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的特性有哪些?

【性味归经】苦,寒。入心、肺、胃经。

【功效主治】

1。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肺火上攻,咽痛喉痹,轻者单用本品煎服或含漱,重者则配伍玄参、射干、板蓝根等;用于胃火炽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可单用煎汤漱口,也可配伍石膏、黄连、丹皮等同用;用于肺热咳嗽,吐痰黄稠,常与前胡、桔梗、牛蒡子、枇杷叶等配伍。此外,尚可用治湿热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等。

2。抗肿瘤用于治疗早期肺癌、喉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用量用法】3~10克[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水煎服,或磨汁服。外用适量,含漱或研末涂敷患处。

【禁忌】脾虚食少便溏者慎用。

【按语】山豆根大苦大寒,性善泄降下行,善于解毒利咽消肿,为治疗热毒蕴结咽喉肿痛之常用要药。近年来临床又常用治早期恶性肿瘤,可作辅助药。

【类药鉴别】山豆根与射干均为苦寒之品,功能清热解毒利咽,常相须为用。然射干又具消除痰涎作用,可治咳喘喉闷痰鸣之证;山豆根则专于利咽,近年来用来治恶性肿瘤等病。

中医上“山豆根”毒性如何,使用不当会危及生命吗?

所有的药使用2113不当都会很危险的,山豆根中毒5261的临床报道较多,主要4102是因为用量过大。中毒1653量与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一般在10克以上便易引起中毒,少数人服6克即出现毒性反应。中毒反应多在服药后5~30分钟出现,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呕吐、恶心、腹痛、四肢无力、心悸,重者。。。查看详细

山豆根有什么作用?

功效作用山豆根,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四川等省。山豆根含总生物碱约0。93%,其中苦参碱0。52%,氧化苦参碱0。35%,以及微量的臭豆碱和甲基金雀花碱;并含槐果碱。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1。清热解毒山豆根味甘苦,气寒,如《本草经疏》曰:“山豆根,甘所以和毒,寒所以除热,凡毒必热必辛,得清寒之气,甘苦之味,则诸毒自解,故为解毒清热之上药。”2。消肿止痛山豆根大苦大寒,功善清肺火、解热毒,利咽消肿,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凡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者均可用之。且入胃经,清胃火,故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均可应用,可单用煎汤漱口,或查看详细

山豆根有毒吗?

有毒山豆根所含生物碱成分是导致毒性的中药物质基础。如苦参碱、司巴丁。山豆根的毒性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神经毒性反应的损害最为严重,并观察到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山豆根中毒主要是由过量剂量引起的,一般超过10克容易引起中毒。中毒反应发生在服药后5到30分钟内。胃肠道反应是山豆根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服药后2小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头晕、呕吐、语言不清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如眼球震颤、视力模糊,甚至大汘淋漓。严重者有四肢发冷、血压下降、呼吸节律不齐等心血管系统症状。扩展资料:山豆根功效:1、抗肿瘤作用。2、抗炎作用。3、增强免疫力作用,山豆根多糖可增强免疫力。4、抗乙肝病毒作用,山查看详细

山豆根是什么样的?

【药名】:山豆根【拼音】:【英文名】:aRoot【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功效】:清火,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性味归经】:苦,寒。①《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②《梦溪笔谈·药议》:“味极苦。”③《本草正》:“味大苦,大寒。”《要药分剂》:“入心、肺、大肠三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磨汁。外用:含漱或捣敷。【用药忌宜】: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①《本草经疏》:“虚寒者勿服。”②《本草汇》:“脾虚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③《得配本草》:“虚火炎肺、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6-29 热度: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