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的简介、功效与作用及用法用量

荠菜是一种中药,也是一种我们平时的时候可能会用到的中药,只是大家平时的时候不太了解或是不注意而已,一般主要是和别的中药一起搭配着进行使用,不同的配方功效也是不同的。

荠菜.jpg

荠菜的简介

【别名】荠、靡草、护生草、羊菜、鸡心菜、净肠草、上e菜、菱角菜、清明菜、香田芥、枕头草、地米

【药用部位】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带根全草。

【成份】荠菜含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丙酮酸、对氨基苯磺酸及延胡索酸等有机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等氨基酸;蔗糖、山梨糖、乳糖、氨基葡萄糖、山梨糖醇、甘露糖醇、侧金盏花醇等糖分。无机物中钾占34.39%,钙15.09%,钠13.44%,铁10.24%,氯3.70%,磷3.63%,锰0.2405%。又含胆碱、乙酰胆碱、酪胺、马钱子碱,皂甙,黄酮类:芸香甙、橙皮甙、木犀草素7-芸香糖甙、二氢非瑟索、槲皮素-3-甲醚、棉花皮素六甲醚、香叶木甙、刺槐乙素,还含黑芥子甙、n-廿九烷和谷甾醇。

食部每市斤含蛋白质21.2克,脂肪1。6克,糖24克,粗纤维5.6克,灰分7.2克,钙1680毫克,磷292毫克,铁25.2毫克,胡萝卜素12.8毫克,硫胺素0.56毫克,核黄素0.76毫克,尼克酸2.3毫克,维生素C_220毫克。

荠菜功效与作用

        凉肝止血;平肝明目;清热利湿。治叶血;衄血;咯血;尿血;崩漏;目赤疼痛;眼底出血;高血压病;赤白痢疾;肾炎水肿;乳糜尿。

①《别录》:"主利肝气,和中。"

②《药性论》:"烧灰(服),能治赤白痢。"

③《千金·食治》:"杀诸毒。根,主目涩痛。"

④崔禹锡《食经》:"补心脾。"

⑤《日用本草》:"凉肝明目。"

⑥《纲目》:"明目[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益胃。"

⑦《现代实用中药》:"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头痛、目痛或视网膜出血。"

⑧《陆川本草》:"消肿解毒,治疮疖,赤眼。"

⑨《南宁市药物志》:"治乳糜屎。"

⑩《广西中药志》:"健胃消食,化积滞。"

荠菜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捣敷或捣汁点眼。

荠菜选方

①治痢疾:㈠荠菜叶烧存性蜜汤调(服)。(《日用本草》)㈡荠莱二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阳症水肿:荠菜根一两,车前草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甜葶苈(纸隔炒)、荠菜根等分。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陈皮汤嚼下。(《三因方》葶苈大丸)

④治内伤吐血:荠菜一两,蜜枣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⑤治崩漏及月经过多:荠菜一两,龙芽草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⑥治暴赤眼、疼痛碜涩:荠菜根,捣绞取汁,以点目中。(《圣惠方》)

⑦治眼生翳膜:荠菜不拘多少,洗净,焙干,碾为末,细研,每夜卧时,先净洗眼了,挑半米许,安两大眦头,涩痛莫疑。(《圣济总录》)

⑧治小儿麻疹火盛:鲜荠菜一至二两(干的八钱至一两二钱),白茅根四至五两。水煎,可代茶长服。(《福建民间草药》)

荠菜的荠怎么读?

读音:jì。荠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羽状分裂,裂片有缺刻,花白色。嫩株、嫩叶可做蔬菜,全草入药。

荠具体解释如下:

拼音:qí   jì  

部首:艹

笔画:9

五行:木

繁体:荠

五笔:AYJJ

释义:

[qí]

[jì]:荠菜:其甘如~。

扩展资料

1、雪荠:[xuěqí] 

荠菜花开呈白色,故称。

2、荠苨:[qínǐ] 

药草名。又名地参。根味甜,可入药。

3、茡荠:[zìqí] 

俗称马蹄,荸荠“味甘、微寒,滑、无毒”。

4、采荠:[cǎiqí] 

亦作“采齐”。古乐曲名。一说,逸诗名。

5、荠制:[qízhì] 

荷衣,古指隐者的服装。

查看详细

荠菜对身体好吗?

常吃这种菜能补钙,荠菜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以及各种矿物质含量较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含钙量接近同等质量牛奶的3倍。荠菜还有一定药用价值,传统医学认为它可用于辅助治疗痢疾、肠炎、胃溃疡等疾病。

查看详细

荠菜能和牛肉一起吃吗?

