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糖是怎么做的?

白砂糖就是蔗糖,不过不纯,而蔗糖是二元糖,可以从甘蔗(南方)和甜菜根(北方)中获取。

蔗糖是非还原性二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在特定键位缩水而成。它不能和上述弱氧化剂反应。它被人体摄入后在相关特定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两分子葡萄糖参与供能或再被转化为肝糖原肌糖原储存在体内。

白砂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甘蔗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需大量及经常性雨水来生产糖分,干旱会严重影响单位产量,生长期为每年的4月-10月,榨季为11月至次年的4月。工厂利用高压榨取甘蔗糖汁,经过沸腾浓缩,中心分离行成糖结晶,这结晶称为粗糖,呈浅棕色。粗糖经过提炼后,成为消费的白砂糖。甜菜生长于温和气候带,我国甜菜糖年产量较小,仅占白砂糖年产量的20%左右。根据制糖工艺的不同,白砂糖可分为硫化糖和碳化糖。碳化糖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价格相对昂贵。目前我国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白砂糖按技术要求的规定分为精制、优级、一级和二级共四个级别。

目前世界上食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尽管制糖原料不同,但甘蔗糖和甜菜糖在品质上没有差别,白砂糖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

工厂利用甘蔗、甜菜榨取糖汁,经过沸腾浓缩,中心分离形成糖结晶,这种结晶称为粗糖(或原糖),呈浅棕色。粗糖经过提炼后,成为日常消费的白砂糖。除糖料甘蔗、甜菜外,白砂糖也可由原糖、粗糖等其他含蔗糖分较高的食糖类加工而成。

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制糖法或澄清法,主要有石灰法、亚硫酸法和碳酸法三大类。石灰法只能生产出颜色较深的粗糖,而用亚硫酸法却能制出直接消费的白糖(生产的白砂糖称硫化糖)。虽然用这种方法比用碳酸法生产的白糖在洁白度和产糖率等方面都要差,但由于亚硫酸法具有工艺流程较短,设备较少和澄清剂用量较省等优点,所以在国内大、中、小型甘蔗糖厂仍被广泛采用。在国外,近十多年来,随着对精炼糖消费量的增加,许多采用亚硫酸法的糖厂都先后改为石灰法,把生产的粗糖再回溶精制。但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亚硫酸法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用石灰和二氧化碳作为澄清剂来澄清蔗汁的方法叫碳酸法(生产的食糖称碳化糖)。碳酸法所除的非糖物比亚硫酸法多,总收回率也比较高,且所制得的成品糖的纯度较高,色值较低,能久贮不致变色。但是,碳酸法也有一些缺点,如工艺流程比较复杂,需用机械设备较多;还要耗用大量石灰和二氧化碳,因而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在糖厂离开石灰石产地较远的地区,碳酸法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白冰糖是由溶解的白砂糖经净化,然后自然结晶而成。白冰糖具有清甜润肺、晶莹剔透的特点,适宜于炖品,滋补饮料等配用。

白糖是由甘蔗和甜菜榨出的糖蜜制成的精糖.食糖的制作主要分为二大类,一是传统熬制工艺,二是现代工业化制作。

传统工艺:

传统熬制工艺只能用甘蔗做原料进行生产,将收割下来的甘蔗经过切碎碾压,压出来的汁液先去除泥土、细菌、纤维等杂质,接着以小火熬煮5~6小时,不断搅拌让水份慢慢的蒸发掉,使糖的浓度逐渐增高,高浓度的糖浆在冷却后会凝固成为固体块状的粗糖,也就是红糖砖。这种传统做法保持了甘蔗原本的营养,同时也使红糖带有一股类似焦糖的特殊风味。制作过程中熬煮的时间越久,红糖砖的颜色也越深,使红糖呈现出不同深浅的红褐色。

