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怎么吃?

竹荪萝卜汤:

材料:竹荪80克,香菇4朵,萝卜、胡萝卜各320克,瘦肉160克,姜2片,盐适量。

做法:(1)所有材料洗净,竹荪用水浸软后切段;香菇浸软后去蒂;萝卜切块;瘦肉汆烫后再洗净。

(2)煲滚适量水,下所有材料,煲滚后改小火煲2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鹅蛋黄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分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主要分布于中国的福建、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其中以福建三明、南平以及云南昭通、贵州织金、四川长宁县最为闻名。

竹荪酿肉的做法 

用料 

猪肉  100克  

冬菇  1只  

葱  少许  

盐,生抽,生粉   

竹荪  6条  

操作步骤

1.竹荪,泡软洗干净

2.猪肉切碎剁成肉末加入盐,白糖,淀粉,生抽搅拌均匀,喜欢的可以加点小葱

3.小心把肉酿在竹荪中间,水开后.蒸5一7分钟

4.用蚝油加点白糖,水,勾芡淋在上面

5.以下步骤是用煎的放法

6.两面煎到金黄色,里面的肉也有7,8成熟了

7.用生抽,白糖,蚝油,少许淀粉搅拌均匀,放入锅里,盖盖中火煮1一2分钟,小心煮糊哦

8.看到收汁就可以了

竹荪(ta (Vent.)Fisch)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16年第112号公告》,批准长宁竹荪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划定长宁县现辖行政区域为保护区域,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竹荪

竹荪是一种灵草,成熟后能散发出浓浓的清香,不仅肉质滑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食用菌。

食用方法:1、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切成一寸左右,将排骨500g切成方块形,和切好的竹蒜一起放入锅中,加入℃的热水烧20分钟后加入盐,味精即可食用。2、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把切成很碎并加有盐和味精的细猪肉放入竹蒜的空心中,一条条摆好,蒸25分钟后,等50℃时切成方块即可食用。

保存上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不要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时请尽快食用。

竹荪母鸡汤

这倒真是再简单不过的菜了,只要原料够好——真正的土养的老母鸡,而且不要超过三斤的那种。

将土养老母鸡去毛、淘尽内脏、减去鸡屁股并洗净鸡身后,先烧滚一过水,将老母鸡整个儿地浸在滚水中焯去血腥气,捞出后冲一下。

砂锅中一次性加满水,放入老母鸡,加拍松的生姜块一个、料酒一小勺,先大火烧开后,用小火慢慢炖。炖鸡时,为了防止汤水溢出,可以在砂锅上架两根竹筷,再盖上锅盖。大约三小时后,鸡汤已经呈现金黄色。这时可以将已经用水发过的竹荪切段,投入鸡汤中,再炖,等竹荪充分浸润了鸡汤的味道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盐,关火,撒一点点葱花增香,就可上桌了。

要点:给鸡焯水时不要弄破鸡皮;水发竹荪要多浸泡一会儿,才会去除那股怪味儿,竹荪不要放多,否则会夺鸡汤的鲜味;如果老母鸡肚子里油很多,要挖出来扔掉一点,尤其是在夏天对于喜欢清淡的人来讲。

竹荪红螺汤

功效:养肝明目,温中补肾。

来源:保健汤菜大全

出处:中华药汤谱

用料红螺肉400克,豌豆苗50克,竹荪10克,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各适量。

制法将红螺肉洗净切片,放沸水锅中焯透捞出。竹荪用清水泡软,洗去泥沙,切去两头,再用清水漂洗成白色时捞出,切成段。豌豆苗去杂洗净。坐锅加清水,放入竹荪、料酒、精盐、螺片,烧煮开后放入豆苗、葱段,略煮片刻,加味精起锅。

用法每周1~2剂,分数次服用,用量不限。

注释红螺肉含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性味甘凉,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配以山珍之品竹荪,不仅味鲜美,而且有较高营养价值。

适应症:脾胃虚弱,神经衰弱,视物不清等症。

类别:药膳

竹荪烩鸡腰

【所属菜系】

【菜肴口味】清香

【涉及食材】蔬菜山珍

【特点】

1.竹荪,是云南名贵野生食用菌,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称。初时菌体呈卵球形,白色或淡紫褐色,成熟时包被破裂,伸出笔状孢托。菌盖钟形,有显著网络,顶端平、有孔口,上有暗绿色粘液状微臭的孢体。菌幕白色,似如长裙。生长在湿热地区的竹林落叶层下,常于夏秋季节采摘食用。2.竹荪,色泽洁白,口感软脆,鲜美清香,富含营养。据测定,干品含粗蛋白质15~22.2%,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以及16种氨基酸,其中的谷氨酸达1.7%。谷氨酸是味精的主要成份,这是竹荪味道鲜美的原因。竹荪食法多样,更宜于做汤。竹荪烩鸡腰,色泽协调,鸡腰肥烂,竹荪脆嫩,清淡适口。是云南高级筵席汤菜之一。

【原料】

鸡腰…………200克精盐……………8克云腿……………30克味精……………2克胡萝卜…………30克胡椒粉…………l克干竹荪…………30克鸡清汤………500克蒸蛋黄糕………30克芝麻油…………5克莴笋……………30克

【制作过程】

1.干竹荪用凉水涨发,淘洗干净,再用凉水发透,捞入热水锅中氽后,取出改刀。胡萝卜、莴笋分别在热水锅中焯熟,过凉,切成象眼块。云腿、蒸蛋黄糕切片。

2.鸡腰清洗干净,用鸡清汤氽熟,捞入冷水中过凉。用刀从鸡腰中间划一道口,撕去薄膜,沿刀日再平片为两半,入碗,加鸡清汤l00克,盐2克,上笼蒸10分钟。

3.炒锅置旺火,注入鸡清汤400克,依次下云腿、蒸蛋黄糕、胡萝卜、莴笋,烧开后撇去浮沫,将竹荪挤去水分放入,加盐6克、味精、胡椒粉调味,起锅入汤碗,将蒸好的鸡腰连汁倒入,淋上芝麻油即成。

〔工艺关键〕

竹有用凉水泡约2~3小时,胀透后,用清水反复洗净泥沙和杂质,即可用凉水泡上待用。

竹荪银耳汤

竹荪银耳汤

原料:干竹荪25克,干银耳20克,冰糖200克。

刀工成型:

用冷水将竹荪、银耳分开泡发,摘蒂去泥洗净;将竹荪切成5厘米的长段,混银耳用温水漂洗几遍。

烹调方法:煮。冰糖用水溶化,撇去浮沫放入竹荪、银耳煮熟,装碗即成。

风味特色:汤汁清亮,竹荪松脆,银耳细糯。

技术要领:煮制时不要让竹荪过烂。

香酥竹荪鱼

原料:干竹荪、净鱼肉、鸡蛋、盐、鸡精、淀粉、面包糠、芝麻、椒盐、食用油

制法:

1.将干竹荪用水泡开,切成5厘米长的段;

2.将净鱼肉剁成茸,加入盐、鸡精搅拌均匀,再将鱼茸放入竹荪中间,蘸上鸡蛋液、面包糠、芝麻待用;

3.坐锅点火倒油,油温6成热时,放入竹荪鱼,炸至金黄色时捞出,食用时蘸椒盐即可。

特点:外酥里嫩功效:竹荪脆嫩爽口、香气浓郁,是我国国宴及高级宴席的名贵菜肴。竹荪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具有活血、健脾、助消化之功效,并对咳嗽、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有预防的作用。

