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藤和大血藤的区别有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其中的一种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无数的先人们秉承着神农尝百草的精神,对大量的药材做了研究,对于很多的药材的了解甚至领先了其他国家一大步,所以深刻的了解中药材还是很有必要的,今天的任务主要就是区分两种药材,一个是叫做大血藤,另一个呢叫做红藤,这两个在很多方面都很像,那么红藤和大血藤的区别是什么呢?

红藤和大血藤的区别

红藤又名大血藤,木通科、大血藤属落叶、木质藤本植物。红藤茎红褐色;复叶三出,互生;花单性异株,辐射对称,花瓣6,极小,花萼6,花瓣状;果实为聚合果,由多个肉质小浆果组成。红藤的根茎可药用,有通经活络、散瘀止痛、理气行血、杀虫等功效,主治风湿痛、跌打损伤、痛经、闭经、蛔虫以及天气变化导致的关节酸胀,也可作兽医用药,对牛马误食品店蚂蝗所致疾病有疗效;根可作染料;茎皮含纤维[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可制绳索;枝条可为藤条代用品,供编制藤椅或其它藤器。

红藤和大血藤的区别

这两者其实是没有区别的,红藤入药以后最重要的功效就是活血通络和败血散瘀,另外这种中药还有祛风除虫的功效,在平时多用于人类阑尾炎以及跌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红藤也是一种可以让女性食用的中药材,对女性月不调功效明显,只是怀孕以后的孕妇是不能食用红藤的,红藤可治血虚闭,红藤可以治疗妇性的血虚的闭经等疾病,在治疗时可以与其他中药配合,具体用法是红藤五钱、香附二色以及益母草三钱,把这些中药材加水煎制后取出药汁,再调入适量的红糖饮用就可以。

红藤对人类的风湿骨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止痛消肿功效出色,另外对妇性因闭经引起的腰痛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在治疗时可以把红藤五十克用水煎制后服用,止痛效果是特别出色的。如果能加入牛膝和青皮以及朱砂等中药材,它治疗风湿骨病的功效会更加出色。红藤有通经活络和种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它可以治疗人类的外伤和跌打损伤,在治疗时把红藤和骨碎补一起捣成碎末,然后直接敷在受伤的部位上就可以。

鸡血藤,大血藤,红藤一样吗?

鸡血藤中药学的命名方法丰富多彩。就藤类药材而言,凡是鲜品砍断时能流出红色汁液或皮色发红的,传统习惯用“血”“红”“赤”等字命名,于是就有了鸡血藤、大血藤、血藤、红藤、赤藤诸药名。这些或混杂或重叠的不规范药名,给实际用药带来了极大麻烦。中华康网小编试就鸡血藤、大血藤、血藤、红藤、赤藤等药名作一甄别。

鸡血藤:为豆科攀援植物密花豆、香花崖豆藤、常绿油麻藤等的藤茎。有人认为该药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但考其植物描述和附图与现今不同。其真正名实相符之名出自清代汪昂《本草备要》,其它本草学还载有“血风藤”、“血藤”等别名。有些地区如东北、西北、中南把木通科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藤茎(即红藤、大血藤,后述)作鸡血藤用,云南把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及中间五味子的藤茎作鸡血藤用。正通的鸡血藤主产广西、广东,性味苦甘温,归肝经,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等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血虚经闭等妇科病以及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软、血虚痿黄等,治白细胞减少也有一定疗效。

血藤大血藤、红藤:二者同指一物,系木通科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藤茎,主产江西、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个别地区当“鸡血藤”用。“大血藤”之名始见于《简易草药》,“红藤”之名首载于《浙江中药手册》。其别名甚多,《图经本草》称血藤,《植物名实图考》云“今江西庐山多有之,土名大活血”,其它还有活血藤、血通、血木通、山红藤、红血藤、五花血藤等等。当代本草学《中药大辞典》、新版高校教材《中药鉴定学》等均载为“大血藤”,而新版高校教材《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切用》 (2000年1月版)则载为“红藤”。其性味苦平,归大肠经,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止痛,消瘀散结,杀虫利尿,治疗肠痈腹痛,热毒疱疡,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及蛔虫、绦虫等病。必须说明的是,在《本草纲目-草部-十八卷》中载“省藤”,李时珍录自《本草拾遗》,另释其名为“赤藤”、“红藤”,从其所录“生南地深山。皮赤……”,有“治诸风,通五淋,杀虫”之功以及其发明来看,此药应为大血藤,可惜古今多种本草著作未予录及或澄清。

