多服,不免有伤胃气,司业者当自量之。《本经》味辛,气平,无毒;甄权加苦,李珣加温,详其功用,应是苦辛温平之药。非辛温则不能散五脏、皮肤、骨节中邪毒气,非苦平则不能去三虫、化食、逐寸白,疗肠中WENWEN喘息。然察其所主,虽能除风淫邪气之为害,而其功则长于走肠胃,杀诸虫,消食积也。故小儿疳泻冷痢为必资之药。

查看详细

芜荑的作用与功效你知多少

芜荑的形状不是那么好看,看起来有点像是某种动物的粪便,但是却想不到她竟然对治疗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芜荑是中药名,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有多数孔洞和孔隙,杂有纤维和种子,质地松脆而粗糙,断面黄黑色,易起层剥离。气特异,味微酸涩,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江苏等地,我们一起来看看芜荑的作用吧。

芜荑的作用

芜荑的功效

杀虫,消积。治虫积腹痛。小儿疳泻、疥癣,恶疮。杀虫消积,本品味苦燥湿杀虫。散寒止泻,本品性温,入脾胃经。功能行气散寒,杀虫消积。治冷痢心气,杀虫止痛,又治妇人子宫风虚,孩子疳泻;祛风燥湿,本品辛能行散祛风,苦能燥湿,性温散寒,风寒湿,肠风痔漏等证,均可宜用本品,随证出入;鉴别应用,芜荑与雷丸皆能杀虫,然芜荑杀蛔虫为主,雷丸则偏杀绦虫。

芜荑的药理应用

抗菌作用,芜荑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奥灶氏小芽胞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驱虫作用,芜荑醇浸提取物在体外对蚯蚓、猪蛔虫等具有显著治虫效力。久泄,气多粪少,用五两,捣为还想,加饭做成丸子,如子大。每日空心于饭前服三十丸,久服能安神保健。婴孩惊风后失声,用芜荑、神曲、黄连各一钱,分别炒过,共为还想,加猪胆汁调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十丸,木通汤送下。虫牙作痛,作芜荑仁放蛀齿孔中,很有效。

腹中鳖(平时好酒,血入于酒,则为酒鳖;平时多气,血凝于气,则为气鳖,虚劳冷,败血杂痰,则为血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人咽,下蚀,或附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或如钱)。用芜荑炒过煎汤服,同时服暖胃、益血、理中的药物乃可治。若服雷丸、锡灰之类,是不会见效的。

芜荑附方

治脾胃有虫,食即痛,面黄五色,疼痛无时,芜荑仁二两,和面炒令黄色,为末,非时,米饮调二钱。治大人小儿蛔痛,大痛不可忍,或吐青黄绿水涎沫,或吐虫出,发有休止:芜荑、雷丸各半两,干漆(捶碎,炒烟尽)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水七分盏,调和服,不拘时,甚者不过三服。小儿每服半钱。治久患脾胃气泄不止:芜荑五两,捣末,以饭丸。每日空心午饭前,各用陈米饮下三十丸,增至四十丸。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09-29 热度: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