竹荪白菜元子汤

材料:白菜、猪肉泥、竹荪、香菇、青笋、黄瓜、胡萝卜

调味料:盐、高汤

做法

1、将竹荪用水泡一下,切成段,黄瓜、胡萝卜、青笋去皮洗净,切成大片,待用。

2、选2张白菜叶用开水略烫一下。用烫过的白菜叶包住调好味的猪肉泥,裹成条状,下锅用小火煮约5分钟,起锅后切成段。

3、锅内放适量高汤,下入竹荪段、黄瓜片、青笋片、胡萝卜片煮开,放入做好的白菜元子煮沸即可。

竹荪肝糕

[制作原料]猪肝、竹荪、盐、味精、胡椒粉、葱、姜、料酒、鸡蛋、清汤。

[烹饪方法]

把肝打碎,过箩,加葱姜水、盐、味精、蛋清上屉蒸,蒸好的肝糕取出来放入容器、注入清汤、放入竹荪。

[特点]肝糕细嫩、味道鲜美、有滋补和补血的功效。

鸡茸竹荪汤

基本材料鸡脯肉150克,水发竹荪350克,盐、香菜叶、豆苗叶、黄瓜皮、胡萝卜鸡蛋清、高汤、水发香茹、猪油。

制作:将鸡脯去筋切成条,加工成茸泥,再加盐、鸡蛋清搅匀上劲。把水发竹荪剪开切成象眼片,胡萝卜切末,黄瓜皮切细丝,香茹切成花盆形状。取小汤匙12把抹上猪油,再把茸放里面抹平,装饰上香菜叶、豆子叶、胡萝卜末,黄瓜皮丝、香菇花盆块,做成各种花形,上笼蒸3分钟取出备用。把竹荪焯一遍,再用高汤氽一下放入汤盆内。再把蒸好的鸡茸浮入汤中即可。

蟹肉竹荪扒芦笋

原料:蟹肉、蟹黄50克,竹荪200克,芦笋200克。高汤100克,盐、味精、料酒量。制作方法:

1.芦笋选粗细均匀切成两寸的段(只用前端),竹荪用凉水泡透,择洗干净,切成一寸的段。

2.芦笋用水烫透,锅内放油,放入芦笋,用芡汤炒匀。

3.将竹荪泡发后,放入高汤煨一会儿捞出,然后穿入芦笋摆好。

4.锅内放油,煸蟹黄、蟹肉,加入料酒、高汤、盐、味精、鸡粉芦笋,勾芡打,再浇在摆好的芦笋上即成。

竹荪鱼元汤

原料:竹荪25克,鱼茸500克,菜心25克,清汤1000克,精盐5克,味精5克,料酒10克,生姜10克,葱5克。

制作:竹荪经涨发后漂洗干净待用;将鱼茸挤成鱼元人锅余熟,菜心切成橄揽形入锅烫熟,清汤吊干净烧开放人竹荪、鱼元、菜心,调味即成。

特点:竹称清香,鱼元色白鲜嫩。

竹荪素烩

【主料】:竹荪1两、蘑菇2只、四季豆半两、笋片半两、黑木耳及胡萝卜花少许

【调料】:盐3分、素易鲜2分

【作法】:竹荪用水泡开后切段、蘑菇切片、四季豆入油锅拉油后与其他原料一起焯水沥干。锅内放入一杯水,加入原料调味略烧后勾薄成。

【特点】:清香爽口

柴把竹荪卷

主料:竹荪8条芹菜2根金针菇1把香菇2朵胡萝卜少许汤1碗

调料:盐10g鸡粉5g水淀粉10g

制作方法:

1、竹荪泡软,切头、尾卷成筒形,氽汤备用。

2、胡萝卜去皮,先煮熟再切丝;香菇切条;金针菇切根,洗净;芹菜烫水至软,切成细长条。

3、把金针菇、香菇条与胡萝卜条放入竹荪中卷起,用芹菜段系紧,排放于碗中,加入清汤及调料蒸5—6分钟。

4、盛出,排于盘中,用原来的汤汁以水淀粉勾芡淋上即可。

云片竹荪汤

主料:鹌鹑蛋、竹荪

辅料:火腿、香菜

调料:鸡汤、盐、鸡精、料酒、鸡油

做法:

1、将竹荪用温水泡开洗净切成象眼片,火腿切末,香菜叶洗净;

2、取汤匙十把,里边沫上一层鸡油,每把汤匙中磕入一个鹌鹑蛋,上面放上火腿末、香菜叶放到蒸锅中蒸5分钟后取出晾凉,去掉汤匙,将鹌鹑蛋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捞出装入汤盘中待用;

3、坐锅点火放入高汤,加入鸡精、料酒、盐、竹荪片,待开锅后倒入装有鹌鹑蛋汤盘中即食。

特点:形状美观,竹荪脆嫩,汤清味鲜。

香酥竹荪鱼

主料:干竹荪、鱼肉

辅料:鸡蛋

调料:盐、鸡精、淀粉、面包糠、芝麻、椒盐、食用油

做法:

1、将干竹荪用水泡开,切成5厘米长的段;

2、将净鱼肉剁成茸,加入盐、鸡精搅拌均匀,再将鱼茸放入竹荪中间,蘸上鸡蛋液、面包糠、芝麻待用;

3、坐锅点火倒油,油温6成热时,放入竹荪鱼,炸至金黄色时捞出,食用时蘸椒盐即可。

特点:外酥里嫩。

提示:竹荪脆嫩爽口,香气浓郁,是我国国宴及高级宴席的名贵菜肴。竹荪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具有活血、健脾、益胃助消化之功效并对咳嗽、高血压、高血脂等有预防的作用。

竹荪鸽蛋莼菜汤

原料:竹荪100克,莼菜50克,鸽蛋12个。

调料:高汤1000克,盐3克,蘑菇精2克,胡萝卜2片。

做法:

1.竹荪洗净切段,鸽蛋煮熟去壳,莼菜和胡萝卜焯水。

2.锅中倒入高汤烧开,放入所有原料和调料,煮5分钟即可。

特点与功效:竹荪减肥健身,鸽蛋滋阴养颜,加上亦有抗癌功效的西湖莼菜,营养相得益彰,口感清香宜人。

提示:煮高汤时大火烧开,再转中小火煮原料。

竹荪炒肉片竹荪100克,猪瘦肉250克。将二者洗净,切片;先油爆肉半分钟,倒人竹荪,加适量水和精盐,炯熟即可。此肴具有润肺益胃的功效,适用于肺燥于咳,口渴,纳差等病症。

竹荪爆肚皮竹苏50~10O克,猪肚500克。将猪肚洗净,先用高压锅烧至7~8分熟,起锅切片;竹荪切片,用食油爆肚片,片刻加人竹苏,再加适量精盐、料酒稍焖,人葱段、姜片,焖熟即可。此肴具有益胃补中的功效,适用于气虚阴亏之人食之。

竹荪烧鱼块竹荪100克,草鱼1条(约500克),姜、葱各适量。将草鱼洗净,去鳞片、肠杂,切块;竹荪洗净切片;先烧鱼块至八成熟,人竹荪、葱段、生姜、料酒等,加精盐稍焖即可。此肴具有补益脾胃的功效,适用于体质虚弱[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脘腹胀满,纳差,四肢倦怠等病症。

竹蕈鸭子汤竹荪150克,鸭1只(约750克)。将鸭子脱毛洗净,除内脏,切块;竹荪亦切块;先用高压锅将鸭子烧至八成熟,人竹荪,放精盐炖熟即可。此汤具有补气养阴,润肺清热的功效,适用于阴虚肺热,体弱气喘之人食之。

龙井竹荪

主料:干竹荪16个。

配料:鱼茸100克,豌豆32粒,水发发菜少许,熟火腿末、油菜末各少

许,豆苗少许,鸡蛋清2个。

调料:料酒10克,精盐2克,干玉米粉10克,清汤1250克,熟猪油5克。

做法:

1.将竹荪放入盆中,注入温水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冲洗数遍。如竹荪颜色过黑,可加入少许精盐揉搓几下,用清水冲洗干净。

