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有哪些功效?

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秦艽()(见图2-44),以根入药。主要含龙胆苦苷、秦艽苷、哈巴苷、秦艽碱甲(龙胆碱)、秦艽碱乙、秦艽碱丙、甾醇苷,还有秦艽乙素、丙素、挥发油、糖类等等。味辛、苦,性平。有祛风湿、解热利尿、和血舒筋等功能。主活筋骨拘挛、风湿痹痛、黄疸、痰热咳嗽和小儿疳热等症。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南等省、区的高寒山区,多为野生,属濒危品种,人工栽培近年来才开始发展。除本种外[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还有麻花秦艽(G。。)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河南、湖北、四川、西藏等;粗茎秦艽(G。。)分布于西南及甘肃、青海、西藏等;小秦艽或称达乌里秦艽(G。。),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西藏等高寒山区。这几种秦艽也同作秦艽入药。

图2-44秦艽植株形态图

1。植株全形2。展开的花冠3。花萼4。展开的花萼5。子房6。果实7。种子

秦艽喜凉爽气候,耐寒,忌高温,怕积水,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生长良好。

秦艽有哪些特性?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入胃、肝、胆经。【功效主治】1。祛风湿,舒筋络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常配伍防己、桑枝、知母等;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常配伍独活、附子、桂心等,方如独活寄生汤;用于中风后手足不遂,常配伍天麻、当归、白芍等,方如秦艽天麻汤。2。清虚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常配青蒿、鳖甲等,方如秦艽鳖甲散;用于小儿疳热,常与薄荷、炙甘草同用,方如钱乙秦艽散。3。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常配伍茵陈、栀子、黄柏等。【用量用法】5~10克,水煎服。【禁忌】气血亏虚或虚寒者忌服。【按语】秦艽味辛能散,祛风止痛,味苦能泄,清除虚热。祛风湿药大多辛燥伤阴,但秦艽性平质润,祛风而不燥,一般认为是查看详细

秦艽全国年用量是多少?

秦艽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治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在青海尤以黄南产的秦艽质量最佳。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查看详细

秦艽和黍艽是一种东西吗?

秦艽、人艽、大艽均指生秦艽。没有黍艽这种叫法的东西,估计是笔误或者看错了,和秦字比较像而已。[秦艽jiāo]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宽而长,根可药用,主治风湿痛。【功效】: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秦艽(。),别名:大叶龙胆、大叶秦艽、西秦艽。多年生草本植物,圆柱形根,基生叶较大,茎生叶3-4对,披针形叶片,基部连合;夏秋开筒状深蓝紫色花,花丛生于上部叶腋成轮状,裂片先端尖;长椭圆形蒴果。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治治疗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产于蒙古、俄罗斯、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宁夏、河北、陕西、新疆、东北、山西等地。【主治】: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黄疸,便血,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查看详细

秦艽的种子要怎样播种?

秦艽的种子播种方法:一般可采用春播,播种期在春季解冻后播种。在低温下慢慢发芽,幼苗粗壮。播种前要把地整好,可于秋冬把地耕好,每667米2施腐熟牛马粪1500~2000千克,撒匀后深翻入地内,早春再耕一次并耙细耙平,作成130厘米宽,高15厘米的高畦,沟宽20~25厘米。

因种子细小,畦面还应整细整平,是保证出苗的关键。播种时按行距15厘米开播幅为10厘米宽的浅沟深2厘米,沟底要平,将种子与细沙土也可与干细粪土拌匀后撒于播种沟内,后盖土0。3~0。5厘米厚,并盖草保湿,每667米2播种量0。5~0。8千克,播后如土干应用喷壶浇水,出苗后应逐渐揭去盖草,当幼苗有2~4片真叶时应间苗,结合除草间去过密的小苗弱苗,当苗高12~15厘米时按株距15厘米定苗,如有缺苗断垅的,应把将间去的大苗带土补苗。

并浇一次人畜粪尿,每667米千克左右。如间出的苗多,可集中移栽到另一块田里,行株距20厘米*5厘米。秋冬地上部枯萎,结合清园,施一次牛马粪肥1500千克覆盖畦面,保护越冬。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5 热度: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