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酸辣豆花 酸辣豆花是四川省成都、乐山等地历史悠久的传统名小吃。豆花在从前多以摊担形式经营,普遍流行于城市和农村。 2、赖汤圆 赖汤圆,四川省成都市传统名小吃,就是汤圆。赖汤圆创始于1894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一直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其色滑洁白,皮粑绵糯,甜香油重。 3、钟水饺 钟水饺,古名为“水角”,是四川省成都市地方传统小吃之一。始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因开业之初店址在荔枝巷且调味重红油,故又称为“荔枝巷红油水饺”。 钟水饺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4、叶儿粑 叶儿粑,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小吃。川西农家清明节、川南春节的传统食品。叶儿粑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和特点。在崇州等地也叫艾馍,在川南宜宾、泸州以及云贵的昭通遵义等地则叫做猪儿粑。 此外在乐山地区,叶儿粑选用的叶子则有所不同,当地人选用本地特有的大叶仙茅叶子作为粑叶,可以很好的将其裹起来。 5、龙抄手 龙抄手是成都市著名的传统小吃,抄手是四川人对馄饨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 6、玻璃烧卖 玻璃烧卖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名点,属于川菜系。成都的烧卖具有皮薄馅丰、造形美观、荤素兼备、营养丰富的特点。玻璃烧卖因其皮薄、熟制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状,透过皮亦可见其馅,故名。
一直很喜欢四川,不管是美食还是环境。总是感觉四川人生活的很悠闲,对生活也很考究。这次就介绍一下四川的美食。 夫妻肺片。这是成都地区由来已久、家喻户晓的一道名菜。这是由一对夫妻亲自操刀、制作精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道菜,为区别别的肺片,人们称之为“夫妻肺片”。用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制成。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 赖汤圆。即为汤圆,也称元宵。1894年老板赖源新在成都街头叫卖而得名。主要以糯米、黑芝麻、糖为原料。以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为特点。口感香甜软糯。 担担面。著名的成都小吃,因之前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最初,用铜锅分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用面粉擀成面条,加猪肉青菜制成。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 宜宾燃面。宜宾地区最具特色的著名小吃之一。旧城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原料为面条,黄芽菜,花生等。将面煮熟后,捞起甩干,加佐料而成。燃面为素面,后增加荤燃面,燃汤面等。口感香辣滑爽,口有余香。 钟水饺。古时也称“水角”。成都著名小吃之一。始于光绪十九年。钟水饺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具有皮薄、馅嫩、味鲜的特点。 蛋烘糕。始于清代,由姓师的老汉从小孩办“姑姑筵”中得到启发。用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适量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酥嫩爽口。 肥肠粉。主要材料有红薯粉、肥肠,调料主要是辣椒及花椒。麻辣鲜香,口感浓郁。具备快餐特点。 叶儿粑。又称艾馍。是四川特色传统小吃。是川西清明节、川南春节的节日食品。原材料以糯米、大米为主,可以添加其他原料。用糯米粉面包甜馅或鲜肉咸馅,外裹鲜粑叶,置旺火蒸而成。甜味醇甜,咸味咸香。含有叶子的清香。
一、四川火锅 四川火锅好事者热衷于将“成都火锅”和“重庆火锅”分个高下,实际上这两个四川火锅的流派,一个绵里藏针,一个剑拔弩张。“重庆火锅”热情似火,红油滚滚,辣味十足,散发浓浓的牛油的香味。 相比之下“成都火锅”更显其温柔,味道不似重庆火锅那么厚重,更追求麻辣的均衡。成都火锅汤汁中名堂很多,即使最普遍的红味火锅,也以鸡、鱼、牛棒骨熬汤。在香味上,是以五香味和豆瓣味为主。蘸料碟则是香油和蒜泥的经典搭配。 二、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广受欢迎,流传各地,做法也有许多不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制作麻婆豆腐时,油必用花生油,肉则不拘牛猪。肉炒熟后,加入豆瓣酱、豆豉、红椒粉、酱油、盐、糖,爆香后再加入豆腐片、高汤,滚煮后加入葱、姜、蒜,以水调太白粉勾芡,起锅前加花椒粉和麻油。作料与程序已有些变化,口味强调麻、辣、烫、咸。 相传麻婆豆腐是清朝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 三、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四川汉族特色小吃,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料,并不用肺。注重选料,制作精细,调味考究。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鲜香,细嫩化渣。深受群众喜爱,为区别于其他肺片,便以“夫妻肺片”称之,在用料上更为讲究,质量日益提高。 相传在20世纪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他们所售确实好吃,超乎一切肺片之上。不但精选材料,制作也很精细,使人看见就生好感,加上调味精细,深受人们欢迎,久而久之,人们为区别于其他肺片,便称郭氏夫妇所售肺片为“夫 妻肺片”。 四、肥肠粉 历来是成都众多小吃中最有特色的品种之一,其麻辣鲜爽,色红味美,配上特色的拌肥肠既可作为小吃品味,也可权作特色一餐。肥肠粉完全具备“快餐”的特点。 成都肥肠粉采用传统手工制粉,粉质软糯细腻,特制调味料,只用纯天然的绿色放心食材,口感好,入口麻辣鲜香,配上特征的拌肥肠既可作为小吃品味,也可权作特征一餐,肥肠粉完全具有“快餐”的特征,老少皆宜。 五、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非常著名的一道小吃,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相传为1841年一个绰号叫做陈包包的自贡小贩创制,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 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其面条细滑,主要佐料有红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较适口。