2.将约2寸长的上半部竹荪(其余不用)放在平盘中,在茎部根上撒些干玉米粉。

3.将鸡蛋清倒入平盘中,用筷子抽起,呈雪白泡沫状。将鱼茸放入碗中,加入炒酒、精盐、熟猪油各少许,搅拌上劲后再放入鸡蛋清和玉米粉,搅拌成糊。

4.将鱼茸糊挤成长约8分的龙井鱼身子,放在竹荪的撒有玉米粉的部位,用两粒豌豆安在鱼头两侧做眼睛,背上撒些发菜、火腿末、油菜末,即成龙井竹荪。按以上方法做16个,上屉蒸熟,取出,放在海碗内。

5.另坐锅,注入清汤,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料酒、精盐,浇在海碗内即成。

竹荪牛鞭

『原料』

黄牛鞭1根(约750克),白菜苞20个,竹荪50克,枸杞5克,花生油100克,盐、味精适量,糖10克,红葡萄酒50克,番茄酱50克,辣椒油25克,香油5克,姜20克,葱25克,肉桂5克,八角5克,草果3克,白蔻3克,干红椒50克,湿淀粉25克。

『制作过程』

1、牛鞭下冷水锅煮2小时,剖开刮洗干净,切6厘米长,1.5厘米粗的条,再入冷水锅烧开捞出。菜心洗净,竹荪水发,枸杞泡发。葱姜洗净拍破。2、锅内放油,下番茄酱、姜、葱、肉桂、干红椒、八角、草果、白蔻煸炒,再下入牛鞭,烹红葡萄酒,放盐、味精、白糖,用砂锅加清水煨烂,拣出葱、姜、肉桂、八角等香料。3、菜苞炒熟入味,竹荪切5厘米长的段氽水。牛鞭倒入炒锅收浓汤汁,勾芡,淋辣椒油和香油,装入盘中,撒枸杞、葱段即可。

竹荪野菌烧鸡

原料:净土鸡、水发竹荪、盐渍牛肝菌、鸡纵菌、盐、鸡精、味精、胡椒粉、老姜、大葱、料酒各适量。

制作程序:

l鸡洗净,改刀成5厘米见方的块;竹荪择去老残部分,切成3厘米的片;野菌用清水透去盐,余煮后切成05厘米厚的片待用。

2鸡块下姜、葱锅内爆香,烹人料酒,掺鲜汤吃味后下野菌,烧沸去掉浮沫,用小火漫烧至鸡肉把软时,下竹荪、香油收汁起锅

3装盘时,将竹荪放上面,其他放下面,成宝塔型即成。

操作要领:下野菌后,应改小火慢烧;竹荪在要起锅时下,否则汁不清爽,竹荪易被烧烂

操作要领:

竹荪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滋补强身、益气补脑、养神健体的功效。此外,还有减少体内脂肪贮积的作用。竹荪与野菌同用,加上鸡肉的补益作用,可作为气血不足、高血压、高胆固醇、冠心病、动脉硬化及癌症病人的营养保健菜肴。

如意竹荪

【主料】水发竹荪150克,鸡脯肉100克,肥膘50克,鲜蘑末、火腿末各10克,莞豆苗少许。

【调料】湿淀粉、料酒各10克,盐、面粉各少许,鸡蛋清30克,清汤250克,葱姜水适量。

【制作过程】(1)鸡脯、肥膘剁成泥,调入蛋清、葱姜水、鲜蘑末、料酒、盐,制成鸡泥,豆苗切成末。

(2)发好竹荪用开水氽一下,用刀竖划开去掉尖部,平铺在盘中,洒上少许面粉,抹上一层鸡泥,火腿茸、豆苗末分洒两头,再从两端卷至中间,用淀粉粘住,蒸5分钟取出,装在汤盘中。

(3)勺中放入清汤、盐、料酒、姜水,调好口味,烧开,浇在汤盘中即可。

【特点】汤鲜味美,营养丰富。

竹荪白果

材料:油菜600克、竹荪40克、白果罐头1罐

调味料:

A料:糖、盐、黄酒各2小匙

B料:高汤1碗,盐、糖、黄酒各适量

做法:

1.竹荪放入碗中,加冷水泡软捞出,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油菜洗净,放入沸水中加A料烫熟,捞出沥干水分,待凉后铺入盘底备用。

2.锅中倒入B料煮开,放入竹荪煮至透明,捞出,盛入油菜上;锅中汤汁继续煮沸,放入白果煮熟,盛出,淋在竹荪上,即可端出食用。

扒竹荪带底

特点:营养丰富,滋味互补,醇香可口。

主料:水发竹荪700克。

配料:水发香菇300克,火腿2片(10克),湿淀粉15克,冬笋2片(8克)。

作料:精盐5克,味精3克,姜汁35克,奶汤1500克,大油200克。

制法:

将水发竹荪从茎部剖开截成6.5厘米的段,洗净后用开水氽一下,再用开水浸养着备用。水发香菇除留一枚形状完整者外,皆以卧刀片成片备用。取九寸盘一个,将锅垫放在上面,中间放整香菇一枚,上下各放一片刻成叶状的火腿片,左右各放一片冬笋片。然后以三搭头的形式将水发竹荪整齐地摆在锅垫上,再将香菇片放在竹荪上,形成中间高、四周低,再用一个九寸盘扣住。

炒锅置旺火上,添入奶汤750克,放入精盐2克、姜汁15克,将锅垫放入汤中,汤沸5分钟之后取出。重置锅于旺火上,添大油150克,油热七成时添奶汤750克、精盐3克、姜汁20克,放入锅垫扒制。汤烧开,移到小火收汁。待主料将汁吸收时,再放入大油50克及味精,随即将锅垫托出,掀去盘子,扣在扒盘中,锅中余汁勾入湿淀粉,搅匀淋在主料上即成。

竹荪怎么吃?先将干竹荪菌用温水泡发,洗净挤干水后,即可待用。竹荪菌有烧、炒、焖、扒、酿、炖汤等多种烹饪方法,如竹荪菌芙蓉汤、竹荪菌鸡汤等滋补名菜。

保肝消脂、塑身降压——花菇炖竹荪

材料:食养家香菇5朵、食养家竹荪5根、火腿少许、青菜少许

做法:

1、食养家香菇用热水泡10分钟,食养家竹荪用温水泡开,洗净切成段,火腿切小片(最好用沸水烫一下)。

2、将食养家香菇、食养家竹荪和火腿放在碗里,加满开水,放锅里隔水炖35分钟,再放入青菜继续炖5分钟。

滋补强壮、益气补脑——竹荪土鸡汤

材料:鸡腿2-3只、食养家山药1根、食养家竹荪6根、大葱4段、老姜4片、料酒1汤匙、盐2茶匙

做法:

1、新鲜鸡腿洗净,放入加了姜片的开水中焯烫一下捞出,用清水冲净鸡块表面上的浮末。

2、食养家竹荪用冷水浸泡10分钟,山药去皮切小块。

3、沙锅注入足量的水,放入焯过的鸡和山药块。加料酒一汤勺,葱段4段,姜片4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半小时。

4、趁着煲汤的时间,将浸泡回软的食养家竹荪,切去头和尾部的网,放入温水中焯烫20秒钟,去除食养家竹荪的生涩味。捞出后,用冷水略微冲洗一下,放入鸡汤中,继续煲30分钟以上。

5、出锅前,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盐调味即可。

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竹荪母鸡汤

材料:食养家竹荪、鸡一只、姜片、盐

做法:

1、将土养老母鸡去毛、淘尽内脏、减去鸡屁股并洗净鸡身后,先烧滚一过水,将老母鸡整个儿地浸在滚水中焯去血腥气,捞出后冲一下。

2、砂锅中一次性加满水,放入老母鸡,加拍松的生姜块一个、料酒一小勺,先大火烧开后,用小火慢慢炖。

3、炖鸡时,为了防止汤水溢出,可以在砂锅上架两根竹筷,再盖上锅盖。大约三小时后,鸡汤已经呈现金黄色。

4、这时可以将已经用水发过的食养家竹荪切段,投入鸡汤中,再炖,等竹荪充分浸润了鸡汤的味道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盐,关火,撒一点点葱花增香,就可上桌了。