红糖经过重新溶解、加热,并添加适当的骨炭吸附里面的杂质,然后冷却形成过饱和溶液,蔗糖分子重新进行结晶、析出,从而形成了白砂糖。

白砂糖经加水后重新溶解,并添加适量蛋清,经加热、过滤、熬制、浓缩结晶7天、干燥后成为冰糖。把甘蔗或甜菜压出汁,滤去杂质,再往滤液中加适量的石灰水,中和其中所含的酸(因为在酸性条件下蔗糖容易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再过滤,除去沉淀,将滤液通入二氧化碳,使石灰水沉淀成碳酸钙,再重复过滤,所得到的滤液就是蔗糖的水溶液了.将蔗糖水放在真空器里减压蒸发、浓缩、冷却,就有红棕色略带粘性的结晶析出,得到原糖(按照中国的相关食品法规,由于原糖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因而不能直接食用)。

将原糖溶于水,加入亚硫酸盐(硫化法)或碳酸(碳化法),用于去除原糖中的杂质,并吸附水中的有色物质,再经过滤、加热、浓缩、冷却、结晶,一种白色晶体——白糖就出现了。

以上经过二个步骤生产成白砂糖的方式,称为二步法,是国际上最常用的蔗糖生产工艺。但这种工艺无法生产出红糖,因而国内食糖生产企业通常使用一步法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原糖,而是把压榨出来的蔗汁经过亚硫酸法清净(或其他方法的清净)、预灰和加热工序、蔗汁的硫熏中和、蔗汁的沉降、蔗汁的过滤多道工序来进行处理,蔗汁经过清净处理后进行浓缩结晶后成为白砂糖。

甘蔗制糖

以甘蔗为原料,经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和干燥等工序制成白砂糖、粗糖等产品的过程。甘蔗特性、蔗汁的化学成分及性质,对制糖工艺影响甚大,是选择生产方法及工艺条件的依据。

甘蔗是禾本科植物,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广泛分布种植在从北纬34°至南纬31°的范围,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每年甘蔗种植面积约1583万公顷。甘蔗生长期为10~16个月,长的达18~24个月。每公顷产蔗量随生产期延长而增高。美国的夏威夷单产最高,每公顷产蔗量为207吨。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是印度和巴西。

中国种植甘蔗的省(区)有14个,以广东、广西、台湾、云南、福建等为主,其次有海南、四川、江西、湖南、浙江、贵州、湖北、河南和陕西等省。全国甘蔗种植面积约90万公顷(含台湾省7.5万公顷),每公顷平均产蔗量51吨,其中以台湾省和福建省最高,分别为75吨和72吨。

甘蔗的化学成分随品种、土壤、气候、成熟程度等的不同而变化甚大。成熟的甘蔗水分为70~77%,蔗糖分12~18%,纤维分9.5~12.0%,无机物0.5~1.4%,非糖分0.7~1.0%。

甘蔗作为制糖原料,既要有足够的蔗源以满足糖厂生产,同时要求蔗茎的蔗糖分和纤维分较高,非糖分要低。甘蔗的蔗糖分随生长期而逐渐提高,成熟时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甘蔗一经收获,便开始失水减轻重量,蔗糖逐渐转化为还原糖,从而使纯度下降。在干燥和高温条件下更易转化。因此,甘蔗不能贮存,应尽快送糖厂加工,以收获后不超过2天即加工为宜。

甘蔗制糖工序包括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和干燥。后4道工序的工艺技术与甜菜制糖的基本相同(见)。

提汁从甘蔗提取蔗汁的方法有压榨法与渗出法。压榨法是对甘蔗通过预处理和压榨设备与渗浸系统相配合提取蔗汁的方法。渗出法是甘蔗经预处理破碎,通过渗出设备和采用一定的流汁系统,蔗料经水和稀糖汁淋渗,使甘蔗糖分不断被浸沥而洗出的方法。

甘蔗压榨法压榨提汁原理主要是将甘蔗斩切成丝状与片状的蔗料,入压榨机,使充满蔗汁的甘蔗细胞的细胞壁受到压榨机辊和油压的压力而破裂,蔗料被压缩,细胞被压扁的同时排出蔗汁;借助于渗浸系统将从压榨机排出、开始膨胀的蔗渣进行加水或稀汁渗浸,以稀释细胞内的糖分,提取更多的蔗汁。

