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瓜和瓠子有什么不同?

节瓜又名毛瓜,是冬瓜属的一个变种。节瓜根系较强大,但比冬瓜弱。茎蔓生,五棱,节间长10-20厘米,横径6-8毫米,绿色,被茸毛。茎节腋芽容易发生侧蔓,故分枝力强。抽蔓开始,每节瓜个茎节还有卷须,卷须分枝,以后又有花芽,花芽分化成雄花或雌花。节瓜叶互生,掌状5-7裂,一般长18-20厘米,宽20-25厘米,叶缘有小缺刻呈小锯齿状,叶面浓绿色,叶背绿色,叶柄圆,长10-15厘米,绿色,叶面、叶背及叶柄均被茸毛。节瓜的花为单性同株,单生。花萼绿色,花瓣黄色,各5片;雄花具3个雄蕊,花柄长4-6厘米,横径3-4毫米;雌花一个雌蕊,柱头瓣状,三裂,子房下位,椭圆形[52石斛网www.52shihu.com],长3-3.5厘米,横径0.8-1厘米,绿色,密被茸毛,柄长2.5-3厘米,横径4-5毫米粉。植株一般先发育雄花,后发育雌花。第一雌花出现后,隔数节再发育一朵雌花,有些品种可连续两节或多节出现雌花。节瓜果为瓠果。嫩果与成熟果均可食用,但一般以采收嫩果供食为佳。嫩果短或长椭圆筒形,果面具数条浅纵沟或星状绿白点,密被茸毛,一般果重克。生理成熟果实,被白色蜡粉或无,一般果重5公斤左右。节瓜的种子近椭圆形,扁,种孔端稍尖,淡黄白色,具突起环纹,与粉皮冬瓜种近似。 

瓠子瓜  :音

常见的果疏之一,株,茎,叶同葫芦极似

植株蔓和,叶绿心脏形,主蔓每节均能发生子蔓,子蔓第一节位出现雌花,

瓜长棒形,瓜长70厘米左右,横径7厘米左右,瓜绿白色,单瓜重0.5-1公斤。[

红烧瓠子的做法步骤图、红烧瓠子怎么做好吃?

红烧瓠子的做法

食材:

红烧瓠子的做法步骤:

1. 瓠子去皮洗净切条

2. 姜切片,葱切断,因为青椒不辣这里又加了点干红辣椒,青椒切丝和瓠子放一起

3. 锅里坐油,葱姜干辣椒小火爆出香味

4. 瓠子和青椒入锅翻炒,加适量盐,生抽

5. 再加入一点红烧酱油调色

6. 翻炒几下,让酱油也炒出香味然后加适量热水,再加入蚝油适量,大火烧开,小火慢炖两三分钟,可以盖上锅盖闷一下,熟的快一点,瓠子基本软塌有点透明的感觉就大火收汁

小贴士

瓠子挑选春末夏初的嫩瓠子,做瓠子饼的老瓠子不适合

查看详细

瓠子为何不能和茄子在一起吃?

茄子的营养非常高,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磷、钙,铁等多类营养成份,尤其是维生素P的含量非常高,经常食用些茄子,有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与出血性紫癜。瓠子果实中葫芦苦素D含量高,清热止渴,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治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两者在一块吃可引起腹泻。

以上是百度的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两个在一块真心不好吃。

查看详细

瓠子的营养价值包括哪些?

瓠子的营养价值包括如下几类:

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瓠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

2、降低体内糖含量。从瓠瓜中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

3、防癌抗癌。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多,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

4、清热利水、止渴解毒。瓠瓜性平,味甘淡,入肺、脾、肾具有利水消肿,止渴除烦,通淋散结的功效。通常适应于治疮毒、肺炎、肠炎、糖尿病等症状疾病。

瓠子的形态特征及其生长环境:

1、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叶柄纤细,叶片呈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

2、果实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有的呈亚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

3、瓠子生长势强,茎叶生长量大,结果多,整个生长期需水量较大。

4、瓠子要求透气性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忌连作。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上生长良好。粘重土、低洼地种植瓠子易感病。

5、生长期间要求供给一定量的氮肥,结瓜期喜充足的磷、钾肥。生长前期喜湿润环境,开花结果期土壤和空气湿度不宜过高。

百度百科—瓠子

查看详细

瓠子怎么做好吃?

瓠子放油炒一下很好吃。

主料:瓠子300g。  

调料:食盐适量、蒜适量、调和油适量。

1、准备好瓠子;  

2、将瓠子切成片; 

3、将蒜切成片,小红辣椒切成小段;  

4、将蒜和小红辣椒倒入锅中;  

5、将瓠子倒入锅中;  

6、洒入盐;  

7、起锅。

瓠子的营养价值包括如下几类:

1、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葫芦含有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同时,葫芦富含维生素C,可以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

2、降低体内糖分,从葫芦果肉中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它们对胰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具有降血糖作用。

3、防癌抗癌。胡萝卜素在葫芦果肉中含量丰富,可以防止食用后人体内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和人体内癌症的发病率。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5 热度: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