食养家小建议:给鸡焯水时不要弄破鸡皮;水发竹荪要多浸泡一会儿,才会去除那股怪味儿,竹荪不要放多,否则会夺鸡汤的鲜味;如果老母鸡肚子里油很多,要挖出来扔掉一点,尤其是在夏天对于喜欢清淡的人来讲。

竹荪的吃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炒着吃,可以炖汤吃,或者与其它的菜肴一起烹制食用。一般常见的吃法,是用竹荪搭配各种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一起烹制食用。比如和鸡、鸭、排骨、银耳等食材搭配。

干品烹制前应先用淡盐水泡发10分钟,并剪去菌盖头(封闭的一端),同时要去除竹荪的花朵部分(网状部分,花朵是竹荪香味比较集中的地方),只保留茎部,否则会有怪味。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和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时请尽快食用。

竹荪深加工

竹荪精。

竹荪精是纯菌类调味品,不同于传统味精和鸡精以化学物质和动物成分为主要原料,而以提取原生态菌类的鲜味为主要原料,完全摆脱了工业污染和动物疾病的威胁。为传统调味品带来了一次调鲜和健康的革命。

竹荪酒。

竹荪酒是以五粮为基酒,采用竹荪、猕猴桃为主要原料,配以竹荪发酵液,调和诸味,勾兑而成菌香型白酒。

竹荪茶。

竹笋茶成分为:竹荪、藏茶、黄精、红苋菜。适宜人群:高原旅游、办公室疲劳、大鱼大肉人群。

竹荪的做法大全

竹荪

竹荪是一种灵草,成熟后能散发出浓浓的清香,不仅肉质滑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食用菌。

食用方法:1、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切成一寸左右,将排骨500g切成方块形,和切好的竹蒜一起放入锅中,加入℃的热水烧20分钟后加入盐,味精即可食用。2、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把切成很碎并加有盐和味精的细猪肉放入竹蒜的空心中,一条条摆好,蒸25分钟后,等50℃时切成方块即可食用。

保存上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不要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时请尽快食用。

竹荪母鸡汤

这倒真是再简单不过的菜了,只要原料够好——真正的土养的老母鸡,而且不要超过三斤的那种。

将土养老母鸡去毛、淘尽内脏、减去鸡屁股并洗净鸡身后,先烧滚一过水,将老母鸡整个儿地浸在滚水中焯去血腥气,捞出后冲一下。

砂锅中一次性加满水,放入老母鸡,加拍松的生姜块一个、料酒一小勺,先大火烧开后,用小火慢慢炖。炖鸡时,为了防止汤水溢出,可以在砂锅上架两根竹筷,再盖上锅盖。大约三小时后,鸡汤已经呈现金黄色。这时可以将已经用水发过的竹荪切段,投入鸡汤中,再炖,等竹荪充分浸润了鸡汤的味道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盐,关火,撒一点点葱花增香,就可上桌了。

要点:给鸡焯水时不要弄破鸡皮;水发竹荪要多浸泡一会儿,才会去除那股怪味儿,竹荪不要放多,否则会夺鸡汤的鲜味;如果老母鸡肚子里油很多,要挖出来扔掉一点,尤其是在夏天对于喜欢清淡的人来讲。

竹荪红螺汤

功效:养肝明目,温中补肾。

来源:保健汤菜大全

出处:中华药汤谱

用料:红螺肉400克,豌豆苗50克,竹荪10克,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各适量。

制法:将红螺肉洗净切片,放沸水锅中焯透捞出。竹荪用清水泡软,洗去泥沙,切去两头,再用清水漂洗成白色时捞出,切成段。豌豆苗去杂洗净。坐锅加清水,放入竹荪、料酒、精盐、螺片,烧煮开后放入豆苗、葱段,略煮片刻,加味精起锅。、

用法每周1~2剂,分数次服用,用量不限。

注释:红螺肉含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性味甘凉,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配以山珍之品竹荪,不仅味鲜美,而且有较高营养价值。

适应症:脾胃虚弱,神经衰弱,视物不清等症。

类别:药膳

小耿妈妈

食材与明细

排骨500克山药1根竹荪适量生姜1块盐适量鸡精适量料酒适量

1.排骨洗净,加点料酒焯烫一遍,洗去血沫。

2.重新加入水,姜片熬成汤。

3.竹荪用淡盐水泡10分钟左右洗净。

4.山药去皮泡在水里面。

5.山药切成块,竹荪去根,头部切成段。

6.汤差不多熬好,山药,竹荪加入汤中。

7.烧开加盐,鸡精调好味再大火烧两三分钟就可以。

8.竹荪山药排骨汤加做好了。

用温水浸半小时,洗净沥去一些水分煲汤的时候加进去一起煲或者烧开水烫熟了捞出来凉拌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调味品

用冷水泡一下,泡开了之后,挤干水,可以来煲汤,水开了之后直接放进去就可以。也可以用来烧菜哦。

竹荪伞能吃吗?

可以吃。因为竹荪伞是竹荪的一部分。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回形状略似答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16年第112号公告》,批准长宁竹荪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划定长宁县现辖行政区域为保护区域,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营养价值

1、竹荪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

2、竹荪的有效成分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3、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

4、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恐怕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查看详细

竹荪怎么种植?

竹荪种植步骤如下:

1菌种选择与制作目前国内人工驯化栽培的红托竹荪品种较多,宜选用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且干品品味较高的优良品种,而且还应选择接种1年可连收2~3年的品种。

原种和栽培种制作配方:木屑或棉籽壳76%,麦皮20%,白糖1%,石灰粉2%,过磷酸钙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料水比例为1∶1.2,pH值5.5~6。料拌好后装瓶,要求下松上稍实,中间打洞,置于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2.5小时,待培养基冷却至25℃时可接种,接完种置于22~24℃通风黑暗的培养室内培养70~80后可用做扩大培养和栽培用。

2栽培季节与场所选择红托竹荪要求在偏阴湿环境下生长,栽培地应选择在海拔500~1000米的地区,时间以2~5月、9~11月为宜,最适宜温度在20~26℃。

室内栽培采用地下或搭架两种方式,栽培架搭2~3层为宜,每层高60厘米,宽1.3米。室外则选背阴处、土壤肥沃、半沙质酸性的田园地,无沙质土壤也可,但要另覆盖腐植土加沙质土壤。栽培场所还应搭盖近全阴闭或全阴闭高2米的遮阳棚。

3培养料的配制及处理易腐烂的原料会使红托竹荪的菌蛋缺乏营养而萎蕾、死蕾,因此培养料要求新鲜、干燥。木材最好加工为长10~12厘米规格。杂竹、毛竹片可砍为长50厘米压裂后使用。培养料中的竹料比例应在30%以上,但竹丝、竹屑因保水性差不宜使用。原料下种前先用5%石灰澄清水浸6~7天,再用清水浸2天后清洗干净,使pH值降至6~6.5后捞起备用。也可用发酵法,让原料浸透水后堆成高1.2米,宽2米的发酵堆,覆盖薄膜,待中心温度高达65℃时翻堆,一般每7天翻土次,待原料腐熟呈褐色、无氨臭味时便可使用。

4栽培方法播种前10多天喷1000倍甲胺磷农药水溶液加30%甲醛对栽培场地进行灭虫灭菌。播种前2~3天把田园土壤整松做成高50厘米,宽1.3米的畦床。播种时把未干的混合培养料铺4~6厘米厚,然后播菌种,再铺8~10厘米培养料,再播菌种,第三层铺2~4厘米厚,即覆以腐植土4~6厘米,腐植土需先灭虫灭菌,土质含水量保持不干不湿。之后,再盖上2厘米厚微湿的竹叶、茅草或松针叶,最后盖膜保温保湿发菌。每平方米计用干料20~25千克,菌种3~4千克,要求播种过程中菌种不碎并严格避光。

5科学管理播种后控制培养料含水量在65%~75%,空气相对湿度为85%。前15天不必喷水,7天后每3天揭膜通风30分钟,温度超过30℃时也应揭膜,夜间盖上。

查看详细

竹荪怎样做才好吃?

