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是中药吗?

蛤蚧是中药。因为蛤蚧其实是大壁虎的别名,大壁虎去内脏干制的整体中药称蛤蚧。

蛤蚧适合人群:

外感风寒喘嗽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蛤蚧食疗作用:

蛤蚧味咸,性温;归肺、肾经;体腥气雄,可升可降;

具有温肾助阳,益肺定喘的功效;

主治肾虚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消渴,肺肾两虚气喘,虚劳咳嗽。

蛤蚧做为中药[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始载于唐代中医典籍。

蛤蚧是一种壁虎科动物,野生多栖于两广、云贵等地山涧石洞树洞等处。雄的叫声像“蛤~”,雌的叫声像“蚧~”。

《本草纲目》记载“牝牡上下相呼,情洽乃交,两相抱负,人往捕之……”入药雌雄两用。凡用去头、肉毛(其毒在眼)。

《本草纲目》论其药性:补肺益肾,定喘止咳,功同人参;益阴养血,功同羊肉。炼为房中(房中术)之药甚效。

蛤蚧入药是否要去头和爪?

不用。在中药方剂——蛤蚧散的药方中,蛤蚧的用法是:雌雄头尾全者,不得有蛀蚛,水洗净,焙干。蛤蚧做药酒需要去头、足和鳞,把蛤蚧浸泡于醇香的米酒中,数年后可做上等的滋补品,有补肺润肾,益精壮阳,治渴通津,定喘止咳之功。《本草纲目》认为,蛤蚧在补肺气、定喘止咳方面功同人参,在益阴血、扶羸方面则功同羊角。民间验方证明:如果配以人参、贝母、知母、杏仁等中草药,对治疗神经衰弱等症的疗效颇佳。扩展资料:蛤蚧是生长在广西亚热带石山上的著名土特产。蛤蚧属爬行纲壁虎科,体干连尾长约达30余厘米,重约l50——200克。背部呈灰褐色,有赤斑或白斑,腹部呈灰白色;头大且呈三角形;眼大,呈棕黄色;白昼视力模糊,夜间视力查看详细

蛤蚧煲汤的做法是什么?

蛤蚧煲汤copy的做法如下:

1、猪瘦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沸水锅中焯烫一下,捞出沥干;

2、蛤蚧除去竹片,去头、足,刮去鳞片,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虫草花、蜜枣洗净;

3、将适量清水放入煲内,煮沸后加入以上材料,猛火煲滚后再改用慢火煲3小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出锅装碗。

4、特别提示:蛤蚧入药多雌雄同用,蛤蚧头有小毒,煲汤时宜去掉;本汤温补,外感、肺热、肺煤咳喘者不宜过多饮用。

查看详细

蛤蚧泡酒需要去头去足吗?

病情分析:,不知道您问的蛤蚧是活的还是干蛤蚧,一般干的蛤蚧泡酒时不用再做处理了,只要用剪刀把竹子从中间(沿着尾部到头部那根长棍子)全部剪断,泡前最好烘一下,消毒后在泡酒。意见建议:

查看详细

什么是蛤蚧?

你好,蛤蚧又称大壁虎、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主要分布于亚洲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老挝。蛤蚧多栖息在悬岩峭壁的洞缝,个别也居住在树洞里。穴居的洞隙不太,身躯刚好能在洞内自由行动;遇敌即能甩尾逃脱,于事后长回,甚至其遇敌或捕获猎物时会对之紧咬不放。洞隙形状各异,一般洞宽15-30厘米,高3-6厘米,深度不等,有的可达数米之深。在野外常单独或几条栖息一处。蛤蚧喜欢干燥,在低洼或石山下部很难看到蛤蚧的踪迹。蛤蚧是药用动物的一种,由于长期捕捉,野生资源日渐减少。 蛤蚧,一种中药材,动物药,应该比较贵,记得在中药店里是放在贵重药品专用柜台里卖的,现在的来源应该都是饲养的,一般的中药店里都有得卖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7 热度: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