图1[压榨法生产流程]是压榨法一般采用的生产流程。蔗料相继通过几座三辊压榨机被多次压榨。在蔗料进入末座压榨机之前加水渗浸。加入的水称渗浸水,一般用量为甘蔗量的15~25%。从末座榨出的汁称末座榨出汁,它随即被泵入前一座压榨机作为渗浸液,渗浸进入该座压榨机的蔗料,所榨出的稀汁再作前一座压榨机的渗浸液,如此直至第二座压榨机,这就是糖厂普遍使用的复式渗浸法。由第一座及第二座压榨机压出的汁合并成混合汁,送清净处理。从末座压榨机排出的蔗料称为蔗渣。蔗渣中水分为45~50%,糖分1~4%,纤维分45~52%,可溶性固体物1.5~6%。蔗渣送锅炉作燃料,或另作其他工业原料。衡量提汁方法的提糖效率用糖分抽出率,其定义为从甘蔗中已被提取的蔗糖对甘蔗中蔗糖的质量百分数。甘蔗糖厂糖分抽出率在92~97%之间。

压榨提汁主要设备包括切蔗机、压榨机及其驱动装置、渗浸系统及相应的输送设备。切蔗机由蔗刀及驱动装置组成。压榨机由3个辊子及机架构成。三辊压榨机的辊被装嵌成三角形,视其所处位置分别称为顶辊、前辊和后辊。顶辊与前、后辊间有一定的间隙。3个辊的轴端带有传动齿,由原动机如电动机、汽轮机或蒸汽机经减速装置驱动顶辊,从而使3个榨辊以相同的速度转动。

甘蔗糖厂生产能力,以糖厂每日压榨甘蔗吨数来表示。处理甘蔗的能力与压榨机座数、甘蔗破碎度、压榨辊直径与长度、辊子转速、甘蔗纤维分和对糖分抽出的要求等因素有关。通常,糖厂采用4~6座压榨机组成一压榨机列。亦有采用2列、3列,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蔗汁的化学成分,随甘蔗的化学成分、甘蔗收获后存放时间和环境等不同而变化。表1[蔗汁成分]为蔗汁化学成分。表2[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几家糖厂混合汁成分(%)]所列是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几家甘蔗糖厂混合汁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范围。

80年代后期以来,甘蔗提汁技术一方面倾向于加强甘蔗预处理,使破碎度提高到70~80%;注重采用高位入料槽,或者采用压力入料辊(又称齿状入料辊)两个与传统的三辊压榨机组成五辊压榨机,以强化压榨机的入料,并进行预压缩,从而提高压榨机生产能力;另方面在渗浸工艺上,又在复式渗浸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压榨机出来的稀汁的大部分回流本座压榨机,使在不增加渗浸水量的前提下增加渗浸液量,使蔗渣含液量达到饱和,呈饱和渗浸,充分渗浸与稀释蔗料的残留糖分,达到进一步提高糖分抽出的目的。

压榨法耗用钢材与电力较多,但它具有的处理甘蔗能力适应性强、技术管理方便和运行可靠等优点,使之迄今仍是甘蔗提汁的主要方法。

甘蔗渗出法甘蔗渗出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甘蔗细胞中的细胞质与细胞壁之间有一层细胞质膜,对细胞外面的物质能起选择吸收的渗透作用。因此,可以应用固―液萃取的浸沥操作,通过洗涤、稀释、浸透和扩散作用把甘蔗中蔗糖分子转移于渗出汁中,达到提取糖分的目的。

甘蔗渗出法提汁工艺主要包括甘蔗预处理、糖分渗出和湿蔗渣脱水。渗出工艺又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蔗丝渗出,甘蔗经预处理成蔗丝后进入渗出器,经渗出水和稀汁渗浸得渗出汁;一类是蔗渣渗出,是甘蔗预处理后的蔗丝先经一台压榨机,榨取相当于甘蔗含糖的60~80%的原蔗汁后,再进入渗出器作进一步的渗出提汁,压榨出原蔗汁与渗出汁合并成混合汁送清净处理。从渗出器出来的蔗料称湿蔗渣,水分约85%,入脱水设备脱水,将水分降至50%以下,送锅炉作燃料或作其他工业原料。脱水设备所得稀汁称脱水汁,通常经加入磷酸、石灰和加热等化学、物理方法清净处理,清汁导回渗出器以助萃取和多回收糖分。渗出法糖分抽出率与压榨法大体相同。

