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洋姜种植前景如何?

每公斤8元是什么时候的

利润空间还可以。一亩地产公斤,每公斤8元,去掉成本3000元,大约可赚元左右。下面材料仅供参考:

一、特征特性洋姜株高2~3米,有很多分枝,茎上有刚毛,叶卵形互生,叶面粗糙,叶柄发达。花为头状花序,发生于各分枝先端,花盘直径有3厘米左右,花序外围的舌状花序为黄色,中间为筒状花序,能育性低,不能结实,栽培上多用块茎繁殖。根系发达,深入土中,根茎处长出许多匍匐茎,其先端肥大成块茎,块茎呈犁状或不规则瘤状,凸起部分有芽,皮黄白或淡紫红色,肉质皆白色。块茎一般重50~70克牞大的100克以上,每株有块茎15~30个,多达50~60个,一般亩产块茎1500公斤。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洋姜性喜稍清凉而干燥的气候,耐寒、耐旱,块茎在0~6℃时萌动,8~l0℃出苗,由于洋姜的地下块茎能在寒冷的北方土壤下越冬,翌年萌发新株,故常被误认为多年生作物。其幼苗能耐1~2℃的低温。在18~22℃,日照12小时的条件下,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块茎能在25~30℃的冻土层内安全越冬。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栽培能取得很高的产量。

三、栽培技术1.繁殖方法以块茎繁殖,秋冬收获块茎后,选择20~25公斤大的块茎播种,或砂藏备种。也可于春季土壤解冻后挖取大小适当的块茎播种。

2.播种洋姜是高产的饲料作物,播前须深耕土壤和施足基肥。每亩施厩肥1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于4月上、中旬土壤解冻后播种。定植田深耕25厘米左右,使根系容易入土,块茎生长良好,植株不易倒状。做畦大小因地势和灌溉条件而定,多雨地区做高畦,以利排水,避免块茎在土中腐烂。栽种密度牶行距60~100厘米,株距33厘米,过密过稀都影响产量。播种时将块根细芽朝上,盖土4厘米,粘土宜浅,砂质土宜深,每亩播种量30~40公斤,播时应选用30~40克的健康块茎[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覆土5~10厘米即可。

3.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苗期锄草2~3次,有利于保墒壮苗。茎叶高30~50厘米,覆盖大部分地面时,已能自控杂草生长,不需再锄草,少数高株大草可拔除。②打顶除蕾,如生长过旺,在植株60厘米高时摘心打顶,以防徒长。秋季随时摘除花蕾,以利块茎膨大和充实。③浇水,如遇长期干旱,叶片发黄发蔫时,可浇一次水。④培土,如雨中遇大风,洋姜歪倒时,要及时扶正培土,并挖沟排水,以防止土壤湿渍发病。⑤追肥,除施基肥外,生长期需追肥2次,第一次于5月下旬进行牞,亩施尿素7.5~10公斤,促进幼苗生长,多发新枝叶。第二次在8月上旬,即在现蕾期施硫酸钾肥7.5~1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倒伏、抗旱、抗寒能力,对块茎生长和膨大有较大的作用。

4.病虫害防治洋姜在田间一般无明显病害。地下害虫,可用毒饵诱杀。若有菌核病,灰腐病可用多菌灵防治。

四、收获贮藏洋姜的收获期依栽培目的而定,以收青饲料为主者在重霜前收获,此时茎叶产量高、品质好牞亩可收青饲料2500公斤,但块茎产量只有750公斤。以收获块茎为目的者在霜后收获,块茎产量可达1500公斤,茎叶产量2000公斤/亩牞不割青饲料者可在茎叶完全枯死挖起块茎,块茎产量可达2000公斤/亩。挖掘时有块茎遗留土中,第二年又萌发成株,不必再行栽种,如有缺株,可间苗补缺或育苗补缺。

洋姜收获后堆放室内容易干瘪,附生霉菌,故收后即行窖藏。窖深1.7米,宽1.3米牞长不定,将完好无损无病块茎晾晒泥干后层积排放窖中,一层土一层块茎,最上层用土封,窖温0℃最为适宜,在-10~-20℃低温条件下,也不会冻坏,窖温超过5℃就会萌芽。(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席旭东)

洋姜如何种植洋姜的种植方法技巧?

洋姜如何种植洋姜的种植方法技巧

1、洋姜的繁殖和生长环境

洋姜的生命力很强,在一些山野地带就能生长,对土质没有过高的要求。平时种植洋姜时是以块茎繁殖,大家秋季采收洋姜以后可以把洋姜比较大的块茎保留起来,在第二年春天到来以后把它们取出,进行播种种植就可以。

2、洋姜的播种方法

在每年春天,土壤化冻以后,就可以开始播种洋姜,穴种或者沟种都可以在,株距和行距都应该在五十厘米左右。在种植洋姜时,挖好沟或者穴以后,要入基肥,肥料数量不宜过多,每穴一千克左右有机肥料即可,把洋姜块茎种入以后上层盖土平穴即可。

3、洋姜种植以后的田间管理

洋姜种植以后田间管理比较简单,它在种下以后三十天左右出苗,在出苗齐全以后要及时追肥和浇水。在洋姜生长期间要及时把田间的杂草去除,如果洋姜的茎部长生过快要及时摘顶,这样能让洋姜的块茎更加肥大。洋姜多会秋霜以后进么采收,采收以后带着新鲜的泥沙直接上市出售就可以。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25 热度: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