荠菜是能和牛肉一起吃的,荠菜需要用开水汤一下再和牛肉做菜。其实荠菜牛肉饺子非常的好吃,受到广大吃货的欢迎,喜欢的话可以自己在家做着吃。

牛肉不能与猪肉一起吃

牛肉属于温性肉类,而猪肉属于微寒食物,两者一起吃,一热一冷,两味有所抵触,味不好不说,而且可能会引起腹难受。

牛肉不与能白酒一起吃

牛肉是温性肉类,而白酒属于热性的食物,两者如果一同食用的话,那么,将会引起上火,出现口角发炎,口角炎等。

牛肉不能与韭菜一起吃

牛肉属于温热性食物,而韭菜更是属于热性食物,当然,还有姜也是。所以,牛肉是不适合与这些热性的蔬菜调料一起吃的,否则上火,腹热。

牛肉不能与蜂蜜一起吃

牛肉微热,而蜂蜜则是润肠胃的,在蜂蜜与牛肉一同食用的话,则立刻会引起腹泻。所以,如果吃牛肉则八小时后喝蜂蜜。或者是喝蜂蜜八小时后吃牛肉。

牛肉不能与板栗一起吃

板栗里含有有一种糖分,而牛肉里有一种能与这种糖分结合的成分,所以,两者一起吃的话,两者的营养价值全消失。

牛肉不能与红糖一起吃

牛肉会饱人,而红糖其也有饱人的感觉。所以,两者同时吃的话,就会令人感觉到更大的腹胀,这个时候,会让人腹部相当难受。

牛肉不能与鲶鱼一起吃

牛肉里有一种成分,与鲶鱼的一种成分结合后,会生成一种对人体有毒性的元素,所以,两者不可以同食,否则人会中毒。

牛肉不能与土豆一起吃

牛肉与土豆里都有同一种酸,所以,两者一起吃的话,会让人感觉到腹胀。但,生活中,多有人会选择吃土豆炖牛肉的。

查看详细

什么时侯种荠菜?