甘蔗预处理工艺要求的甘蔗破碎度,对蔗渣渗出法为75~80%,对蔗丝渗出法达到85~90%,蔗丝幼细、片状,蔗屑不应过多,以利于更有效地渗出甘蔗糖分。预处理设备常用撕裂机或重锤式撕裂机,切蔗机或其组合设备。脱水设备多用三辊压榨机。渗出器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型、BMA型、型、DdS型和型等。不同形式的渗出器各具特点,但工艺效果大致相同。各种渗出器都具有使蔗料连续向前移动或旋转推前的运动构件、分级渗淋系统。预处理的蔗料送入渗出器的一端,在另一端加入约甘蔗量25%的渗出水[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以渗淋萃取糖分,并从此端排出湿蔗渣。借助多级渗淋系统,使蔗料与萃取液经受多级逆流渗滤,渗出汁自入蔗料端排出。渗淋系统级数,蔗丝渗出用12~18级,渗出时间20~35分钟;蔗渣渗出用8~12级,渗出时间16~26分钟。渗出温度是通过加热渗淋稀汁,使维持渗出器内热裂区渗出汁温度在80~90℃,最终渗出汁温度在50~65℃。影响渗出糖分抽出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甘蔗破碎度、渗出温度、时间和渗出水加入量。渗出器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它的规范尺寸和流过蔗料层的蔗汁流速。而影响蔗汁流过蔗料层速度的因素是甘蔗质量、预处理破碎度、蔗料层厚度、脱水汁质量和渗出温度。

渗出提汁法具有省钢材、省动力、省投资、省维修费用等优点。但技术管理要求较高,耗用蒸汽较多。

清净借助清净剂和加热所起的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并通过固液分离方法,尽可能除去混合汁中影响蔗糖结晶的各种非糖物质,获得色值较低、清晰、较纯净的清净汁。

甘蔗制糖方法是以清净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清净剂来命名。目前,各产糖国家用甘蔗生产白砂糖、粗糖的通用清净方法主要有亚硫酸法、石灰法和碳酸法。

亚硫酸法采用石灰和二氧化硫为主要清净剂。混合汁经预灰(图2[亚硫酸法工艺流程])、一次加热、硫熏中和、二次加热后入沉降器,分离出清净汁和泥汁泥汁经过滤得滤清汁,它与清净汁混合再经加热、多效蒸发成糖浆,再经糖浆硫熏得清糖浆作结晶原料。

图2[亚硫酸法工艺流程]中,硫熏强度为蔗汁吸收SO量的指标,一般用碘滴定法,以10毫升硫熏汁消耗的N/32碘液毫升数表示。

亚硫酸法工艺原理主要是利用亚硫酸离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粒子,吸附蔗汁中的色素;加热凝聚胶体物质与加速沉降;调节中和pH值而达到某些非糖物的凝聚点而生成沉淀等化学和物理化学的作用以达到清净的目的。预灰与一次加热对蔗汁中微生物的繁殖亦会起到抑制的作用。

亚硫酸具还原性,是一种漂白剂。它把色素暂时还原成无色物质,当与空气长期接触又会渐渐呈色。这就是亚硫酸法制得的白砂糖放置时间较长会变黄的原因之一。

蔗糖在酸性条件下会水解成葡萄糖与果糖等分子混合物,称为转化糖。由于其具还原性,制糖工业又称之为还原糖。还原糖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当温度较高时则迅速分解,生成有机酸如己糖二酸、葡萄糖酸等及深色的络合物。这些物质不易除去。深色的络合物还影响产品色值。糖浆硫熏控制调节其pH值,是为了防止结晶时还原糖分解,增加色值,并利用亚硫酸的漂白作用降低色值和粘度。

硫熏中和过程的二氧化硫是借燃硫炉燃烧硫磺时生成。气态二氧化硫由类似水喷射式真空抽吸器的多喷嘴立式管道硫熏中和器抽入。在管道内与作喷射的蔗汁充分接触,反应生成亚硫酸。同时,在该器尾管及储汁箱分几点加入石灰与之中和,从而完成硫熏中和工艺过程。

