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最大用量是多少?

吴茱萸最大用量是5克。因为这种药物是含有毒素的,大量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其他器官受到损伤,吴茱萸的功效就是散寒和止痛,如果有五更泻的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口服来进行治疗,而且对腹痛和头痛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治疗期间不要擅自加大药量。

最大的药量就是三克到5克之间,吴茱萸对胃寒和脾胃虚弱的症状都有很好的改善,胃部胀痛或者是呕吐、嘴里冒酸水的患者都可以遵医嘱服用。

吴茱萸有什么生长特性?

石虎与吴茱萸的主要区别为小叶片较窄,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叶面被疏生短柔毛,叶背被长柔毛,花、果实较小;而疏毛吴茱萸与吴茱萸的主要区别为小枝被黄绿色或丝光质的疏长毛。吴茱萸不耐涝,怕阴湿,故一般选用温暖地带山地、坡地或田边、土坎、宅旁、溪边、疏林下或林绿旷地栽培。吴茱萸为雌雄异株植物,种子不耐干藏,发芽适温12~16℃,但发芽率较低。根极为发达,分蘖力很强,母株周围常萌生许多幼苗,侧根受到机械损伤或露出土面,便可萌生新植株。一般定植后3年开始结实,5~10年为盛果期,植株寿命为20年左右,管理好的可达40年。查看详细

吴茱萸适合哪个季节种植?

白芷播种期分春秋两季。春播在清明前后,但产量低,质量差,一般都不采用。秋播不能过早过迟,最早不能早于处暑;不然在当年冬季生长迅速,则将有多数植珠在第二年抽薹开花,其根不能作药用,但最迟不能迟于秋分。形态特征叶有小叶5-11片,小叶薄至厚纸质,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8厘米,宽3-7厘米,叶轴下部的较小,两侧对称或一侧的基部稍偏斜,边全缘或浅波浪状,小叶两面及叶轴被长柔毛,毛密如毡状,或仅中脉两侧被短毛,油点大且多。扩展资料栽培技术选地整地每亩施农家肥千克作基肥,深翻暴晒几日,碎土耙平,作成1-13米宽的高畦。移栽后要加强管理,干旱时及时浇水,并注意松土、除草。每年于封冻前在株旁开沟追施农查看详细

吴茱萸含有哪些成分?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疏毛吴茱萸,别名:吴萸、吴芋、米辣子、吴辣、曲药子、伏辣子、茶辣、臭泡子等。以果实入药,其根、叶亦供药用。

吴茱萸果实的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烯、吴茱萸内酯以及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多种生物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及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其煎剂、吴茱萸次碱和脱氢吴茱萸碱对家兔离体及在体子宫有兴奋作用。临床上具有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血压,收缩子宫,驱除肠内胀气,健胃镇痛,抑菌杀虫,抗病毒作用。吴茱萸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具有温中散寒、开郁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能;用于治疗高血压、痢疾、消化不良、口腔溃疡、鹅目疮、腮腺炎、痛经及各种湿症、神经性皮炎等疾病。

查看详细

吴茱萸套种什么好?

吴茱萸可以和丹参套种。

种植技术

1、选地和整地育苗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深翻暴晒后,碎土耙平整成高畦。移栽地以山坡地、丘陵地均可种植,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严。

2、吴茱萸育苗移栽吴茱萸育苗以扦插为主,选取1-2年生健壮枝条,将枝条的2/3插入苗床,株行距15×30cm,浇透水,覆膜即可。翌年春季便可移栽,按株行距2×3m挖穴定植移栽,施入足够的底肥,浇透定根水。

3、丹参育苗移栽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方便的砂壤土,耕作土层一般不少于30cm,深翻土地,耙细,清楚石块杂草,整成畦宽1。2m,长3-5m,沟深30cm,宽30cm的苗床,施足底肥。种子和细土拌匀,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浇透墒水,以保持足够的湿度。出苗后,适时间苗和除草。本年秋季或翌年春季按照吴茱萸与丹参相间套作移栽,整地期间施入足够底肥,吴茱萸行与行之间移栽两陇丹参,陇高30cm,株行距20×20cm,栽后视土壤墒情浇适量淀根水,忌漫灌。

4、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丹参幼苗前期做到有草就除,一般中耕除草3-4次;②灌溉和排水:种植基地若有条件可配备喷灌设备,如遇干旱,土壤墒情缺水时,应及时由垄沟放水渗灌或喷灌,禁用漫灌。雨水天气,要及时排水,切忌积水。吴茱萸根部可适当培土,防止积水根部。③追肥:一年可对丹参追肥三次,前期以追氮肥为主,后期可追施磷肥和钾肥。吴茱萸可施情况而定,可施“沃叶水溶肥”。④合理修剪:吴茱萸适当修剪,控制树形,呈伞形,外密内疏。

5、采收吴茱萸定植后2-3年开始挂果,果实有绿色转黄绿色,即尚未完全成熟时采收。采果时,注意保护枝条,把果实连同果柄一齐摘下,轻采轻摘,避免震荡果树。采摘过程中,注意不要踩伤丹参。丹参采收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顺垄逐行采挖,将挖出的丹参置原地晒至根上泥土稍干燥,剪去茎杆、芦头等地上部分,除去沙土(忌用水洗),装筐后的药材及时运到晾晒场。采挖过程中,注意避免挖伤吴茱萸。

查看详细

吴茱萸小花指的是什么?

一般是指小籽吴萸(未成熟青果)。

吴茱萸

pum(A。Juss。)

芸香科    吴茱萸属

别名:密果吴萸  吴茱萸  茶辣常茱萸  豉油仔  臭辣蒲  臭辣树  臭辣子  臭辣子柯  臭辣子树  臭泡子  臭吴萸  除油子  储油树子  储油子  楮柚子  纯柚子  地吴萸  伏辣子  苦辣  辣子  辣子树  米辣子  泡椿  气辣子  曲药子  如意子  山花椒  山辣子    熟芋  蜀萸子  树辣子  树萸子  刷子  土吴萸  土吴萸子  吴椒  吴萸  吴萸臭辣树  吴萸子  吴芋  吴芋子  野储油子  野椒子  野树柚子  野顺纽子  野吴萸  野吴芋  左力  艾油子  茶腊  大籽吴萸  椒油子  毛臭辣树  米腊子  密果吴萸  漆辣子  少果吴茱萸  石虎  食茱萸  搜筵  乌椒子  屋油子  吴蓃  小籽吴萸  野储海子  野木腊子  野茱萸  皱果吴萸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8 热度:1440