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不能与什么水果同吃?

羊肉-西瓜》互侵胡萝卜-白萝卜》相冲

羊肉:中医认为,羊肉味苦、甘.性大热,无毒,有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开回胃健力之答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羊肉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的作用.它还含有左旋肉碱.能起到降低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西瓜:中医认为.西瓜味甘,性淡、寒,无毒,有消烦止渴、解暑热、宽中下气、利小便、解酒毒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西瓜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却含有人体所需的大多数营养成分.有美容的作用。

羊肉补气,西瓜顺气.同时食用可引起腹胀、腹痛、腹泻,大伤元气。

羊肉与豆酱相克:二者功能相反,不宜同食。

羊肉与乳酪相克:二者功能相反,不宜同食。

羊肉与醋相克:醋宜与寒性食物相配,而羊肉大热[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不宜配醋。

羊肉与竹笋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羊肉与半夏相克:同食影响营养成份吸收。

羊肝与红豆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羊肝与竹笋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羊肉与栗子相克:二者都不易消化,同炖共炒都不相宜,甚至可能同吃还会引起呕吐。

羊肉(相克:乳酪、醋、西瓜、南瓜、茶)

1、羊肉不能与西瓜同吃

吃羊肉后进食西瓜容易“伤元气”。这是因专为羊肉性属味甘热,而西瓜性寒,属生冷之品,进食后不仅大大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且有碍脾胃。

2、羊肉不能与梨同吃

两者也是不可以同时食用的,因为梨中的一些酶可将羊肉的酵素分解,阻碍消化,造成消化不良,对我们的消化系统产生一定的损伤。

为什么羊肉有骚味?

因为羊是反刍动物,胃里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在消化脂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挥发性的脂肪酸,并融入羊的脂肪里,形成羊肉膻味。

膻味是羊肉的特点,和羊的品种、年龄、性别、部位等都有关系。选购时可以挑选一下。一般来说,羊的腰部、臀部的肉膻味较重;小羊羔的膻味远远小于成年的羊,母羊小于公羊;藏系羊膻味最小,然后是滩羊,同羊和小尾寒羊膻味较重。

扩展资料:

巧除牛羊肉膻味

1、吸附法:萝卜、橘皮去膻。将白萝卜切成较大的块,戳几个洞,放入冷水中和牛肉或羊肉同煮,滚开后将牛羊肉捞出,再单独烹调,即可除去膻味。或者在炖牛羊肉的锅里放几瓣干橘皮,煮沸一段时间后捞出丢掉,反复几次,膻味会被橘皮吸走。

2、浸泡法:冷水去膻。将牛羊肉用冷水浸泡2~3天,每天换水2次,使牛羊肉肌浆蛋白中的氨类物质浸出,也可减少牛羊肉的膻味。

3、中和法:调料去膻。将牛羊肉切块放入水中,加点米醋,待煮沸后捞出牛羊肉,再继续烹调,可去除牛羊肉膻味。或用纱布包好碾碎的丁香、砂仁、豆蔻、紫苏等和牛羊肉一起煮,不但可以去膻,还可打造独特的风味。

4、掩盖法:咖喱去膻。烧牛羊肉时,加入适量咖喱粉,一般以1000克牛羊肉放30克咖喱粉为宜,煮熟后就能得到没有膻味的咖喱牛羊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巧除牛羊肉膻味

查看详细

炖羊肉用前腿还是后腿好?

看您怎么烹饪

前腿:位于颈肉后部,包括前胸和前腱子的上部。羊胸肉嫩,宜用于烧、扒;其他的肉质性脆,筋较多,宜用于烧、炖、酱、煮等。

后腿:比前腿肉多而嫩,用途较广。其中位于羊的臀尖的肉,亦称“大三叉”(又名“一头沉”),肉质肥瘦各半,上部有一层夹筋,去筋后都是嫩肉,可代替里脊肉用。臀尖下面位于两腿裆相磨处,叫“磨裆肉”。形如碗,纤维纵横不一,肉质粗而松,肥多瘦少,边上稍有薄筋,宜于烤、炸、爆、炒等。与磨裆肉相连处是“黄瓜肉”。肉色淡红,形如两条相连的黄瓜,一条斜纤维,一条直纤维,肉质细嫩,一头稍有肥肉,其余都是瘦肉。在腿前端与腰窝肉相近处,有一块凹形的肉,纤维细紧,肉外有三层夹筋,肉质瘦而嫩,叫“元宝肉”、“后鸡心”。以上部位的肉,均可代替里脊肉使用看您怎么烹饪