加热设备大多采用多程列管式加热器。泥汁过滤普遍采用转鼓式真空吸滤机,亦有采用通用的板框式压滤机。带搅拌连续沉降器(又称Dorr式沉降器)是沉降分离设备之一。它以隔板分成4或5层,顶层为凝聚层,底层为泥汁增浓层,中间几层为沉降层。清净汁主要从各沉降层放出。泥汁借助于该器中心轴慢慢带动它的泥汁耙,使之流向底层而放出,达到沉降分离的目的。

在亚硫酸法流程中,通常还用磷酸作辅助清净剂。它与石灰作用形成絮凝状的沉淀。它对部分非糖物和色素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制糖工业界普遍认为,混合汁中含有效五氧化二磷300~,清净可获良好的效果。

近十年来,糖厂广泛使用一种能起絮凝作用的人工合成的聚合电解质,又称絮凝剂。它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常用的有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在200万到2000万左右。它的用量极少,几个ppm便足以促使粒子聚成粗大的絮状团粒,加速沉降及过滤。

在亚硫酸法流程的基础上,应用絮凝剂,利用蔗汁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析出胶体、色素和部分无机盐,采用以气浮分离技术先使凝聚的粒子上浮而除去大部分非糖物,然后将它的碱性清汁用磷酸中和后入沉降器的新工艺。所得清净汁的色值比原亚硫酸法降低30~40%,从而提高白砂糖质量。利用气浮分离技术,对亚硫酸法糖浆进行清净处理,同样可达到改善糖浆质量,提高白砂糖质量的目的。

石灰法以石灰为主要清净剂。将混合汁预灰至pH6.4,加热至60℃,然后加灰中和至pH7.6~8.0,再加热至100~102℃,入沉降器分离出清净汁与泥汁。泥汁过滤得滤清汁与清净汁混合,经多效蒸发得糖浆以供结晶用。

石灰法流程简单,设备少,只靠加灰中和蔗汁生成较少量的沉淀物与加热的凝聚作用,清净过程除去的非糖物和色素较少,适用于生产粗糖。

碳酸法以石灰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清净剂的蔗汁清净法。其工艺流程(图3[碳酸法工艺流程])为:混合汁经一次加热、预灰,然后在加入过量的石灰乳的同时通入二氧化碳进行一次碳酸饱充,使产生大量钙盐沉淀,随即加热、过滤得一碳清汁,再经第二次碳酸饱充,然后加热、过滤,得二碳清汁,又经硫熏、加热、蒸发成糖浆。然后进行硫漂使pH降至5.8~6.4,供结晶之用。

碳酸法工艺原理主要是利用一碳饱充过程反应生成的大量碳酸钙粒子对胶体、色素及其他非糖分的良好吸附作用,达到降低色值和提高清汁纯度的目的但由于蔗汁含还原糖较多,为了避免在高温,强碱条件下分解,一碳加石灰量为蔗汁的1.5~2.0%,一碳适宜的pH为10.5~11,相当于0.03~0.05克CaO/100ml的饱充碱度。随后的二碳饱充控制pH为8.0~8.4二碳饱充是通过进入CO,尽可能完全地沉淀溶解在一碳清汁中的石灰和钙盐,并吸附部分杂质和色素,进一步提高清净汁的质量。

二碳清汁通入SO,是使清汁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蒸发成糖浆,以避免还原糖的破坏而增加色值,同时糖浆粘度也得到降低。这一工艺作用不能以在二碳饱充时通入过量的CO来达到,因为这样会增加钙盐含量和影响清净效果。

碳酸法糖厂均备有石灰窑,石灰石在窑中煅烧产生的CO和CaO供该法生产工艺所需。

碳酸法的清净效果优于亚硫酸法,产品质量较好。但清净耗用物料较多,成本较高,且滤泥处理比较困难。碳酸法工艺流程比亚硫酸法复杂,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白砂糖知识介绍:糖是用甘蔗或甜菜等植物加工而成的一种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蔗糖。白砂糖是食糖中质量最好的一种。其颗粒为结晶状,均匀,颜色洁白,甜味纯正,甜度稍低于红糖。烹调中常用。绵白糖为粉末状,适合于烹调之用,甜度与白砂糖差不多。绵白糖有精制绵白糖和土法制的绵白糖两种。前者色泽洁白,晶粒细软,质量较好;后者色泽微黄稍暗,质量较差。白砂糖和绵白糖只是结晶体大小不同,白砂糖的结晶颗粒大,含水分很少,而绵白糖的结晶颗粒小,含水分较多。