陈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名菜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迩,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胫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毛血旺起源于重庆,流行于重庆和西南地区,是一道著名的传统菜式。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且毛肚杂碎为主料,遂得名。毛血旺以鸭血为制作主料,烹饪技巧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麻辣味。毛血旺是重庆市的特色菜,也是渝菜江湖菜的鼻祖之一,已经列入国家标准委员会《渝菜烹饪标准体系》。 夫妻肺片是一道四川名菜,由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创制而成。通常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料,进行卤制,而后切片。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辅料制成红油浇在上面。 夫妻肺片,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 二姐兔丁是四川成都市汉族传统美食之一,色泽红亮,形态饱满,麻辣适口,香嫩回甜,入口细腻、油润。1990年12月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在当地很有名气,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头少,不加兔头,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鲜可口。 卤肉锅魁是四川传统特色小吃,锅魁因在历史夺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卤肉锅魁形状,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在再把锅魁开一个小口,加做好了的卤肉,这样就是卤肉锅魁,当然还要加各种调料。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另有名称。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橙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 担担面,汉族特色面食。"中国十大面条"之一,著名的成都小吃(又说自贡小吃,起源于自贡。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龙抄手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家以制作抄手(馄饨)知名的饮食店,1941年由张光武创办于成都悦来场。取名“龙”字是因为张光武在筹建该店时借用了“浓花茶园”的“浓”字的谐音,也寓有“龙腾虎跃”、“吉祥”、生意兴“隆”之意。该店制作的抄手皮极薄,呈半透明状,大受欢迎。1960年代后,龙抄手迁至春熙路南段6-8号,不仅经营各种品种的抄手,而且增添了茶点等。此后发展成营业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小吃餐厅。1995年,龙抄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钟水饺始于光绪十九年,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以其独特风味蜚声海内外,是成都著名小吃。分别获中国内贸部、中国烹协、全国餐饮绿色工程委员会授予“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绿色餐饮企钟业”等称号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 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包子应该是中国最普遍的小吃了,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能见到包子,做出名的也很多,成都韩包子便是其中一例。原料特级面粉、肥瘦猪肉、化猪油等及各种调料。韩包子其特色是:花纹清晰,皮薄馅饱,松软细嫩。 川北凉粉,原为农舍小食,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川北凉粉自清末问世以来,以其独具红辣味醇、鲜香爽口的川味风格饮誉巴蜀,流传至今。当时,原南充县江村坝农民谢天禄,在中渡口搭棚卖担担凉粉,他的凉粉制作精细,从磨粉搅制到调料、配味都有独到之处,行人品尝后无不称道,谢凉粉便有了名气。其后,农民陈洪顺悉心研究谢凉粉制作工艺,取其所长并加以改进,凉粉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他选用新鲜白豌豆用小磨磨细,十分讲究搅制火候、所作凉粉质细柔嫩,筋力绵软,明而不透,细而不断,调料配味,更具匠心。不到一年,陈凉粉便名扬川北一带,“川北凉粉”也不胫而走。
四川成都被荣为美食之都,同时川菜也被称之为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香辣口味著称的成都名小吃也成为全国特色小吃的一大代表。成都常见名小吃如:钟水饺、廖记、龙抄手、夫妻肺片、担担面、查渣面等。成都十大名小吃:
1、 陈麻婆豆腐
陈麻婆豆腐是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胫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2、 夫妻肺片
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3、 担担面
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担担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4、龙抄手
创始于二十世纪40年代,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时就谐“浓“字音,也取“龙凤呈祥“之意,定名为“龙
抄手“。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又白、又浓、又香。
5、怪味面
号称成都第一面的牛王庙怪味面,其出名的怪味面,采用多种调料烹制成的汤底,麻辣鲜香,有多种说不出来的香味而得名,不大的铺子,每天据说要卖出三千斤面条,非常夸张,1.5元/两,可以选择不同的口味多试试,那里还有雪豆蹄花,5元每份,汤汁雪白,营养丰富,加上红油的沾碟,十分开胃,如果是晚上吃夜宵的时候,还可以要一些温的米酒。营业时间应该会到12点。
