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为什么叫人参?

深秋的一天,有两兄弟要进山去打猎。好心的老人劝他们说,马上就要下雪,别进山啦!万一碰上封山,你们就下不了山啊!可他俩凭着自己年轻力壮,硬是不听老人劝,带了弓箭刀叉,进山打猎了。

进山后,兄弟俩果然打了不少野物。正当他们继续追捕猎物时,天开始下雪,接着很快就大雪封山。两人没法,只好躲进一个山洞。平时他们除了在山洞里烧吃野物,还到洞旁边挖些野生植物来充饥,改善口味。他们发觉有一种外形很像人形的东西味道很甜,便挖了许多,用它们当水果吃。不久,他们发觉,这种东西虽然吃了浑身长劲儿,但是多吃会出鼻血。为此[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他们每天只吃一点点,不敢多吃。有时天气放晴,他们就踏着厚厚的积雪,到附近打些野物。转眼间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兄弟俩扛着许多猎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村里的人见他们还活着,而且长得又白又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们在山里吃了些什么。他们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并把带回来的几枝植物根块给大家看。村民们一看,这东西很像人,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有个德高望重的白须长者笑着说:“它长得像人,你们两兄弟又亏它相助才得以生还,就叫它‘人生’吧!”

后来,人们又把“人生”改叫“人参”了。

哇。。。一楼的真能吹

因为人参长的象人身!

人参发现于什么时候历史上的什么时期?