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和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产糖区。糖是重要的调味品,能增加菜肴的甜味及鲜味,增添制品的色泽,为制作菜肴特别是甜菜品种的主要调味原料。

《基本资料》

【药名】白沙糖【别名】石蜜、白糖、糖霜、白霜糖【拼音】【英文名】【科属分类】禾本科【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Roxb.

编辑本段《功能与主治》

【归经】脾;肺经【功效】和中缓急;生津润燥【主治】中虚腹痛;口干燥渴;肺燥咳嗽【性味】甘;平【功效分类】润燥药【用法用量】内服:入汤和化,。外用:适量,调敷。【用药禁忌】湿重中满者慎服。小儿勿多食。

编辑本段《考证与各家论述》

【考证】出自1.《纲目》:石蜜,即白沙糖也。凝结作饼块如石者为石蜜,轻白如霜者为糖霜,坚白如冰者为冰糖,皆一物而有精粗之异也。以白糖煎化,模印成人物狮象之形者为飨糖,《后汉书》注所谓猊糖是也;以石蜜和诸果仁及橙橘皮、缩砂、薄荷之类作成饼块者为糖缠;以石蜜和牛乳、酥酪作成饼块者为乳糖;皆一物数变也。《唐本草》明言石蜜煎,沙糖为之,而诸注皆以乳糖即为石蜜,殊欠分明。按王灼《糖霜谱》云,古者惟饮蔗浆,其后煎为蔗饧,又曝为石蜜。唐初以蔗为酒,而糖霜则自大历间有邹和尚者,来住蜀之遂宁伞山,始传造法。故甘蔗所在植之,独有福建、四明、番禹、广汉、遂宁有冰糖,他处皆颗碎,色浅、味薄,惟竹蔗绿嫩昧厚,作霜最佳,西蔗次之。2.《唐本草》:石蜜,出益州及西戎,煎炼沙糖为之,可作饼块,黄白色。用水、牛乳、米粉和煎,乃得成块。西戎来者佳,江左亦有,殆胜蜀者。3.《食疗本草》:石蜜,蜀中、波斯者良,东吴亦有,并不如两处者。此皆煎甘蔗汁及牛乳汁,则易细白耳。【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石蜜,其味甘,其气寒,其用在脾,故主心腹热胀。甘寒能除热生津液,故止口干渴及咳嗽生痰也。多食亦能害脾,以其味大甘耳。2.《唐本草》:主心腹热胀,口干渴。3.孟诜:治目中热膜,明目。4.《纲目》:润心肺燥热,治嗽消痰,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编辑本段《环境分布与形态》

【生态环境】为我国南方各地常见有栽培植物。【资源分布】为我国南方各地常见有栽培植物。【植物形态】甘蔗,多年生草本。秆高约3m,粗2-5cm,绿色或棕红色,秆在花序以下有白色丝状毛。叶鞘长于节间,无毛,仅鞘口有毛;叶舌膜质,截平,长约2mm;叶片扁平,两面无毛,具白色肥厚的主肪,长,宽约20mm。花序大型,长达60cm,主轴具白色丝状毛;穗轴节间长,边缘疏生长纤毛;无柄小穗披针形,长4.5-5mm,基盘有长于小穗2-3倍的丝状毛;颖的上部膜质,边缘有小毛,第1颖先端稍钝,具2脊,4脉,第2颖舟形,具3脉,先端锐尖;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有1脉,先端尖,第2外稃狭窄成线形,长约3mm,第2内稃披针形,长约2mm。有柄小穗和无柄小穗相似;小穗柄长3-4mm,无毛,先端稍膨大。花、果期秋季。

编辑本段《出处》

《中华本草》

白沙糖跟冰糖有什么区别?