人工栽培以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为主,春、夏、秋三季均可。(1)栽培季节长江流域荠菜可行春、夏、秋三季栽培。春季栽培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夏季栽培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华北地区可行二季栽培,春季栽培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从7月上旬至9月中旬。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可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随时播种。(2)选地整地华北地区由于荠菜的市场需要量不大,故少用大面积连片地块种植。一般用田埂、地头地边;大棚、温室的东西两侧或南侧栽培。种荠菜的地要选择肥沃、杂草少的地块,避免连作。播前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千克,浅翻、耙细,做成平畦。(3)播种荠菜的种子非常细小,因此整个播种都必须小心谨慎。①整地荠菜播种时对地块的要求非常严格,要选择杂草较小的地块,畦面要整得细、平、软。土粒尽量整细,以防种子漏入深处,不易出苗,畦面宽2米,深沟高畦,以利排灌。②播种方法荠菜通常撒播,但要力求均匀,播种时可均匀地拌和1~3倍细土。播种后用脚轻轻地踩一遍,使种子与泥土紧密接触,以利种子吸水,提早出苗。早秋播的芥菜如果采用当年采收的新籽,要设法打破种子休眠,通常以低温处理,用泥土层积法或在2~7℃的低温冰箱中催芽,经7~9天,种子开始萌动,即可播种。在夏季播种,可在播前1~2天浇湿畦面,为防止高温干旱造成出苗困难,播后用遮阳网覆盖,可以降低土温,保持土壤湿度,防止雷阵雨侵蚀。③播种量每667平方米春播需种子0.75~1公斤夏播为2~2.5公斤,秋播为1~1.5公斤。荠菜种子有休眠期,当年的新种子不宜利用,因末脱离休眠期,播后不易出苗。(4)田间管理在正常气候下,春播的5~7天能齐苗;夏秋播种的3天能齐苗。出苗前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以刊出苗。出苗后注意适当灌溉,保持湿润为度,勿使干旱,雨季注意排水防涝。雨季如有泥浆溅在菜叶或菜心上时,要在清晨或傍晚将泥浆冲掉,以免影响荠菜的生长。秋播荠菜在冬前应适当控制浇水,防止徒长,以利安全越冬。春、夏栽培的荠菜,由于生长期短,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2片真叶时;第二次在相隔15~20天后。每次每公顷施腐熟的人粪尿液千克,或尿素150千克。秋播荠菜的采收期较长,每采收一次应追肥一次,可追肥4次,施量同春播荠菜。荠菜植株较小,易与杂草混生,除草困难。为此,应尽量选择杂草少的地块栽培、在管理中应经常中耕拔草,作到拔早、拔小、拔了,勿待草大压苗,或拔大草伤苗。(5)采收春播和夏播的荠菜,生长较快,从播种到采收的天数一般为30~50天,采收的次数为1~2次。秋播的荠菜,从播种至采收为30~35天,以后陆续采收4~5次,长江流域可一直延迟到翌春。采收时,选择具有10~13片真叶的大株采收,带根挖出。留下中、小苗继续生长。同时注意先采密的植株,后采稀的地方,使留下的植株分布均匀。采后及时浇水,以利余株继续生长。每公顷产~千克。(6)病虫害防治荠菜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夏秋多雨季节,空气潮湿时易发生。发生初期可喷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荠菜的主要虫害是蚜虫。蚜虫危害后,叶片变成绿黑色,失去食用价值,还易传播病毒病。在发现蚜虫危害时,应及时用40%乐果15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掖喷雾防治。(7)留种荠菜留种要建立留种田,留种田要选择高燥、排水良好、肥力适中的地块。长江流域于9月底至10月上旬播种,每公顷播量22.5千克左右。播种出苗后,结合间苗,淘汰病、弱、残苗。翌春进行一次株选,将细弱、劣株和不具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全部拔掉,定苗,保持株行距12厘米x12厘米。定苗后追肥一次,每公顷施腐熟的人粪尿千克,或磷、钾化肥150~225千克。并注意防治病虫害。从野生荠菜中采种野生荠菜类型较多,常见的有:(1)阔叶型荠菜:形如小波菜,叶片塌地生长,植株开展度可达18~20厘米,叶片基部有深裂缺刻,叶面平滑,叶色较绿,鲜菜产量较高。(2)麻叶(花叶)型荠菜:叶片塌地生长,植株开展度可达15~18厘米,叶片羽状全裂,缺刻深,细碎如飞廉(.)叶型,绿色,食用香味较好。(3)紫红叶荠菜:叶片塌地生长,植株开展度15~18厘米,叶片形状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不论肥水条件好坏,长在阴坡或阳坡,高地或凹地,叶片叶柄均呈紫红色,叶片上稍有茸毛,适应性强,味佳。选苗采种方法是,在冬季或早春,可到田野里挑选种苗,将三种类型荠菜分挖、分放,也可根据选种目的,挑选其中一种类型。然后将种苗定植在经过施肥和精细整地的零星熟土菜地上(注意不同类型之间需进行隔离),成活后注意浇水施肥,防治蚜虫,使植株正常开花结荚。在种荚发黄,种子八成熟时收割,以免过熟后"炸荚"使种子散落。将收回的种荚摊于薄膜上晾干搓揉,取出干种子精细保管待用。选留种人工栽培养菜进行选留种,能迅速增加养菜种子数量,扩大种植面积,而且建立留种田能省却从野生地采种的诸多麻烦。根据上海多年的选留种经验,荠菜选留种应抓好以下关键。(1)精选留种田一般选择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的迟播田块作为种子田。选择地势高爽,品种纯度高,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芥菜田作为留种用。(2)坚持林选标准当春节来临,在留种田挑收荠菜时,应着眼于选留好种株。