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治疗乙肝的可信?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很难转阴的,乙肝是很难根治的,那么一般来说,这种药物的话,最终中成药的话是很难治疗的如果肝功能正常,腹部彩超正常的话,就不需要治疗,是需要全面检查肝功能,乙肝DNA,乙肝五项,定量,甲胎蛋白,腹部彩超等检查的明确具体的情况。

HBV携带者转阴比较困难,HBV也很难根治,所以一般这种药物,如果肝功能正常,腹部彩超正常,那就很难治疗了,需要全面检查肝功能、、HBV五项、定量、甲胎蛋白、腹部彩超等,明确具体情况。

乙肝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传播。如不加以重视和治疗,以后会引起肝硬化而引起并发症,如腹水,出血,肝癌而危及生命。目前并没有杀死病毒的特效药物,清除病毒完全靠自身的免疫力。使病毒不复制,肝功正常,不让病情发展就达到目的了,建议您完善检查[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尽早治疗,延缓和控制病情的发展,使病情稳定,才能健康长寿。另外平时要注意饮食,忌酒,忌食辛辣,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和熬夜,保持好心情,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可以查的有乙肝五项,生化,,肝胆系B超。乙肝两对半是了解既往,现在有无乙肝病毒感染,有无抗体,若检查出有感染,进一步检查乙肝病毒DNA,肝功,甲胎蛋白。一般说来乙肝两对半很少可出现相当大的变化,要检测是否有病情波动,还要勤检测肝功,与此同时要做腹部B超,的确有很多人肝功在正常情况下,从影像学逐渐看见肝脏有些损害。健康身体检查的时候不仅仅查肝功,与此同时还要做B超检查。乙肝五项未必需要过勤检测。每1-2年检测1次便可,或是发觉肝功有波动的时候检测一次,假如肝功一直好,没有必要每次查肝功都查。建议每隔三到半年左右查一下肝功,做个B超。

芦根和白茅根的区别是什么?

芦根,又名芦茅根、苇根、芦头等,别名众多,是多年生的高达草本类,外形类似于一般的竹,但是却没有竹那么挺拔、粗壮。一般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芦根和茅根的区别“芦根”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等症。“茅根”正名“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功效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主治血热出血、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小便淋沥涩痛、水肿、黄疸等。二味药来源不一样,是两个品种,功效相近。芦根属于清热泻火的药,是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的总称,性味干寒,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查看详细

白茅根和玉米须水,能常喝吗?

不可以经常喝的,白茅根由于性寒的缘故,白茅根不宜长期服用。

一、白茅根

主治: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功效与作用:

1、白茅根有止血作用:白茅根粉能明显缩短兔血浆的复钙时间,临床用白茅根治疗鼻衄。

2、白茅根有抗菌作用:白茅根对福氏及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白茅根对于急性肾炎有较好效果:服用白茅根后通常在1~5天内小便即显著增多,随之水肿即渐消失,高血压及尿检变化亦渐好转而趋正常。

4、白茅根对于急性传染性肝炎的治疗作用:服用白茅根后,肝脾肿大会减轻,谷丙转氨酶经45天后有80%的患者降至正常,黄疸指数也会明显的下降。

5、白茅根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他还可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二、玉米须

主治: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

功效与作用:

1、增强食欲,玉米须可以增强食欲,很适合食欲不振、身体处于恢复状态的人群。在食用的时候可直接煮水,也可用来煮粥喝。它不仅能增强食欲,还具有健食的功效。

2、利尿消肿它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可提高肾脏的能力,使身体的浮肿明显减轻,改善小便不通畅的现象。它的效果不是快,不过功效比较持久。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不会产生副作用。

3、促进代谢玉米须中的营养十分丰富,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的进行新陈代谢,很适合代谢不好的人群。

4、保护心脏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能良好的保护心脏不受危害。想要效果更佳,可以选择更加新鲜的。

扩展资料:

白茅根禁忌:

1、体质虚寒人群禁忌:前面我们提到,白茅根是性寒的中草药,对于体质虚寒的人群并不适宜,容易造成他们寒上加寒。

2、脾胃不好人群禁忌:白茅根性寒,容易伤脾胃,脾胃本身不好的人群应禁忌。

3、白茅根不适宜长期喝:同样是由于性寒的缘故,白茅根不宜长期服用,建议服用的时候可以搭配其他的中草药以缓和

玉米须无不良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米须白茅根汤

百度百科-玉米须

百度百科-白茅根

查看详细

白茅根生长在什么时间?

白茅(学名:ca

)多年生草本。根茎密生鳞片。秆丛生,直立,高30~90厘米,具2~3节,节上有长4~10毫米的柔毛。叶多丛集基部;叶鞘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

纤毛,老时基部或破碎呈纤维状;叶舌干膜质,钝头,长约1毫米;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根生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圆锥花

序柱状,长5~20厘米,宽1。5~3厘米,分枝短缩密集;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毫米,基部密生长10~15毫米之丝状柔毛,具长短不等的小穗

柄;两颖相等或第一颖稍短,除背面下部略呈草质外,余均膜质,边缘具纤毛,背面疏生丝状柔毛,第一颖较狭,具3~4脉,第二颖较宽,具4~6脉;第一外稃

卵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先端钝,内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针形,长1。2毫米,先端尖,两侧略呈细齿状;内稃长约1。2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截

平,具尖钝划、不同的数齿;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3毫米;柱头2枚,深紫色。颖果。花期夏、秋季。

2别名编辑

茅根、兰根、茹根(《神农本草经》),地菅、地筋(《名医别录》),白花茅根(《日华子本草》),地节根(《青海药材》),茅草根(《江苏植药志》),甜草根(《河北药材》),丝毛草根(《中药志》)。

3来源编辑

白茅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ca(L.)Beauv.var.major(Nees)C.K.Hubb的根茎。全国各地均有产,但以华北地区较多。

1.《本草经集注》。

2.《本草图经》:茅根,今处处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

3.《纲目》:茅有数种,夏花者为茅,秋花者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谓不同,《诗》云,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是也。《别录》不分茅、菅乃二种,谓茅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盖二物之根状皆如筋,

查看详细

白茅根有什么用?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查看详细

白茅根的用法用量是什么?

一般来说,白茅根的用法用量为煎服,9~30g。鲜品加倍。止血多炒炭用,清热利尿宜生用。白茅根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白茅根是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白茅根呈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5~3cm。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8 热度: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