地点:牛王庙上街,出租车都知道,初去的朋友可以参考地图,一环路东四段。
6、《功夫熊猫2》中的阿宝也吃起了韩包子
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玉隆辞世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声不胫而走。后来韩文华干脆专营包子,并将其店名更换为“韩包子“,生意越做越红火。从解放前至今,韩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一直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
7、毛血旺
70年前,沙坪坝磁器口古镇水码头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卖肉剩下的杂碎,以贱价处理。王的媳妇张氏觉得可惜,于是当街起卖杂碎汤的小摊,用猪头肉、猪骨加豌豆熬成汤,加入猪肺叶、肥肠,放入老姜、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别好。在一个偶然机会,张氏在杂碎汤里直接放入鲜生猪血旺,发现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鲜。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遂取名毛血旺。 8、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气,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头少,不加兔头,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鲜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还有五香卤兔、红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还经营红油鸡块、蒜泥白肉、凉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种凉菜。
9、牛肉锅魁
老隍城传统锅魁总店经营的锅魁品味多样,风味独特,鸡片锅魁、牛肉锅魁、蒸肉锅魁、肺片锅魁、素菜锅魁都是其特色品种,另外,老隍城传统锅魁总店的牛尾汤也很有特色。虽然老隍城经营的是传统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纸,清清爽爽,颇为时尚。
荔枝巷钟水饺
10、钟水饺
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四川著名小吃排行榜!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四川,实在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这里不仅有让人流连忘返的优美景色,更诱人的是那一年365天都吃不完的美食,且不说早已名扬天下的川菜,四川的各种小吃已经足够使人口水长流了! 来源:厨影美食 龙抄手 抄手是四川人对馄饨的特殊叫法。龙抄手创始于上世纪40年代左右,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时就谐"浓"字音,也取"龙凤呈祥"、“龙腾虎跃”之意,定名为"龙抄手"。 当时,抄手在成都多有店铺销售,要想生意做得活,做得好,首先要讲究质量和特色。据说,张光武等股东很注意汲取前人的经验。当时,曾有人向他们介绍:古时候做抄手要讲究两点,一是汤要清。 二是馅要细。元代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记有一煮馄饨法:“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皮子略厚小,切方,再以真粉末擀薄用。” 龙抄手汲取了这两点经验,讲究汤清馅细,除此以外还特别注意制皮薄,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为了使馅心细嫩,采用纯猪肉,加水制成水打馅。另据四川的特点,配以清汤,红油、海味、炖鸡、酸辣、原汤等多种味别。 钟水饺 钟水饺是成都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相传钟水饺创制于1893年,由名叫钟燮森的小贩经营,后设店于荔枝巷,又称为“荔枝巷钟水饺”。钟水饺绝在选料,妙在调味。 在用材上,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在1990年被成都市政府授予了“成都市名小吃”的称号。 赖汤圆 赖汤圆是成都十大名小吃之一,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从1894年起,老板赖源鑫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选料精、做工细、质优价廉,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细腻柔和、皮薄馅丰、软糯香甜。 从最开始的黑芝麻、洗沙心积累下一定人气之后,赖老板又增加了玫瑰、冰桔、枣泥、桂花、樱桃等十多个品种。有趣的是,各种馅心的汤圆,形状不同,有圆的、椭圆的、锥形的、枕头形的。上桌时,一碗四个,四种馅心,四种形状,号称“鸡油四味汤圆”,真是美味又赏心。 韩包子 全国著名书法家徐无闻先生生前撰写对联一副赞韩包子:“韩包子无人不喜,非一般馅美汤鲜,知他怎做?成都味有此方全,真落得香回口畅,赚我频来。”形象地描绘出韩包子的特色和它在成都名小吃中的地位,以及食客在品尝时的欢悦心情。 由于用料考究,精心制作,所 以韩包子具有皮薄色白、花纹清晰、馅心细嫩、松软化渣鲜香可口等特点,其色香味形俱佳。 豆花 豆花是四川常见的家常美味菜肴,比豆腐脑要老一点。小小的一个豆花,四川人也吃出了名堂,发展出了泉水豆花、谭豆花、牛肉豆花、馓子豆花、冰醉豆花、酸辣豆花等一系列令人垂涎的美食。喜咸辣口味可选馓子豆花或麻辣豆花,大热天或吃辣食时可来一碗冰醉豆花,口感清凉爽滑又稍带甜味,那解暑消辣的效果绝不比冰淇淋差。 串串 成都,是串串的发祥地。串串的种类很多,从各种口味的特色牛肉到品种丰富的素菜,当然也还少不了四川人爱吃的毛肚鸭肠郡肝黄喉这些经典菜系了。各色荤素被串在竹签上,抓上一大把签子,在红汤里涮过之后,蘸上碟料,过瘾得很。吃完之后,数着签子算钱,一分不差。不论是热锅串串、还是冷锅串串、砂锅串串等,每个成都人心里,都有一个常去不厌的串串摊。 如今,走在川渝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串串店铺,红漆的矮方桌、小凳子和热气腾腾的一锅红汤以及那一大把的竹签,把荤的、素的往竹签上一穿,就构成了特别的一景。朋友家人三三两两围着小桌,轻松的环境,热闹的氛围,各拿一大把自己爱吃的串串煮进锅里,再加上冰镇啤酒,摆摆龙门阵,聊聊八卦,俨然一幅享受生活的景象。 担担面 街巷的美味,担担上的传说。