从功效上看,适当食用白糖有助于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但过多就会妨碍钙的吸收。冰糖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对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咯痰带血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查看详细

白沙糖和白绵糖的配料有什么不同?

优质白砂糖

粒度大小均匀,庶糖含量99.9%

白砂糖就是蔗糖,不过不纯,而蔗糖是二元糖,可以从甘蔗(南方)和甜菜根(北方)中获取。

蔗糖是非还原性二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在特定键位缩水而成。它不能和上述弱氧化剂反应。它被人体摄入后在相关特定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两分子葡萄糖参与供能或再被转化为肝糖原肌糖原储存在体内。

白砂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甘蔗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需大量及经常性雨水来生产糖分,干旱会严重影响单位产量,生长期为每年的4月-10月,榨季为11月至次年的4月。工厂利用高压榨取甘蔗糖汁,经过沸腾浓缩,中心分离行成糖结晶,这结晶称为粗糖,呈浅棕色。粗糖经过提炼后,成为消费的白砂糖。甜菜生长于温和气候带,我国甜菜糖年产量较小,仅占白砂糖年产量的20%左右。根据制糖工艺的不同,白砂糖可分为硫化糖和碳化糖。碳化糖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价格相对昂贵。目前我国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白砂糖按技术要求的规定分为精制、优级、一级和二级共四个级别。

目前世界上食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尽管制糖原料不同,但甘蔗糖和甜菜糖在品质上没有差别,白砂糖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

工厂利用甘蔗、甜菜榨取糖汁,经过沸腾浓缩,中心分离形成糖结晶,这种结晶称为粗糖(或原糖),呈浅棕色。粗糖经过提炼后,成为日常消费的白砂糖。除糖料甘蔗、甜菜外,白砂糖也可由原糖、粗糖等其他含蔗糖分较高的食糖类加工而成。

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制糖法或澄清法,主要有石灰法、亚硫酸法和碳酸法三大类。石灰法只能生产出颜色较深的粗糖,而用亚硫酸法却能制出直接消费的白糖(生产的白砂糖称硫化糖)。虽然用这种方法比用碳酸法生产的白糖在洁白度和产糖率等方面都要差,但由于亚硫酸法具有工艺流程较短,设备较少和澄清剂用量较省等优点,所以在国内大、中、小型甘蔗糖厂仍被广泛采用。在国外,近十多年来,随着对精炼糖消费量的增加,许多采用亚硫酸法的糖厂都先后改为石灰法,把生产的粗糖再回溶精制。但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亚硫酸法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用石灰和二氧化碳作为澄清剂来澄清蔗汁的方法叫碳酸法(生产的食糖称碳化糖)。碳酸法所除的非糖物比亚硫酸法多,总收回率也比较高,且所制得的成品糖的纯度较高,色值较低,能久贮不致变色。但是,碳酸法也有一些缺点,如工艺流程比较复杂,需用机械设备较多;还要耗用大量石灰和二氧化碳,因而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在糖厂离开石灰石产地较远的地区,碳酸法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白冰糖是由溶解的白砂糖经净化,然后自然结晶而成。白冰糖具有清甜润肺、晶莹剔透的特点,适宜于炖品,滋补饮料等配用。

查看详细

白沙糖变硬了怎么办?

白糖外包装打开时间久了,糖粉经常会变成硬块,用勺子或刀都不太容易处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如何使变硬的白糖轻松回软。

(1)将洗净的苹果,用刀切一小片,放入糖罐中,盖上盖子,3小时后,苹果中的少量水分,足以让干燥结块的白糖变松散。

(2)当然,如果您糖罐中的糖比较多,把苹果片隔夜吧,第二天早晨,糖肯定变好啦。如果着急用的话,也可以多放几片苹果,盖上盖子,2个小时左右就好了。

(3)除了苹果片,胡萝卜片,芹菜段,都可以同样解决白糖结块的问题。

(4)准备一块浸湿的布,稍稍拧干后盖在装糖的瓶口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白糖吸潮便会慢慢回软。

(5)把变硬的白糖放到碗中,或者直接将装糖的瓶子放入微波炉中,选择解冻,时间约为两分种。注意:加热的容器一定是能够微波使用的。

(6)直接用家用破碎机打碎。

储存方法:

砂糖在贮存过程中一些指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色值、水分、微生物等,其中色值不断变化,颜色加深,又称“返黄”,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现象。

白砂糖贮存过程色值增加是因为它含有的各种微量杂质被空气氧化,增加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些杂质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贮存环境的温度。白砂糖的生产在澄清和结晶过程都除掉了大量的杂质,但最后结晶时还是带人微量的色素和能够形成色素的物质,主要是酚类物、铁、氨基氮、葡聚糖等。

酚类物是影响白糖色泽和色值的最重要因素,一般含量在15~60ppm之间,由蔗汁带入。酚类物容易被氧化和产生缩聚反应,生成深色的高分子物质,由黄色至棕红色。

铁是由蔗汁和蔗汁与铁器接触带入的,一般含量只有0.5一2.0ppm,。铁与各种有机物结合形成深色络合物,其含量不高但颜色相当深。白糖中的氨基氮在贮存过程中被氧化缩聚形成高分子量的深色物质。此外,白砂糖的变色速度受堆放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变色越快。因此在改进工艺、提高清净效果的同时,应设法降低白糖装包温度和贮存温度。

查看详细

白沙糖怎么做成的?

甘蔗制糖的基本步骤:

总体来看,甘蔗制糖的基本步骤是:原料→提汁→澄清→蒸发→煮糖与结晶→分蜜→干燥→筛分→包装→贮藏

1.提汁

渗出法基本上是从甜菜制糖方法或工艺引过来的。实践证明甘蔗渗出法的优越性,不仅在于造价低廉、动力消耗少、运行安全、维修管理简便,而且糖分收回率也很高。因此,甘蔗提汁向渗出法方面发展是必然的。

2.澄清

目的是通过除去非糖分以提高糖汁的纯度,并降低其粘度和色值,为煮糖结晶提供优质的原料糖浆。糖厂所采用的传统澄清方法,简单说是在糖汁中添加石灰作为澄清剂,使某些非糖分沉淀析出,经过沉降和过滤,得出清汁,最后送往蒸发站蒸浓成为糖浆。

3.蒸发

煮糖前须采用多效蒸发操作浓缩糖汁,糖汁蒸发时,其中蔗糖、还原糖及其它非糖分,在温度、pH值以及浓缩等条件的影响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例如:蔗糖转化和焦化,还原糖分解,积垢的产生等,必须研究这些化学变化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控制。

总的来说,蒸发工段必须满足制糖工艺及热力利用等多方面的要求。第一,保证糖浆浓度。第二,减少糖分损失。第三,减缓积垢的形成速率。第四,提高热能利用,减少热能损失。

4.煮炼

煮糖、助晶、分蜜、干燥、筛分和包装等一系列工序是糖厂生产的最后工段,即煮炼工段。这一工段工作的好坏,对产品质量和糖分回收影响极大。

5.分蜜

分蜜就是借助于离心机快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将糖蜜甩出去,而蔗糖晶体则因筛网的阻挡而留在筛篮里。

6.干燥

从离心机出来的白砂糖,尚含有0.5%—2.0%的水分,还需经过干燥和冷却,才能包装及贮藏,否则易潮解、结块变质,使糖不能久存。

7.筛分

从干燥机出来的砂糖带有不少团块和糖粉等,晶粒大小不一。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所以需经过筛选分级处理,同时在筛选过程还可使砂糖充分冷却,以利包装、贮藏。

8.包装

经过筛分后的白砂糖,由贮糖斗卸入糖袋,进行包装。目前,我国甘蔗糖厂生产的白砂糖都用塑料编制袋包装,并应将粗、中、细粒白砂糖分别包装,每包50公斤。在大型糖厂已实现包装机械化、自动化、即在贮糖斗下装有杠杆式自动称,当糖袋装满50公斤后就自动停止装糖,然后由输送带将糖包送至自动称再行校正重量,接着经机械自动缝包机进行缝口,然后由输送带运入仓库贮藏。

9.贮藏

对砂糖的贮藏有一定的工艺要求,否则会因保管不妥而发生潮解、结块、酸败或变色等事故,影响产品质量。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0-15 热度: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