竹荪是一种灵草,成熟后能散发出浓浓的清香,不仅肉质滑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食用菌。

食用方法:1、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切成一寸左右,将排骨500g切成方块形,和切好的竹蒜一起放入锅中,加入℃的热水烧20分钟后加入盐,味精即可食用。2、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把切成很碎并加有盐和味精的细猪肉放入竹蒜的空心中,一条条摆好,蒸25分钟后,等50℃时切成方块即可食用。

保存上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不要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时请尽快食用。

竹荪母鸡汤

这倒真是再简单不过的菜了,只要原料够好——真正的土养的老母鸡,而且不要超过三斤的那种。

将土养老母鸡去毛、淘尽内脏、减去鸡屁股并洗净鸡身后,先烧滚一过水,将老母鸡整个儿地浸在滚水中焯去血腥气,捞出后冲一下。

砂锅中一次性加满水,放入老母鸡,加拍松的生姜块一个、料酒一小勺,先大火烧开后,用小火慢慢炖。炖鸡时,为了防止汤水溢出,可以在砂锅上架两根竹筷,再盖上锅盖。大约三小时后,鸡汤已经呈现金黄色。这时可以将已经用水发过的竹荪切段,投入鸡汤中,再炖,等竹荪充分浸润了鸡汤的味道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盐,关火,撒一点点葱花增香,就可上桌了。

要点:给鸡焯水时不要弄破鸡皮;水发竹荪要多浸泡一会儿,才会去除那股怪味儿,竹荪不要放多,否则会夺鸡汤的鲜味;如果老母鸡肚子里油很多,要挖出来扔掉一点,尤其是在夏天对于喜欢清淡的人来讲。

竹荪红螺汤

功效:养肝明目,温中补肾。

来源:保健汤菜大全

出处:中华药汤谱

用料红螺肉400克,豌豆苗50克,竹荪10克,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各适量。

制法将红螺肉洗净切片,放沸水锅中焯透捞出。竹荪用清水泡软,洗去泥沙,切去两头,再用清水漂洗成白色时捞出,切成段。豌豆苗去杂洗净。坐锅加清水,放入竹荪、料酒、精盐、螺片,烧煮开后放入豆苗、葱段,略煮片刻,加味精起锅。

用法每周1~2剂,分数次服用,用量不限。

注释红螺肉含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性味甘凉,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配以山珍之品竹荪,不仅味鲜美,而且有较高营养价值。

适应症:脾胃虚弱,神经衰弱,视物不清等症。

类别:药膳

竹荪烩鸡腰

【所属菜系】

【菜肴口味】清香

【涉及食材】蔬菜山珍

【特点】

1.竹荪,是云南名贵野生食用菌,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称。初时菌体呈卵球形,白色或淡紫褐色,成熟时包被破裂,伸出笔状孢托。菌盖钟形,有显著网络,顶端平、有孔口,上有暗绿色粘液状微臭的孢体。菌幕白色,似如长裙。生长在湿热地区的竹林落叶层下,常于夏秋季节采摘食用。2.竹荪,色泽洁白,口感软脆,鲜美清香,富含营养。据测定,干品含粗蛋白质15~22.2%,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以及16种氨基酸,其中的谷氨酸达1.7%。谷氨酸是味精的主要成份,这是竹荪味道鲜美的原因。竹荪食法多样,更宜于做汤。竹荪烩鸡腰,色泽协调,鸡腰肥烂,竹荪脆嫩,清淡适口。是云南高级筵席汤菜之一。

【原料】

鸡腰…………200克精盐……………8克云腿……………30克味精……………2克胡萝卜…………30克胡椒粉…………l克干竹荪…………30克鸡清汤………500克蒸蛋黄糕………30克芝麻油…………5克莴笋……………30克

【制作过程】

1.干竹荪用凉水涨发,淘洗干净,再用凉水发透,捞入热水锅中氽后,取出改刀。胡萝卜、莴笋分别在热水锅中焯熟,过凉,切成象眼块。云腿、蒸蛋黄糕切片。

2.鸡腰清洗干净,用鸡清汤氽熟,捞入冷水中过凉。用刀从鸡腰中间划一道口,撕去薄膜,沿刀日再平片为两半,入碗,加鸡清汤l00克,盐2克,上笼蒸10分钟。

3.炒锅置旺火,注入鸡清汤400克,依次下云腿、蒸蛋黄糕、胡萝卜、莴笋,烧开后撇去浮沫,将竹荪挤去水分放入,加盐6克、味精、胡椒粉调味,起锅入汤碗,将蒸好的鸡腰连汁倒入,淋上芝麻油即成。

〔工艺关键〕

竹有用凉水泡约2~3小时,胀透后,用清水反复洗净泥沙和杂质,即可用凉水泡上待用。

竹荪银耳汤

竹荪银耳汤

原料:干竹荪25克,干银耳20克,冰糖200克。

刀工成型:

用冷水将竹荪、银耳分开泡发,摘蒂去泥洗净;将竹荪切成5厘米的长段,混银耳用温水漂洗几遍。

烹调方法:煮。冰糖用水溶化,撇去浮沫放入竹荪、银耳煮熟,装碗即成。

风味特色:汤汁清亮,竹荪松脆,银耳细糯。

技术要领:煮制时不要让竹荪过烂。

香酥竹荪鱼

原料:干竹荪、净鱼肉、鸡蛋、盐、鸡精、淀粉、面包糠、芝麻、椒盐、食用油

制法:

1.将干竹荪用水泡开,切成5厘米长的段;

2.将净鱼肉剁成茸,加入盐、鸡精搅拌均匀,再将鱼茸放入竹荪中间,蘸上鸡蛋液、面包糠、芝麻待用;

3.坐锅点火倒油,油温6成热时,放入竹荪鱼,炸至金黄色时捞出,食用时蘸椒盐即可。

特点:外酥里嫩功效:竹荪脆嫩爽口、香气浓郁,是我国国宴及高级宴席的名贵菜肴。竹荪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具有活血、健脾、助消化之功效,并对咳嗽、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有预防的作用。

竹荪白菜元子汤

材料:白菜、猪肉泥、竹荪、香菇、青笋、黄瓜、胡萝卜

调味料:盐、高汤

做法

1、将竹荪用水泡一下,切成段,黄瓜、胡萝卜、青笋去皮洗净,切成大片,待用。

2、选2张白菜叶用开水略烫一下。用烫过的白菜叶包住调好味的猪肉泥,裹成条状,下锅用小火煮约5分钟,起锅后切成段。

3、锅内放适量高汤,下入竹荪段、黄瓜片、青笋片、胡萝卜片煮开,放入做好的白菜元子煮沸即可。

竹荪肝糕

[制作原料]猪肝、竹荪、盐、味精、胡椒粉、葱、姜、料酒、鸡蛋、清汤。

[烹饪方法]