按现在普遍的记载,担担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41年,由自贡一位叫陈包包的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 正宗的担担面重在两个精髓。一是煮面,不能煮太软,煮的过程中一般需加凉水一次,熟了立马挑入碗里。看似简单,其实大考功力,挑早了口感生硬,挑晚了就劲道不够且不爽滑。 二是制臊,肉须是猪后腿肉,剁成末,入滚油炒制吐油,加姜米、小葱、老抽等佐料翻炒上色。最后和炒香的芽菜拌在一起臊子就制成了。一碗好的担担面是面条滑爽,根根劲道,面臊酥香,加上细嫩的芽菜和花生碎,香味浓郁扑鼻。 怪味面 成都的怪味面是当地一绝,说它“怪”,是指面入嘴里,似乎都能感觉到很多种味道,麻、辣、鲜、香、甜、酸。吃起来百味交陈。怪味面重点全在调料上,它分为底碗调料和汤汁调料,底碗是用香油、花椒粉、味精、糖、盐、醋、红油等制作的怪味底料,汤汁是用猪骨、海米和墨鱼等海鲜放鸡汤里炖好的,面条出锅,盛进底料碗中,再浇上汤汁。一碗面,海鲜的清香加上麻辣酸甜融合而成了怪味。 宜宾燃面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自古便是繁华水码头。尤其是清后期至民国中期,更因“水陆交会,贸易四达”,成为西南著名的商贸重镇和最大的转口市场之一,开创了“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之物流神话。当时宜宾码头工人众多,于是在清代光绪年间,燃面雏形——“油条面”应运而生。 当时水码头上的挑夫们将水叶子面(也称“水面”)甩干后,拌上猪油与辣椒油(红油),便可大快朵颐。这碗面,富含热量且香辣爽韧,不求精致,但能满足劳动者的热能需求与口腹之欲,吃上一大碗,就能扛住艰苦体力劳作。而且,宜宾水码头容纳百川,又塑造了宜宾人兼容并蓄的精神气质。燃面虽不求登大雅之堂,却仍是调和多种作料,口味复合,有麻、辣、鲜、香、脆、韧等重叠丰富的香味与口感,在味蕾上滑行流连。 燃面是否真会“燃”?燃面之“燃”有两层含义,一指燃面中红油多板油多,色泽红亮,像火焰欲燃一般;二是燃面需要煮得干、甩得干,又富含油脂,所谓“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 据了解,燃面需要宜宾粮食做成的水叶子面,久煮不混汤,其作料更需本土出产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宜宾芽菜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小磨麻油有八十余年制作历史,辣椒最好是高县特有的辣椒,花生是本地的瘦地花生,口味芳香;连葱,最好都是宜宾小香葱……小小一碗燃面,融会着的是宜宾本地物产之精髓。 甜水面 甜水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因为重用复制酱油(四川特有酱油,用红糖香料等与酱油熬制而成),口味回甜而得名。面条大概有筷子头那么粗,所以这个面入口有嚼劲,加之红油辣椒、复制酱油、芝麻酱、蒜泥调味,够刺激,吃起来感觉爽快,吃完后感觉痛快。 三大炮 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地区传统特色小吃,也是旧时“赶花会”时才有的一种“糍粑”的特殊售卖形式。主要由糯米制成,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分为“铁炮”,“火炮”,“枪炮”,故名总称“三大炮”。 你看那一张木板上,摆着12个铜盘,两两相叠,分排行。木板下面放着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铁锅,里面装着煮好,又用木槌舂茸的糯米饭。旁边是一个大大的圆形竹簸,里面还有已经铺上了一层炒得甘香的黄豆粉。 当有人点餐,师傅就会先从铁锅中扯出一把糯糍粑,分截三坨,有节奏地打到隔壁的铜板上,发成三声清脆响亮的“砰砰砰”,如炮声然。神奇的是三坨糍粑会利用自身弹性而弹入隔壁的竹簸中,然后自动滚上一层黄豆粉。然后从竹簸中拿出,浇上红糖,撒上芝麻,三大炮就做好了。 甘香软糯,微微的温度加上薄薄的红糖汁,一大口下去都不会烫到。黄豆粉整好完全包裹着满满的糯米香,一口一个香,怎么吃都不腻。吃完“三大炮”,再喝一口清香醇厚的“老鹰茶”,真是舒心惬意,回味绵长。 老妈兔头 在成都,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成都一大怪,兔头炒来卖”。说的就是双流老妈兔头,以其麻、辣、鲜、香的特点风靡大江南北。辣味十足的二荆条,色泽丹红、醇麻爽口的汉源花椒,在醇香浓厚的菜子油混合下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再加上独具四川特色的豆瓣、豆豉和姜末,让兔头的色香味层次更加多元。每一个兔头都要求品相整齐、肉质细嫩。对食材的严格挑选体现了“老妈”的品牌信念——质量过硬,才能做出真正好吃的兔头。精选的原料,独特的配方,再以陈年卤汤数小时细火慢炖出来的兔头,麻辣鲜香、肉质细腻,让众多美食饕餮者趋之若鹜。 肥肠粉 肥肠粉+锅盔,是四川人最爱的早餐种类之一。肥肠粉必须肠白嫩、粉劲道。肠要洗得干干净净没异味,小火慢炖得柔中带一点嚼劲,红油滑过,沾染少许,弯弯里还要勾住些汤汁,才让人吞得尽兴。 粉要选优质红薯粉,最好是手工做出来的,口感才有劲道。调料要下足,酱料没得含糊,必须得是陈酿郫县豆瓣酱,香味才有层次,再加上鲜蔬,红油飘香,梅干菜、榨菜末星星点点,炒黄豆焦黄浑圆。如此一碗下肚,方觉十分安逸。 钵钵鸡 钵钵鸡在成都的名气不比串串低,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讲,钵钵鸡因其简单,美味又低廉的价格更受大家追捧。实际上钵钵鸡起源于乐山,从清代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钵钵"指瓦罐,钵外面是画着红黄相间的瓷质龙纹,钵内盛放配以麻辣为主的佐料,菜品在特珠殊加工后用签串制,晾冷浸于各种口味的佐料中,食用时自取自食,除味道悠长外更添情趣盎然。 钵钵鸡烹制简单,关键是选原材料。鸡要选“跑跑鸡”。乐山本地的土鸡种,敞放于乡下山腰,稻田偷谷、林下啄虫,一身跑跑肉,嫩香无比,就是骨头渣渣都是极耐咀嚼的。关于钵钵鸡的香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调料———藤椒油的运用。藤椒油几乎就是为烹调钵钵鸡而天生的。 四月的藤椒果,由青而紫,玲珑剔透,挂在树上都是诱人的。摘来鲜果,盛于陶钵,将热菜油浸淋,辅以鲜芋荷叶、芭蕉叶遮蔽香气。这个程序叫“闭藤椒油”。以藤椒油拌和的鸡肉,紧跟在奇香后面的,是一股山野的浸人清凉。要是换成花椒油、辣椒油,上火不说,色香味就大不如,而且满盆都是喧宾夺主的椒末,就根本不能叫“钵钵鸡”了。 钵钵鸡,还是可以观赏的。将肉煮熟,不能煮烂,八分火候就行。尔后晾干,切成片,用竹签分门别类串成串。肉片是肉片,脏腑是脏腑,鸡腿是鸡腿,翅膀是翅膀。放进藤椒油汤里一捞,再举至嘴边,油艳欲滴。粉红的肉,青绿的汤,翠蓝的钵,层次分明,赏心悦目。钵钵鸡发展到今天,除了可以吃到皮脆肉嫩的鸡肉以外,还加溶入更多的饮食元素,荤素菜品皆可,麻辣清淡皆有。 冒菜 “冒菜”是成都的特色菜,“冒”字在这里是动词,是一种在高汤沸水里煮烫的动作展现。准备一锅麻辣鲜香的汤汁,把菜用一个竹勺装好,一般一勺就是一份。在锅里煮熟,然后盛到碗里,顺便再舀一勺汤汁,加入老板调制的各种调料。冒菜原料不限,和串串香、火锅类似,什么都可以冒,什么都可上桌。 蛋烘糕 味道是有情怀的,也是有历史的。