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栽培种?

具有经济价值,遗传性状稳定,生产上广泛栽植的作物种类。无论栽培种,半栽培种或野生种,都是基于植物分类学的种()),根据人类驯化和利用的不同程度,人为区分的类别。一般与其原始野生种相比、有较明显的栽培性状,但在概念上是相对的,彼此间没有明确的区分界限。栽培种当中也有不作为生产栽培的变种或类型,如苹果(。)中的道生苹果(M。。。)并不一定作生产栽培。反之,野生种也有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利用作为砧木的,如山荆子(M。。),但习惯上仍称为野生种。因此,果树植物的所谓栽培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果实食用经济价值的大小。栽培种与半栽培种之间则更不易区分。半栽培种指介于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的中间类型,由野生种驯化或野生种与栽培种杂交而形成,兼具有野生种与栽培种的部分特征,变异类型较多。其经济性状、特别是果实的品质,往往尚未完全符合人类栽培的要求[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栽培价值低于栽培种,多半经营粗放,很少进行大规模栽培。生产中半栽培种作为砧木被广泛利用。半栽培种与栽培品种的嫁接亲和力常比野生种与栽培品种的嫁接亲和力要强。同时,半栽培种也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利用半栽培种自然杂交种子的实生苗为砧木,其个体间往往有变异,使嫁接苗个体间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利用半栽培种为砧木时,不仅要选择树种,而且要注意选用其中最适宜而稳定的类型。由于半栽培种具有比栽培种更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而且与栽培种杂交时亲和力也强,有时也利用半栽培种为基因源作为杂交亲本,培育具有某种抗性或适应性的新品种。

栽培种与栽培品种不同。栽培种在植物分类学上有着作为一个种的分类依据,而栽培品种是人类按照自身的需要,经过选择培育而得到的群体。在一个栽培种当中,可以包括许多栽培品种,例如苹果属的栽培种苹果在人类长期栽培过程中,培育出很多栽培品种如金冠()、红星()等。生产上栽培的大多数果树都包括在栽培种当中。

栽培石菖蒲亩产量多少?

管理得当,亩产鲜货可达400~500kg,干货在120~140kg左右。栽后生长期注意拔除根部杂草,松土和浇水,切忌干旱。并追施人粪尿2次。以氮肥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在每次收获后,对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稍加管理,2-3年后又可收获。查看详细

板蓝根能不能无土栽培的?

不能的,板蓝根不适合低温和积水地种植,水渍后易烂根。一般都是土培!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通常在秋季进行采挖,炮制后可入药。在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sia(Nees)Brem。)的根茎及根。其性寒,味先微甜后苦涩,具有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利咽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烂喉丹痧等疾病。板蓝根对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应性很强,耐严寒,喜温暖,但怕水渍,我国长江流域和广大北方地区均能正常生长。种子容易萌发,15C~30C范围内均发芽良好,发芽率查看详细

如何栽培黑老虎?

黑老虎别名冷饭团、臭饭团、酒饭团、过山龙藤、万丈红、透地连珠、紫根藤、红过山、钻骨风、大叶南五味、过山风、风沙藤、钻地风、透地连珠、三百两银、红钻、十八症、入地麝香、密多罗、大钻、猩猩南五味子、红外消、过山香、厚叶五味子、大叶钻骨风、鸡肠风、红火风藤。

黑老虎常规管理与葡萄相似,但较葡萄粗放,病虫害较少。需搭架以供攀缠,为确保稳产、丰产,在花期最好进行人工授粉。根据植株大小进行疏花、疏果,以保证果子的品质。布福娜须根较多而分布较浅,因而施肥不宜太深。以弱酸性的砂壤土最适种植,且常保持土壤湿润。

1、园地选择。黑老虎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能栽桃、李、枣、柿、梨、苹果、葡萄、枇杷的土壤都可种植,但以偏酸性的沙壤最适宜。

2、栽培方式和时间。黑老虎是藤本植物,既可采取棚架式栽培,也可用篱架式栽培或盆栽。棚架每667平方米可植120株左右,株行距2米X3米;篱架每667平方米可植300株左右,株行距1米X2米。南方可在12月至翌年3月定植,北方可在春季3-4月定植。

3、雌雄株搭配。黑老虎属雌雄异株植物,栽培时,要按雌株与雄株9:1的比例配栽,有利于异花授粉,也可在花期进行人工授粉,提高产量。

4、栽培方法。黑老虎的须根较多,且多分布在较浅的土层。因此,山地、丘陵种植时,打穴不必太深,以长、宽各0.6米,深0.5米为宜;平原、菜园地、水稻田不需打穴、挖沟,最好采用起垄种植。

