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丸有什么作用?

菟丝子性味辛甘平,既能补肾阳,又能益阴精,不燥不滞,为平肝,脾,肾三经之良药。菟丝子制成丸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止泻功效。可以治疗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带下等病证。还可以治疗胎动不安,目暗耳鸣,脾肾虚泻。还能消风祛斑,用于治疗白癜风。但注意阴虚火旺,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者不宜服用。

菟丝子有哪些功效?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菟丝子含有树脂苷、糖类、维生素A、淀粉、β—谷固醇、三萜酸类物质等成分。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明目的功效,适田于治疗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菟丝子有增强心脏的收缩力、降低血压、恢复肾功能、抑制病菌等作用。查看详细

龙眼菟丝子是什么?

hoisy。;am。

症状(图2-45)

图2-45龙眼菟丝子

由菟丝科菟丝属的两种攀缘性草本植物的寄生和缠绕,因其根和叶均退化,不能以根系吸收水分、无机盐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以维持生命,它所必需的水分、无机盐和其他有机营养均靠寄主植物供给,营寄生性生活。菟丝子寄生在龙眼树上,生长迅速而茂盛,极易把整个树冠覆盖,不仅影响龙眼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消耗龙眼树体的营养物质,叶片黄化、脱落,枝梢干枯,严重影响生长和开花结果,甚至整株死亡。苗木受害后生育不良,树势衰弱,影响苗木质量,严重时使嫩梢和全株枯死。被害植株为黄色、黄白色或红褐色无叶细藤缠绕,枝叶紊乱不能舒展,枝条因被寄生物缠绕,常产生缢痕。

病原

由日本菟丝子(hoisy)和中华菟丝子(C。。)攀绕寄生所致。菟丝子是一年生的双子叶植物,没有根,叶片退化成没有功能的鳞片状。

日本菟丝子

茎较粗壮,直径1—2mm,肉质,黄白色,具突起紫斑,多分枝。花无柄或几无柄,穗状花序,长达3cm,基部分枝多。苞片及小苞片鳞片状,卵圆形,长约2mm。花萼碗状,肉质,长约2mm,5裂,几达基部,背面常有紫红色瘤状突起。花冠钟状,淡红色或绿白色,长3—5mm,顶端5浅裂,裂片稍直立或微反折,短于花冠筒2—2。5倍。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部裂片之间,花药卵圆形,黄色,花丝无或几无,子房球状,平滑,2室。花柱细长,合生为一,约与子房等长,柱头2裂。蒴果卵圆形,长约5mm,褐色,内有种子数粒,褐色,略扁,有棱角。

中华菟丝子

茎黄色,纤细,直径约1mm。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近于无总花序梗。苞片及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1mm多。裂片顶端锐尖或钝,向外反折,宿存。花萼杯状,中部以下联合,裂片三角形,长约1。5mm,两端钝,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mm。雄蕊着生于花冠裂片弯缺下方。子房近球形,花柱2,柱头球形。蒴果球形,直径约3mm,为宿存的花冠包围,成熟时整齐周裂。种子2—4枚,淡褐色,卵形,长约1mm,表面粗糙。

发生规律

菟丝子的种子成熟后落入土中,经休眠越冬后,于初夏温、湿度适宜时萌发,在20℃左右时2—3日即可发芽。萌发时胚根和胚芽顶端均藏在种壳内,仅胚茎中部突出壳外,形成环状。以后胚根伸入土中,胚芽脱种壳而伸出土面,有时将种壳一起顶出。胚根无明显向地性,有时反而伸向空中。具有这种反常现象的幼苗,不久便干枯。正常萌发的幼苗根端呈圆棒状,不分枝,周生短而密的绒毛,有如根毛。地上部分生长很快,在20℃下日伸长1—2cm。茎紫褐色,在未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以前不分枝。茎顶端3—4cm的一段是建立第一次吸根的小段,带有与一般绿色植物嫩叶的绿色,顶尖明显向光性,几小时内茎尖即可由背光面转向光源。根部及茎基部10余日后,即自行枯死或腐烂。但茎在空气湿度较高时仍可继续伸长50cm以上。在无寄主情况下可独立生活达45天之久。

茎遇寄主时,由于接触的刺激而缠绕于上。缠绕时以茎端3—5cm的一段最为灵敏,形成吸器。茎紧缠寄主嫩茎,伸出吸器钻入皮层,与韧皮部连接,吸收养分和水分。吸器不能钻破已木栓化的树皮。通常2—3年生以上的枝条不易遭害。

菟丝子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后,茎继续伸长,并不断分枝,缠绕寄主和自相缠绕,尖端与寄主接触处形成新吸器,以致覆盖整个树冠。一株菟丝子在一个生长季节、可缠绕多株相邻的寄主植物。菟丝子的新断茎如具腋芽,可发育成新的植株。一般夏末开花,秋季陆续结果,9—10月成熟。成熟后蒴果破裂,散出种子。菟丝子的结实量,一株即能产生2500—3000粒种子,多时可达万粒。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结合苗圃和果园的栽培管理,于菟丝子种子未萌发前进行中耕深埋,使之不能发芽出土,一般种子埋于1cm深处易发芽,埋于3cm以下便难于出土。

2。铲除

春末夏初检查苗圃和果园,发现菟丝子应立即铲除或连同寄主受害部分一起剪除。由于它的断茎有发育成新株的能力,剪除时必须彻底。剪下后不可随意抛丢在其他植物附近或苗床上,以免再传播。如果菟丝子发生较普遍,则应在种子未成熟前彻底拔除,以免成熟的种子遗落土中,增加第二年侵染来源。

3。喷药

在菟丝子生长的5—10月间,于树冠上喷布6%草甘膦水剂200—250倍液,30天后的防治效果达82—75%,60天后效果达100%,能够根治。由于草甘膦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药液接触藤体后,渗入体内,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致藤体死亡,失去再生能力。对龙眼的树势和生长无不良影响,而且有一定的刺激生长的作用,处理树一般要早抽新梢10—15天,要多抽2—3条(每条茎枝),生长旺盛,叶色浓绿,花序粗壮,产量显著增加,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在6—8月气温高时浓度可低些,5月和10月气温较低时,浓度可稍高些。施药时期掌握在龙眼新梢老熟后,菟丝子开花结籽前,生长衰弱的树浓度应偏低,最好喷两次,间隔10天后喷第二次。敌草腈0。25kg/亩、鲁保1号1。5—2。5kg/亩;2—3%五氯酚钠和二硝基酚防治均有效果。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22 热度: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