人参2113
中文名:人参(朝鲜半岛出产的称为:高丽参5261 )
别 名:山参、4102园参、人衔、鬼盖,棒槌1653(《本经》),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吴普本草》),地精(《广雅》),百尺杵(《本草图经》),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纲目》),棒槌(《辽宁主要药材》)。
英文名: Ginseng,Ginseng Root
拉丁植物名:Panax ginseng C。 A。 Mey。
中文科名:五加科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在我国古人类活动史上,仰韶文化时代彩陶已经普及,蒸煮熟食维持健康、摄取营养,已成为人们生存的必备条件。古人类把采集到的野生人参,如同用蒸煮后的动植物食物制成干肉、干菜。干果的方法一样,对鲜人参用煮。蒸。焯等方法进行加工处理,便可以得到熟人参。对熟人参加以干燥保存,就出现了另一类人参加工制品,犹如现代的大力参、红参等,在生晒参之后问世。
人参加工及其产品的最早文献,见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辑录的《本草经集注》之中。书中关于人参的采收加工记载得十分明确:“二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暴干,勿令见风。”显然,在1500多年以前,我国加工人参的方法,已不只是简单地利用自然条件晾晒获得“生晒参”,而是特别强调用竹刀刮去人参表皮,进行“暴干”,这种方法同现代加工“白干参”的工艺相当接近。从加工技术取得显著进步而言,刮去鲜人参的表皮,有两项优点值得称道。其一,对鲜人参进行整理,清除不洁附着物;其二,破坏鲜人参表皮,有利于组织中水分的散逸,缩短加工。干燥时间。至于“暴干”,则不是简单地利用自然条件干燥,“暴”有急骤。猛烈之意,即把鲜人参在短时间内快速十燥,制成使用方便、质量较佳的产品。根据现代知识加以理解,一般干燥方法获得的人参,在缓慢失水中,人参体内的有机物质、有效成分还在不断分解;而快速脱水干燥,可减少人参体内物质的分解和破坏,因而能相对提高内在质量。尽管刮皮可损失一部分人参有效物质,但以人参加工技术改进和提高的观点进行分析,1000多年以前有这种人参加工方法则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与陶弘景同时代的阮孝绪(479~536),其传略由唐代姚思廉(557~637)整理记述在《梁书》之中,谓“阮孝绪母王氏,忽有疾,合药须得生人参”。总览全文,阮孝绪所寻的“人参”,是鲜人参,而非生熟之别的“生人参”。此只属于文献中的旁证,而不能与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的记述相类比。关于阮孝绪传中与人参有关之内容,将在本书的人参文化史中述及。
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教撰《雷公炮炙论》,是我国医药史上最早的一部制药著作,约成书于5世纪,收藏有300余种药物炮炙加工方法所涉及的炮炙技术有炮法、炙法。焙法、爆法、蒸法、煮法、去芦、去足、制霜、酒制、蜜制、药汁制等,内容丰富,记述详尽,是我国古代集中药炮炙之大成的专著。后世本草学中有关炮炙、修事项下之炮、熟、煮、炙,多引自该书,常奉为准则,沿用至今。在《雷公炮炙论》中关于人参的记载为:“凡使,要肥大,块如鸡腿并似人形者。凡采得,阴干,去四边芦头并黑者,锉入药中。”显然,南北朝的刘宋时代,对人参的加工炮炙,不及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的细致具体。但雷敦著作中反映的炮法、炙法、焙法、爆法、蒸法。煮法等加工炮炙技术,对人参加工也可加以运用,因此,加工生产出熟人参及其干燥制品,如红参等,亦能问世。以加工技术而论,红参等蒸后(或用其他高温加热方法处理)的干燥制品,应始于南北朝刘宋时期。从历代本草著作记载的药用人参的特征来分析,供作药用者多为生晒参,其次为少量刮去表皮加工而成的白干参。陶弘景对产于上党、百济、高丽的人参记载为:“上党在冀州西南,魏国所献即是,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实而甘。俗用不入服,乃重百济者,形细而坚白,气味薄于上党。次用高丽,高丽即是辽东,形大而虚软,不及百济。百济今臣属高丽,高丽所献兼有两种,止应择取之尔,实用并不及上党者。”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实,形细而坚白,均为自然干燥所得生晒参的感官特征。陶氏将上党产的生晒参同百济、高而产者进行了比较,百济产的生晒参细小,但质硬而色白,高丽产者支头较大,但虚软。显然百济产的生晒参质量较佳,但是百济、高丽两者生产的生晒参均不及上党产者,即上党人参质量最好。同时还强调,因为百济臣属高丽,故名为高丽产者,其中混有百济生晒参,选用中亦当注意辨别。
通过前述可知,历史上这个时期以应用生晒参为主,而且对其产地、外观质量、药效方面的差异,已有准确的认识。
至唐代,仍重用生晒参,在《新修本草》中强调指出上党人参的具体产地,并纠正陶弘景的观点,谓“人参见多高丽。百济者。潞州太行山所出谓之紫团参,安用焉。陶云:俗用不入服。非也”。宋代苏颂等撰《本草图经》载:“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今河东诸州及泰山皆有之,又有河北榷场及闽中来者,名新罗人参,然具不及上党者佳。其根形状如防风而润实。”可知,自陶弘景至苏颂(1019~1101)时代,历经 600余年,药用人参一直以生晒参为主。
明代陈嘉漠(1486~1565)在《本草蒙垄》中记载;“紫团参,紫大而稍扁。百济参,白坚而圆,名曰条参,俗名羊角参。辽东参,黄润细长而有须,俗名黄参,独胜。高丽参,近紫体虚。新罗参,亚黄味薄。”细审“紫团参,紫大而稍扁”这一特征,应是经过特殊加工方法而赋予紫团参的感官性状,这是药用人参史上首次记载红参及其精制品的具体形状。
紫,是紫团参的颜色,大而稍扁则是紫团参的体形特征。说明,陈嘉漠记述的上党人参,即紫团参,是经过长时间蒸制。加工后所获得的新型人参。紫色,是红色深重之色泽,我国古代,以紫色为尊贵,对深红色、红褐色等均以紫色相称;扁,是蒸制人参经过整形、加压所留下的典型形体表现。作者在从事改进红参加工技术实验研究中,发现并报道了红参色泽与蒸参时问和蒸参压力的相关关系:随着蒸参时间的延长与蒸参压力的增大,红参的颜色逐渐加深,能加工出深红色、褐红色的商品红参。现在在商品经营中,对颜色十分深重的红参,仍称之为“紫红色”或“红褐色”红参。当今,精制红参,小包装红参,在加工中有加压整形的工序,以此保证红参具备特有的形体,这是行业内人所共知的知识。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记述“紫大而稍扁”的人参,就是最早问世经过精心加工的大支头压制红参。这是人参加工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此外,陈氏还提及,高丽参近紫体虚,说明产自高丽的人参中也有红参,但体虚质量较差。
李时珍对人参采收季节与其质量的关系记载为:“秋冬采者质坚实,春夏季者虚软,非地产有虚实也。辽参连皮者黄润色如防风,去皮者坚白如粉。”说明在辽参中已经有“生晒参”、“白干参”两个品种,但不见“紫大而稍扁”之红参,即在上党人参中早已出现的红参,而在辽参中尚不见这个品种。
李言闻对人参生用、熟用的医疗价值和临床具体应用,有十分精辟的论述,谓“人参生用气凉,熟用气温;味甘补阳,微苦补阴”。进而强调:“凉者,高秋清肃之气,天之阴也,其性降;温者,阳春生发之气,大之阳也,其性升。”又说:“人参气味俱薄,气之薄者,生降熟升;味之薄者,生升熟降。如土虚火旺之病,则宜生参,凉薄之气,以泻火而补土,是纯用其气也;脾虚肺怯之病,则宜熟参,甘温之味,以补土而生金,是纯用其味也。”至此,生人参、熟人参的特有用途和医疗地位得以全面论述和确立。
清代,在《宁古塔纪略》中载:“人参以八九月间者为最佳,生者色白,蒸熟辄带红色。红而明亮者,其精神足,为第一等。凡掘参者,一日所得晚即蒸,次晨晒于日中,干后有大小、红白不同,非产地之异,故土人贵红贱白。”《大清王朝事略》有“卖水参国人恐难以久,遂煮熟卖之”的记载。《柳条边纪略》引合《清实剥,说明人参经煮、蒸方法加工的过程:“先以水渍参,明人佯不欲市,边人恐朽败急售,多不得价,太祖乃命煮而售之,煮参始此。近又以煮则味薄,改而为蒸矣。”可知,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参,长期以“生晒参”供用,到明末、清初才出现红参。至乾隆(1736~1795)后期,生、熟人参种类益加繁杂。唐秉钩在《人参考》(1778年刊行)中对用多种加工方法制造的人参做了记载。所列举的成品人参(包括切制品等)共40多个品种,如:尖顶熟。塘西熟、先顶熟、顶熟。统顶、二顶、光熟、次顶、炼熟、中熟、小熟。条小、宫熟、短熟、顶糙、拣糙、统糙、次糙、小红糙、顶太参、太参拿条、太拣条。统条、中条、短条。小糙、强糙、银凤、白熟、泡头、片料、糙条、须中条、须条、泡条。净须。芦管条、芦头等。此外,还区分有20个等级,上等为干、鲜、矮、壮、光。圆、文、笨、熟、糯;下等为潮、晕、长、瘦、糙、瘪、武、尖、生、粳。此期商品参及其加工方法的复杂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鸡林旧闻录》记载:加工时,须将鲜人参置沸水中炉过,再以小毛刷将表皮刷净,并用白线小弓之弦将人参纹理中的泥土清除。将冰糖溶化,把人参浸入糖汁中1~2天,再蒸熟,取出用火盘烤干。这种加工方法,应属于加工掐皮参和糖参的较早记述。显然,糖参只是在有精制的白糖、甚至有冰糖供应之后才能生产,糖参作为商品,大约是在清朝晚期始能问世。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商品人参中有山参、生晒参、全须生晒参、红参、白干参、大力参、掐皮参、冲参、糖参、边条参。白直须。白弯须。红直须。红弯须、混弯须等15个品种。在加工技术方面,较为成熟者有许多至今仍在有选择地应用。作为人参加工史实,对历史上曾经占有一定地位的加工技术整理于后。查看详细