蛋烘糕在成都人心目中的地位,非一年半载所能铸就。它固有其自己漫长的发展与流传历史,以至于今日,蛋烘糕成为了一代又一代成都人心中的记忆共鸣。 蛋烘糕据说起源于清朝,成都文庙街石室书院旁,是一位姓师的老汉儿从小孩子玩的“姑姑筵”得到启发,首创了用鸡蛋、发酵的面粉、红糖等调成面糊,在平底锅上烘煎而成一种外焦里嫩的糕点。因其吃起来酥嫩爽口,口感特别好,遂成成都名小吃。可添加芝麻或辣椒、三鲜、芝麻酱、椒盐、肉末绍子等等几种馅料,口味非常丰富,深得男女老少的青睐。 锅盔 锅盔,也写作“锅魁”,一个成都人生活中再稀松平常不过的小吃。制作锅盔,也唤作“打锅魁”。而“打”这个字,可能来源于制作锅魁的过程中发出的声响。锅盔以来自彭州的军屯锅魁最出名,以香,酥、脆、细嫩化渣而名扬川西,打锅魁的只要标明“军屯”二字,就可吸引买主。 冰粉 “在成都,没有吃冰粉,就不算过夏天”,冰粉原本是四川历史悠久的消暑小吃,制作的原料简单,成本低廉,状如无色果冻,佐以浓淡合适的糖水和山楂葡萄干花生碎等,不过分的甜;一大勺碎冰给它注入内力,不刺激的凉。 一碗本地人眼里的合格冰粉,一定会有高贵的气泡,还有一些非常轻微的絮状悬浮物。你会发现它竟然是略酸的,口感绵厚,带着友好的顿感,像年幼的果冻——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成都人总说,“手搓”对于冰粉的无可取代。 这个“手搓”,指的是用干净手帕或纱布把冰粉原料“冰粉籽籽”包住,放到适量的凉白开里反复揉搓,等滑溜溜的液体充盈于其中。取出手帕包后,再加一点石灰水之类。待它凝固,原料天然、手工精制,出身高贵、隔夜即化的冰粉就可以出街了。 这个过程充满了慢的哲学和快的韵味,配料更是不明觉厉的简约又考究——花生瓜子要酥要酥脆不能受潮,山楂片葡萄干橙皮糖醪糟放入后,糖水还在舒适的甜度里。 棒棒鸡 棒棒鸡原本是乐山地区的传统小吃,特点是鸡丝不是用刀切成,而是先棒打松后再以手撕而成的。将早已制好的调料浇上后还要再加入花生米,芹菜节等,吃起来麻辣香甜,是佐酒的好菜。 叶儿粑 又名猪儿粑、鸭儿粑,是遍及四川的风味名小吃,因其制作时用良姜叶等包裹蒸食而得名,具有色泽淡绿、皮面滋糯、咸甜兼备、清香可口的特色。最正宗的宜宾叶儿粑在当地制作时,是用糯米粉做皮,内部加入芽菜和鲜猪肉炒制的馅,外面用裁切好的良姜叶包上即可。 三合泥 三合泥真称的上是成都小吃中的元老了,现今已经几乎绝迹于都市生活,只有老成都才能回忆起老春熙路口那老字号三合泥的味道。三合泥之所以叫“三”合泥,是因为它由三种主要材料炒制而成。其实配料加起来有十八种左右。 糯米、芝麻和核桃构成了三合泥的主体,先将这三种主材用慢火炒熟——糯米要事先泡24小时以上,随后磨成粉末,把粉末加少量水煮熟,形成“泥状”。煮的时候水一定要少,并且要边煮边搅动,否则容易结块。 主要材料准备好以后,就可以根据各店家的风格加入炒熟的碎花生、黑豆、黑米面等等来增加香味。将这黑灰的”泥”放到大炒锅里,用猪油慢慢炒,炒时加入白糖或红糖,以及炒好的花生碎粒等配料。炒熟以后一般一直用小火煨着,保持不糊锅就可以了。 三合泥的特点是观之颜色黑亮,口感柔滑糯软,闻之香味浓郁。芝麻、核桃、花生、糯米等都是香味突出的原料,经过长时间翻炒,这些原料的香味已经淋漓的散发出来,并且糅合在一起,再加上猪油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真是让清寡的肠胃得到无比的犒赏。 伤心凉粉 伤心凉粉是四川名小吃,其主料为豌豆,经手工精制而成。伤心凉粉一说有二解:一为居住在洛带镇的当年湖广填四川来的广东客家人思念家乡时做的凉粉,因为思念而伤心,故得名;二则指该凉粉秃辣,吃了凉粉的人都会被辣出眼泪,个个泪汪汪,别人还以为遇到了什么伤心事。 伤心凉粉,物如其名,一吃就会流泪。凉粉有两种,主料是豌豆做的米黄色的凉粉,还有一种是土豆粉或者大米粉做的白色的凉粉。白凉粉口感爽滑,黄色豌豆凉粉更多了绵绵的味道。 凉粉佐料有醋、味精、葱花、老抽、蒜泥、白酱油、花椒粉、五香粉、郫县豆瓣、芹菜、豆鼓卤、红油辣椒、芽菜粒、花椒粉等,平均一碗凉粉大概13种以上的调料。道地的伤心凉粉上餐时是用大竹编簸箕端上桌的,十分特别。 蒸蒸糕 蒸蒸糕由大米、糯米、豆沙、红糖和熟猪油混合制成,蒸糕时,用清水洒湿米粉,用蚌壳作勺撮入木做的蒸盒内,然后轻轻地把米粉填满压平,上面再加上点白糖、红糖、洗沙或汤圆心子,还得放一小坨猪油,再盖上木制的笼盖,放在锅里蒸,仅几分钟就可蒸好。 蒸蒸糕如同马蹄状,但比马蹄袖珍些,它色泽油亮洁白或白里透红、透黄,松泡软糯,香甜不腻口,滋润又不沾牙。掺杂其中的红糖、豆沙,更平添出几分乡土味。旅居海外的一位成都老人说:“我在海外吃过的美食无数,都无法淡化对蒸蒸糕的记忆。我试过,不管什么现代化的炊具,精美的原料,都做不出那种滋味,那种风情。蒸蒸糕,今生只有了回忆。” 油茶 油茶是川渝地区特有的名小吃,由米糊糊、馓子、酥黄豆或花生、大头菜碎,加上盐、花椒面、辣椒油、味精、葱花,和匀而食,麻辣香香的,非常好吃。在南充阆中,当地人习惯一大早到油茶馆吃碗油茶馓子,俗称油茶馓子“赶早台”。 冷吃兔 冷吃兔又名香辣兔,是四川自贡地区一种民间传统美食,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自贡人常说,冷吃兔是“出川必备,入川必吃”的特产,当地几乎家家都会做,人人都爱吃,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做的自贡冷吃兔最正宗。自贡冷吃兔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骨冷吃兔,传说吃起来更香,更有嚼头;一类是无骨冷吃兔,更加入味,吃起来更方便,放心。 做冷吃兔,一般选用两斤左右的仔兔,肉质更加饱满紧实,经过清洗、腌制、爆炒,在葱、姜、蒜、肉蔻、八角、小茴香等十几种辅料的烘托下,麻辣鲜香、味美柔嫩,既可空口白食又能作为主菜食用,口感极佳。并且冷吃兔有一大特点,越冷越好吃。因为越冷肉质越干,越有嚼劲,而且此时汤汁已全部浸入肉中,吃起来更是入味。
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小吃。用糯米粉面包馅心,外裹新鲜绿色粑叶,置旺火蒸制。其色洁似乳,味道香醇可口,不沾盘、不沾筷、不沾牙,被称作三不沾叶儿粑。分甜的和咸的两种,甜的馅是豆沙加上核桃等果仁,大多在表面加了红糖,这样更好吃;咸的则是肉末加芽菜。叶儿粑携带方便,老少适宜,保存时间长,加热几分钟就可以吃,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味绿色食品,为四川名小吃之一。  油茶。四川油茶是川渝地区特有的汉族名小吃,属于川菜系。当做早餐,由米糊糊、馓子、酥黄豆或花生、大头菜碎,加上盐、花椒面、辣椒油、味精、葱花,和匀而食,和北方的油茶不是一个东西,麻辣香香的,非常好吃。 传统的米糊糊需要先磨米粉,普通的大米就可以,然后用水调开,放开水里煮成稀稠合适的米浆。  冰粉。冰粉是一道著名的传统小吃。冰凉香甜,嫩滑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作为夏天的一道美食,因其爽滑、透明、冰爽、美味、价廉而倍受人们青睐。  白糕。白糕又称泡粑是人们喜爱的早点之一,它是用糯米或者大米泡涨后,再用石磨推出成细面,并采用自然发酵的方式发酵,最后用蒸笼蒸熟食用•其味是天然的糯米清香,甜中有回味,老少皆宜•。  方锅盔。南充方酥锅盔起源于明清年间,朱德老家南充仪陇的一个小镇。盛行南充、广安、阆中一带,随着改革深入,方酥以独特的明间配方,融合现代烹饪工艺,从而形成酥脆化渣的特有口感,再套入中华名小吃"川北凉粉"吃后令人叫绝,直呼安逸。  