例如,在板叶荠菜种子田里,应将符合板叶荠菜特征的健壮植株留下来,将一些非板叶荠菜挑收掉,将长势差而小的、有病虫害的植株挑去上市。使种株的株行距保持15厘米,以利种株间有均匀的生长空间,促使其平衡生长,提高种子产量。因荠菜原属野菜,品种混杂,只有坚持株选,才能有效地提高品种纯度,确保下一熟商品菜优质高产。(3)做好种子田的管理工作前期的肥水管理、除草。防虫等措施与商品荠菜田相同。但在2月份去杂劣后,必须及时追施腐熟淡水粪1次,促使种株发好棵,使其根深叶茂,营养生长健壮。在抽苔现蕾后,应增施磷、钾肥,可结合防治虫害,在农药内加入0.3%的磷酸二氢钾液喷施。这不仅能增强种株的抗逆能力,而且有利于多结种菜荚并促进籽粒饱满。平时特别要勤查勤防蚜虫。即使至4月20日种株已进入结荚乳熟期,仍应防治蚜虫一次,否则会因蚜虫猖獗而使籽粒不饱满,造成种子歉收。平时亦须做好修沟理沟工作,以防雨水多时造成涝灾。(4)适时采种,及时脱粒晒干贮藏荠菜种株的成熟,一般在4月底5月初,当种株花已谢,茎微黄,从果荚中搓下种子已发黄时,为九成熟。这时采收最为适时。如过早采收,则种子成熟度不够,产量低,质量差。过迟采收,种子散落造成浪费。一般在晴天的早晨进行采收,中午不要收割,以免果荚裂开,种子散落掉。在收晒过程中,应随时搓下种子,随即薄摊于竹匾中,晒时手不要翻动。第一次脱粒的种子质量最好。以后脱粒的稍次,在正常年份,一般667平方米产达25~30千克。适时采种是荠菜留种的关键。一般当种株上花已谢,茎微黄,种荚由青转黄,七八成熟,从果荚上搓下的一些种子颜色已发黄时为采种适期。在晴天上午收割,割后就地晾晒1小时,将种子搓下,并晾干。切忌曝晒种子,以免降低发芽率。成熟适度的种子里呈橘红色,色泽鲜艳,成熟过度的种子呈深褐色。使用期限为2~3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稼轩在这里既是抒情,又是写实,荠菜的生命力确实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荠菜这样善于伪装,令她躲过了多少劫难,我们无法知道。是不是专门对付人类的,我们也无法知道。反正,她因此成了植物世界中无处不在的一员。我没有料到,她居然能散布到澳大利亚这块孤立的大陆上。由于孤零零地藏在南半球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上百万年,澳洲大陆几乎没有其他大陆交流物种。它有一百多种有袋类动物,其他大陆没有。它有漫山遍野的桉树,其他大陆也没有。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陆上,现在也有了部分澳洲特有的动植物,都是英国人十八世纪末发现澳洲后从那里引进的。同样,其他大陆上的东西,澳洲也没有,如豺狼虎豹、牛马猪羊,如眼下北京正盛开着的玉兰,以及茶花桂花等等。因为从小养成了习惯,直到现在,我走到哪里都会无意识地在地上察看,像个老贼。有一天,我和老伴在堪培拉公共绿地里的小径上散步,居然发现了荠菜。真是他乡遇故知,亲切极了。澳大利亚人不知道荠菜可以吃,所以到处都是,而且都长得很富态,像满大街走着的肥硕的澳大利亚妇女。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就一棵都没有,如果有,就是一大片。您根本不需要寻找,只要蹲下去,左采右挑,五分钟,就够吃一顿的了。回家,或凉拌,或素炒,或做馅,都清香新鲜。嘴里吃着,享受着,心里还想:是什么人无意之间把荠菜籽带到这里来的呢?是偶然被海风刮来的打鱼人?是长途飞行的鸟?还是四万年前从马来半岛一路漂泊来的土著黑人?我国人吃荠菜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诗经》里有“甘之如荠”之句,可见起码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知道荠菜味道之美了。但是,我们其实并不了解她。历代的中国人只知道春天有荠菜。唐代,人们用荠菜做馅包春饼。现在,北方人用荠菜包春卷。荠菜被称作春菜。就是稼轩公也是把荠菜花当作春天的真正使者的。但据我在堪培拉观察,荠菜其实对气温的要求很低,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的。条件是要有水。荠菜的繁殖能力也惊人。一棵荠菜,从根部分蘖,可以分出三四个头或者六七个头来,每一个头都有一根花茎从各自的菜心里挺出来,可以长到尺把高。每一根花茎又可以分出许许多多叉来,每一根叉都能开花。花茎是一边开花一边往上长,下面的结籽了,上面的正开着花。花细小,白色,无味。也许有微弱的气味,只是人闻不到罢了,否则不会有小虫子在花间飞舞。花籽极细小,色金黄,像煮熟了的鲫鱼籽。我撸了一些籽,撒在自家院子的菜地里,事前翻地、施肥,事后天天浇水,我天天看,日日盼,期望着绿叶满畦。可她让我失望了,只稀稀拉拉地长了几棵,而且很不精神。我只得放弃,种别的了。当我忘了她们的时候,却在土埂上发现有那么三两棵,长得虎头虎脑。原来,荠菜对土质没有什么要求,而适应了贫瘠和坚硬。一粒籽掉在没有翻过的土地表面,和灰尘混在一起,随遇而安。一有了水,她立刻发芽,生根,在当地立住脚。然后,她用力把根刺向坚硬如铁的、贫瘠的土地里去,可以刺两三寸深。经过了与恶劣环境的这样一番艰苦搏斗,她体内的营养物质才能聚集得充分和全面,叶子才能长得丰满可爱。我因此慨叹,万物各有性,适性则存,逆性则亡。我呵护过分,逆了她的性了。然而天地之间,被逆性的呵护毁坏了的,又岂止荠菜一物乎?荠菜还是一味药。我曾在伊朗王宫的院子里发现过荠菜,和当地人交谈,他们说他们不吃这种草,但她的籽有药用价值,产妇把它拌在奶里,喂婴儿,可以去婴儿胃火,长大了不得胃病。我国古代药书上说,荠菜治水肿,我未曾实验过。南方民俗,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是上巳之日,家家户户都要将荠菜花置于灶头。据说这样一来,灶上可以一年没有蚂蚁。许多古代民风民俗随着现代化的脚步消失了,到我童年时,家乡就已经没有人记得上巳日了。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0-18 热度: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