如何吃人参?

我国食用人参的历史悠久,对它的神奇功效也是推崇倍至,据史书记载:人参对人体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功效。它的食用方法很有讲究:
??
?? (一)炖服。将人参切成2cm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4~5小时即可服用。
??
?? (二)嚼食。以2~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是最简单服用方法。
??
?? (三)磨粉。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1~1。5克。
??
?? (四)冲茶。将人参切成薄片,放在碗内或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后即可服用。
??
?? (五)泡酒。将整根人参可切成薄片装入瓶内用50~60度的白酒浸泡,每日斟情服用。
??
?? (六)炖煮食品。人参在食用时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如果将人参和瘦肉、小鸡、鱼等一起烹炖,可消除苦味,滋补强身。
??
?? 另外,无论是红参或是生晒参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总之,只要我们掌握了上述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小小的人参就可以使我们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查看详细

人参养营汤中为什么没有川芎?

因为人参养营汤是由十全大补丸去川芎而来。。。人参养营汤主要功效是温补气血,安神和胃。没有明显气虚气滞,根据气滞则血瘀,故无明显淤血,所以去川芎活血作用。
十全大补丸是针对气血双虚。所以要加川芎活血!查看详细

人参可以和西洋参一起泡茶喝吗?

可以,但是注意不要过量。西洋参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木植物,原产于加拿大的大魁北克与美国。人参与西洋参不能一起吃,人参性甘温,西洋参性甘寒,根据个人体质用药。如果同时服用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只不过注意不要过量。追问请问一下不要过量是不能每次泡太多还是不能久喝?查看详细

人参有什么禁

4种体质不适用人参:1、过度虚弱的病患中医有一句话:“虚不受补”,虽然人参适合气虚患食用,但若身体过度虚弱,吃了人参恐怕也无法对身体有助益。2、月经期间的女性月经期间不适合食用人参,如需要使用,一定要先咨询合格且专业的中医师较佳。3、感冒、感染者感冒、感染的患者,若体内仍然有病邪存在,那么吃人参反而容易补到病邪,让疾病更加恶化。除非是原本身体就很虚弱,又遭到感染,这时中医师才会视情况斟酌使用。4、喜怒无常、血压偏高者若是经常容易情绪亢奋、兴奋、烦躁、脸红脖子粗、易大发雷霆、身体烘热,或是血压非常高、经常性便秘(大便干硬),有以上这些情况的民众,若食用人参,可能会让原本的症状恶化。扩展资料:人参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4 热度: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