把肝打碎,过箩,加葱姜水、盐、味精、蛋清上屉蒸,蒸好的肝糕取出来放入容器、注入清汤、放入竹荪。

[特点]肝糕细嫩、味道鲜美、有滋补和补血的功效。

鸡茸竹荪汤

基本材料鸡脯肉150克,水发竹荪350克,盐、香菜叶、豆苗叶、黄瓜皮、胡萝卜鸡蛋清、高汤、水发香茹、猪油。

制作:将鸡脯去筋切成条,加工成茸泥,再加盐、鸡蛋清搅匀上劲。把水发竹荪剪开切成象眼片,胡萝卜切末,黄瓜皮切细丝,香茹切成花盆形状。取小汤匙12把抹上猪油,再把茸放里面抹平,装饰上香菜叶、豆子叶、胡萝卜末,黄瓜皮丝、香菇花盆块,做成各种花形,上笼蒸3分钟取出备用。把竹荪焯一遍,再用高汤氽一下放入汤盆内。再把蒸好的鸡茸浮入汤中即可。

蟹肉竹荪扒芦笋

原料:蟹肉、蟹黄50克,竹荪200克,芦笋200克。高汤100克,盐、味精、料酒量。制作方法:

1.芦笋选粗细均匀切成两寸的段(只用前端),竹荪用凉水泡透,择洗干净,切成一寸的段。

2.芦笋用水烫透,锅内放油,放入芦笋,用芡汤炒匀。

3.将竹荪泡发后,放入高汤煨一会儿捞出,然后穿入芦笋摆好。

4.锅内放油,煸蟹黄、蟹肉,加入料酒、高汤、盐、味精、鸡粉芦笋,勾芡打,再浇在摆好的芦笋上即成。

竹荪鱼元汤

原料:竹荪25克,鱼茸500克,菜心25克,清汤1000克,精盐5克,味精5克,料酒10克,生姜10克,葱5克。

制作:竹荪经涨发后漂洗干净待用;将鱼茸挤成鱼元人锅余熟,菜心切成橄揽形入锅烫熟,清汤吊干净烧开放人竹荪、鱼元、菜心,调味即成。

特点:竹称清香,鱼元色白鲜嫩。

竹荪素烩

【主料】:竹荪1两、蘑菇2只、四季豆半两、笋片半两、黑木耳及胡萝卜花少许

【调料】:盐3分、素易鲜2分

【作法】:竹荪用水泡开后切段、蘑菇切片、四季豆入油锅拉油后与其他原料一起焯水沥干。锅内放入一杯水,加入原料调味略烧后勾薄成。

【特点】:清香爽口

柴把竹荪卷

主料:竹荪8条芹菜2根金针菇1把香菇2朵胡萝卜少许汤1碗

调料:盐10g鸡粉5g水淀粉10g

制作方法:

1、竹荪泡软,切头、尾卷成筒形,汆汤备用。

2、胡萝卜去皮,先煮熟再切丝;香菇切条;金针菇切根,洗净;芹菜烫水至软,切成细长条。

3、把金针菇、香菇条与胡萝卜条放入竹荪中卷起,用芹菜段系紧,排放于碗中,加入清汤及调料蒸5—6分钟。

4、盛出,排于盘中,用原来的汤汁以水淀粉勾芡淋上即可。

云片竹荪汤

主料:鹌鹑蛋、竹荪

辅料:火腿、香菜

调料:鸡汤、盐、鸡精、料酒、鸡油

做法:

1、将竹荪用温水泡开洗净切成象眼片,火腿切末,香菜叶洗净;

2、取汤匙十把,里边沫上一层鸡油,每把汤匙中磕入一个鹌鹑蛋,上面放上火腿末、香菜叶放到蒸锅中蒸5分钟后取出晾凉,去掉汤匙,将鹌鹑蛋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捞出装入汤盘中待用;

3、坐锅点火放入高汤,加入鸡精、料酒、盐、竹荪片,待开锅后倒入装有鹌鹑蛋汤盘中即食。

特点:形状美观,竹荪脆嫩,汤清味鲜。

香酥竹荪鱼

主料:干竹荪、鱼肉

辅料:鸡蛋

调料:盐、鸡精、淀粉、面包糠、芝麻、椒盐、食用油

做法:

1、将干竹荪用水泡开,切成5厘米长的段;

2、将净鱼肉剁成茸,加入盐、鸡精搅拌均匀,再将鱼茸放入竹荪中间,蘸上鸡蛋液、面包糠、芝麻待用;

3、坐锅点火倒油,油温6成热时,放入竹荪鱼,炸至金黄色时捞出,食用时蘸椒盐即可。

特点:外酥里嫩。

提示:竹荪脆嫩爽口,香气浓郁,是我国国宴及高级宴席的名贵菜肴。竹荪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具有活血、健脾、益胃助消化之功效并对咳嗽、高血压、高血脂等有预防的作用。

竹荪鸽蛋莼菜汤

原料:竹荪100克,莼菜50克,鸽蛋12个。

调料:高汤1000克,盐3克,蘑菇精2克,胡萝卜2片。

做法:

1.竹荪洗净切段,鸽蛋煮熟去壳,莼菜和胡萝卜焯水。

2.锅中倒入高汤烧开,放入所有原料和调料,煮5分钟即可。

特点与功效:竹荪减肥健身,鸽蛋滋阴养颜,加上亦有抗癌功效的西湖莼菜,营养相得益彰,口感清香宜人。

提示:煮高汤时大火烧开,再转中小火煮原料。

竹荪炒肉片竹荪100克,猪瘦肉250克。将二者洗净,切片;先油爆肉半分钟,倒人竹荪,加适量水和精盐,炯熟即可。此肴具有润肺益胃的功效,适用于肺燥于咳,口渴,纳差等病症。

竹荪爆肚皮竹苏50~10O克,猪肚500克。将猪肚洗净,先用高压锅烧至7~8分熟,起锅切片;竹荪切片,用食油爆肚片,片刻加人竹苏,再加适量精盐、料酒稍焖,人葱段、姜片,焖熟即可。此肴具有益胃补中的功效,适用于气虚阴亏之人食之。

竹荪烧鱼块竹荪100克,草鱼1条(约500克),姜、葱各适量。将草鱼洗净,去鳞片、肠杂,切块;竹荪洗净切片;先烧鱼块至八成熟,人竹荪、葱段、生姜、料酒等,加精盐稍焖即可。此肴具有补益脾胃的功效,适用于体质虚弱,脘腹胀满,纳差,四肢倦怠等病症。

竹蕈鸭子汤竹荪150克,鸭1只(约750克)。将鸭子脱毛洗净,除内脏,切块;竹荪亦切块;先用高压锅将鸭子烧至八成熟,人竹荪,放精盐炖熟即可。此汤具有补气养阴,润肺清热的功效,适用于阴虚肺热,体弱气喘之人食之。

龙井竹荪

主料:干竹荪16个。

配料:鱼茸100克,豌豆32粒,水发发菜少许,熟火腿末、油菜末各少

许,豆苗少许,鸡蛋清2个。

调料:料酒10克,精盐2克,干玉米粉10克,清汤1250克,熟猪油5克。

做法:

1.将竹荪放入盆中,注入温水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冲洗数遍。如竹荪颜色过黑,可加入少许精盐揉搓几下,用清水冲洗干净。

2.将约2寸长的上半部竹荪(其余不用)放在平盘中,在茎部根上撒些干玉米粉。

3.将鸡蛋清倒入平盘中,用筷子抽起,呈雪白泡沫状。将鱼茸放入碗中,加入炒酒、精盐、熟猪油各少许,搅拌上劲后再放入鸡蛋清和玉米粉,搅拌成糊。

4.将鱼茸糊挤成长约8分的龙井鱼身子,放在竹荪的撒有玉米粉的部位,用两粒豌豆安在鱼头两侧做眼睛,背上撒些发菜、火腿末、油菜末,即成龙井竹荪。按以上方法做16个,上屉蒸熟,取出,放在海碗内。