姜糕。姜糕是蓬溪地区传统糕类特产。创始于清代同治年间,以糯米、蜜糖、麻油、姜汁四物合制而成。曾作为贡品进贡,慈禧太后品尝后评其为玉糕,曰“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从此蓬溪姜糕名扬天下。  夹丝豆腐干。在酥脆的豆腐干中夹入脆爽的萝卜丝,花生粉与黄豆粉的浓香配上四川特有的麻辣味道,在蘸上甜酸味的汁水。一道简单、营养、健康的嘉州美食就呈现在您的面前了。在尽情享受酥脆浓香的同时,麻辣酸甜也在一起挑逗着您的舌尖,堪称嘉州一绝。  薄饼。薄饼是犍为的一道名小吃。是用一张半个巴掌大的很薄几乎透明的饼,将拌好的萝卜丝+抄黄豆米+白糖+芝麻面,全部包裹好,为一个薄饼,10个薄饼为一份。配上调好的甜醋。 整个薄饼放入醋里浸泡一小会,捞起来一口吃掉,酸酸甜甜的,又带点辣味,萝卜丝又是脆脆的,又有几颗小黄豆,咬起来噶甭噶甭的。这就是乐山小吃的精致之处。记的蘸醋的时候一定要把薄饼夹好了,要不它一不小心就散掉的。  罗江豆鸡。罗江豆鸡是四川传统名小吃,在川菜菜谱和众多食品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该产品1991年荣获"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1994年荣获"四川省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银质奖,2010年罗江,被商务部被评为中华老字号。还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烧麦。烧麦又称烧卖,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喷香可口,兼有小笼包与锅贴之优点,民间常作为宴席佳肴。在中国土生土长,历史相当悠久。明末清初起源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后流传至京、津称为烧麦,而后至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 ;南北方的烧麦在制作材料做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蒸凉面。蒸凉面,四川省广元市的一道特色小吃。采用广元当地优质的凉面米,经多道工序制成。凉面口感劲道,具有麻、辣、香的特点。传说,当年女皇武则天最喜爱蒸凉面,因此,蒸凉面出名。  肉汤圆。肉汤圆是用糯米粉和猪肉馅做成的圆形食品,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属于传统节日食品。肉汤圆作为汤圆的一种,即里面的馅为肉制作的一种汤圆。  兔子面。兔子面这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如今也随着资中儿女的身影传到了全国各地。2015年”资州仔“推出了方便装的兔子面,让资中兔子面成为了资中最具特色、能够带走的城市名片,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资中的美味、资中的兔子面。  狮子糕。狮子糕狮子糕的产地是四川西充县,西充狮子糕历史悠久,采用西充独有的“白沙糯米”,辅以鲜花醇蜜、米质甜饴、川蔗绵糖、脱皮芝麻、小磨香油、鲜鸡蛋蛋青等为原料,集历代名师之传统工艺,屡经改良,精工制作而成。味道甜美,集香、甜、酥、脆于一体,油而不腻,嚼蜜不粘,其味可与被称为“西湖佳点”的西湖狮子糕媲美。曾多次获奖,远销日本、香港、东南亚。  糟蛋。宜宾“叙府陈年糟蛋”是把鲜鸭蛋采取糟腌制而成的。糟蛋腌制过程中,要历经三期 规程,十几道工序,其中尤以敲蛋工序最为严格。须用小指粗的竹棍轻轻敲击蛋壳, 以蛋壳轻微破裂,蛋膜完整无损为合格。从生产到翻坛储存一年方能出厂,三年以上 者味道更佳。  钵钵鸡。钵钵鸡是四川成都的当地传统名小吃,属于川菜系。从清代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以陶器钵盛放配以麻辣为主的佐料,加上多种调料的去骨鸡片拌和而成。有皮脆肉嫩,麻辣鲜香,甜咸适中的特色。吃奶汤面时配以钵钵鸡,别具风格。1990年获成都市个体名小吃优质奖,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质名小吃。  肥肠粉。肥肠粉是四川省成都市众多地方传统名小吃中最有特色的品种之一,其麻辣鲜爽,色红味美,配上特色的拌肥肠既可作为小吃品味,也可权作特色一餐。肥肠粉完全具备“快餐”的特点。  三大炮。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地区传统特色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分为“铁炮”,“火炮”,“枪炮”,故名总称“三大炮”。吃时配以“老鹰茶”,别有风味。三大炮有香甜可口、不腻不粘又化渣的特点,且价廉物美。
陈麻婆豆腐
陈麻婆豆腐是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径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毛血旺
70年前,沙坪坝磁器口古镇水码头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卖肉剩下的杂碎,以贱价处理。王的媳妇张氏觉得可惜,于是当街起卖杂碎汤的小摊,用猪头肉、猪骨加豌豆熬成汤,加入猪肺叶、肥肠,放入老姜、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别好。在一个偶然机会,张氏在杂碎汤里直接放入鲜生猪血旺,发现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鲜。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遂取名毛血旺。
夫妻肺片
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卤肉锅魁
老隍城传统锅魁总店经营的锅魁品味多样,风味独特,鸡片锅魁、牛肉锅魁、蒸肉锅魁、肺片锅魁、素菜锅魁都是其特色品种,另外,老隍城传统锅魁总店的牛尾汤也很有特色。虽然老隍城经营的是传统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纸,清清爽爽,颇为时尚。
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气,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头少,不加兔头,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鲜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还有五香卤兔、红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还经营红油鸡块、蒜泥白肉、凉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种凉菜。
担担面
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担担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龙抄手
