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
蒯元璋
由桑生浆果赤霉引起为害桑树枝条的一种真菌病害。
分布和为害
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和中国。中国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广东、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均有发生。桑芽、桑枝受害,导致枯死,影响桑园春叶产量。
早春发芽前后,患病枝条的冬芽或伤口附近出现暗褐色油渍状菱形或长椭圆形下陷病斑,表面密生橙色肉质小疹,病斑扩展围绕枝条,隔断树液流通,使病部以上枝条干枯,病部以上芽叶急剧萎凋、变褐。夏季病斑上产生蓝黑色颗粒。遇雨后空气潮湿,病斑部腐烂,易剥离,并有酒精味。
病因
病原物主要是桑生浆果赤霉[a(wallr.)Sacc.var.(deNot.).]。属子囊菌、球壳目,无性态是砖红镰孢。分生孢子座埋生木栓皮下,为密致菌丝组成,逐渐隆起,呈丘状、半球状,突破外皮(木栓层),并形成子座,高0.3~0.5毫米,横径0.5~1.0毫米,橙红色肉质小疹,降雨时膨胀。分生孢座上有一层密生的短小分生孢子梗,无色,有2~3个分枝,有隔膜,大小为10~15×3~4(微米),其先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新月状或镰刀状,一端稍弯曲,一端有脚胞,3~5隔膜,大小27~40×3.0~4.5(微米)。分生孢子座的大小、色泽有多种类型,且各有典型症状。发病后期在枯死的分生孢子座上又形成暗蓝色球状小疹,为病菌的子座,直径2~4毫米,子座上群生几个至十几个球形子囊壳,顶端乳凸起上有孔口,大小为210~285×172~225(微米),壳壁由蓝黑色多角形或椭圆形细胞构成。子囊壳内生圆筒形子囊,具短柄、无色,大小为55~85×8~12(微米),含8个子囊孢子,两列或一斜例排列。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或略带黄色,3个隔膜,隔膜处稍缢缩,大小为12~20×6(微米)。
病原菌生长温度为4~36℃,适温24~26℃,子囊孢子形成适温7~24℃,pH值6.5~7.0。病菌的培养,氮源以谷氨酸最佳。在马铃薯煎汁加用5%蔗糖琼脂培养基和桑条、稻草等培养基上培养时生育良好。气生菌丝白色绵毛状,中心部淡黄色、局部呈暗蓝色,不形成子囊壳。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5月下旬逐渐产生子囊壳,子囊孢子成熟后在8月至10月散出,从桑枝腋芽附近伤口侵入,以菌丝状态潜伏越冬。树木抗病力弱时,菌丝继续扩展直至发病。3月至4月间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自风雨,昆虫造成的伤口再侵染为害。寄主对病菌侵染的抵抗力受季节、气温、采伐、创伤等影响。一般夏季和早秋气温高,桑树愈伤组织分裂旺盛,伤口容易愈合,孢子侵入后,迅速被愈伤组织包围而不能向深层侵染,到8月下旬以后,愈伤组织分裂能力减弱,病菌易于侵入。由虫蛀、冻害造成伤口或生长衰弱的桑枝上发病。中国广东桑、湖桑38号、嘉定桑和黄鲁桑等品种较易发病,而梨叶大桑,桐乡青等发病较轻。
病害控制
常采用以下措施:①合理利用秋叶,秋蚕结束后,枝条梢部要保留5、6片桑叶不采,利于养分积累,增加抗寒、抗病能力。②春季桑树休眠后,及时整枝剪梢,处理病条,减少越冬菌源。③用波美5~6度石硫合剂,或用15%氟硅酸液,或用0.2%铜铵液喷洒枝干,可消灭树干越冬病菌。④改善桑园管理,不造成伤痕、不过度采叶、加强病虫害防治,可控制病害发生。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