5.另坐锅,注入清汤,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料酒、精盐,浇在海碗内即成。

竹荪牛鞭

『原料』

黄牛鞭1根(约750克),白菜苞20个,竹荪50克,枸杞5克,花生油100克,盐、味精适量,糖10克,红葡萄酒50克,番茄酱50克,辣椒油25克,香油5克,姜20克,葱25克,肉桂5克,八角5克,草果3克,白蔻3克,干红椒50克,湿淀粉25克。

『制作过程』

1、牛鞭下冷水锅煮2小时,剖开刮洗干净,切6厘米长,1.5厘米粗的条,再入冷水锅烧开捞出。菜心洗净,竹荪水发,枸杞泡发。葱姜洗净拍破。2、锅内放油,下番茄酱、姜、葱、肉桂、干红椒、八角、草果、白蔻煸炒,再下入牛鞭,烹红葡萄酒,放盐、味精、白糖,用砂锅加清水煨烂,拣出葱、姜、肉桂、八角等香料。3、菜苞炒熟入味,竹荪切5厘米长的段氽水。牛鞭倒入炒锅收浓汤汁,勾芡,淋辣椒油和香油,装入盘中,撒枸杞、葱段即可。

竹荪野菌烧鸡

原料:净土鸡、水发竹荪、盐渍牛肝菌、鸡纵菌、盐、鸡精、味精、胡椒粉、老姜、大葱、料酒各适量。

制作程序:

l鸡洗净,改刀成5厘米见方的块;竹荪择去老残部分,切成3厘米的片;野菌用清水透去盐,余煮后切成05厘米厚的片待用。

2鸡块下姜、葱锅内爆香,烹人料酒,掺鲜汤吃味后下野菌,烧沸去掉浮沫,用小火漫烧至鸡肉把软时,下竹荪、香油收汁起锅

3装盘时,将竹荪放上面,其他放下面,成宝塔型即成。

操作要领:下野菌后,应改小火慢烧;竹荪在要起锅时下,否则汁不清爽,竹荪易被烧烂

操作要领:

竹荪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滋补强身、益气补脑、养神健体的功效。此外,还有减少体内脂肪贮积的作用。竹荪与野菌同用,加上鸡肉的补益作用,可作为气血不足、高血压、高胆固醇、冠心病、动脉硬化及癌症病人的营养保健菜肴。

如意竹荪

【主料】水发竹荪150克,鸡脯肉100克,肥膘50克,鲜蘑末、火腿末各10克,莞豆苗少许。

【调料】湿淀粉、料酒各10克,盐、面粉各少许,鸡蛋清30克,清汤250克,葱姜水适量。

【制作过程】(1)鸡脯、肥膘剁成泥,调入蛋清、葱姜水、鲜蘑末、料酒、盐,制成鸡泥,豆苗切成末。

(2)发好竹荪用开水氽一下,用刀竖划开去掉尖部,平铺在盘中,洒上少许面粉,抹上一层鸡泥,火腿茸、豆苗末分洒两头,再从两端卷至中间,用淀粉粘住,蒸5分钟取出,装在汤盘中。

(3)勺中放入清汤、盐、料酒、姜水,调好口味,烧开,浇在汤盘中即可。

【特点】汤鲜味美,营养丰富。

竹荪白果

材料:油菜600克、竹荪40克、白果罐头1罐

调味料:

A料:糖、盐、黄酒各2小匙

B料:高汤1碗,盐、糖、黄酒各适量

做法:

1.竹荪放入碗中,加冷水泡软捞出,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油菜洗净,放入沸水中加A料烫熟,捞出沥干水分,待凉后铺入盘底备用。

2.锅中倒入B料煮开,放入竹荪煮至透明,捞出,盛入油菜上;锅中汤汁继续煮沸,放入白果煮熟,盛出,淋在竹荪上,即可端出食用。

扒竹荪带底

特点:营养丰富,滋味互补,醇香可口。

主料:水发竹荪700克。

配料:水发香菇300克,火腿2片(10克),湿淀粉15克,冬笋2片(8克)。

作料:精盐5克,味精3克,姜汁35克,奶汤1500克,大油200克。

制法:

将水发竹荪从茎部剖开截成6.5厘米的段,洗净后用开水氽一下,再用开水浸养着备用。水发香菇除留一枚形状完整者外,皆以卧刀片成片备用。取九寸盘一个,将锅垫放在上面,中间放整香菇一枚,上下各放一片刻成叶状的火腿片,左右各放一片冬笋片。然后以三搭头的形式将水发竹荪整齐地摆在锅垫上,再将香菇片放在竹荪上,形成中间高、四周低,再用一个九寸盘扣住。

炒锅置旺火上,添入奶汤750克,放入精盐2克、姜汁15克,将锅垫放入汤中,汤沸5分钟之后取出。重置锅于旺火上,添大油150克,油热七成时添奶汤750克、精盐3克、姜汁20克,放入锅垫扒制。汤烧开,移到小火收汁。待主料将汁吸收时,再放入大油50克及味精,随即将锅垫托出,掀去盘子,扣在扒盘中,锅中余汁勾入湿淀粉,搅匀淋在主料上即成。

查看详细

竹荪如何种植?

一、栽培原材料准备

1.栽培料种类:栽培竹荪用原料主要有腐干竹、废竹块、竹圆下处于腐解或半腐解状态下的竹叶、莱圆土;木屑、蔗渣、麦皮;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玉米秆、麦秆、泊莱秆等农副秸秆与竹料混合使用。撵树、青树可作为段木栽培之用。

2.栽培料处理:栽培前将原料在阳光下摊晒3-4天,劈成长ll一22cm(室外林间栽培可砍成lm以下的竹块均可)宽1-2cm竹块。然后用1-3%的石灰水浸泡5-6天,捞起用清水冲洗,稍凉干待用。竹叶和土壤翻晒3-4天后,用l-1.5%的福尔马林、0.3-0.5%的敌敌畏混合液消毒。每立方米的竹叶或土壤用混合消毒液27-30升,边喷药边搅拌。使药料充分混合均匀,盖上薄膜,土壤4-5天,竹叶1-3天后揭膜,摊张,让药物挥发l一2天,使可使用。林间栽培的覆盖土壤可不作消毒处理。

二、菇房及栽培容器的消毒处理

菇房可采用一般蘑菇栽培用菇房。床架可以铁架、塑料架或竹木床架。还可采用塑料箱、木箱、花钵等进行箱栽和钵栽。

栽培前,将菇房彻底清扫干净,用0.5%敌百虫液加O.1%多菌灵或0.5%漂白粉液喷洒室。内处,床架用5%石灰水或5%漂白粉搽擦。再用福尔马林熏蒸闭窗门一昼夜,然后打张菇房一周后即可使用。栽培箱、钵用清水洗净后,再用0.5他高锰酸钾溶液擦拭其内外表面,备用。

三、栽培方法

1.压块栽培:是将培养好的竹荪栽培种从瓶或袋中挖出,压制成菌块,进行覆土栽培的方法。特点是出菇早而集中,从而栽培用期也短,但用种量较大。

(1)挖瓶压块:在成都地区挖瓶压块时间可在上半年的4-5月份。将刚长满的竹荪栽培种:从瓶(袋)中挖出,用木框(规格40×40×12cm,即与香菇压块用木框相同。使用前用5%石灰水或5‰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过。)做成四周较中部稍薄点的栽培块,每块用种约12瓶。注意不要压得太紧,以免过于损伤菌丝体。

(2)菌丝体愈合:压块成型后,去掉木框,先盖l张消毒干报纸,将菌块放在经消毒后的薄膜上,并包裹好,茵块之间相距4-5cm,置于床架上,保湿培养约15-20天,菌丝体重新愈合。

(3)覆土:待菌丝愈合后,在菌块上面盖l一2cm厚叶的竹叶,继续培养5一10天,菌丝布满叶层80%以上时,及时覆盖泥土2-4cm厚。

(4)管理:主要通过调节基物、覆土层含水量、菇房内的温度、空气温度、通风和光照条件等来满足竹荪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条件,达到高产稳产。一般地,在覆土后空气相对温度80%,气温16-20℃,光照条件下,约1-2个月(最早的24天左右),后张始现蕾。