5、肥水管理。每667平方米用2000公斤农家肥和100公斤钙镁磷混匀作底肥;追肥时,要薄肥勤施,最好施发酵腐烂的饼肥和农家肥;未挂果幼苗半月施肥1次,以氮肥为主;挂果后10天左右施肥1次,以磷、钾肥为主。

6、修剪技术。修剪一般在冬季开花前1个月进行。一方面,修剪多余枝条;另一方面,剪掉冬季花蕾。棚架式栽培一般不需修剪,篱架式或盆栽式均要修剪,以控制树型、保障产量(黑老虎主枝是营养枝,是控制树型的枝蔓;侧枝是结果枝,是控制果实的枝蔓)。

7、病虫害的防治。抗病力强,主要有白蚁危害根部,尺蠖危害叶和花蕾。

①防治白蚁可在栽植前,在定植穴中撒施石灰、草木灰或呋喃丹。

②防治尺蠖可在树冠上喷洒20%的杀灭菊酯倍液。

查看详细

辛夷花怎么栽培辛夷花的种植技术?

选地栽种。基地造林应选择土壤深厚、肥沃的向阳山坡,海拔600米-1400米的中性偏酸的土壤。整地时,将杂草全部铲除,挖大穴,穴规格为70厘米x70厘米,造林密度为每667平方米42株,即株行距4米x4米。穴底施底肥,每穴放磷肥0。1千克或发酵的猪、牛粪,将穴内填满肥土后栽苗。要求苗正、根舒,将填土踩实。

幼苗选择

辛夷花生长寿命长,用于造林时应选择顶芽饱满、根系完整的健壮苗木。要在树形好、结花密度大的母树上采集良种,春季播种育苗。近年来,本协会选育了“一芽一花”的高产品种,取得了良好效果。用优良品种育苗1年生苗粗可达1厘米,苗高达40厘米,667平方米产苗量2万-3万株。

田园管理

幼苗管理:幼苗摘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形成多头干,扩张树冠,有利于提前开花,实现早产高产。肥水管理:造林后第二年开始,对土壤肥力不足的苗木施肥,结合除草培蔸进行。每年施肥1次,每株施氮肥0。1千克。对成年大树,每年摘花蕾后,9-10月在树冠投影外缘挖槽换土(注意勿伤根)。抚育管理:在幼株阶段,每年除草培蔸2次,分别在6~8月进行。还可以种代抚,实行林粮间作、林药间作。修枝整形:培育3年后,对仍不结花的幼树,剪去树干的顶枝,疏掉一部分生长过旺的徒长枝,以促进花芽形成。同时剪去幼树中已经枯死的枝条,修剪分为春秋剪和夏剪。春秋剪在秋季封顶后,春季萌芽前进行,主要剪除病虫枝、枯枝和衰弱枝。夏剪在6~7月进行,主要是打顶疏密,剪除徒长枝和重叠枝。

辛夷花种植方法

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法,扦插繁殖法,分株繁殖法和嫁接繁殖法。以种子繁殖法为主。追答

种子繁殖:选树龄15~20年生的健壮树作为采种用母株。于9月上中旬,当聚合果变红,部分开裂,稍露鲜红花种粒时,即可采集。采回后,先将果实实摊开晾干,待全裂时脱去红色种子。然后,将种子与粗砂拌拌混,反复搓揉,使其脱去红色肉质皮层。含油脂的外皮搓得越净,发芽率越高。搓净后再将种子用清水漂去种皮、杂质和瘪籽,晾干后进行湿砂层积贮藏。第二年春季,当种子裂口露白时,取出播种。3月上旬,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沟条播,沟深2。5~3厘米,将催芽的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2~3厘米,压实、盖草。1个月左右即可出苗,齐苗后及时揭去盖草,加强苗床管理,培育两年,当苗高100厘米左右时,可出圃定植。分株繁殖:于立春前后,挖取老株的根蘖苗,或将灌木丛状的小植株全株挖取,带根分株另行栽植。要随分随栽,成活率很高,成株也快。扦插繁殖:夏季进行扦插育苗。选1~2年生粗壮的嫩枝,取其中、下段截成15~20厘米的插条,每段需有2~3个节,上端截平,下端切成斜口。用100毫克/千克()吲跺丁酸浸泡插口数分钟,在插床上按行距20厘米、株距5~7厘米插入土中,覆土压紧,浇水湿润、搭棚遮荫,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成活率70%左右。嫁接繁殖:砧木采用紫玉米或白玉兰l~2年生,发育良好,生长壮实,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实生苗。接穗采用开花结果好,芽呈休眠状,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条。采后立即剪去叶片,留叶柄,并用湿润的稻草包裹。于5月中下旬,采用带木质部的削芽接或丁字形芽接法。嫁接时间选下午,成活率高。嫁接的新芽成活后,马上解除绑绳,抹除砧芽,促进嫁接芽的生长。管理得当,2~3年后即可开花。利用嫁接苗移栽,是辛夷早期丰产的主要途径移栽:上述方法繁殖的苗,于秋季或翌年早春化冻后开始移栽。移栽挖苗时要带原土,尽量不要伤根,挖出后及时移栽,以提高成活率。成片造林,按行株距2。5米x2米,挖穴栽植。每亩用苗120株左右。房前屋后可根据地形散栽。