创始于本世纪40年代,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时就谐"浓"字音,也取"龙凤呈祥"之意,定名为"龙抄手"。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又白、又浓、又香。
钟水饺
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韩包子
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玉隆辞世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声不胫而走。后来韩文华干脆专营包子,并将其店名更换为"韩包子",生意越做越红火。从解放前至今,韩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一直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
川北凉粉
清朝末年创立于南充。创始人谢天禄在南充渡口搭棚卖凉粉,其凉粉细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浓,逐渐卖出了名气,谢家便世代相传专卖凉粉,后正式办起川北凉粉店。现已流传全省,成为著名小吃。
口水鸡、卤肉锅魁、肥肠粉、串串香、蛋烘糕、丁丁糖、三打炮、 光是成都就被人称作“小吃之都”,还标说整个四川了,哪个说的完啊?嘻嘻。 说几个来馋馋大家,呵呵。 首提蛋烘糕,这种小吃是以专用铜制小平锅将面粉与鸡蛋和成的面糊烘熟,再包入咸馅或甜馅食用。此小吃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馅心有榨菜肉末、芽菜肉末、芝麻、什锦、八宝、水晶、蜜枣、金钩、等多种。最后,以成都特色封底——串串香。最初的串串香,锅底和菜都很简单,发展到现在几乎是无所不涮。这些年开了很多家 串串香,边吃边涮边聊天 “串串香”又名“ 麻辣烫”,它实际上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往往又称它为小火锅。
四川菜简称川菜,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其特点是麻、辣、香油大、味厚,重用“三椒”,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其名菜有回锅肉、鱼香肉丝、水煮牛肉、干煸鱿鱼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等,今天我们来看看四川的另一类美食,盘点下四川人爱吃的10大“另类美食”,外地食客只能望而却步,无从下嘴。 1、肥肠粉 肥肠粉是四川省成都市众多地方传统名小吃中最有特色的品种之一,主要材料有红薯粉,辅料有肥肠、干红辣椒花椒等。其特点麻辣鲜爽,色红味美,配上特色的拌肥肠香辣无比,好多食客因为吃不惯肥肠的味道,就无福消受了。 2、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是一道四川成都名菜,早在清朝末年在成都的街头巷尾就有这道小吃的售卖,其主要食材通常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料,进行卤制,而后切片。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辅料制成红油浇在上面。其特点是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外地食客有些人第一吃还不能适应这种味道,其实多吃几次就会习惯的。 3、东坡松花蛋 东坡松花蛋又称东坡皮蛋,四川眉州地区传统名菜,其做工考究,制作出来的皮蛋,蛋白晶莹,透过蛋白里面的蛋黄清晰可见,且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深受当地人喜欢,对于外地食客而言,好多人都接受不了松花蛋特有的那股味道,只能感叹无福消受了。 4、杜仲腰花 杜仲腰花是川菜的著名小吃,流行于川西广大地区,其特点为酥香油润、味甜不腻、滋糯爽口、营养丰富,配以“红白菜”佐食,别具风格,杜仲是一种药材,和腰子一起做成美食,对身体更有好处,不过有些人吃不了腰子的味道,即使处理再干净,吃时也能感觉出来。 5、梓潼片粉 梓潼片粉是被誉为四川省梓潼乡土的传统风味小吃三绝之一,早在光绪年间就有记载食用,主要食材是用绿豆和绿菜汁和淀粉制作而成,其特点色绿质嫩,柔滑而富弹性,整洁而层次分明,食时兑料讲究,多配以麻辣酸调料,味道独特。 6、简阳羊肉汤 简阳羊肉汤是成都简阳特有的美食,其特点是肉质细嫩、肥而不腻、温而不火,尤其是那奶一般白的汤,其味鲜香浓烈、余味悠长,对简阳人来说,羊肉汤是一种极好的便餐,也是一种饮食文化。每年冬至时节,简阳市都会举办羊肉美食节,用简阳人们的话来说“冬至喝羊肉汤,一冬都不生冻疮”。但对于外地食客而言,吃不惯羊膻味的想喝上一碗美味的羊汤,还真需要慢慢适应。 7、油茶馓子 油茶馓子是四川南充市阆中特色美食,街坊上的人,特别是一直居住在古城区里的人,早上起来,都习惯于到小店去吃碗“油茶馓子”,馓子下面是搭配精致的各类调料,最后才是澄黄色的糊状油茶,特点是凸凹有致、多味吐芳、脆柔相融、诱人食欲。 8、四川家常酸辣汤 四川家常酸辣汤是一道四川省的特色传统名菜,属于川菜系,以肉丝、豆腐、冬笋等料经清汤煮制而成,特点是酸、辣、咸、鲜、香。饭后饮用,有醒酒去腻,助消化的作用,深受大家的欢迎,好多人喝不惯酸辣汤是其浓重的胡椒味,就像头一次喝胡辣汤一样,只要多喝几次,就会适应了,时间久了不喝会想的。 9、南部肥肠 南部肥肠,指四川省南部县的肥肠,肥肠各地都有,但是烹饪技术却各有千秋,能烹出品位、烹出特色、烹出招牌的,大概要首推四川省南部县的肥肠了,南部肥肠以色艳、味美、汤鲜、爽口、老少皆宜而闻名川内。 10、双流老妈兔头天府之国成都,历来以“美食发源地”著称,双流老妈兔头就是一道以兔子头为主要食材制作的美味川菜,兔头是成都人消暑下啤酒的必点食品之一,夏天满街的“冷啖杯”食肆没有一家不卖兔头的,对于没吃过兔头的人来说,光想想抱着一颗兔脑壳大啃的情景就已经够吓人的了,而且兔子头也没什么肉头。但会吃的人说起啃兔头,那是一边咽口水一边说,恨不得马上来几个解馋。