①水分管理:覆土层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一30%。若土壤含水量过大,则菌丝会因徒长大量地爬于土层表面,面在土层中分化形成原基,菌蕾数目少,达不到产高的目的。菇房内空气相对略湿度保持在80%左右。茵蕾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提高到85-90%否则,空气量度太低,土层水分易散失;温度太高则易引起杂菌繁殖,尤其是粘菌。浇水时喷头应向上,以避免冲伤上蕾。

②温度控制:遇高温时,通过张起门窗而降低温度,以免热列菇蕾;低温时,要紧闭门窗,有条件的可装上加温装置,提高菇房温度,以防冻死菇蕾。

③通风换气:每天张起门窗2-3次,每次通风换气10-20分钟,以便新鲜空气进入菇房,供荪苏生长发育需要。

④杂菌和虫鼠害的防治:这项工作应以预防为主。若已发现菇床上有粘菌(草生发网菌atica)和鬼伞类()杂菌出现,则应及时地除去,并在其发生外周围撒上一层干石灰粉,控制其蔓延。若发现有菇蝇、蜡类、魅脑以及线虫为害时,则应喷敌敌畏药液加以消除,但要注意不要伤害菇蕾。菇房要安装纱窗、纱门,以防老鼠进入菇房,危害竹荪。

2.直播床栽:指将经处理后的竹料等直拉铺于菇床上,进行播种、覆土的栽培方法。具有出菇面积大、能充分利用菇架大面积栽培,菇房利用率较钵栽有效,但较压块栽培周期长些等特点。

(1)下料与播种:床架上先铺一张大的消毒塑料薄膜,在薄膜底部张上几个小孔,以利多余水分流出。再在其上下料、播种,填铺一层料播一层种,共播三层菌种。尽量使菌种块夹在竹块之间,种料紧密相贴,最上层盖上一薄层竹叶。每平方米以于重计用料20公斤,用种3-4瓶。播种完毕后,浇水,再盖上塑料薄膜,保湿培养。

(2)覆盖:待菌种块复活生长,茵丝基本长满料面时,及时覆盖土壤,覆土层厚度2-4cm。

(3)管理:与压块栽培法的管理方法相同。

3.直播箱(钵)栽:利用塑料周围转箱、木箱、花钵等容器,直接下料播种进行栽培的方法。

箱栽时,箱底先铺塑料膜,并留出水小孔,再在底层铺2-3cm厚的小卵石,卵石上铺2cm厚的菜园土,土层上铺菌种,填料播种方法与直接床栽法相同。若规格为15×31×14立方厘米的箱子,可铺料以干重计4公斤确,用种2瓶/箱。钵栽时可不用薄膜。

栽培管理的水分控制及温度调节等措施与压块栽培法相同。

4.林间代料栽培:在树林或竹林下,利用竹木加工后的废竹、木屑,农副产物(如甘庶渣、作物秸秆,等进行竹荪栽培。这种方法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用工少、管理方便、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是在广大农村的竹区、林区栽培竹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场地选择: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土壤湿润、无白蚁活动的竹林、竹木混交林、阔叶树林、针阔叶树混交林、果园等可作为栽培竹荪的场所。选好场地后,清除地上杂草、保持环境卫生,并撒上干石灰粉作消毒处理。为防止外界人畜干扰,在播种后最好在栽培场所周围人为地作上围墙。

(2)播种时间:一般地说,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秋两季播种效果最好。

(3)林间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床栽。床宽,长度不限,根据我们的实践.最好是每0.5平方米一箱,厢间间隔,以增加边际效应和为菌丝蔓延增加出竹芬的范围。用栽培种2-6瓶/平方米。播种采用层播法:即先铺处理过的竹叶、木屑或树枝叶等,再铺一层料,随后撒主层菌种(若为竹专块料,则宜将菌种夹在竹心),然后又再铺一层料,再量一层菌料,如此播3-4层,一般铺料厚,播后盖竹叶、木屑等,最后盖土,土层厚4-5cm,并用清水浇透。根据地势高低情况,可采用相适应的地表栽培和坑栽两种形弯。

①地表栽培:在地势较低、潮湿的场地采用此法。即先在消毒场地上划好厢线,并插竹块标出界限、然后在厢界内铺料、播种、播后用土把厢围封起来。

②坑栽:当场地蔽荫度不够或地势较高,土壤较干燥时,宜采用此形弯。先在划好的厢内挖坑,坑深,挖好后坑内及周围撤石灰粉消毒,然后采用层播法播种。

(4)竹林栽培方法:在各种竹林里,按每亩个窝计算打窝,在空地上最好在腐竹头边,挖深,长×宽为50×35cm大小的坑,每坑投料计1-1.5公斤,每亩投干料公斤,挖好后就地取一些腐竹叶垫底,然后铺料撒种,如此播2-3层,再盖竹叶,稍踩紧,最上面用挖坑出来的土覆盖;若晴天土壤干燥时,应浇透水(雨后栽培不用浇水)。

一般雨后播种菌丝复活较好,在竹林里栽培时,将菌种夹在蔫泡竹内,则菌丝生长效果好。另外,在竹叶上撒些木屑效果也较好。在竹林内同样可采用床栽法。

由于林间,无论是竹林或树林,特别是老年林,其地下的根交错盘踞,因砍伐或自然死亡等多种原因,使地下埋藏了不少腐根,这些腐根是竹苏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林间播种,菌丝不仅在投料的地方生长,而且同时也蔓延到其他有养料的地方。因此,野外林间空地培竹荪是最经济、最合法的栽培方法。

(5)管理:野外林间栽培竹荪,只要场地选择恰当,一般不需要搭棚可遮荫。土壤湿润也不必浇水。春秋季节若越遇干旱、则需在菇床及竹头、坑边附近适当浇水补充水分。越冬后的菌丝待气温回升后,张始向四州蔓延伸展,形成菌索,约在3-4月份,菌索先端形成小菌蕾,在菌蕾形成时,需经常浇水。此阶段若严重缺水,菌蕾则会因分化不成而死亡,即使形成菌蕾,但也张不了裙;若浇水过多,则菌丝徒长,幼菌蕾到成熟时便全破口,给病菌的侵入以可趁之机,从而是导致菌蕾死亡。一般在雨水较多的6-8月份,是竹苏大量出现撤裙的时候,要注意及时采收。

四、采收

竹荪的商品部分一般指菌裙和菌柄。裙、柄的完整性和颜色的洁白程度直接地影响到竹荪的产品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采收和加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采收时期:适应采收期应在竹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成型期进行。因为张型期的竹荪子实体菌柄伸长到最大高度,菌裙完全张张达到最大粗度,产抱体(菌盖上黑褐色抱子液组织)尚未自容,所以这时采收的竹荪子实体具有很好的形态完整性,菌体洁白。否则,过早地采收,菌裙、菌柄尚未完全伸长展张,干制后个体小,商品价值低;过迟采收,菌裙、菌柄萎缩、倒伏;而且产孢体自溶沿裙柄下流,污染裙、柄,严重地影响到产品的色泽。

2.采摘方法:采摘时,用一只手扶住菌托,另一支手用小刀将将菌托下的菌萦切断,轻轻取出,放入瓷盘和蓝子内。决不要用手扯。因为用手扯会将裙、菌柄很脆嫩,极易折断,采摘时应轻拿轻放。采收后、将菌盖和菌托及时剥掉,保留菌裙菌柄。去掉菌托表面上的泥土,菌盖可在清水中浸洗除掉表面上的抱体,再进行干制。若裙柄已有少量污染,则应及时用清水或干净湿纱布掺净即可。

查看详细

竹荪是什么东西?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4 热度: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