病虫害防治

辛夷花虫害危害较大的有蓑蛾、刺蛾等,幼虫吞食叶片,用甲胺磷或敌百虫液喷杀。

采收加工

辛夷花栽种后,3-4年即可结花。在立夏前花苞未开时,选择晴天采收,剪去枝叶,将花晒干或烘干,干燥处保存。

查看详细

秋天怎样栽培牛蒡子?

1。整地秋种牛蒡和春种牛蒡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主要是秋播时农活忙,必须早腾茬,快挖沟,抢墒播种。春夏栽培时,恰逢雨涝汛期,挖沟填土时要一层一层轻轻踏实,以防沟土塌陷。秋季栽培时,要避开雨季,挖沟填土时中下部不必踏实,起垄时轻踏整平即可,给牛蒡主根伸展创造疏松的土壤条件。

2。繁殖方法

(1)选种因牛蒡种子寿命短,隔年陈种,发芽率很低,故宜随采随播。选择品种秋种牛蒡宜选择黛风白肌、阿见,这两个品种春秋都可以播种,秋播表现不抽薹或抽薹较迟。播种时间为秋分至寒露。柳川理想和特野川两品种也能秋播,但必须在寒露后播种。前期播种的,可露地越冬,在封冻前用碎草或土杂肥围根。寒露至霜降后播种的,一定要用地膜覆盖。其覆盖方法与早春相同,直至第二年春暖花开时撤膜。

(2)播期秋季栽培最大的好处是能避开汛期,免受涝渍危害。同时秋播1年能种2茬,前茬可提前供应市场,后茬能延后供应。江淮地区适播期为10月,于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收获腾茬后,紧接着再夏播牛蒡,当年10~11月即可收获。秋种牛蒡要注意两点:一是播种过早要防止抽薹;二是播种过晚要防止冻害。因此,必须采取特殊措施,既要确保安全越冬,又要适期播种不抽蔓。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秋播的于当年幼苗出土后,当幼苗长有2~3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每穴留壮苗2~3株。并结合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宜浅松土;第二年2~3月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第三次在4月中旬至5月初,中耕深度7~10厘米。植株封行后,不再进行。生长期要保持土壤疏松,田间无杂草。

(2)追肥牛蒡喜肥,生育期需肥量较大,一般每年追肥3次,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后,每667平方米施入人畜粪水1000千克;第二次于翌年幼苗返青后,结合中耕每667平方米追施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尿素5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第三次中耕除草后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饼肥75千克或施入较浓的人畜粪水2000千克。

4。病虫害防治

(1)黑斑病8~10月发生,苗期为害严重。发病后,植株叶片和叶柄呈现褐色圆形病斑,以后病斑中部逐渐变为淡褐色或灰色,变薄易破裂,使叶片穿孔,影响牛蒡生长发育。防治方法:实行轮作,种植不宜过密,行间要通风透光,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发病时可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并用1∶1∶140波尔多液喷洒,每7天1次,连喷2~3次。

(2)蚜虫、红蜘蛛5~6月抽薹开花时发生,密集于嫩梢、嫩叶吸取汁液,严重时牛蒡不能开花结果。防治方法:喷40%乐果800~1500倍液灭杀。

(3)地老虎多于3~4月发生,昼伏夜出,咬食叶片和心叶,使幼苗枯死。用90%敌百虫拌制毒饵诱杀。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9 热度: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