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有什么功效?

1、肉甜、咸、性寒,有清热解毒、补阴除烦、益肾益水、清胃治疗痢疾、产后补虚作用。蛏子肉可治疗产后空损、烦热渴、湿热水肿、中暑腹泻、痢疾、排尿不良等。具有补虚的功能。蛏肉甘、咸寒,用于产后虚寒、烦热痢疾,壳可用于医治胃病,咽喉肿痛。

2、蛏子肉富含碘和硒,是甲亢患者、孕妇、老年人良好的保健食品,蛏子肉含有锌和锰,常吃程转子有利于大脑营养的补充,具有促进大脑健康的作用。还发现,蛏子肉对因放疗等症状有一定疗效,化疗后产生口干烦热。

扩展资料

蛏子的食物禁忌

1、蛏子不能喝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否则引起胃部不适,呕吐等。

2、脾胃虚寒、腹泻者应少食蛏子。

3、挑蛏子一定要挑活的,如果是死的就会吃坏肚子。买的时候向店家要一点海水,用于吐沙。把蛏子放在海水里完全浸没,如果没有海水就用家里的自来水加几勺盐代替。养个半天一天的让它静静地吐沙。

百度百科-蛏子

蛏肉味甘咸、性寒,入心、肝、肾经;

具有补阴,清热,除烦,解酒毒等功效;

对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醉酒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蛏子

中医认为,蛏子肉味甘、咸,性寒,有清热解毒、补阴除烦、益肾利水、清胃治痢、产后补虚等功效。《嘉祐本草》中记载:蛏子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蛏子肉"清胃、治痢、除烦、补产后虚损"。《泉州本草》中记载:蛏子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蛏子肉可治疗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中暑泄痢、小便不利等症。

蛏子富含碘和硒,它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孕妇、老年人良好的保健食品,蛏子含有锌和锰,常食蛏子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的作用。医学工作者还发现,蛏子对因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后产生的口干烦热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烹饪方法

辣味蛏子的做法

原料:蛏子

配料:辣椒末、蒜薹末、姜蒜末、蒸鱼豉油、醋、盐

做法:

1、蛏子用净水(加盐与油少量,目的为了让蛏子吐出泥沙)泡3个小时,后沥干水分放入开水锅中煮熟,沥干放入容器中

2、将所有配料放入蛏子上面

3、关键的一步哦!热锅上烧油,待油全热冒烟的时候将油泼在蛏子上面的配料上,方法有点类似白斩鸡调料做法。好啦,香喷喷的辣味蛏子做好了。

韭黄烧蛏子

原料鲜蛏肉250克

精盐3克

清汤50克

花生油50克

韭黄l00克

绍酒2克

芝麻油5克

制作方法

1.蛏肉放原汤中洗一遍,捞出控净水。韭黄摘去杂质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将韭黄白与叶分开放盘内。

2.炒锅内加入花生油,旺火烧至八成热时将韭黄白和蛏子肉下锅快速煸炒,随即加入清汤、精盐、绍酒、味精和韭黄叶略炒,淋上芝麻油,翻勺装盘即成。

非洲用本品种子提取物来治疗疟疾,可使增大的脾脏缩小,但可产生严重的呼吸抑制。

蛏肉含丰富蛋白质、钙、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补虚的功能。

婴幼儿能吃蛏子吗?

蛏子虽然说营养丰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宝宝肠胃消化不好,建议要少吃,但要注意宝宝的体质是否属于过敏性体质,如果本身不属于过敏性体质,但也要注意吃蛏子会否引起过敏,因为蛏子是属于海鲜类的产品,有的宝宝有可能会有海鲜过敏的现象,所以在吃以后要随时观察孩子是否有过敏症状发生,如果没有异常情况,那么在今后是可以放心的让孩子吃蛏子的。

查看详细

蛏子能活几天?

清水养殖蛏子可以养殖4到8小时,温度不高的话可以养殖12个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家庭自己养殖蛏子的话,最好不要过夜,不然蛏子的死亡率比较高。

蛏子的保存方法:

1、清水养殖。要买蛏子之前一天,用大桶接好一大通的清水,静置一夜,然后第二天将买回来的蛏子用静置一夜的清水养殖,水中按0.5%的比例放一些海盐,然后每2个小时换一次清水,以确保水里的氧气含量。

2、低温保存。低温保存包括冷藏保存和冷冻保存,都可以延长蛏子的保质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焯水保存和低温保存搭配,保存蛏子的时间、保存质量才是最好的。

烹饪至熟也是一种保存方式,既可以减少一些蛏子的储存量,也可以杀灭细菌,减少蛏子变质的情况,只是烹饪至熟的蛏子长时间保存味道会有一定的变化没有这么好吃。

鲜活的蛏子不好保存,并且死亡之后,很容易出现变质的情况,可以将蛏子用开水焯熟,然后将蛏子肉取出来,这样蛏子不容易变质,可以延长一些保质期。

查看详细

吃了蛏子胃难受怎么办?

可以在这段时间内服用一些调理肠胃的药物来缓解目前的症状,或者是有可能是出现没有食物中毒的情况导致的,需要注意病情的观察,也可以进行催吐的处理。另外在平时建议您尽量要避免吃太多的海鲜,并且如果要吃的话,一定要注意食物的新鲜,避免吃变质的食物。

查看详细

蛏子是什么?

简介概述

一种软体动物,贝壳长方形,淡褐色,生活在沿海泥中,肉味鲜美。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系瓣鳃纲,真瓣鳃且、竹蛏科,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品,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据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蛏子的肉很好吃,并且价格也很便宜,所以是一种大众化的海产食品。在我国沿海,尤其是浙江和福建两省,都用人工方法养殖。

因为是在软泥滩上生活,所以蛏子的两个贝壳很薄也很脆。贝壳的形状近乎长方形,表面常生长着一层浅绿色的薄皮。

蛏子的两个水管很发达。它完全靠这两个水管与滩面上的海水保持联系,从入水管吸进食物和新鲜海水,从排水管排出废物和污水。

蛏子在软泥滩上挖穴生活,潜伏的深度随季节而不同:夏季温暖,潜伏较浅;冬季寒冷,潜伏较深。平时潜伏的深度大约为体长的5~6倍,最深可以达到40厘米,约为体长的10倍。如果我们在海滩上看到相距不远的两个小孔,用长钩触动一下能喷出少许海水来,那么底下一定有蛏子。这两个小孔就是蛏子两个水管伸出的地方。蛏子的大小可以从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推算出来,其体长约为两孔距离的2.5~3倍

夏天是盛产蛏子的季节。蛏子最常见的一种叫长竹蛏,两壳形似长竹筒,因此而得名。黄县龙口等地称为“海指甲”,海阳则叫它为“鲜子”,是夏天佐酒的佳肴。蛏肉可以拌凉菜,最宜夏令。“油爆蛏舌”即取料于蛏子的长足部分烹制。其特点为脆嫩滑软。此外还可制“苜蓿蛏子”、“肉片蛏子”等多种菜肴。另外,用蛏子氽汤,制面卤也是非常鲜美可口的。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9 热度: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