吃前有期待、吃后有回味的东西。美食遭遇心情的时候,美食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味觉感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美食还体现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担担面,是四川成都和自贡著名的地方传统面食小吃,据说源于挑夫们在街头挑着担担卖面,因而得名。担担面是将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担担面是四川小吃中的代表性食物,为人们品尝四川小吃时的必备佳肴。如今担担面已遍布各地,虽做法有些许不同,但因其美味受到各地人民的喜爱,已成为一种家常美食小吃。2013年,担担面入选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首次评选的“中国十大名面条”。担担面是四川民间极为普遍且颇具特殊风味的一种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贩挑担叫卖,由此得名。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其面条细滑,主要佐料有红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较适口。担担面相传为1841年一个绰号叫做陈包包的自贡小贩创制,随后传入成都,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日本的不少拉面馆也有四川担担面供应。 龙抄手是成都市著名的传统小吃,抄手是四川人对馄饨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成都的“龙抄手”1941年开设于成都的悦来场,上个世纪50年代初迁往新集场,60年代后又迁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了。龙抄手,北方多称为馄饨山东有的地方称??,广东则称之为云吞。馄饨原是民间用来祭祀的食品。此类小吃,无论南北东西,全国皆有名食,如天津的锤鸡馄饨、湖州的大馄饨、绍兴的虾肉蒸馄饨、无锡王兴记馄饨、广州的鱼肉云吞、四川有成都龙抄手、重庆吴抄手、温江程抄手、内江鸡茸抄手、万县的海包面等,知名度都相当高。 钟水饺,古名为“水角”,是四川省成都市地方传统小吃之一。始于光绪十九年,因开业之初店址在荔枝巷且调味重红油,故又称为“荔枝巷红油水饺”。钟水饺始创于1893年,创始人是钟燮森,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绝在选料,妙在调味。红油选用红辣椒面,用菜油炼制而成;酱油采用特制的酱油,再加以蒜泥汁水、芝麻油等多种调料,巧配妙合而成。香味浓郁的调料,红亮色泽,与饱满馅心的清鲜味相配搭,形成多滋多味的风格。 陈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胫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这种以民间传统方式做出来的菜很受力夫们的欢迎,他们吃了麻婆豆腐,不仅胃口大开,且浑身舒畅,气通血活,极易从疲劳中恢复过来。力夫们走南闯北,到处宣传陈麻婆做的豆腐,麻婆豆腐很快便出了名。陈麻婆也将店面开到成都市区,更多的人能吃到麻婆豆腐。 钵钵鸡是一种四川乐山和成都的传统名小吃,起源于乐山,属于川菜系。从清代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以陶器钵盛放配以麻辣为主的佐料,加上多种调料的去骨鸡片拌和而成。有皮脆肉嫩,麻辣鲜香,甜咸适中的特色。吃奶汤面时配以钵钵鸡,别具风格。1990年获成都市个体名小吃优质奖,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质名小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钵钵鸡食用方便,多种口味可选择,配以特色鸡汤饭即可休闲品味,亦可权作一餐。钵钵鸡,还是可以观赏的。将肉煮熟,不能煮烂,八分火候就行。尔后晾干,切成片,用竹签分门别类串成串。肉片是肉片,脏腑是脏腑,鸡腿是鸡腿,翅膀是翅膀。放进藤椒油汤里一捞,再举至嘴边,油艳欲滴。盛装鸡肉的钵钵也是可以观赏的。青花钵,为上。粉红的肉,青绿的汤,翠蓝的钵。把樟树、桂树木板镶拢来,外面用竹篾窟紧,就像一只洗脚盆。 好了,小编就介绍这么多!
担担面好像是重庆的(PS:重庆貌似是个直辖市,应该不属于四川省吧),我只知道四川的火锅。不过,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我们陕西西安,我一定会带你去吃遍陕西的各种特色美味小吃(PS: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吃货,很高兴能认识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了,最不能忘记的就是陕记老潼关肉夹馍了。
四川最出名的4样特色美食,样样都馋的人流口水,你吃过吗? 一碗烟火味儿 09-16 18:05 关注 说起四川,人们的第一印象是辣,火辣辣的辣椒,火辣辣的美女;第二反应是座美食城,好吃的实在太多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四川的特色美食。 1. 钵钵鸡 钵钵鸡是四川的传统名小吃,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一般来说,钵钵鸡食用方便,首先将肉和蔬菜煮熟,不能煮烂,八分火候就行。尔后晾干,切成片,用竹签分门别类串成串。肉片是肉片,脏腑是脏腑,鸡腿是鸡腿,翅膀是翅膀,蔬菜是蔬菜,然后放进麻辣油汤里一捞,再举至嘴边,油艳欲滴,能馋的人口水都留下来。 2. 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成都和自贡著名的地方传统面食小吃,据说源于挑夫们在街头挑着担担卖面而得名。担担面是将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同时担担面也是四川小吃中的代表性食物,是人们品尝四川小吃时的必备佳肴,现如今担担面已遍布各地,虽做法有些许不同,但因其美味受到各地人民的喜爱,已成为一种家常美食小吃。 3. 肥肠粉 肥肠粉是四川省成都市众多地方传统名小吃中最有特色的品种之一,主要材料有红薯粉,辅料有肥肠、菜籽油、干红辣椒花椒、酥黄豆等。肥肠粉麻辣鲜爽,色红味美,配上特色的拌肥肠既可作为小吃品味,也可以当作特色主食一餐。肥肠粉完全具备"快餐"的特点,一直受到四川及全国人民的喜爱。 4.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川菜系,它是由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创制而成,通常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料,进行卤制,而后切片,再配上红彤彤的辣椒油与花椒面等辅料制成红油浇在上面。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甚至在2018年,夫妻肺片还被评为四川十大经典名菜。 以上四种美食都是四川当地的特色美食,现在大多数已经发展为全国性的美食,麻辣鲜香,吃过一次就足以让人回味无穷。那么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四川的特色美食吗?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哦。
四川著名的风味小吃:夫妻肺片、鸡丝凉面、火锅牛肉粉、鸡汁锅贴、酥皮鸡饺、清汤抄手、酸辣豆花、烟薰鸭子、沙黄蛋角酥、烫面油糕、钟水饺、二姐兔丁、火腿鸡丝卷、赖汤圆、青菠面、双味珍珠元子、甜水面等。
更多四川小吃介绍可浏览全游网:
http://www.3608.com/province/p_restaurant_27.html
相关推荐:
四川适合种植山樱桃吗?
四川适合种植国槐吗?
四川哪里有卖七叶树种子的?
四川适合种植婆婆纳吗?
四川适合种植虞美人吗?
上一篇:嗓子痛吃什么药-嗓子痛吃什么药,嗓子,痛,吃,什么,药【图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