前腿:位于颈肉后部,包括前胸和前腱子的上部。羊胸肉嫩,宜用于烧、扒;其他的肉质性脆,筋较多,宜用于烧、炖、酱、煮等。

后腿:比前腿肉多而嫩,用途较广。其中位于羊的臀尖的肉,亦称“大三叉”(又名“一头沉”),肉质肥瘦各半,上部有一层夹筋,去筋后都是嫩肉,可代替里脊肉用。臀尖下面位于两腿裆相磨处,叫“磨裆肉”。形如碗,纤维纵横不一,肉质粗而松,肥多瘦少,边上稍有薄筋,宜于烤、炸、爆、炒等。与磨裆肉相连处是“黄瓜肉”。肉色淡红,形如两条相连的黄瓜,一条斜纤维,一条直纤维,肉质细嫩,一头稍有肥肉,其余都是瘦肉。在腿前端与腰窝肉相近处,有一块凹形的肉,纤维细紧,肉外有三层夹筋,肉质瘦而嫩,叫“元宝肉”、“后鸡心”。以上部位的肉,均可代替里脊肉使用

查看详细

牛羊肉什么部位最好吃?

羊肉分档

头尾部分:

1、头皮少肉多,可用来酱、扒、煮

2、尾绵羊尾多游,用来爆、炒、氽等;山羊尾基本是皮,一般不用。

前腿部位:

3、前腿胸部肉适宜烧、扒;其他的肉多筋,只适宜烧、炖、酱、煮等。

4、颈肉肉质较老,夹有细筋,可用于红烧、煮、酱、炖及制馅。

5、前腱子肉老而脆,肉中夹筋,适宜酱、炖、烧等。

腹背部位:

6、脊背外脊肉可用来涮、烤、熘、爆、炒、煎等;里脊肉是羊身上最嫩的两条肉,外有少许的筋膜包住,去掉膜筋后用途与外脊相同。

7、肋条无筋,肥瘦兼有,适宜涮、烤、炒、爆、烧、焖、扒等。

8、胸脯、腰窝胸脯肉质肥多瘦少,用于烤、爆、炒、烧、焖等;腰窝肉质老,质量较差,适宜酱、烧、炖等。

后腿部位:

9、后腿比前腿肉多而嫩,用途很广。(小百货语:差不多什么都行。)

10、后腱子肉质和用途与前腱子(5)相同。

1、脖颈即脖颈肉。质地老,筋多,韧性大。适于烧、炖及制馅。

2、上脑位于脖颈后、脊骨两侧、肋条前。质地较嫩,适于熘、炒、氽等。

3、肋条即连着肋骨的肉。外覆一层层薄膜,肥瘦很合,质地松软。适于扒、烧、焖和制馅等。

4、哈利巴包着前腿上端棒子骨的肉。筋肉相连,质地较老,适于炖、焖、烧等。

5、外脊脊骨两侧的肉。纤维细短,质地软嫩。适于熘、炒、煎、爆等。

6、胸口脖颈下、两前腿间。肥多瘦少,无筋。适于烧、焖、扒等。

7、里脊紧靠脊骨后侧的小长条肉。纤维细长,质地软嫩。适于熘、炒、炸、煎等。

8、三岔脊椎骨后端,羊尾前端。有一层夹筋,肥瘦各半。适于炒、爆等。

9、磨档即尾下臀部上的肉。质地松软,适于爆、炒、炸、烤等。

10、黄瓜条(包括底板)磨档前端,三岔下端。质地较老,适于炸、爆等。

11、腰窝后腹部,后腿前。肥瘦夹杂,有筋膜。适于炖、扒等。

12、腱子前后腿上的肉胡,前腿上的称前锤子,后腿上的称腱子。肉中夹筋,筋肉相连,适于酱制。

13、羊尾绵羊尾全是脂肪,肥嫩浓香,膻味较重,适于炸和拔丝。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2-01 热度: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