血藤: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其果实即知名中药南五味子的藤茎),分布在四川、湖北、贵州、广西等省,其名实相符之名始载于1960年版的《四川中药志》。其别名也甚多,《草木便方》载为“大血藤”,《天宝本草》载为“活血藤”,其它还有黄皮血藤、气藤、小血藤等。《图经本草》之“血藤”非为此物。其性味辛酸温,有养血消瘀,理气化湿等功效,可治疗痨伤吐血、肢节酸痛、脚气痿痹、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病。可惜的是现今许多药书如新版高校教材《中药鉴定学》、《中药学》均未载此药。

查看详细

大血藤和红藤一样吗

痛经这种疾病只有女性才会出现,一般女性都对痛经束手无策,认为这是一种不能治疗的疾病,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红藤就有治疗痛经的效果;红藤是一种中药材,那么中药材大血藤和红藤一样吗?答案是当然的,其实红藤就是大血藤这种药材的别名,可能朋友们对这种药材并不是特别的了解,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大血藤和红藤一样吗

红藤的功效,味苦,性平。归大肠、肝经。具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功效。主治肠痈,痢疾,乳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虫积腹痛。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离体蟾蜍心脏的作用按八木氏离体心脏装置,以20ml任氏液灌流,将0.1g大血藤加入灌流液中(0.5%),发现对离体心脏呈轻度抑制,表现心缩力减弱,心率减慢(P

红藤的作用

1、红藤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以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天龙、大黄各一钱,石礍蚆五钱(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

2、红藤治血虚经闭:红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

3、红藤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

查看详细

大红藤是鸡血藤吗

风湿疾病的出现是和生活环境分不开关系的,比如生活在南方的朋友患有风湿疾病的几率就高于北方;出现了风湿疾病之后,对于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时候风湿疼起来,连走路都会变的非常困难;中药材中有很多是具有治疗风湿的效果的,红藤就是其中的一种,还有一种药材和红藤非常的相似,名字叫做鸡血藤,那么到底大红藤是鸡血藤吗?

png

红藤

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习称红藤。性平味苦归大肠、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风,主治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药材性状: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

鸡血藤

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性温,味苦、甘,归肝、肾经。功能补血、活血、通络,主治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药材性状:茎呈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味涩。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

红藤具有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的作用;可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1、红藤能够治疗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临床医学上以大血藤为主,配合其它可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的药物组成复方治疗,对治疗阑尾炎有着很好的疗效。

2、对于女性的闭经以及血虚,大血藤与益母草、香附、叶下红一起配合使用可以产生很好的疗效。

3、对于四大寄生虫之一的钩虫病,可以用大血藤和喇叭花、钩藤、凤叉蕨各三钱,配合着水一起煎服。

4、红藤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慢性痛风导致尿酸值增高导致出现了尿酸盐结石的人,大血藤与山慈菇、虎杖、丹皮等同时混合运用,也能够是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与好转。

查看详细

介绍好吃又滋补的红藤汤

外国医药的慢慢深入,众多人就产生了中医已经没办法存活下去的思想,然而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也很多运用到中医的原理,红藤,别名:大血藤,为木通科、大血藤属落叶、木质藤本植物;茎红褐色;复叶三出,互生;花单性异株,辐射对称,花瓣6,极小,花萼6,花瓣状;果实为聚合果,由多个肉质小浆果组成,生长在海拔700-1600米的林缘沟边或灌木丛中,那么下面我就来介绍好吃又滋补的红藤汤。

红藤汤

红藤汤的配方有红藤、银花、当归等组成。处方组成:红藤30克、银花10克、桃仁12克、当归15克、川芎6克、香附12克、麦冬10克、生米仁30克、三七粉(吞)3克,水煎服。当归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炙甲片12克、玄参15克、红藤15克、蒲公英15克、水蛭6克、莪术15克、五灵脂12克、三七粉(吞)13克,水煎服。银花15克、败酱草30克、鸡血藤30克、香附10克、金樱子30克、大青叶15克、茜草10克、益母草30克、玄胡15克、川楝子10克、三七粉(吞)3克,水煎服。

服用方法:经期第1~10天服(1)方,第11-20天服(2)方,第21~30天服(3)方。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需1-2个疗程。

本品有通经活络、散瘀止痛、理气行血、杀虫等功效,主治风湿痛、天气变化导致的关节酸胀、跌打损伤、痛经、闭经、蛔虫。

治疗盆腔炎121例中,均系住院患者,年龄20-50余岁;急性40例,慢性81例。全部患者均经妇科检查或B超提示确诊,且中医辨证都有湿热存在。本组患者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郑怀美编著的《妇产科学》第三版教材制定的急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结果:自觉症状和体征消失;B超、妇科检查提示均正常为治愈.共67例;症状和体征减轻,妇科检查炎性包块明显缩小为好转,共27例;症状和体征无改变为无效,共27例;总有效率100%。用药时间5-15日。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05 热度: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